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流散热的led球泡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3548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对流散热的led球泡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对流散热的LED球泡灯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照明灯具,尤其涉及到一种利用对流散热的LED球泡。
技术背景[0002]灯是人类征服黑夜的一大发明,1879年爱迪生发明电灯以前,人们普遍使用的照 明工具是煤油灯或煤气灯。后经过1959年卤素灯、1961年高压钠灯、1962年金属卤化物灯、 1969年第一盏LED灯(红色)、1976年绿色LED灯、1983年荧光灯、1993年蓝色LED、1999 年白色LED灯、2000年LED应用于室内照明这样一系列的发明后,LED已经走入千家万户。[0003]为了响应全球节能环保的呼吁,澳大利亚、加拿大、台湾、美国、越南、欧盟各国、日 本、韩国、中国等把淘汰白炽灯的使用都写上了议事日程表,从国家政策层面上大力度推广 LED节能灯。LED球泡无论外观尺寸还安装方式都与传统白炽灯相同,并且发光效率高、节 能环保、使用寿命长,为真正意义上第四代绿色照明光源产品。[0004]目前市场主流LED球泡大多外形、接口方面与传统灯具相当,尽量使用含铝材料 以满足LED工作时所产生的热能散热需要。[0005]热传递有三种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一般情况下,热传递的三种方式往往是同 时进行。为了解决散热问题,在现有的LED球泡结构中,LED芯片被焊接在一个PCB电路板 上,所述PCB板下部连接散热器,散热器一般采用带散热翅片的结构,所述散热器底部直接 连接LED球泡灯的灯头,在PCB电路板、灯头以及散热器内部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LED球 泡灯主要依靠该密闭的空间进行散热。这个散热模式无法实现对流散热,热量只能在密闭 的空间内流动,通过散热翅片与外界进行热量的交换传递,因没有空气对流发生,散热翅片 上的高温无法加速分散不能很快被带出LED球泡灯,使得LED球泡灯内部长期保持较高温 度,寿命较短。实用新型内容[0006]为针对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对流模式LED球泡,该球泡灯设有开 放式的可对流的空气通道,借助该空气通道将LED球泡对流散热器内部的热量与外部的空 气进行热量交换,实现迅速散热。[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0008]一种可对流模式的LED球泡灯,包括对流散热器,灯座、LED光源组件、灯罩、电源 驱动,所述对流散热器呈顶端直径大于低端直径的柱形,其侧壁为向外凸出的弧面结构,内 设有容置所述电源驱动的呈柱型的电源驱动室,顶端一体化设有承载所述LED光源组件 铝基板的顶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流散热器铝基板下方设有与铝基板平面平行的 外层对流槽,所述电源驱动室对应的对流散热器侧壁上开设有内层对流槽,所述内层对流 槽与电源驱动室相通。[0009]优选的,所述外层对流槽距顶部平台安装铝基板处7mm,内层对流槽距电源室顶部 3mm ο[0010]优选的,所述外层对流槽距与内层对流槽高度为2mm。[0011]为了更好的散发热量,实现空气的流通,所述对流散热器侧壁上一体化交错设有 等样空气过道与弧形散热翅片。[0012]为了更进一步的增大散热面积,所述弧形散热翅片与等样空气过道沿对流散热器 轴向设置。[0013]优选的,所述灯罩为PC磨砂罩。[0014]为了有效防止眩光发生,所述灯罩内壁设有扩散油层。[0015]更进一步的,所述扩散油层厚度为O. 03mm。[0016]为了更好的实现散热效果,让对流散热器与灯罩更好的连接,所述对流散热器顶 端侧壁设有外螺纹,灯罩底部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对流散热器与所述灯罩通过螺纹连接。[0017]为了阻止空气中微波灰尘进入磨砂PC罩内部而影响球泡整体光效,所述对流散 热器顶部设有反光膜层。[00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外层对流槽与内层对流槽结合散热翅片与等样空 气过道的设计,有效提高了对流散热器散热体对空气对流的应用,提高了散热效果,进而有 效增加了对流散热器使用寿命,整体结构合理,造型美观。[0019]说明书附图[0020]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对流散热的LED球泡灯结构示意图;[0021]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对流散热的LED球泡灯剖视图;[0022]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对流散热的LED球泡灯对流散热器俯视图[0023]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对流散热的LED球泡灯对流散热器主视图[0024]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对流散热的LED球泡灯对流散热器剖视图[0025]其中1_对流散热器、2-磨砂PC罩、3-LED光源组件、4_铝基板、5_反光膜、6-电 源驱动、7-灯座、11-电源驱动室、12-顶部平台,13-外层对流槽,14-内层对流槽,15-空气 过道、16-弧形散热翅片,17-反光膜位。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通过说明书附图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值得注意的 是,里面会涉及到一些零部件的具体数量,只是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个实施方式,并不 对本实用新型造成任何限定。[0027]如
