发光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850580阅读:80来源:国知局
发光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揭露一种发光装置,包含第一、第二固定座、中空管状透光罩、发光条与驱动装置。中空管状透光罩其两相对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第二固定座。中空管状透光罩包含透光本体与第一、第二色温调变层。透光本体具有不互相重叠的第一、第二表面。第一、第二色温调变层分别位于透光本体的第一、第二表面上,且分别沿透光本体的轴线方向设置。发光条设置于中空管状透光罩内,且发光条的表面上设有多个光源。驱动装置设置于第一固定座上,用以带动中空管状透光罩于相对于第一、第二固定座转动。
【专利说明】发光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日常生活中,照明设备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现有的照明设备多半以灯泡或灯管作为光源。在这些灯管或灯泡中,较为常见者有日光灯管、白炽灯泡与卤素灯泡,由于在发光时需消耗大量的电能,因此近年来应用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为光源的照明设备已越来越受欢迎。此外,发光二极管不仅具有寿命长、耗电量低、体积小、耐震与用途广泛等优点,且不易如传统灯泡般容易破碎,对于使用者来说较为安全。
[0003]虽然发光二极管已经被应用于日常照明设备,但已知的LED照明设备通常仅能提供一种色温的光线。举例来说,若LED照明设备使用冷白光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则此LED照明设备就只能产生冷白光。若LED照明设备使用暖白光的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则此LED照明设备就只能产生暖白光。使用者除非更换发光二极管的种类,否则无法改变发LED照明设备的色温。
[0004]近年来,市面上有部分LED照明设备包含多个不同色温的发光二极管与可各别控制发光二极管亮灭的控制器。这样的LED照明设备虽然可通过控制器让使用者控制光线的色温,但由于制作过程较为复杂,且材料的成本较高,因此售价较为昂贵。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一目的为提供一种发光装置。
[0006]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一种发光装置包含第一、第二固定座、中空管状透光罩、发光条与驱动装置。中空管状透光罩其两相对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第二固定座。中空管状透光罩包含透光本体与第一、第二色温调变层。透光本体具有第一、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不互相重叠。第一色温调变层位于透光本体的第一表面上。第二色温调变层位于透光本体的第二表面上。第一、第二色温调变层分别沿透光本体的轴线方向设置。发光条设置于中空管状透光罩内,且发光条的表面上设有多个光源。驱动装置设置于第一固定座上,用以带动中空管状透光罩于相对于第一、第二固定座转动,使光源所发出的光选择性地穿过第一色温调变层或第二色温调变层。当第一色温调变层经激发后,发出第一波长的光线。当第二色温调变层经激发后,发出第二波长的光线。
[0007]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上述驱动装置包含马达与摩擦元件。马达位于第一固定座上,且具有转轴。摩擦元件套设于转轴上。
[0008]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上述发光装置还包含二轴承与二套环。二轴承分别套设于第一、第二固定座上。二套环分别套设于二轴承上,且分别具有第一凹槽耦合中空管状透光罩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位于第一固定座上的套环接触摩擦元件,使中空管状透光罩通过摩擦元件与位于第一固定座上的套环之间的摩擦力于二轴承上转动。
[0009]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上述摩擦元件的材质为橡胶或塑胶。[0010]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上述发光装置还包含散热基座位于中空管状透光罩内且承载发光条。
[0011]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第二固定座分别具有第二凹槽朝向散热基座与发光条,用以耦合散热基座与发光条的两端。
[0012]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上述散热基座与发光条所共同形成的剖面形状与每一第二凹槽的形状相同。
[0013]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上述散热基座的材质为金属材质。
[0014]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上述发光装置还包含外壳。外壳容置中空管状透光罩,且具有开槽对齐中空管状透光罩,使第一色温调变层或第二色温调变层显露于开槽。
[0015]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第二固定座分别具有穿孔,并通过螺丝穿过穿孔使第一、第二固定座分别固定于外壳的内表面上。
[0016]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上述开槽的宽度小于或等于第一色温调变层或第二色温调变层于水平面的投影宽度。
