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灯,具体涉及一种LED灯盖与底壳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LED灯具种类越来越繁多,设计风格越来越多样化,灯具的结构也越来越多样化。现有的LED灯具一般包括底壳和透光灯盖,LED灯板安装在底壳上,所述透光灯盖通过螺栓、螺旋连接或卡扣连接的方式与底壳连接,这些连接结构在长期使用后,容易出现松动,并且多次拆装后,容易出现滑牙的现象,造成连接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装方便、连接稳定性高的LED灯盖与底壳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LED灯盖与底壳的连接结构,包括底壳和透光灯盖,所述透光灯盖底部的左右两侧设有向下凸出的凸台,所述凸台向外伸出有卡边,所述卡边与透光灯盖底部之间形成滑槽,所述底壳左右两边的上部内侧设有向内凸起并可在滑槽内滑动的凸楞,所述凸楞的一端设有缺口,所述缺口的宽度与卡边的长度相对应。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透光灯盖底部的前侧设有向下凸出的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向外伸出有第二卡边,所述第二卡边与透光灯盖底部之间形成第二卡槽,所述底壳前边的上部内侧设有向内凸起的第二凸楞,第二凸楞卡在第二卡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底壳后边的设有可穿入电线的电线孔和与外部配件连接的连接孔,外部配件顶在透光灯盖的侧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安装时,将卡边从缺口内放入并且将透光灯盖往前推,即可实现透光灯盖与底壳的稳定连接,安装方便、快捷;在拆卸、维护时,只需将透光灯盖往后推,再往外取出即可,便于拆装和维护。整个灯体的结构较为简洁,大幅度地减少灯体上不必要的结构,降低了整体重量,节约用料。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为图2的A—A方向剖视图;
图4为本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5为透光灯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5,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LED灯盖与底壳的连接结构,包括底壳1和透光灯盖2,LED灯板安装在底壳1的底部,所述透光灯盖2由亚克力板制成,透光效果好,所述透光灯盖2底部的左右两侧设有向下凸出的凸台3,所述凸台3的外部宽度与底壳1的内壁宽度相对应,所述凸台3向外伸出有卡边4,所述卡边4与透光灯盖2底部之间形成滑槽5,所述底壳1左右两边的上部内侧设有向内凸起并可在滑槽5内滑动的凸楞6,所述凸楞6的一端设有缺口7,所述缺口7的宽度与卡边4的长度相对应,在安装时,将卡边4从缺口7内放入并且将透光灯盖2往前推,即可实现透光灯盖2与底壳1的稳定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凸楞6与滑槽5的位置可以相互调换,即凸楞6位于透光灯盖2上,滑槽5位于底壳1上,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是其同等技术方案。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透光灯盖2底部的前侧设有向下凸出的第二凸台8,所述第二凸台8向外伸出有第二卡边9,所述第二卡边9与透光灯盖2底部之间形成第二卡槽,所述底壳1前边的上部内侧设有向内凸起的第二凸楞10,第二凸楞10卡在第二卡槽内,通过第二卡槽与第二凸楞10的连接配合,可以避免灯体的前部翘起,使得透光灯盖2与底壳1的连接效果更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壳1后边的设有可穿入电线的电线孔和与外部配件连接的连接孔11,外部配件顶在透光灯盖2的侧壁,使得透光灯盖2无法往后移动,通过外部配件来实现透光灯盖2的固定,无需单独的固定配件,减少了零部件的数量,节约了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