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功率LED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46806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高功率LED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功率LED照明装置,涉及一种对运动场等面积广阔的空间进行照明的高功率LED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在棒球场或足球场、田径综合比赛场等室外赛场,安装有照明塔。这种照明塔为了对进行比赛的运动场进行直接照明,至少需要800瓦以上的功率,因而具有电力消耗量多的特征。

最近,作为用于减小这种运动场照明的耗电的方法,开发了使用LED照明的技术。

在韩国授权专利10-0945420号(LED泛光灯制造方法,2010年2月25日授权)中,记载了利用LED灯的赛场泛光灯及其制造方法。该韩国授权专利10-0945420号的技术构成在详细说明及附图(参照图2及图4)中,记载了在各个LED上结合透镜的构成。

但是,在要求800瓦以上功率的高功率LED照明装置中,即使使用1瓦的LED芯片,鉴于损失,也需要至少使用840个LED芯片,因此,在每个LED上结合透镜的作业需要大量作业时间,因而存在生产率显著低下的问题。

另外,在所述授权专利中,记载了用于角度调节的构成,在调节泛光灯的上下角度后,用螺栓紧固固定铰链部而构成。这在连结螺栓时,连结力进行作用,存在会从所需的调整角度发生变位的问题。

而且,当设计高功率LED照明装置时,虽然考虑到重量与体积,但通常高功率LED照明装置替代原有照明装置进行安装,其面积已预先决定的情形占大部分。正如前面所作的说明,为了体现800瓦功率的高功率LED照明装置,至少使用840个LED芯片,为了反射全部LED芯片释放的光并形成所需的配光,反光罩应从所述多个LED芯片的光释放面凸出充分的高度,这成为使高功率LED照明装置的体积与重量增加的原因。



技术实现要素:

解决的技术问题

鉴于如上所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缩短作业时间、提高生产率的高功率LED照明装置。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照明装置包括多个照明部,且各个照明部以能够个别转动的方式得到支撑,从而提供能够使照射角度自由变形的高功率LED照明装置。

另外,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高功率LED照明装置,使不同热源分离,而且能够分别个别更换,以便能够进一步延长高功率LED照明装置的寿命。

而且,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缩小体积与重量的高功率LED照明装置。

同时,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高功率LED照明装置,能够根据需要调整照射角度,当固定为调整的角度时,能够防止角度发生变更。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功率LED照明装置,每个照明部具备散热针,散热针由沿垂直于外壳部下面方向凸出的第1散热针、沿平行于外壳部下面的方向排列的第2散热针构成,从而能够使散热效果最大化。

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高功率LED照明装置包括:多个照明部,所述照明部包括:外壳部,其在背面配备有多个散热针,前面开放;基板,其结合于所述外壳部内侧,沿行与列方向按设置间隔隔开贴装有多个LED;及反射模块,其配备有多个光反射口,所述光反射口以相互侧面相接的方式结合于所述基板的前面部,反射各所述LED的光并进行配光;结合于各个照明部的两侧面并支撑所述照明部的支撑框架部;以及供各个支撑框架部固定支撑的主框架部,其中,所述各个照明部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撑框架部向相同方向个别地转动。

另外,所述反射模块可以包括:板状的主体;光反射口,其配备于所述板状的主体,向一侧凸出,使得当结合于所述基板时,使LED露出,反射所述LED的光并配光。

另外,在所述主体上,可以配备有供所述外壳部的结合凸出部插入的结合孔。

另外,所述散热针可以包括:多个板状的第1散热针,其沿垂直于所述外壳部下面的方向凸出,形成垂直方向的沟;多个板状的第2散热针,其连接于所述外壳部下面,在所述第1散热针的下方,沿平行于所述下面的方向排列,形成水平方向的沟;所述第1散热针可以呈辐射状阵列。

另外,还可以包括电源供应部,其固定于所述主框架部的一部分,且位于与所述照明部隔开的位置,向各个基板供应电源。

另外,各所述LED的间隔可以为等间隔。

另外,所述光反射口可以与所述多个LED一一对应地配置。

另外,通过一个所述光反射口反射并释放的光线束可以为10lm以上。

实用新型效果

本实用新型高功率LED照明装置应用决定LED的配光的反光罩,且将其模块化为多个,固定安装于LED均等地排列的基板,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组装作业,具有能够提高生产率的效果。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包括多个照明部,且各个照明部以能够个别转动的方式得到支撑,从而能够自由变更照射角度,具有能够根据照明装置的安装场所的条件而自由地调节LED照射方向的优点。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每个照明部具备散热针,且散热针由沿垂直于外壳部下面方向凸出的第1散热针、沿平行于外壳部下面的方向排列的第2散热针构成,具有即使在因照明部的转动而导致对流方向不同的情况下,也顺利执行散热的优点。

