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提高照明效果的发光二极管吊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3252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用于提高照明效果的发光二极管吊灯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提高照明效果的发光二极管吊灯结构,其包括:灯罩单元及发光单元;灯罩单元包括一透光灯罩;透光灯罩具有一透光罩体、一形成于透光罩体内的容置空间、一设置于透光罩体的顶端上且连通于容置空间的第一开口及一设置于透光罩体的底端上且连通于容置空间的第二开口;发光单元包括一基座、多个设置在基座上的发光二极管模块、一设置在基座上的框架体及多个垂直地定位在框架体上以分别对应于多个发光二极管模块的条状导光件。借此,每一个发光二极管模块所产生的投射光源通过相对应的条状导光件,以形成穿过整个透光罩体的第一投射光束及穿过第二开口的第二投射光束。本发明不仅可以提供照明用途,而且也可以提供装饰用途。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吊灯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提高照明效果的发光二 极管吊灯结构。 用于提高照明效果的发光二极管吊灯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电灯的发明可以说是彻底地改变了全人类的生活方式,倘若我们的生活没有电 灯,夜晚或天气状况不佳的时后,一切的工作都将要暂停;倘若受限于照明,极有可能使房 屋建筑方式或人类生活方式都彻底改变,全人类都将因此而无法进步,继续停留在较落后 的年代。因此,今日市面上所使用的照明设备,例如 :日光灯、钨丝灯、甚至到现在较广为大 众所接受的省电灯泡,皆已普遍应用于日常生活当中。然而,此类电灯大多具有光衰减快、 高耗电量、容易产生高热、寿命短、易碎或不易回收等缺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种发光二 极管灯具因应而生。然而,现有应用于吊灯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只能够提供向下的照明效果。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提高照明效果的发光二极管吊灯结构,以解决现有"应用于 吊灯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只能够提供向下的照明效果"的缺陷。
[0004]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提高照明效果的发光二极管吊灯结构,其包括:一灯罩单 元及一发光单元。所述灯罩单元包括一透光灯罩及一连接于所述透光灯罩的电源模块,其 中所述透光灯罩具有一透光罩体、一形成于所述透光罩体内的容置空间、一设置于所述透 光罩体的顶端上且连通于所述容置空间的第一开口及一设置于所述透光罩体的底端上且 连通于所述容置空间的第二开口,且所述第二开口大于所述第一开口。所述发光单元包括 一基座、多个设置在所述基座上且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源模块的发光二极管模块、一设置在 所述基座上的框架体及多个垂直地定位在所述框架体上以分别对应于所述多个发光二极 管模块的条状导光件,其中多个所述条状导光件通过所述第一开口以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 内。其中,每一个所述发光二极管模块所产生的投射光源通过相对应的所述条状导光件,以 形成穿过整个所述透光罩体的第一投射光束及穿过所述第二开口的第二投射光束。
[0005] 更进一步来说,所述框架体具有多个对应于所述多个条状导光件的贯穿孔及多个 分别从多个所述贯穿孔向上延伸的延伸板,所述多个延伸板依序相连以形成一围绕状,且 每一个所述延伸板具有一用于容置相对应的所述条状导光件的卡固槽。另外,每一个所述 条状导光件穿过相对应的所述贯穿孔以定位在相对应的所述卡固槽内,每一个所述条状导 光件具有一面向相对应所述发光二极管模块的入光面、一连接于所述入光面且面向相对应 的所述延伸板的反射面及一连接于所述入光面与所述反射面之间的出光面。此外,所述基 座具有多个倾斜面,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模块分别设置在所述基座的多个所述倾斜面上, 且每一个所述条状导光件的所述入光面呈现倾斜状且面向相对应的所述倾斜面。
[0006] 更进一步来说,每一个所述条状导光件包括一设置在所述反射面上的反射层,并 且每一个所述条状导光件包括多个设置在所述反射面与所述反射层之间的导光微结构,其 中所述反射层与所述导光微结构具有相异的反射率。另外,每一个所述发光二极管模块包 括至少一设置于所述基座上且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源模块的发光二极管,且所述透光灯罩具 有多个形成在所述透光罩体的外表面上的导光结构。
