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前雾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8867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led前雾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ED照明领域,尤其是应用在汽车中的前雾灯。
背景技术
LED被誉为第四代光源,其具有寿命长、光效高、无辐射的优点。LED的理论寿命超过10万个小时,发光效率高达90%,而相同光通的能耗仅为白炽灯的8%,卤素灯30%,具有显著的绿色、低碳的优点,在世界范围内,LED在照明领域已经得到广泛的引用。随着汽车的普及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各部件的性能也能不断得到提升和改进,汽车前雾灯就是其中改进的对象之一,从现有汽车前雾灯结构来看,其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现有汽车前雾灯大多还采用钨丝灯等传统的光源,其不但能耗高,而且不环保,更为严重的是其寿命短,更换频繁,给使用带来不便。为改进上述传统光源的缺点,目前也有利用LED作为光源的前雾灯,但是这些前雾灯还存在许多不足,如光效低、光穿透能力差,结构复杂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LED前雾灯,结构简单,光效果,光的穿透力强,符合相关标准。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LED前雾灯,包括后壳体、前罩体和光源组件;所述光源组件包括反光碗、设于所述反光碗内的一个以上的LED和与所述反光碗配合的内透镜;所述内透镜呈弧形,其底面为凹弧面,顶面为凸弧面,所述内透镜的底面设有一条以上相互平行设置的凸起,分别是为位于中间位置的中间凸起,位于中间凸起左侧的依次为第一左凸起、第二左凸起、第三左凸起、第四左凸起、第五左凸起、第六左凸起和第七左凸起;位于中间凸起右侧的依次为第一右凸起、第二右凸起、第三右凸起、第四右凸起、第五右凸起、第六右凸起和第七右凸起;所述中间凸起为弧面,其曲率半径为6 24!11111,发光角度为-0.2° O. 2° ;所述第一左凸起其中一面为弧面,另一面为竖直面,弧面的曲率半径为5 12!11111,发光角度为-0.4° -O. 2° ;所述第二左凸起其中一面为弧面,另一面为竖直面,弧面的曲率半径为5 25mm,发光角度为-O. 7° -O. 4° ;所述第三左凸起其中一面为弧面,另一面为竖直面,弧面的曲率半径为14 27mm,发光角度为-O. 9° -O. 7° ;所述第四左凸起其中一面为弧面,另一面为竖直面,弧面的曲率半径为f 18mm,发光角度为-1. 3° -O. 9° ;所述第五左凸起其中一面为弧面,另一面为竖直面,弧面的曲率半径为19飞4!11111,发光角度为-1.5° -1. 3° ;所述第六左凸起其中一面为弧面,另一面为竖直面,弧面的曲率半径为1扩51!11111,发光角度为-1.8° -1. 5° ;所述第七左凸起其中一面为弧面,另一面为竖直面,弧面的曲率半径为19 49_,发光角度为-2° -1.8° ;所述第一右凸 起其中一面为弧面,另一面为竖直面,弧面的曲率半径为6 14mm,发光角度为O. 2° O. 3° ;所述第二右凸起其中一面为弧面,另一面为竖直面,弧面的曲率半径为2(T25mm,发光角度为0.3° 0.4° ;所述第三右凸起其中一面为弧面,另一面为竖直面,弧面的曲率半径为If 29mm,发光角度为O. 4° 0. 5° ;所述第四右凸起其中一面为弧面,另一面为竖直面,弧面的曲率半径为22 29mm,发光角度为O. 5° 0.6° ;所述第五右凸起其中一面为弧面,另一面为竖直面,弧面的曲率半径为19飞4_,发光角度为O. 6° 0.7° ;所述第六右凸起其中一面为弧面,另一面为竖直面,弧面的曲率半径为19飞1_,发光角度为O. 7° 0.8° ;所述第七右凸起其中一面为弧面,另一面为竖直面,弧面的曲率半径为19 49mm,发光角度为
0.8° 1.0° ;所述LED与内透镜顶面之间的距离为23 26mm。本发明利用内透镜的特殊结构,使LED发出来的光线聚合度更高,光线的穿透能力更强;并且由于一个内透镜就可以使前雾灯达到标准要求,从而可以使LED前雾灯的结构变得更简单。作为改进,所述内透镜两侧延伸设有与所述内透镜一体成型的侧板,所述侧板表面设有一条以上相互平行设置的弧形条纹。作为改进,所述侧板底面设有卡台,所述反光碗上对应所述卡台处设有卡口,所述卡台与所述卡口配合。内透镜与反光碗为卡扣连接,使内透镜的拆装更方便快捷。作为改进,所述后壳体内设有散热器,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后壳体一体成型,散热器的表面设于后壳体内,散热器设有散热片的背面设于后壳体外。作为改进,所述光源组件还包括LED基板,所述LED基板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散热器表面。LED基板产生的热量直接通过散热器散发到外界,散热效果显著。作为改进,所述LED按照凸起的设置方向一字排开,使光源的发光面更大,光效更强。作为改进,所述后壳体背面设有供信号线伸入后壳体内的通孔。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利用内透镜的特殊结构,使LED发出来的光线聚合度更高,光线的穿透能力更强;并且由于一个内透镜就可以使前雾灯达到标准要求,从而可以使LED前雾灯的结构变
