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led灯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2968阅读:996来源:国知局
一体化led灯支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化LED灯支架,包括铝料、灯罩壳、两个塑料端盖、给LED灯珠供电的驱动电源,铝料设有内腔,铝料两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内腔连通,驱动电源固定于内腔内;铝料的顶面设有向上突出的顶台,顶台的宽度比铝料的宽度小,顶台与铝料一体成型,该顶台的顶面上设有固定槽,固定槽内设有铝基板,LED灯珠设于铝基板上。塑料端盖其基体、突部、嵌槽一体成型;驱动电源的输出端与各LED灯珠电连接。驱动电源与LED灯珠散热整合到支架的铝料中,同时解决了散热问题,使LED灯工作更稳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散热效果好,工作稳定,可以避免光斑问题,可以节约成本。另外,顶台比铝料的顶面高,可以增大亮度范围,达到320度。使用、安装方便。
【专利说明】一体化LED灯支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体化LED灯支架,是一种采用LED灯作为光源的LED灯支架。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的LED灯支架由钢架及端盖组成,端盖固定于钢架的两端,使用时,LED灯管安装于钢架上,LED灯管的两端与端盖连接接触,该种LED灯管里安装有LED灯珠,LED灯珠安装于铝基板上,但铝基板设于灯管内,驱动电源也安装于灯管内,驱动电源及LED灯珠在工作过程中都要发热,由于其外形的局限性造成灯管内空间小、铝散热面积有限,使该种LED灯管散热不佳,工作不稳定。另外由于灯管内空间小,LED灯珠离灯管的内壁距离近,用大功率的LED灯珠,很容易在灯管上引起光斑,灯管对外产生的光不均匀,不美观,用小功率的灯珠的时候,在达到同样大的光亮度的时候,又要用更多的灯珠,成本比较高。而且,传统现有LED的灯管的发光角度范围只有180度,照亮范围小。另外,传统一体化的灯支架安装于墙上不牢固。虽然有的LED灯把电源独立放置于外界,虽然解决了散热的问题,但又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一体化LED灯支架,该种支架散热效果好,发出的光均匀,发光角度大。
[0004]本实用新型可以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一体化LED灯支架,包括铝料、灯罩壳、两个塑料端盖、给LED灯珠供电的驱动电源,铝料设有内腔,铝料两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内腔连通,驱动电源固定于内腔内;
[0006]铝料的顶面设有向上突出的顶台,顶台的宽度比铝料的宽度小,顶台与铝料一体成型,该顶台的顶面上设有固定槽,固定槽内设有铝基板,LED灯珠设于铝基板上;顶台的两侧设有插槽,灯罩壳套着顶台的上部,灯罩壳的两边缘分别对应地插于相应的所述插槽内;
[0007]各塑料端盖其基体的正面的下部设有突部,突部插进铝料相应端的开口内实现固定,所述突部大小与相应开口大小匹配;
[0008]各塑料端盖的正面的上部设有与灯罩壳相应的嵌槽,灯罩壳的两端部分别插进相应的塑料端盖的嵌槽内固定,塑料端盖其基体、突部、嵌槽一体成型;驱动电源的输出端与各LED灯珠电连接。
[0009]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还可以进一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0010]所述各塑料端盖上设有用于连接到墙壁的安装孔。
[0011]所述LED灯珠与灯罩壳其内壁的距离D大于25丽。
[0012]还包括支架安装到墙壁时穿过安装孔连接到墙壁的螺钉。
[0013]铝基板水平固定于固定槽内,LED灯珠设于铝基板的上面。[0014]上述技术方案具有这样的技术效果:
[0015]1、本实用新型的铝料设有内腔,铝料两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内腔连通,驱动电源固定于内腔内;铝料的顶面设有向上突出的顶台,顶台的宽度比铝料的宽度小,顶台与铝料一体成型,该顶台的顶面上设有固定槽,固定槽内设有铝基板,LED灯珠设于铝基板上;顶台的两侧设有插槽,灯罩壳套着顶台的上部,灯罩壳的两边缘分别对应地插于相应的所述插槽内。驱动电源、LED灯珠分离,分别设置不同的位置,分别通过支架铝料散热,这样散热效果好,同时节约了材料,驱动电源不再占用灯罩壳内的空间,这样在同样大小的灯罩壳的情况下,LED灯珠与灯罩壳的距离可以更远,与现有技术相比,散热效果好,工作稳定,可以避免光斑问题,可以节约成本。另外,顶台比铝料的顶面高,还可以增大亮度范围,发光角度大,可以达到320度。外观美观。
[0016]本实用新型把整个支架用来散热、驱动电源整合到支架的铝料中,既节约了材料,同时解决了散热问题,使LED灯工作更稳定。使用、安装方便。
[0017]2、本实用新型各塑料端盖其基体的正面的下部设有突部插进铝料相应端的开口内实现固定,所述突部大小与相应开口大小匹配;各塑料端盖的正面的上部设有与灯罩壳相应的嵌槽,灯罩壳的两端部分别插进相应的塑料端盖的嵌槽内固定,该种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塑料端盖与灯罩壳、铝料的连接固定紧密,连接牢固度好。
