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双模行波管的杆控电子枪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1987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双模行波管的杆控电子枪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真空电子器件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用于双模行波管的杆控电子枪结构。
背景技术
行波管作为真空微波功率放大器件,具有频带宽、增益大、效率高、输出功率大等优点,在各类军用微波发射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被誉为武器装备的“心脏”。双模行波管具有两种工作模式,可以为发射机省去一部电源,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发生机的重量。双模行波管工作在高模式下时,具有大的脉冲输出功率,可提高飞机在恶劣环境下的探测距离,有效地提高飞机的作战半径;低模式下,能够实现导弹的制导功能,实现了机载武器的精确打击。由于双模行波管具有两种工作模式,因此对电子枪的结构提出严苛的要求,传统的聚集极、阳极控制由于电压过大,致使发射机的控制电源负载过大,难以制作,而栅控结构很难保证行波管两种工作模式下电子束的良好通过率。因此,设计一种既能降到发射机控制电源的研制难度,又能使行波管在两种工作模式下均具有良好的通过率、满足行波管电参数要求的电子枪是很有意义的。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双模行波管的杆控电子枪结构,以满足双模发射机控制电源的制作需要以及行波管各电参数的要求。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双模行波管的杆控电子枪结构,其包括电子枪端盖;枪壳组件,其一端收容在该电子枪端盖内并与该电子枪端盖固定;阴极组件,其收容在该电子枪端盖内,并固定于该枪壳组件收容在该电子枪端盖内的一端上;控制极栅极,该控制极栅极的一端显露于该阴极组件外,该控制极栅极的另一端从该阴极组件的中心传出而固定于该枪壳组件。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控制极栅极的形状为杆状。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阴极组件还包括阴极,该阴极的中部开设有供该控制极栅极穿过的通孔。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阴极采用空心环状的钡钨阴极。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阴极组件还包括设置在该阴极的内边缘与外边缘上的内屏蔽筒与外屏蔽筒,该内屏蔽筒收容在该外屏蔽筒内,且该内屏蔽筒套设在该控制极栅极上。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电子枪端盖包括电子枪转接筒、电子枪转接环、阳极片和阳极头,该电子枪转接筒的一端由该阳极片固定封闭,该电子枪转接环收容在该电子枪转接筒内,该阳极头固定在该阳极片的中心位置且位于该阳极片背向该阴极组件的一侧上。[0012]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电子枪转接环在圆周方向相隔180°开两个通孔。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杆控电子枪结构还包括钥制板、第三环体,该钥制板封闭收容在该第三环体内并封闭固定该第三环体的一端,该控制极栅极与该钥制板固定。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电子枪的阴极发射电流密度小,保证了寿命长、可靠性高,该结构可以保证行波管在两种工作模式下的阴极发射均具有良好的层流性,且栅极无截获电流,并且栅极电压适中,不会给栅极电源制作带来困难,适合应用于双模行波管,另外将电子枪的陶瓷零件置于内部,外部除出端组件外,为全金属结构,结构强度高,抗振动冲击。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用于双模行波管的杆控电子枪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符号说明1、第四瓷环;2、第五杯形件;3、第六杯形件;4、第三瓷环;5、第二杯形件;6、第二环体;7、电子枪转接筒;8、第三杯形件;9、第一杯形件;10、第一环体;11、第一固定杆;12、引线件;13、电子枪转接环;14、阳极片;15、第七杯形件;16、第四环体;17、第一盖体;18第二盖体;19、外屏蔽筒;20、环模;21、控制栅极;22、内屏蔽筒;23、阴极;24、氧化铝粉;25、热丝;26、钥制板;27、片体;28、第一钥杆;29、第一瓷环;30、第二瓷环;31第二钥杆;32、第三环体;33、第一筒体;34、阳极头;35、第四杯形件;36、枪壳垫片;37、支撑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 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请参阅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用于双模行波管的杆控电子枪结构的结构示意图。该杆控电子枪结构包括电子枪端盖、枪壳组件、第三环体32、钥制板26、杆状控制栅极21、阴极组件、片体27、第七杯形件15、第一盖体17、第四环体16、第二盖体18通过钎焊焊接成一个组件。电子枪端盖包括筒状无氧铜电子枪转接筒7、筒状电工纯铁电子枪转接环13、阳极片14、阳极头34。枪壳组件包括钥杆28、钥杆31、第一瓷环29、第一筒体33、第一杯形件9、第一环体10、第一固定杆11、第二瓷环30、第二杯形件5、第三杯形件8、第四杯形件35、第五杯形件2、第三瓷环4、第六杯形件3、第四瓷环1、第二环体6、枪壳垫片36。控制栅极21从阴极组件的中心轴穿出与钥制板26通过激光点焊焊接在一起。阴极组件含有引线件12、瓷管以及同轴设置的外屏蔽筒19、环模20、氧化铝粉24、热丝25、支撑座37、内屏蔽筒22、阴极23。电子枪转接环13在圆周方向相隔180°开两个Φ5ι πι的通孔,杆状控制栅极21通过钥制的板26连接在一起,靠近阴极23的筒状栅极组件(由第七杯形件15和第一盖体17组成)上有两个通孔,远离阴极23的筒状栅极组件(由第四环体16和第二盖体18组成)通过上述四个通孔与可伐环32和钥制板26连接。通过将阳极头34插入慢波管壳的方式来定位,将电子枪端盖与慢波焊接到一起。最终将电子枪端盖和电子枪其余部分所形成的大部件通过氩弧焊的方式经第二环体6与电子枪转接筒7进行焊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电子枪。