[0017]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色温调变层与第二色温调变层分别包含可被激发出不同色温的荧光粉、染料、色素或其混合物。
[0018]在本发明上述实施方式中,由于发光装置包含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第二固定座的中空管状透光罩,且中空管状透光罩包含第一、第二色温调变层,因此当驱动装置带动中空管状透光罩转动时,第一、第二色温调变层可选择性地朝向光源。如此一来,当发光条上的光源发光且第一色温调变层朝向光源时,发光装置可通过激发后的第一色温调变层而发出第一波长的光线。此外,当发光条上的光源发光且第二色温调变层朝向光源时,发光装置可通过激发后的第二色温调变层而发出第二波长的光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绘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的立体图;
[0020]图2绘示图1的发光装置沿线段2-2的剖面图;
[0021]图3绘示图2的中空管状透光罩转动180度后的剖面图;
[0022]图4绘示图1的发光装置的分解图;
[0023]图5绘示图4的第一固定座、套环、发光条、散热基座与中空管状透光罩组合时的立体图;
[0024]图6绘不图4的第二固定座、套环、发光条、散热基座与中空管状透光罩组合时的立体图;
[0025]图7绘示图4的发光条与散热基座的立体图;
[0026]图8绘示图1的发光装置从方向Dl看的示意图;
[0027]图9绘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的立体图;
[0028]图10绘示图9的发光装置沿线段10-10的剖面图;
[0029]图11绘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的剖面图,其剖面位置与图10相同。
[0030]【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31]100:发光装置110 --第一固定座
[0032]111:第二凹槽 113:穿孔[0033]120:第二固定座 121:第二凹槽
[0034]123:穿孔130:中空管状透光罩
[0035]131:第一端132:透光本体
[0036]133:第二端134:第一色温调变层
[0037]135:第一表面136:第二色温调变层
[0038]137:第二表面138:第三色温调变层
[0039]139:第四色温调变层140:发光条
[0040]141:第五色温调变层142:光源
[0041]143:第六色温调变层150:驱动装置
[0042]151:转轴152:马达
[0043]154:摩擦元件160:散热基座
[0044]172:轴承174:套环
[0045]175:第一凹槽176:轴承
[0046]178:套环179:第一 凹槽
[0047]180:外壳181:开槽
[0048]181’:开槽182:内表面
[0049]184:螺丝2-2:线段
[0050]10-10:线段Dl:方向
[0051]D2:方向D3:方向
[0052]L:轴线Wl:宽度
[0053]W1’:宽度W2:投影宽度
[0054]W2’:投影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55]以下将以附图揭露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发明。也就是说,在本发明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附图起见,一些已知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附图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
[0056]图1绘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100的立体图。图2绘示图1的发光装置100沿线段2-2的剖面图。同时参阅图1与图2,发光装置100包含第一固定座110、第二固定座120、中空管状透光罩130、发光条140与驱动装置150。其中,中空管状透光罩130其两相对的第一端131与第二端133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固定座110与第二固定座120。中空管状透光罩130包含透光本体132、第一色温调变层134与第二色温调变层136。透光本体132具有第一表面135与第二表面137,且第一表面135与第二表面137不互相重叠。此外,第一色温调变层134位于透光本体132的第一表面135上,第二色温调变层136位于透光本体132的第二表面137上,且第一色温调变层134与第二色温调变层136分别沿透光本体132的轴线L方向设置。
[0057]发光条140设置于中空管状透光罩130内,且发光条140的表面上设有多个光源142。此外,发光装置100还包含散热基座160,此散热基座160位于中空管状透光罩130内且承载发光条140。
[0058]驱动装置150可设置于二固定座其中之一上而带动中空管状透光罩130转动。在本实施中,驱动装置150设置于第一固定座110上,可用来带动中空管状透光罩130于相对于第一固定座110与第二固定座120转动。如此一来,第一色温调变层134与第二色温调变层136可通过驱动装置150转动中空管状透光罩130而选择性地位于光源142的上方(即朝向光源142的一侧),使得光源142所发出的光可选择性地穿过第一色温调变层134或第二色温调变层136。在图2中,第一色温调变层134朝向光源142,因此当第一色温调变层134经光源142激发后,发光装置100可发出第一波长的光线。
[0059]图3绘示图2的中空管状透光罩130转动180度后的剖面图。如图所示,第二色温调变层136朝向光源142,因此当第二色温调变层136经光源142激发后,发光装置100可发出第二波长的光线。
