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立体光源及led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3367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Led立体光源及led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LED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图5示出了相关技术中的LED球泡或LED蜡烛灯用的LED光源,该LED光源是将若干个LED发光兀件200均勻贴设于一平面电路板100的表面,通过罩设于该LED光源上的乳白或雾化的弧形面罩或透镜(未图示)将发光角度发散开,从而达到广角度照射的目的,然而,采用上述手段对光的损耗非常大,一般光损在25% -45%之间。而且,采取上述手段尽管发光角度可以一定程度上达到扩大的效果,但仍然很难做到360度球面发光。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诸多缺陷,提供一种改进的LED立体光源以及带有该LED立体光源的LED照明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LED立体光源,包括一个基座、若干个支臂、若干个第一 LED发光元件以及若干个第二 LED发光元件;所述基座包括一个法线,所述若干个支臂围绕所述法线间隔地立设于所述基座上;每一个支臂包括一个远离所述基座的自由端,所述自由端朝远离所述法线的方向倾斜;所述若干个第一LED发光元件分别安装于所述若干个支臂的自由端与所述法线相对的侧面,所述若干第二LED发光元件分别安装于所述若干支臂的自由端与所述法线相背的侧面。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LED立体光源中,所述若干个支臂按照互不遮挡各自的第一LED发光元件的中心光束的位置布置。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LED立体光源中,所述若干个支臂为奇数个支臂,且等间隔地立设于所述基座上。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LED立体光源中,每相邻两个支臂的中心线的间距为
7.0-9. Omm0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LED立体光源中,每相邻两个支臂的中心线的间距为8. 5mm。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LED立体光源中,每一个支臂的中部均形成有一个透光槽。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LED立体光源中,所述若干个第一 LED发光元件及所述若干个第二 LED发光元件的发光面呈椭圆形或长圆形,且所述发光面的长轴与所述法线垂直。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LED立体光源中,所述若干个支臂的自由端上分别形成有用于收容第一 LED发光元件及所述若干个第二 LED发光元件的8字形凹槽。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LED立体光源中,所述若干个支臂整体朝远离所述法线的方向倾斜,所述若干个支臂与所述法线的夹角为15 17度。构造一种LED照明装置,包括灯体以及安装于灯体上的透明灯罩,还包括上述任一项中的LED立体光源,该LED立体光源安装于所述灯体上并被所述透明灯罩覆盖。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LED照明装置中,该LED照明装置包括一个轴线,该轴线与所述法线平行或重合。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LED照明装置中,所述灯体与所述LED立体光源的基座整合成一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相关技术相比,每一个支臂的自由端上的第一 LED发光兀件25均以朝向基座法线发出斜向上的光,每一个支臂的自由端上的第二 LED发光兀件均朝远离基座法线的方向发出斜向下的光,如此,整个LED立体光源能够向各方向发出一定立体角度的光,组成一空间立体光球,这与传统钨丝灯非常接近,从而从视觉上达到取代传统钨丝的效果。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I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LED照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所示LED照明装置的LED立体光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LED立体光源在A-A向上的剖视图;图4是图2所示LED立体光源在LED发光元件被移除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相关技术中的LED光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图I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LED照明装置1,如图所示,该LED照明装置I包括灯体10、安装于灯体10 —端的LED立体光源20以及安装于灯体10上并覆盖LED立体光源20的透明灯罩30。该照明装置I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为LED蜡烛灯,可以理解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其也可以为LED球泡。灯体1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螺纹式灯头11、与螺纹式灯头11相连的散热灯壳13以及收容于散热灯壳13内的驱动电路(未图示)。灯头11可与螺纹式灯座配合,以给LED照明装置I接入电源。该驱动电路与灯头11电性连接,可以将市电转换为LED立体光源20工作所需的电源。一同参阅图2及图3,LED立体光源2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基座21、安装于基座21上的若干个支臂23以及分别安装于该若干个支臂23上的若干个第一 LED发光元件25和若干个第二 LED发光元件27。基座21在一些实施例中大体呈圆形板状,其包括一个第一表面210、一个与该第一表面210相对的第二表面212以及一个与该第一表面210和第二表面212垂直的法线X。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座21可安装于灯体10上,其法线X与灯体10的轴线重合或平行。可以理解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座21也可以与灯体10整合成一体。基座21的中部还可开设有一个通孔214,以供连接于第一 LED发光元件25、第二 LED发光元件27与驱动电路之间导线穿过。若干个支臂23在一些实施例中均可呈T形,其围绕法线X间隔地立设于基座21的第一表面210上,每一个支臂23包括一个远离基座21的自由端230。