[0007] 本发明另外提供一种用于提高照明效果的发光二极管吊灯结构,其包括:一灯罩 单元及一发光单元。所述灯罩单元包括一透光灯罩及一连接于所述透光灯罩的电源模块, 其中所述透光灯罩具有一透光罩体、一形成于所述透光罩体内的容置空间、一设置于所述 透光罩体的顶端上且连通于所述容置空间的第一开口及一设置于所述透光罩体的底端上 且连通于所述容置空间的第二开口,且所述第二开口大于所述第一开口。所述发光单元包 括一基座、多个设置在所述基座上且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源模块的发光二极管模块、一设置 在所述基座上的中空透光体及一设置于所述中空透光体内的反射体,其中所述中空透光体 通过所述第一开口以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其中,每一个所述发光二极管模块所产生的 投射光源通过所述中空透光体,以形成穿过整个所述透光罩体的第一投射光束及穿过所述 第二开口的第二投射光束。
[0008] 更进一步来说,每一个所述发光二极管模块包括至少一设置于所述基座上且电性 连接于所述电源模块的发光二极管,且所述透光灯罩具有多个形成在所述透光罩体的外表 面上的导光结构。再者,所述基座的顶端包括一设置于多个所述发光二极管模块与所述中 空透光体之间的防火板,所述中空透光体与所述反射体皆设置在所述防火板上,且每一个 所述发光二极管模块所产生的所述投射光源依序通过所述防火板及所述中空透光体,以形 成穿过整个所述透光罩体的所述第一投射光束及穿过所述第二开口的所述第二投射光束。
[000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可以在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发光二极管吊灯结构,其可 通过"多个所述条状导光件通过所述第一开口以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且每一个所述发 光二极管模块所产生的投射光源通过相对应的所述条状导光件,以形成穿过整个所述透光 罩体的第一投射光束及穿过所述第二开口的第二投射光束"与"所述中空透光体通过所述 第一开口以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且每一个所述发光二极管模块所产生的投射光源通过 所述中空透光体,以形成穿过整个所述透光罩体的第一投射光束及穿过所述第二开口的第 二投射光束"的设计,以使得本发明不仅可以提供因无阻碍地往下照射所产生的照明用途 (亦即由穿过第二开口的第二投射光束所提供的照明用途),而且也可以提供因整个透光罩 体发亮所产生的装饰用途(亦即由穿过整个透光罩体的第一投射光束所提供的装饰用途)。 [0010]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 明与附图,然而所附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发光单元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12]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发光单元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0013]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发光单元组装在灯罩单元内的发光二极管吊灯结构 的侧视不意图;
[0014]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条状导光件的侧视示意图;
[0015] 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发光单元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16] 图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发光单元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0017] 图7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发光单元组装在灯罩单元内的发光二极管吊灯结构 的侧视不意图。
[0018] 【主要元件附图标记说明】
[0019] 发光二极管吊灯结构Z
[0020] 灯罩单元 1 透光灯罩 10
[0021] 透光罩体 100
[0022] 容置空间 101
[0023] 第一开口 102
[0024] 第二开口 103
[0025] 电源模块 11
[0026] 发光单元 2 基座 20
[0027] 倾斜面 200
[0028] 发光二极管模块 21
[0029] 发光二极管 210
[0030] 投射光源 S
[0031] 第一投射光束 L1
[0032] 第二投射光束 L2
[0033] 框架体 22
[0034] 贯穿孔 220
[0035] 延伸板 221
[0036] 卡固槽 2210