[0018]3、本实用新型各塑料端盖上设有用于连接到墙壁的安装孔,螺钉支架安装到墙壁时穿过安装孔连接到墙壁,支架安装固定方便,连接牢固。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铝料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去除灯罩壳后的截面示意图。
[0022]图4是灯罩壳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示意图。
[0024]图6是招基板的不意图。
[0025]图7是塑料端盖的侧面示意图。
[0026]图8是塑料端盖的顶面示意图。
[0027]图9是塑料端盖的正面不意图。
[0028]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示意图。
[0029]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于墙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
[0031]实施例1:如图1至图11所示,一体化LED灯支架,包括铝料1、灯罩壳2、两个塑料端盖3、给LED灯珠4供电的驱动电源5,铝料I设有内腔5,铝料I两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内腔连通,驱动电源5固定于内腔内;铝料I的顶面设有向上突出的顶台6,顶台6的宽度比铝料I的宽度小,顶台6与铝料I 一体成型,该顶台6的顶面上设有固定槽7,固定槽7内设有铝基板8,LED灯珠4设于铝基板8上;顶台6的两侧设有插槽9,灯罩壳2套着顶台的上部,灯罩壳2的两边缘分别对应地插于相应的所述插槽9内;各塑料端盖3其基体的正面的下部设有突部10,突部10插进铝料I相应端的开口内实现固定,所述突部大小与相应开口大小匹配;各塑料端盖3的正面的上部设有与灯罩壳2相应的嵌槽11,灯罩壳2的两端部分别插进相应的塑料端盖3的嵌槽11内固定,塑料端盖3其基体、突部10、嵌槽11一体成型;驱动电源5的输出端与各LED灯珠4电连接。
[0032]铝基板8水平固定于固定槽7内,LED灯珠4设于铝基板的上面。
[0033]驱动电源、LED灯珠分离,拉大了驱动电源与LED灯珠的距离,分别设置在不同的位置,分别通过铝料散热,这样散热效果好,驱动电源不再占用灯罩壳内的空间,这样在同样大小的灯罩壳的情况下,LED灯珠与灯罩壳的距离可以更远,与现有技术相比,驱动电源、LED灯珠,不局限于灯罩壳内,不相互串热,散热效果好,工作稳定,还可以避免光斑问题,可以节约成本。另外还可以增大发光角度,可以达到320度。
[0034]各塑料端盖其基体的正面的下部设有突部插进铝料相应端的开口内实现固定,所述突部大小与相应开口大小匹配;各塑料端盖的正面的上部设有与灯罩壳相应的嵌槽,灯罩壳的两端部分别插进相应的塑料端盖的嵌槽内固定,该种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对灯罩壳进行多方向固定,塑料端盖与灯罩壳、铝料的连接固定紧密,连接牢固度好。
[0035]实施例2:本例的特点为,LED灯珠与灯罩壳其内壁的距离D大于25丽。这样更有利于避免光斑的产生。其余同实施例1。
[0036]实施例3:如图8、图11所示,各塑料端盖上设有用于连接到墙壁的安装孔12。还包括支架安装到墙壁时穿过安装孔连接到墙壁的螺钉13。使塑料端盖可以直接固定于墙壁,具有该孔及螺钉可以使支架牢固的安装于墙壁。本实用新型各塑料端盖上设有用于连接到墙壁的安装孔,螺钉支架安装到墙壁时穿过安装孔连接到墙壁,支架安装固定方便,连接牢固。其余同实施例1。
[003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一体化LED灯支架,其特征是:包括铝料、灯罩壳、两个塑料端盖、给LED灯珠供电的驱动电源,铝料设有内腔,铝料两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内腔连通,驱动电源固定于内腔内; 铝料的顶面设有向上突出的顶台,顶台的宽度比铝料的宽度小,顶台与铝料一体成型,该顶台的顶面上设有固定槽,固定槽内设有铝基板,LED灯珠设于铝基板上;顶台的两侧设有插槽,灯罩壳套着顶台的上部,灯罩壳的两边缘分别对应地插于相应的所述插槽内; 各塑料端盖其基体的正面的下部设有突部,突部插进铝料相应端的开口内实现固定,所述突部大小与相应开口大小匹配; 各塑料端盖的正面的上部设有与灯罩壳相应的嵌槽,灯罩壳的两端部分别插进相应的塑料端盖的嵌槽内固定,塑料端盖其基体、突部、嵌槽一体成型;驱动电源的输出端与各LED灯珠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LED灯支架,其特征是:所述各塑料端盖上设有用于连接到墙壁的安装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LED灯支架,其特征是:所述LED灯珠与灯罩壳其内壁的距离D大于25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LED灯支架,其特征是:还包括支架安装到墙壁时穿过安装孔连接到墙壁的螺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LED灯支架,其特征是:铝基板水平固定于固定槽内,LED灯珠设于铝基板的上面。
【文档编号】F21V19/00GK203823685SQ201420076253
【公开日】2014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18日
【发明者】李四清 申请人:李四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