得更简单。


图1为本发明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去掉前罩体后的俯视图。图3为去掉前罩体后的立体图。图4为内透镜顶面示意图。图5为内透镜底面示意图。图6为内透镜截面剖视图。图7为去掉内透镜后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背面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3所示,一种LED前雾灯,包括后壳体2、前罩体3、散热器和光源组件,前罩体3与后壳体2配合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光源组件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如图8所示,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后壳体2 —体成型,散热器的表面设于后壳体2内,散热器设有散热片41的背面设于后壳体2外;所述后壳体2背面设有供信号40线伸入后壳体2内的通孔39。如图7所示,所述光源组件包括LED基板、反光碗4、设于所述反光碗4内的四个LED 38和与所述反光碗4配合的内透镜I ;LED 38的数量可以根据内透镜I的面积大小而设;如图4至6所示,所述内透镜I呈弧形,其底面为凹弧面,顶面为凸弧面,所述内透镜I的底面设有一条以上相互平行设置的凸起,分别是为位于中间位置的中间凸起22,位于中间凸起22左侧的依次为第一左凸起21、第二左凸起19、第三左凸起17、第四左凸起15、第五左凸起13、第六左凸起11和第七左凸起9 ;位于中间凸起22右侧的依次为第一右凸起23、第二右凸起25、第三右凸起27、第四右凸起29、第五右凸起31、第六右凸起33和第七右凸起35;所述中间凸起22为弧面,其曲率半径为6 24mm,发光角度为-O. 2° O. 2° ;所述第一左凸起21其中一面为弧面20,另一面为竖直面,弧面20的曲率半径为5 12mm,发光角度为-O. 4° -O. 2° ;所述第二左凸起19其中一面为弧面18,另一面为竖直面,弧面18的曲率半径为5 25mm,发光角度为-O. 7° -O. 4° ;所述第三左凸起17其中一面为弧面16,另一面为竖直面,弧面16的曲率半径为 Γ27πιπι,发光角度为-0.9° -O. 7° ;所述第四左凸起15其中一面为弧面14,另一面为竖直面,弧面14的曲率半径为f 18mm,发光角度为-1. 3° -O. 9° ;所述第五左凸起13其中一面为弧面12,另一面为竖直面,弧面 12的曲率半径为19飞4mm,发光角度为-1. 5° -1. 3° ;所述第六左凸起11其中一面为弧面10,另一面为竖直面,弧面10的曲率半径为19 51mm,发光角度为-1.8° -1. 5° ;所述第七左凸起9其中一面为弧面8,另一面为竖直面,弧面8的曲率半径为19 49_,发光角度为-2° -1. 8° ;所述第一右凸起23其中一面为弧面24,另一面为竖直面,弧面24的曲率半径为6 14臟,发光角度为0.2° O. 3° ;所述第二右凸起25其中一面为弧面26,另一面为竖直面,弧面26的曲率半径为2(T25mm,发光角度为O. 3° O. 4° ;所述第三右凸起27其中一面为弧面28,另一面为竖直面,弧面28的曲率半径为18 29mm,发光角度为O. 4° O. 5° ;所述第四右凸起29其中一面为弧面30,另一面为竖直面,弧面30的曲率半径为22 29mm,发光角度为O. 5° O. 6° ;所述第五右凸起31其中一面为弧面32,另一面为竖直面,弧面32的曲率半径为19飞4mm,发光角度为O. 6° O. 7° ;所述第六右凸起33其中一面为弧面34,另一面为竖直面,弧面34的曲率半径为I扩51mm,发光角度为O. 7° O. 8° ;所述第七右凸起35其中一面为弧面36,另一面为竖直面,弧面36的曲率半径为19 49mm,发光角度为0.8。 1.0°。所述LED 38按照凸起的设置方向一字排开,所述LED 38与内透镜I顶面之间的距离D为23 26mm。如图4所示,所述内透镜I两侧延伸设有与所述内透镜I 一体成型的侧板5,所述侧板5表面设有一条以上相互平行设置的弧形条纹6。如图5、7所示,所述侧板5底面设有卡台7,所述反光碗4上对应所述卡台7处设有卡口 37,所述卡台7与所述卡口 37配合,内透镜I与反光碗4为卡扣连接,使内透镜I的拆装更方便快捷。所述LED 38基板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散热器表面,LED 38基板产生的热量直接通过散热器散发到外界,散热效果显著。本发明利用内透镜I的特殊结构,使LED 38发出来的光线聚合度更高,光效为66lm/W,光线的穿透能力更强;并且由于一个内透镜I就可以使前雾灯达到标准要求,从而可以使LED 38前雾灯的结构变得更简单。
权利要求