[0037] 条状导光件 23
[0038] 反射层 230
[0039] 导光微结构 231
[0040] 入光面 2300
[0041] 反射面 2301
[0042] 出光面 2302
[0043] 中空透光体 24
[0044] 反射体 25
[0045] 防火板 26

【具体实施方式】
[0046] 第一实施例
[0047]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图1为发光单元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为发光单元的立 体组合示意图,图3为发光单元组装在灯罩单元内的侧视示意图。由上述图中可知,本发明 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提高照明效果的发光二极管吊灯结构Z,其包括:一灯罩单元1及 一发光单兀2。
[0048] 首先,配合图2与图3所示,灯罩单元1包括一透光灯罩10及一连接于透光灯罩 10的电源模块11。其中,透光灯罩10具有一透光罩体100、一形成于透光罩体100内的容 置空间101、一设置于透光罩体100的顶端上且连通于容置空间101的第一开口 102及一设 置于透光罩体100的底端上且连通于容置空间101的第二开口 103,并且第二开口 103大于 第一开口 102,以使得透光罩体100呈现上窄下宽的喇叭状罩体,然而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0049] 再者,配合图1与图3所示,发光单元2包括一基座20、多个设置在基座20上且电 性连接于电源模块11的发光二极管模块21、一设置在基座20上的框架体22及多个垂直 地定位在框架体22上以分别对应于多个发光二极管模块21的条状导光件23。其中,如图 3所示,多个条状导光件23可通过第一开口 102,以设置在透光灯罩10的容置空间101内; 或是说,每一个条状导光件23的大部分从第一开口 102延伸而出(亦即防止非条状导光件 23的组件露出第一开口 102),以使得每一个条状导光件23的大部分呈现容置在容置空间 101的状态。借此,每一个发光二极管模块21所产生的投射光源S可通过相对应的条状导 光件23,以形成穿过整个透光罩体100的第一投射光束L1及穿过第二开口 103的第二投射 光束L2,以使得本发明不仅可以提供因无阻碍地往下照射所产生的照明用途(亦即由穿过 第二开口 103的第二投射光束L2所提供的照明用途),而且也可以提供因整个透光罩体100 发亮所产生的装饰用途(亦即由穿过整个透光罩体100的第一投射光束L1所提供的装饰用 途)。另外,透光灯罩10具有多个形成在透光罩体100的外表面上的导光结构(图未示),以 增加第一投射光束L1穿过整个透光罩体100的穿透效率。
[0050] 更进一步来说,如图1所示,每一个发光二极管模块21包括至少一设置于基座20 上且电性连接于电源模块11的发光二极管210。框架体22具有多个对应于多个条状导光 件23的贯穿孔220及多个分别从多个贯穿孔220向上延伸的延伸板221。其中,多个延伸 板221可依序相连以形成一围绕状,并且每一个延伸板221具有一用于容置相对应的条状 导光件23的卡固槽2210。当然,多个延伸板221亦可不用依序相连而呈现彼此分离的状 态,因此本发明多个延伸板221的设计方式不以上述所举的例子为限。
[0051] 更进一步来说,配合图1与图3所示,每一个条状导光件23可穿过相对应的贯穿 孔220,以定位在相对应的卡固槽2210内,并且每一个条状导光件23具有一面向相对应发 光二极管模块21的入光面2300、一连接于入光面2300且面向相对应的延伸板221的反射 面2301及一连接于入光面2300与反射面2301之间的出光面2302。另外,基座20具有多 个由外向内渐渐升高的倾斜面200,并且多个发光二极管模块21分别设置在基座20的多个 倾斜面200上。此外,每一个条状导光件23的入光面2300呈现倾斜状且面向相对应的倾 斜面200,而此呈现倾斜状的入光面2300可用来增加"接收相对应发光二极管模块21所产 生的投射光源S"的光接收面积,进而有效率提高本发明的发光效率。
[0052] 另外,请参阅图4所示,每一个条状导光件23更进一步包括一设置在反射面2301 上的反射层230,每一个条状导光件23包括多个设置在反射面2301与反射层230之间的导 光微结构231,其中反射层230与导光微结构231具有相异的反射率。举例来说,多个导光 微结构231可预先形成在条状导光件23的反射面2301上,或者多个导光微结构231与条 状导光件23可以一体成形的方式制作出来,然后再将反射层230贴附在条状导光件23的 反射面2301上以覆盖多个导光微结构231,然而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0053] 第二实施例
[0054] 请参阅图5至图7所示,图5为发光单元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6为发光单元的立 体组合示意图,图7为发光单元组装在灯罩单元内的侧视示意图。由上述图中可知,本发明 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提高照明效果的发光二极管吊灯结构Z,其包括:一灯罩单元1及 一发光单兀2。