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个支臂23整体朝远离法线X的方向倾斜,使得其自由端230也朝远离法线X的方向倾斜。每一个支臂23的自由端230与法线X相对的表面上均安装有一个第一 LED发光兀件25,以朝向法线X发出斜向上的光。每一个支臂23的自由端230与法线X相背的表面上均安装有一个第二 LED发光元件27,以朝远离法线X的方向发出斜向下的光。如此,整个LED立体光源20能够向各方向发出一定立体角度的光,组成一空间立体光球,即具有火焰效果,这与传统钨丝灯非常接近,从而从视觉上达到取代传统钨丝的效果。可以理解地,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仅仅是自由端230朝远离法线X的方向倾斜,可以起到类似的效果。再可以理解地,根据需要,每一个支 臂23上的第一 LED发光元件25和第二 LED发光元件27的数量不局限于一个。在一些实施例中,若干个支臂23按照互不遮挡各自的第一 LED发光元件25的中心光束的位置布置,如此,可以尽可能地降低由于支臂23的阻挡对光线造成的损失。优选地,支臂23的数量为奇数个(例如,三个、五个、七个、等等),且等间隔地立设于基座上,如此,每一个支臂23的第一 LED发光元件25的中心光束正好对正对面的两相邻支臂23之间空隙,使得LED立体光源20发出的光线分布均匀的同时,支臂23对光线阻挡带来的损失达到最小化。在一些实施例中,为进一步降低支臂23对光线的阻挡,还可在支臂23的中部均形成有一个纵长的透光槽232。在一些实施例中,每相邻两个支臂23的中心线的间距为7. 0-9. 0mm,优选地,每相邻两个支臂23的中心线的间距为8. 5mm。另外,支臂23与基座21的法线X的夹角a设置在15 17度之间。如此,可以使得光束能较佳地照射到顶部和底部空间,即向立体空间照射。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将第一 LED发光兀件25及第二 LED发光兀件27的发光面设置成椭圆形或长圆形,且发光面的长轴与基座21的法线X垂直,以延长发光面的范围,使得相邻两个第一 LED发光元件25和相邻两个第二 LED发光元件27发出的光线更容易靠近或相重叠,进而使得LED立体光源20发出的光线的立体效果更佳。支臂23的自由端230上分别形成有用于收容第一 LED发光元件25及第二 LED发光元件27的8字形凹槽243,用于供LED芯片(未标号)封装于其中。组装时,首先将带有第一 LED发光元件25及第二 LED发光元件27的支臂23分别插入基座21中,形成LED立体光源20。再将此LED立体光源20固定在灯体10中,并接通导电线路。最后,将透明灯罩30旋扭进灯体10中,并固定紧,即组成一完整的具有火焰效果的LED照明装置。可以理解地,上述LED立体光源20不用借助任何扩散灯罩或媒介,可直接达到360度发光的效果,可以采用普通的玻璃灯罩作为透明灯罩30,而使用普通的玻璃灯罩对光的损耗一般只在5%以内,与相关技术相比,带来了显著的效益。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LED立体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基座、若干个支臂、若干个第一 LED发光元件以及若干个第二 LED发光元件;所述基座包括一个法线,所述若干个支臂围绕所述法线间隔地立设于所述基座上;每一个支臂包括一个远离所述基座的自由端,所述自由端朝远离所述法线的方向倾斜;所述若干个第一 LED发光元件分别安装于所述若干个支臂的自由端与所述法线相对的侧面,所述若干第二 LED发光元件分别安装于所述若干支臂的自由端与所述法线相背的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LED立体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支臂按照互不遮挡各自的第一 LED发光元件的中心光束的位置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立体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支臂为奇数个支臂,且等间隔地立设于所述基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LED立体光源,其特征在于,每相邻两个支臂的中心线的间距为 7. 0-9. 0mm。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LED立体光源,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支臂的中部均形成有一个透光槽。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LED立体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第一LED发光元件及所述若干个第二 LED发光元件的发光面呈椭圆形或长圆形,且所述发光面的长轴与所述法线垂直;所述若干个支臂的自由端上分别形成有用于收容第一 LED发光元件及所述若干个第二 LED发光元件的8字形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LED立体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支臂整体朝远离所述法线的方向倾斜,所述若干个支臂与所述法线的夹角为15 17度。
8.—种LED照明装置,包括灯体以及安装于灯体上的透明灯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LED立体光源,该LED立体光源安装于所述灯体上并被所述透明灯罩覆盖。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LED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LED照明装置包括一个轴线,该轴线与所述法线平行或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LED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与所述LED立体光源的基座整合成一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立体光源,包括一个基座、若干个支臂、若干个第一LED发光元件以及若干个第二LED发光元件;所述基座包括一个法线,所述若干个支臂围绕所述法线间隔地立设于所述基座上;每一个支臂包括一个远离所述基座的自由端,所述自由端朝远离所述法线的方向倾斜;所述若干个第一LED发光元件分别安装于所述若干个支臂的自由端与所述法线相对的侧面,所述若干第二LED发光元件分别安装于所述若干支臂的自由端与所述法线相背的侧面。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LED照明装置。
文档编号F21V19/00GK202580744SQ20122013984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5日
发明者钟向阳 申请人:深圳市瑞利奇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