[0060]在本实施方式中,光源142可以包含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 ;LED)。散热基座160的材质可以为金属材质(例如铜、铁或铝),且可为中空设计,以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当光源142发光时,散热基座160可传导光源142产生的热。此外,第一色温调变层134与第二色温调变层136分别包含可被激发出不同色温的荧光粉、染料、色素或其混合物,且第一色温调变层134与第二色温调变层136可通过硅胶粘合于透光本体132上。举例来说,光源142可以是蓝光发光二极管,第一色温调变层134可以是绿色荧光粉、绿色染料、绿色色素或其混合物,且第二色温调变层136可以是红色荧光粉、红色染料、红色色素或其混合物。当第一色温调变层134朝向光源142时(如图2所示),发光装置100可发出色温偏绿(冷)的光,例如4500至6000K的冷白光。当第二色温调变层136朝向光源142时,发光装置100可发出色温偏红(暖)的光,例如2700至4500K的暖白光(如图3所示)O
[0061]具体而言,由于发光装置100包含可相对于第一、第二固定座110、120转动的中空管状透光罩130,且中空管状透光罩130包含第一、第二色温调变层134、136,因此当驱动装置150带动中空管状透光罩130转动时,第一、第二色温调变层134、136可选择性地朝向光源142。如此一来,当发光条140上的光源142点亮且第一色温调变层134朝向光源142时,发光装置100可通过第一色温调变层134激发而发出第一波长的光线。此外,当发光条140上的光源142发光且第二色温调变层136朝向光源142时,发光装置100可通过第二色温调变层136激发而发出第二波长的光线。
[0062]为求简洁,已经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叙述过的元件连接关系与材料将不再重复赘述。在以下叙述中,将详细说明驱动装置150与中空管状透光罩130之间的连接结构与运作方式。
[0063]图4绘示图1的发光装置100的分解图。如图所示,发光装置100还包含二轴承172、176与二套环174、178。其中,轴承172套设于第一固定座110上,且轴承176套设于第二固定座120上。套环174套设于轴承172上,且套环178套设于轴承176上。如此一来,二套环174、178可通过二轴承172、176分别于第一、第二固定座110、120上转动。
[0064]图5绘示图4的第一固定座110、套环174、发光条140、散热基座160与中空管状透光罩130组合时的立体图。图6绘示图4的第二固定座120、套环178、发光条140、散热基座160与中空管状透光罩130组合时的立体图。同时参阅图5与图6,驱动装置150包含马达152与摩擦元件154。马达152位于第一固定座110上,且具有转轴151。摩擦元件154套设于转轴151上且随转轴151转动。套环174具有第一凹槽175,套环178具有第一凹槽179,二第一凹槽175、179分别耦合中空管状透光罩130的第一、第二端131、133。此夕卜,当套环174套设于轴承172上时,位于第一固定座110上的套环174会接触驱动装置150的摩擦元件154。当马达152运作时,中空管状透光罩130可通过摩擦元件154与套环174之间的摩擦力被马达152驱动而于二轴承172、176上转动。
[0065]在本实施方式中,摩擦元件154的材质可以包含橡胶或塑胶,但不以限制本发明。
[0066]图7绘示图4的发光条140与散热基座160的立体图。同时参阅图5至图7,第一、第二固定座110、120分别具有第二凹槽111、121。第二凹槽111、121朝向散热基座160与发光条140,可耦合散热基座160与发光条140的两端。在本实施方式中,散热基座160与发光条140所共同形成的剖面形状与二第二凹槽111、121的形状相同。在组装时,散热基座160与发光条140的两端可分别插入二第二凹槽111、121而定位于中空管状透光罩130中。
[0067]图8绘示图1的发光装置100从方向Dl看的示意图。同时参阅图1与图8,当驱动装置150的马达152的转轴151以方向D2转动时,套环174因接触转轴151上的摩擦元件154,因此套环174可通过轴承172往方向D3转动,且套环178可通过轴承176同步往方向D3转动。如此一来,第一色温调变层134与第二色温调变层136便可选择性地朝向光源142。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驱动装置150的马达152的转轴151亦可以方向D2的反方向转动,则套环174、178可分别通过轴承172、176往方向D3的反方向转动,并不以限制本发明。
[0068]图9绘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100的立体图。图10绘示图9的发光装置100沿线段10-10的剖面图。同时参阅图9与图10,发光装置100包含第一固定座110、第二固定座120、中空管状透光罩130、发光条140与驱动装置150。与图1的实施方式不同的地方在于:发光装置100还包含外壳180。外壳180容置中空管状透光罩130,且具有开槽181对齐中空管状透光罩130,使第一色温调变层134或第二色温调变层136显露于开槽181。
[0069]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第二固定座110、120分别具有穿孔113、123,并通过螺丝184穿过穿孔113、123使第一、第二固定座110、120分别固定于外壳180的内表面182上。开槽181的宽度Wl小于或等于第一色温调变层134或第二色温调变层136于水平面的投影宽度W2。这样的设计,当第一色温调变层134或第二色温调变层136朝向光源142时,可降低发光装置100产生漏光或混光的可能性,而发出均匀的光线。