[0055] 首先,配合图6与图7所示,灯罩单元1包括一透光灯罩10及一连接于透光灯罩 10的电源模块11。其中,透光灯罩10具有一透光罩体100、一形成于透光罩体100内的容 置空间101、一设置于透光罩体100的顶端上且连通于容置空间101的第一开口 102及一设 置于透光罩体100的底端上且连通于容置空间101的第二开口 103,并且第二开口 103大于 第一开口 102,以使得透光罩体100呈现上窄下宽的喇叭状罩体,然而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0056] 再者,配合图5与图7所示,发光单元2包括一基座20、多个设置在基座20上且电 性连接于电源模块11的发光二极管模块21、一设置在基座20上的中空透光体24及一设置 于中空透光体24内的反射体25 (例如表面涂布有反射层的塑料材或直接具有反射效果的 金属材)。其中,如图3所示,中空透光体24通过第一开口 102,以设置在容置空间101内; 或是说,中空透光体24的大部分从第一开口 102延伸而出(亦即防止非中空透光体24的组 件露出第一开口 102),以使得中空透光体24的大部分呈现容置在容置空间101的状态。借 此,每一个发光二极管模块21所产生的投射光源S可通过中空透光体24,以形成穿过整个 透光罩体100的第一投射光束L1及穿过第二开口 103的第二投射光束L2,以使得本发明不 仅可以提供因无阻碍地往下照射所产生的照明用途(亦即由穿过第二开口 103的第二投射 光束L2所提供的照明用途),而且也可以提供因整个透光罩体100发亮所产生的装饰用途 (亦即由穿过整个透光罩体100的第一投射光束L1所提供的装饰用途)。另外,透光灯罩10 具有多个形成在透光罩体1〇〇的外表面上的导光结构(图未不),以增加第一投射光束L1穿 过整个透光罩体100的穿透效率。
[0057] 更进一步来说,配合图5与图7所示,基座20的顶端包括一设置于多个发光二极 管模块21与中空透光体24 (或反射体25)之间的防火板26 (例如具有防火效能的塑料板), 并且中空透光体24与反射体25皆设置在防火板26上。借此,每一个发光二极管模块21 所产生的投射光源S依序通过防火板26及中空透光体24,以形成穿过整个透光罩体100的 第一投射光束L1及穿过第二开口 103的第二投射光束L2。
[0058]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发光二极管吊灯结构,其可通过"多个条状导光 件23通过第一开口 102以设置在容置空间101内,且每一个发光二极管模块21所产生的 投射光源S通过相对应的条状导光件23,以形成穿过整个透光罩体100的第一投射光束L1 及穿过第二开口 103的第二投射光束L2"与"中空透光体24通过第一开口 102以设置在容 置空间101内,且每一个发光二极管模块21所产生的投射光源S通过中空透光体24,以形 成穿过整个透光罩体100的第一投射光束L1及穿过第二开口 103的第二投射光束L2"的 设计,以使得本发明不仅可以提供因无阻碍地往下照射所产生的照明用途(亦即由穿过第 二开口 103的第二投射光束L2所提供的照明用途),而且也可以提供因整个透光罩体100 发亮所产生的装饰用途(亦即由穿过整个透光罩体100的第一投射光束L1所提供的装饰用 途)。
[0059]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可行实施例,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运 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用于提高照明效果的发光二极管吊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灯罩单元,所述灯罩单元包括一透光灯罩及一连接于所述透光灯罩的电源模块,其 中所述透光灯罩具有一透光罩体、一形成于所述透光罩体内的容置空间、一设置于所述透 光罩体的顶端上且连通于所述容置空间的第一开口及一设置于所述透光罩体的底端上且 连通于所述容置空间的第二开口,且所述第二开口大于所述第一开口;以及 一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包括一基座、多个设置在所述基座上且电性连接于所述电 源模块的发光二极管模块、一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框架体及多个垂直地定位在所述框架体 上以分别对应于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模块的条状导光件,其中多个所述条状导光件通过所 述第一开口以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 其中,每一个所述发光二极管模块所产生的投射光源通过相对应的所述条状导光件, 以形成穿过整个所述透光罩体的第一投射光束及穿过所述第二开口的第二投射光束。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提高照明效果的发光二极管吊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框架体具有多个对应于所述多个条状导光件的贯穿孔及多个分别从多个所述贯穿孔向上 延伸的延伸板,所述多个延伸板依序相连以形成一围绕状,且每一个所述延伸板具有一用 于容置相对应的所述条状导光件的卡固槽。