阴极23采用空心环状钡钨阴极,工作时的发射电流密度仅为5. lA/cm2 ;外圆直径为8mm,内圆直径为4. 8mm ;阴极23的内边缘与阴极23的外边缘设置有内屏蔽筒22与外屏蔽筒19,用于防止阴极23的边缘发射效应,以及防止阴极23发射电子打在杆状控制栅极21上。杆控电子枪结构的前端即阳极头34采用真空密封焊的方式与慢波焊接,后端利用一个出端组件引出各电压引线,并采用真空密封焊的方式与外壳焊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杆状控制栅极21采用钥材料制成,两个筒状栅极均采用可伐材料制成。该杆控电子枪结构在组装时,包括以下组装步骤。I)将电子枪转接筒7、电子枪转接环13、阳极片14和阳极头34通过真空密封焊焊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电子枪端盖。2)将电子枪端盖通过阳极头34与慢波进行定位,然后通过真空密封焊焊接成一个整体。3)将钥杆28、钥杆31和第一瓷环29通过钎焊焊接在一起,将第一筒体33和第一杯形件9通过钎焊焊接在一起,将第一环体10和第一固定杆11通过钎焊焊接在一起,然后将上述三个组件与第二瓷环30通过真空密封焊焊接成一个绝缘组件。
4)将第二杯形件5与第三杯形件8通过钎焊焊接在一起形成一个部件,将上述3条所述的绝缘组件、第四杯形件35、第五杯形件2以及第三瓷环4通过真空密封焊焊接成一个部件,然后将上述的两个部件与第六杯形件3、第四瓷环I通过真空密封焊焊接成一个大的部件。5)将上述4条所述的最终形成的部件与第二环体6、枪壳垫片36通过真空密封焊焊接成一个部件-枪壳组件。6)将第三环体32与钥制板26通过钎焊焊接在一起,形成一个部件。7)将控制栅极21从阴极组件的中心轴穿出与上述6条所述的部件通过激光点焊焊接在一起。阴极组件含有外屏蔽筒19、环模20、氧化铝粉24、热丝25、支撑座37、内屏蔽筒22、阴极23、引线件12以及瓷管。8)将阴极组件与上述5条所述的枪壳组件、片体27通过钎焊与激光点焊焊接在一起,与上述6条所述的部件通过高频焊焊接成一个部件。9)将第七杯形件15与第一盖体17通过钎焊焊接成一个组件,将第四环体与第二盖体18通过钎焊焊接成一个组件。10)将上述9条所述的两个组件通过高频焊与上述8条所述的部件焊接成一个组件。11)将上述I条所述的电子枪端盖与上述10条所述的组件通过氩弧焊进行封接,最终形成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双模行波管的杆控电子枪结构。[0038]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电子枪的阴极23发射电流密度小,保证了寿命长、可靠性高,该结构可以保证行波管在两种工作模式下的阴极23发射均具有良好的层流性,且栅极无截获电流,并且栅极电压适中,不会给栅极电源制作带来困难,适合应用于双模行波管,另外将电子枪的陶瓷零件置于内部,外部除出端组件外,为全金属结构,结构强度高,抗振动冲击。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双模行波管的杆控电子枪结构,其包括 电子枪端盖; 枪壳组件,其一端收容在该电子枪端盖内并与该电子枪端盖固定; 阴极组件,其收容在该电子枪端盖内,并固定于该枪壳组件收容在该电子枪端盖内的一端上; 其特征在于,该杆控电子枪结构还包括控制极栅极,该控制极栅极的一端显露于该阴极组件外,该控制极栅极的另一端从该阴极组件的中心传出而固定于该枪壳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双模行波管的杆控电子枪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极栅极的形状为杆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双模行波管的杆控电子枪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阴极组件还包括阴极,该阴极的中部开设有供该控制极栅极穿过的通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双模行波管的杆控电子枪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阴极采用空心环状的钡钨阴极。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用于双模行波管的杆控电子枪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阴极组件还包括设置在该阴极的内边缘与外边缘上的内屏蔽筒与外屏蔽筒,该内屏蔽筒收容在该外屏蔽筒内,且该内屏蔽筒套设在该阴极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双模行波管的杆控电子枪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电子枪端盖包括电子枪转接筒、电子枪转接环、阳极片和阳极头,该电子枪转接筒的一端由该阳极片固定封闭,该电子枪转接环收容在该电子枪转接筒内,该阳极头固定在该阳极片的中心位置且位于该阳极片背向该阴极组件的一侧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双模行波管的杆控电子枪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电子枪转接环在圆周方向相隔180°开两个通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双模行波管的杆控电子枪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杆控电子枪结构还包括钥制板、第三环体,该钥制板封闭收容在该第三环体内并封闭固定该第三环体的一端,该控制极栅极与该钥制板固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双模行波管的杆控电子枪结构,其包括电子枪端盖;枪壳组件,其一端收容在该电子枪端盖内并与该电子枪端盖固定;阴极组件,其收容在该电子枪端盖内,并固定于该枪壳组件收容在该电子枪端盖内的一端上;控制极栅极,该控制极栅极的一端显露于该阴极组件外,该控制极栅极的另一端从该阴极组件的中心传出而固定于该枪壳组件。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能满足双模发射机控制电源的制作需要以及行波管各电参数的要求。
文档编号H01J23/06GK202888118SQ20122045886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0日
发明者吴华夏, 贺兆昌, 任振国, 赵艳珩, 程洁欢 申请人: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