[0070]图11绘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100的剖面图,其剖面位置与图10相同。与图10的实施方式不同的第方在于:中空管状透光罩130还包含第三色温调变层138、第四色温调变层139、第五色温调变层141与第六色温调变层143。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与第六色温调变层134、136、138、139、141、143均位于透光本体132的表面上。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与第六色温调变层134、136、138、139、141、143分别包含可被激发出不同色温的荧光粉、染料、色素或其混合物。开槽181’的宽度W1’小于或等于每一色温调变层的投影宽度W2’。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第一、第二、第六色温调变层134、136、143皆朝向光源142而接收到光源142的光线,但通过具有宽度Wl ’的开槽181’,可降低发光装置100的第二、第六色温调变层136、143产生漏光或混光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当第一色温调变层134经激发后,发光装置100仍可发出均匀的第一波长的光线。
[0071]此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与第六色温调变层134、136、138、139、141、143可通过驱动装置150(见图9)转动中空管状透光罩130而选择性地位于光源142的上方(即朝向光源142的一侧),使得光源142所发出的光可选择性地穿过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与第六色温调变层134、136、138、139、141、143而分别发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与第六波长的光线。也就是说,发光装置100的色温调变层数量可依设计者需求而定。
[0072]本发明上述实施方式与先前技术相较,此发光装置通过包含色温调变层的中空管状透光罩与驱动装置便可达到色温调变的目的。当发光条上的光源发光且光源朝向不同的色温调变层时,发光装置可通过不同的色温调变层而发出不同波长的光线。如此一来,发光装置不需利用已知增加或更换不同色温光源的方式便可具有色温调变的功能,因此在使用上较为便利。此外,发光装置的元件与元件连接关系简单,不需具有不同色温的光源与用来各别控制光源亮灭的控制器,因此可减少制作发光装置的时间与材料的成本。
[0073]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第一固定座与一第二固定座; 一中空管状透光罩,其两相对的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该第一固定座与该第二固定座,该中空管状透光罩包含: 一透光本体,具有一第一表面与一第二表面,其中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不互相重置; 一第一色温调变层,位于该透光本体的该第一表面上;以及 一第二色温调变层,位于该透光本体的该第二表面上,其中该第二色温调变层与该第一色温调变层分别沿该透光本体的轴线方向设置; 一发光条,设置于该中空管状透光罩内,且该发光条的表面上设有多个光源;以及 一驱动装置,设置于该第一固定座上,用以带动该中空管状透光罩于相对于该第一、第二固定座转动,使该些光源所发出的光选择性地穿过该第一色温调变层或该第二色温调变层,当该第一色温调变层经激发后,发出一第一波长的光线,当该第二色温调变层经激发后,发出一第二波长的光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驱动装置包含: 一马达,位于该第一固定座上,且具有一转轴;以及 一摩擦元件,套设于该转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二轴承,分别套设于该第一、第二固定座上;以及 二套环,分别套设于该二轴承上,且分别具有一第一凹槽耦合该中空管状透光罩的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其中位于该第一固定座上的该套环接触该摩擦元件,使该中空管状透光罩通过该摩擦元件与位于该第一固定座上的该套环之间的摩擦力于该二轴承上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摩擦元件的材质为橡胶或塑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一散热基座,位于该中空管状透光罩内且承载该发光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第二固定座分别具有一第二凹槽朝向该散热基座与该发光条,用以耦合该散热基座与该发光条的两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散热基座与该发光条所共同形成的剖面形状与每一该第二凹槽的形状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散热基座的材质为金属材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一外壳,容置该中空管状透光罩,且具有一开槽对齐该中空管状透光罩,使该第一色温调变层或该第二色温调变层显露于该开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第二固定座分别具有一穿孔,并通过一螺丝穿过该穿孔使该第一、第二固定座分别固定于该外壳的内表面上。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开槽的宽度小于或等于该第一色温调变层或该第二色温调变层于水平面的投影宽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色温调变层与该第二色温调变层分别包含可被激发出不同色温的荧光粉、染料、色素或其混合物。
【文档编号】F21Y101/02GK103672492SQ201210370384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4日
【发明者】杨家骏, 梁建钦 申请人:隆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