图1、2所示,一种对流散热的LED球泡灯,包括I件对流散热器1、磨砂PC罩2、 5只大功率LED组成的LED光源组件3、I块铝基板4、I张反光膜5、I块电源驱动6、I件灯 座7、3克导热硅酯。[0028]如图2 5所示,对流散热器I呈顶端直径大于底端直径的柱形,其侧壁为向外凸 出的弧面结构,对流散热器I内设有容置所述电源驱动6的呈柱型的电源驱动室11,顶端一 体化设有承载所述铝基板4及LED光源组件3的顶部平台12,在顶部平台12下方7mm处设 有与铝基板平面平行的外层对流槽13,在电源驱动室11对应的对流散热器I侧壁上,距离 电源驱动室11顶部3_处开设有内层对流槽14,其中内层对流槽14与电源驱动室11相互 贯通,外层对流槽与内层对流槽高度均为2mm。[0029]在对流散热器I的侧壁上沿对流散热器I轴向一体化交错设有6个等样空气过道15与6个弧形散热翅片16,对流散热器顶部平台12边缘位设有5mm外螺纹。[0030]其中,光学级磨砂PC罩3为规格为Φ 60mm的磨砂PC罩,部喷O. 03mm扩散油有效防止眩光发生,磨砂PC罩2安装口位为5_内螺纹,与对流散热器I相适配。[0031] 本实施例所述可对流模式LED球泡具体安装可采用如下方式,电源驱动I先固定在灯座7内部,再将电源驱动I连同灯座7 —起固定于对流散热器I底部;LED光源组件3 安装在铝基板4上侧面并与电源驱动I电连接,下侧面涂抹导热硅酯,固定于对流散热体I 上部顶部平台12,顶部平台12固定铝基板外圈为反光膜位,在反光膜位17粘贴高反射率反光膜5,阻止空气中微波灰尘进入磨砂PC罩2内部而影响球泡整体光效,经点亮确认正常工作后将磨砂PC罩2旋入散热器螺纹。[0032]如图2所示,LED球泡工作时外层冷空气经对流散热器I外层对流槽13、空气过道 15与外界进行热交换,组合成第一套对流模式;另一套对流模式为冷空气经散热器内层对流槽14、电源驱动室11、灯座7对流孔与外界进行热交换,组合成第二套对流模式。本实用新型的对流散热器上设置的两套对流模式让LED球泡灯与传统的LED球泡灯结温直线下降 8度以上。[0033]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只要不超过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都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对流散热的LED球泡灯,包括对流散热器,灯座、LED光源组件、灯罩、电源驱动, 所述对流散热器呈顶端直径大于底端直径的柱形,其侧壁为向外凸出的弧面结构,内设有容置所述电源驱动的柱型的电源驱动室,顶端一体化设有承载所述LED光源组件及铝基板的顶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流散热器顶部平台下方设有与铝基板平面平行的外层对流槽,所述电源驱动室对应的对流散热器侧壁上开设有内层对流槽,所述内层对流槽与电源驱动室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流散热的LED球泡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对流槽距顶部平台安装铝基板处7_,内层对流槽距电源室顶部3_。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流散热的LED球泡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对流槽距与内层对流槽高度都为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流散热的LED球泡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流散热器侧壁上一体化交错设有等样空气过道与弧形散热翅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对流散热的LED球泡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散热翅片与等样空气过道沿对流散热器轴向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流散热的LED球泡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为PC磨砂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对流散热的LED球泡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内壁设有扩散油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对流散热的LED球泡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油层厚度为O.03mmo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流散热的LED球泡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流散热器与所述灯罩通过螺纹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流散热的LED球泡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流散热器顶部设有反光膜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与散热有关的LED球泡,包括对流散热器,灯座、LED光源组件、灯罩、电源驱动,所述对流散热器呈顶端直径大于低端直径的柱形,其侧壁为向外凸出的弧面结构,内设有容置所述电源驱动的呈柱型的电源驱动室,顶端一体化设有承载所述LED光源组件铝基板的顶部平台,所述的对流散热器铝基板下方设有与铝基板平面平行的外层对流槽,所述电源驱动室对应的对流散热器侧壁上开设有内层对流槽,所述内层对流槽与电源驱动室相通,这种通过外层对流槽与内层对流槽结合散热翅片与等样空气过道的设计,有效提高了对流散热器散热体对空气对流的应用,提高了散热效果,进而有效增加了对流散热器使用寿命,造型美观。
文档编号F21Y101/02GK202884571SQ20122052864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6日
发明者廖仕念, 曹小勇 申请人:广州市富胜照明灯具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