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用品,特别是一种用于汽车的汽车头灯。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车头灯,一般都是根据不同型号的汽车采用专款专用的形式进行制造,而在一些不能覆盖的车型上,只能通过对大灯总成进行改造来安装,这样就需要对大灯总成的总成盖钻孔,由于总成盖与反光杯后端之间的距离不一,而钻孔后会导致总成盖无法能够起到很好的防水防尘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头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能够解决反光杯与总成盖之间不同距离的大灯总成而引起的漏水、漏尘的问题,同时解决了因散热问题引起的灯具寿命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汽车头灯,包括圆柱状的灯体,在灯体上设有用于通过卡簧固定在反光杯上的底座,灯体上的LED光源经整流器与电源插头连接,所述灯体内设有导热热管,导热热管的前端延伸至灯体的前端端部,导热热管的后端延伸至灯体的后端端部,在灯体的前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灯孔,在导热热管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铜基板,铜基板的前端延伸至灯孔的下方,LED光源贴合在位于灯孔处的铜基板上,所述导热热管的后端连接有若干金属编织带,金属编织带的后端从灯体的后端伸出灯体外;所述灯体的后端套有可调节长度的防水圈,所述整流器设于防水圈的后方,电源插头设于防水圈的前方、与灯体相邻,整流器的输出端经导线穿过防水圈的中部与LED光源连接,整流器的输入端经导线穿过防水圈的边缘与电源插头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水圈包括可伸缩的波纹管体和设置在波纹管体后端的环状底座,所述环状底座的外径大于波纹管体外径,在环状底座的外周壁上设有一周环形的卡槽,金属编织带的后端从环状底座的内孔中伸出,连接整流器的输入端与电源插头的导线从环状底座的后端穿入经环状底座的前端穿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灯体内沿灯体的轴线设有灯体内孔,灯体内孔的后端贯穿灯体的后端端面,在灯体的前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灯槽,灯孔设于灯槽的底部,灯孔分别与灯体内孔连通,导热热管以及铜基板设于灯体内孔内。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灯体的后端设有直径大于灯体直径的套接部,套接部内设有套接部内孔,所述套接部内孔的孔径大于灯体内孔的孔径,套接部内孔与灯体内孔连通,在套接部的后端端面上设有贯穿套接部后端端面的贯穿孔,导热热管的后端延伸至套接部内孔的后部,铜基板的后端延伸至套接部内孔的前部,所述金属编织带的前端从贯穿孔插入至套接部内孔中并与导热热管的后端连接固定,所述套接部的外周壁上设有一周环形的防水圈卡槽,在波纹管体的前端设有一周环形的卡接部,在套接部的后端面位于贯穿孔的边缘处设有灌胶孔,灌胶孔与套接部内孔联通,所述套接部内孔内灌注有导热防水硅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套接部为圆柱体。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波纹管体与环状底座为一体成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水圈采用硅胶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每根金属编织带的两端端头相互贴合,使金属编编织带上形成圈形散热部,每根金属编织带的两端端头均与导热热管的后端通过铜环压合固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热热管为中空结构,导热热管的两端均为封闭面,在导热热管的内腔中装有导热液,导热热管的横截面为圆角矩形,在导热热管的前端设有从导热热管的左右两侧朝导热热管的中部收缩的收缩部,在收缩部的前端设有宽度小于导热热管宽度的柱体。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金属编织带设有三个以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具有伸缩功能的防水圈,从而能够适用于不同车型的反光杯与总成盖之间距离不同的问题,从而解决因钻孔而带来的大灯总成漏水、漏尘的问题,采用导热热管的上下两端设置铜基板,从而使得LED光源的发热能够经铜基板传导至导热热管并经导热热管的导向将热量从大灯总成引导至大灯总成外,从而提高散热效果,延长灯具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轴向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防水圈拉伸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防水圈压缩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导热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1是本实用新型导热热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导热热管与金属编织带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