1.一种LED前雾灯,包括后壳体、前罩体和光源组件;所述光源组件包括反光碗、设于所述反光碗内的一个以上的LED和与所述反光碗配合的内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透镜呈弧形,其底面为凹弧面,顶面为凸弧面,所述内透镜的底面设有一条以上相互平行设置的凸起,分别是为位于中间位置的中间凸起,位于中间凸起左侧的依次为第一左凸起、第二左凸起、第三左凸起、第四左凸起、第五左凸起、第六左凸起和第七左凸起;位于中间凸起右侧的依次为第一右凸起、第二右凸起、第三右凸起、第四右凸起、第五右凸起、第六右凸起和第七右凸起;所述中间凸起为弧面,其曲率半径为6 24mm,发光角度为-O. 2° O. 2° ;所述第一左凸起其中一面为弧面,另一面为竖直面,弧面的曲率半径为5 12_,发光角度为-O. 4° '0.2° ;所述第二左凸起其中一面为弧面,另一面为竖直面,弧面的曲率半径为5 25_,发光角度为-O. 7° '0.4° ;所述第三左凸起其中一面为弧面,另一面为竖直面,弧面的曲率半径为 Γ27πιπι,发光角度为-O. 9° -O. 7° ;所述第四左凸起其中一面为弧面,另一面为竖直面,弧面的曲率半径为广18_,发光角度为-1. 3° '0.9° ;所述第五左凸起其中一面为弧面,另一面为竖直面,弧面的曲率半径为liT54mm,发光角度为-1. 5° '1.3° ;所述第六左凸起其中一面为弧面,另一面为竖直面,弧面的曲率半径为1扩51_,发光角度为-1. 8° '1.5° ;所述第七左凸起其中一面为弧面,另一面为竖直面,弧面的曲率半径为liT49mm,发光角度为_2° -1.8° ;所述第一右凸起其中一面为弧面,另一面为竖直面,弧面的曲率半径为6 14_,发光角度为O. 2° O. 3° ;所述第二右凸起其中一面为弧面,另一面为竖直面,弧面的曲率半径为2(T25mm,发光角度为O. 3° O. 4° ;所述第三右凸起其中一面为弧面,另一面为竖直面,弧面的曲率半径为If 29mm,发光角度为O. 4° O. 5° ;所述第四右凸起其中一面为弧面,另一面为竖直面,弧面的曲率半径为22 29_,发光角度为O. 5° O. 6° ;所述第五右凸起其中一面为弧面,另一面为竖直面,弧面的曲率半径为liT54mm,发光角度为O. 6° O. 7° ;所述第六右凸起其中一面为弧面,另一面为竖直面,弧面的曲率半径为1扩51_,发光角度为O. 7° O. 8° ;所述第七右凸起其中一面为弧面,另一面为竖直面,弧面的曲率半径为liT49mm,发光角度为O. 8° 1.0° ;所述LED与内透镜顶面之间的距离为23 26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前雾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透镜两侧延伸设有与所述内透镜一体成型的侧板,所述侧板表面设有一条以上相互平行设置的弧形条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LED前雾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底面设有卡台,所述反光碗上对应所述卡台处设有卡口,所述卡台与所述卡口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前雾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体内设有散热器,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后壳体一体成型,散热器的表面设于后壳体内,散热器设有散热片的背面设于后壳体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LED前雾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组件还包括LED基板,所述LED基板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散热器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前雾灯,其特征在于所述LED按照凸起的设置方向一字排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前雾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体背面设有供信号线伸入后壳体内的通孔。
全文摘要
一种LED前雾灯,包括后壳体、前罩体和光源组件;所述光源组件包括反光碗、设于所述反光碗内的一个以上的LED和与所述反光碗配合的内透镜;所述内透镜呈弧形,其底面为凹弧面,顶面为凸弧面,所述内透镜的底面设有一条以上相互平行设置的凸起,分别是为位于中间位置的中间凸起,位于中间凸起左侧的依次为第一左凸起至第七左凸起;位于中间凸起右侧的依次为第一右凸起至第七右凸起。本发明利用内透镜的特殊结构,使LED发出来的光线聚合度更高,光线的穿透能力更强;并且由于一个内透镜就可以使前雾灯达到标准要求,从而可以使LED前雾灯的结构变得更简单。
文档编号F21S8/10GK103017057SQ20121052213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7日
发明者刘信国 申请人:广州市佛达信号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