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光效的防眩光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3959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光效的防眩光灯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提高光效的防眩光灯具,包括伸入反光罩内的光源,在反光罩的下方设有钢化玻璃,其特征在于:在光源的下方设有固定在钢化玻璃上的光学眩光罩,光学眩光罩的上表面为第一反光面,反光罩的内表面为第二反光面,由光源发出的入射光从不同角度照射在第一反光面上,经第一反光面反射后,从不同角度反射在第二反光面上,再由第二反光面从不同角度反射出去。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提高光效的防眩光灯具,该灯具安装简便,无需专用工具,用手操作即可,光学眩光罩具有防眩光效果,还作为副反光罩,提高了灯具光效,比带传统的眩光罩的照度能提高20%,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专利说明】一种提高光效的防眩光灯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提高光效的防眩光灯具。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常用的灯具如图1所示,包括伸入灯罩2内的光源1,在灯罩2底部设有钢化玻璃4。上述灯具容易出现眩光,为了解决该问题,常规的做法是在光源I的下方设置一个眩光罩3,该眩光罩3通过遮掩的方式(例如表面涂黑)来控制眩光角,但涂黑只是吸收光源I的热量,使其光源I寿命增加,因此,眩光罩3只是起到挡光和吸热的效果,在挡光的同时损失了一部分光的利用,从而降低了灯具的效率,达不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防止灯具出现眩光同时充分利用光源。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提高光效的防眩光灯具,包括伸入反光罩内的光源,在反光罩的下方设有钢化玻璃,其特征在于:在光源的下方设有固定在钢化玻璃上的光学眩光罩,光学眩光罩的上表面为第一反光面,反光罩的内表面为第二反光面,由光源发出的入射光从不同角度照射在第一反光面上,经第一反光面反射后,从不同角度反射在第二反光面上,再由第二反光面从不同角度反射出去。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提高光效的防眩光灯具,该灯具安装简便,无需专用工具,用手操作即可,光学眩光罩具有防眩光效果,还作为副反光罩,提高了灯具光效,比带传统的眩光罩的照度能提闻20%,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现有的防眩光灯具示意图;
[0007]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提高光效的防眩光灯具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为使本实用新型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0009]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提高光效的防眩光灯具,包括伸入反光罩5内的光源I,在反光罩5的下方设有钢化玻璃4,在光源I的下方设有固定在钢化玻璃4上的光学眩光罩6,光学眩光罩6的上表面为第一反光面,反光罩5的内表面为第二反光面,由光源I发出的入射光从不同角度照射在第一反光面上,经第一反光面反射后,从不同角度反射在第二反光面上,再由第二反光面从不同角度反射出去。
[0010]本实用新型的制作过程为:
[0011]步骤1、根据所需的光源I设计好光学眩光罩6,该光学眩光罩6可以采用PBT热塑性聚酯塑料注塑成型;
[0012]步骤2、对注塑好的光学眩光罩6的上表面进行真空镀铝膜,从而形成第一反光面;
[0013]步骤3、在钢化玻璃上4中间开孔,用镀铬的装饰螺钉7把光学眩光罩6紧固在钢化玻璃4上;
[0014]步骤4、将安装好光学眩光罩6及装饰螺钉7的钢化玻璃上4安装在装有光源I的反光罩5上形成一套完整的光学系统。
【权利要求】
1.一种提高光效的防眩光灯具,包括伸入反光罩(5)内的光源(I),在反光罩(5)的下方设有钢化玻璃(4),其特征在于:在光源(I)的下方设有固定在钢化玻璃(4)上的光学眩光罩(6),光学眩光罩(6)的上表面为第一反光面,反光罩(5)的内表面为第二反光面,由光源(I)发出的入射光从不同角度照射在第一反光面上,经第一反光面反射后,从不同角度反射在第二反光面上,再由第二反光面从不同角度反射出去。
【文档编号】F21V7/10GK203671494SQ201320739632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0日
【发明者】雍芝帅, 杨孝铿 申请人:郝乐(上海)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