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提高照明效果的发光二极管吊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 个所述条状导光件穿过相对应的所述贯穿孔以定位在相对应的所述卡固槽内,每一个所述 条状导光件具有一面向相对应所述发光二极管模块的入光面、一连接于所述入光面且面向 相对应的所述延伸板的反射面及一连接于所述入光面与所述反射面之间的出光面。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提高照明效果的发光二极管吊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基座具有多个倾斜面,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模块分别设置在所述基座的多个所述倾斜面 上,且每一个所述条状导光件的所述入光面呈现倾斜状且面向相对应的所述倾斜面。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提高照明效果的发光二极管吊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 个所述条状导光件包括一设置在所述反射面上的反射层。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提高照明效果的发光二极管吊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 个所述条状导光件包括多个设置在所述反射面与所述反射层之间的导光微结构,其中所述 反射层与所述导光微结构具有相异的反射率。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提高照明效果的发光二极管吊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 个所述发光二极管模块包括至少一设置于所述基座上且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源模块的发光 二极管,且所述透光灯罩具有多个形成在所述透光罩体的外表面上的导光结构。
8. -种用于提高照明效果的发光二极管吊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灯罩单元,所述灯罩单元包括一透光灯罩及一连接于所述透光灯罩的电源模块,其 中所述透光灯罩具有一透光罩体、一形成于所述透光罩体内的容置空间、一设置于所述透 光罩体的顶端上且连通于所述容置空间的第一开口及一设置于所述透光罩体的底端上且 连通于所述容置空间的第二开口,且所述第二开口大于所述第一开口;以及 一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包括一基座、多个设置在所述基座上且电性连接于所述电 源模块的发光二极管模块、一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中空透光体及一设置于所述中空透光体 内的反射体,其中所述中空透光体通过所述第一开口以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 其中,每一个所述发光二极管模块所产生的投射光源通过所述中空透光体,以形成穿 过整个所述透光罩体的第一投射光束及穿过所述第二开口的第二投射光束。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提高照明效果的发光二极管吊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 个所述发光二极管模块包括至少一设置于所述基座上且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源模块的发光 二极管,且所述透光灯罩具有多个形成在所述透光罩体的外表面上的导光结构。
10.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提高照明效果的发光二极管吊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基座的顶端包括一设置于多个所述发光二极管模块与所述中空透光体之间的防火板,所述 中空透光体与所述反射体皆设置在所述防火板上,且每一个所述发光二极管模块所产生的 所述投射光源依序通过所述防火板及所述中空透光体,以形成穿过整个所述透光罩体的所 述第一投射光束及穿过所述第二开口的所述第二投射光束。
【文档编号】F21S9/00GK104121536SQ201310144055
【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24日
【发明者】潘文莘 申请人:盛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