灯体和套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套接部的后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头灯包括灯体1,灯体1为圆柱状,在灯体1上设有用于通过卡簧固定在现有大灯总成的反光杯31上的底座2,现有的大灯总成它还包括了总成面罩32、设于总成面罩32后端的总成后壳33、以及设于总成面罩32上、反光杯31后方的总成盖34,由于大灯总成的结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在灯体1内沿灯体1的轴线设有灯体内孔10,灯体内孔10的后端贯穿灯体1的后端端面,底座2设于灯体1的中部,在灯体1的前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灯槽11,灯槽11的底部设有灯孔12,灯孔12优选为矩形,所述灯孔12与灯体内孔10连通,在灯体内孔10内设有导热热管13,导热热管13的前端延伸至灯体内孔10的前端端部,所述导热热管13的表面做钝化处理,在导热热管13的左右两侧设有铜基板14,铜基板14的前端延伸至灯孔12的下方,LED光源6贴合在位于灯孔12处的铜基板14上;导热热管13的后端连接有若干金属编织带15,金属编织带15的后端从灯体1的后端伸出灯体1外;在灯体1的后端套有可调节长度的防水圈5,LED光源6经导线与设于防水圈5后方的整流器3的输出端连接,整流器3的输入端经导线穿过防水圈5的边缘与电源插头4连接,电源插头4设于防水圈5的前方、与灯体1相邻。
如图1所示,当汽车头灯安装到大灯总成内后,电源插头4是与设于总成盖33前方、大灯总成内的电源接头连接;整流器3设于总成盖34的后方、大灯总成的总成后壳33外,防水圈5的后端卡接在总成盖33的钻孔上。
如图4所示,防水圈5包括可伸缩的波纹管体7和设置在波纹管体7后端的环状底座8,波纹管体7和环状底座8采用一体成型结构,防水圈5优选为硅胶材料制成,环状底座8的外径大于波纹管体7外径,在环状底座8的外周壁上设有一周环形的卡槽9,卡槽9用于与总成盖33上的钻孔卡接,从而实现钻孔的密封,当防水圈5套在灯体1上后,金属编织带15的后端从环状底座8的内孔中伸出,整流器3的输入端与电源插头4之间的导线的前端从环状底座8的后端穿入经环状底座8的前端穿出后与电源插头4连接。
如图2、图3和图9所示,灯体1的后端设有直径大于灯体1直径的套接部16,所述灯体1与套接部16为一体成型结构,为铝合金材料,套接部16为圆柱体,波纹管体7的孔径小于套接部16的直径,从而利用硅胶的特性使波纹管体7裹紧在套接部16上,在套接部16内设有套接部内孔17,所述套接部内孔17的孔径大于灯体内孔10的孔径,套接部内孔17与灯体内孔10连通,在套接部16的后端端面上设有贯穿套接部16的后端端面的贯穿孔20,贯穿孔20与套接部内孔17连通,导热热管13的后端延伸至套接部内孔17的后部,铜基板14的后端延伸至套接部内孔17的前部,所述金属编织带15的前端从贯穿孔20插入至套接部内孔17中并与导热热管13的后端连接固定,在套接部16的外周壁上设有一周环形的防水圈卡槽18,在波纹管体7的前端设有一周环形的卡接部19,当防水圈5与套接部16连接时将波纹管体7的前端从套接部16的后端套入,使卡接部19与防水圈卡槽18卡接,实现防水圈5与套接部16的固定,在套接部16的后端面位于贯穿孔20的边缘处设有灌胶孔25,灌胶孔25与套接部内孔17联通,所述套接部内孔17内灌注有导热防水硅胶,导热防水硅胶有效防止水雾气从编造带缝隙内流入灯体及总成内,进一步提高防水的效果。
如图6和图6-1所示,导热热管13为中空结构,导热热管13的两端为封闭面,在导热热管13的内腔中装有导热液,导热热管13的横截面为圆角矩形,在导热热管13的前端设有从导热热管13的左右两侧朝导热热管13的中部收缩的收缩部21,在收缩部21的前端设有宽度小于导热热管13宽度的柱体22,柱体22设于套接部内孔17的前端内。
如图7所示,每根金属编织带15的两端端头相互贴合,使金属编编织带15上形成圈形散热部23,每根金属编织带15的两端端头均与导热热管13的后端通过铜环24压合固定,所述金属编织带15优选为三个,从左到右依次顺序排列,圈形散热部23的孔竖向设置。
如图8所示,灯体1和套接部16还可以采用两个轴对称的左灯壳41和右灯壳42构成,左灯壳和右灯壳的横截面均为半圆形;左灯壳和右灯壳的后端均设有构成完整的套接部16的半圆形凸起43,而在左灯壳41和右灯壳42内设有构成灯体内孔10的第一半圆形孔46,而位于半圆形凸起43内则设有构成套接部内孔17的第二半圆形孔44,左灯壳41和右灯壳42对合后,两个第一半圆形孔46就构成了完整的灯体内孔10,而两个第二半圆形孔44构成了完成的,所述左灯壳41和右灯壳42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在左灯壳和右灯壳的前端设有前帽45,贯穿孔20由设于半圆形凸起43后端面上的第三半圆形孔47组成。
根据反光杯31的后端与总成盖34之间的距离的不同,在安装时,波纹管体7会根据距离的不同,而如图4和图5所示,进行收缩或拉伸,从而实现满足不同距离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铝合金外壳、铜基板、导热热管、金属编织带有效的解决了灯具积热散热问题,热量从LED光源发出,经过铜基板传输到导热热管,导热热管跟金属编织带压合在一起,金属编织带通过每跟铜丝把热量最终散热出去,提高了散热效果;防水圈解决了反光杯与总成盖之间距离不同的防水、防尘的要求。头灯灯具用固定灯具卡簧固定在反光杯上,因不同的总成盖有长短之分,使得灯具无法安装进总成盖内,如破坏钻孔方式又不能起到防水、防尘作用。采用可伸缩的防水圈,能控制长短,在总成盖上钻孔的方式安装上弹簧型防水圈,有效的解决了不同总成盖的防水、防尘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