就所述模块化的反光罩而言,使得该反光罩与LED芯片1:1对应,借助于各反光罩而调节每个LED芯片的配光,从而具有能够减小体积与重量的效果。

另外,本实用新型高功率LED照明装置使照明部与电源供应部隔开,防止各自发生的热进行传导而施加热影响,同时,使得当各自异常时,能够迅速更换或修理,具有提高装置的可靠性、维护容易的效果。

而且,本实用新型高功率LED照明装置使用另外的调整轴,使得当在调整了照明部的角度的状态下用螺栓固定照明部时,照明部不因螺栓的紧固而晃动,从而具有能够防止在调整为任意角度后,角度发生变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高功率LED照明装置的照明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高功率LED照明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基板的前面安装有反射模块的状态的局部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应用的反射模块的立体图。

图5(a)和图5(b)是比较图示本实用新型高功率LED照明装置的反射模块与以往反射板的说明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高功率LED照明装置的照明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高功率LED照明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高功率LED照明装置的照明部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高功率LED照明装置的立体图。

如果分别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高功率LED照明装置具备多个包括多个LED的照明部100,以便至少具有800瓦以上的功率,包括结合于各个照明部100的两侧面并支撑所述照明部100的支撑框架部210、供各个支撑框架部210固定支撑的主框架部220,包括电源供应部300,其与各个照明部100隔开配置,把交流电源变换成直流电源,供应给所述照明部100。所述照明部100包括:基板120,其沿行与列方向,按预先设置的均等距离,隔开配置有多个LED;外壳部110,其容纳所述基板120,在背面配备有多个散热针,前面开放;多个反射模块130,其以相互侧面相接的方式结合于所述基板120的前面部,使各个LED的光向前方反射并配光;罩140,其覆盖所述反射模块130的外侧;框架150,其对罩140进行固定。图3是在所述基板120的前面安装有所述反射模块130的状态的局部主视图,图4为反射模块130的立体图。如果分别参照图3和图4,在基板120中,1瓦功率的LED至少均等地安装有840个,使得相互隔开的距离相同,分别包括4个光反射口131的反射模块130相互邻接地配置结合多个。如果把LED按等间隔安装于基板120,那么,用于安装LED的表面贴装作业容易,用于安装反射模块130的设计容易。特别是使作为LED照明的热源的LED相互间最大限度地隔开的等间隔排列,使热源最大限度地摊开(SPREAD),还会对散热性能产生积极效果。

就所述反射模块130的结合而言,在所述外壳部110的内侧凸出的结合凸出部113通过基板120上配备的结合孔(图中未示出,与反射模块的结合孔相同的位置)而凸出,在该多个结合凸出部113插入于所述反射模块130上配备的多个结合孔132的状态下,可以把螺栓连结固定于连结孔133。

所述反射模块130并非像以往一样,是每个LED进行安装的,而是光反射口131沿行与列方向分别配置至少2个以上的构成,因而可以安装成同时适用反射至少4个LED的光的光反射口131。这与每个LED分别形成反射部的以往技术相比,能够更容易地进行组装作业,能够提高生产率。

所述反射模块130所包括的光反射口131的数量如果至少为4个以上,对于其数量就不进行限制,不过,当制造得使该光反射口131的数量过多或与全部LED数量相同时,在对反射模块130进行镀金而形成反射面时,镀金的均匀性会低下,且由于重量增加,搬运与保管不容易,会发生自身负载导致的扭曲。因此,优选地,本实用新型中应用的反射模块130在行与列方向上,均包括至少2个以上至最多20个以下的光反射口131。

如此具有光反射口131的反射模块130的构成虽然没有特别限制,但优选光反射口131与所述LED按1:1对应。正如前面所作的说明,这是为了在各个LED中调节LED释放的光的配光,调节整体的配光,而且,能够在使所述光反射口131深度最小化的同时获得所需的配光。

图5是比较图示本实用新型高功率LED照明装置的反射模块与以往反射板的说明图。如图5(a)所示,就在安装有多个LED的状态下,在该多个LED的边缘形成反射部R的以往方式而言,只有提高该反射部的高度h1,才能获得所需的配光。这是因为,通过多个LED中配置于中央的LED的光释放面释放的光的释放角为120度左右,如果所述反射部R的高度h1不充分高,那么无法使配置于中央的LED的光反射而获得所需的配光。

与此相反,如图5(b)的本实用新型构成所示,当在多个LED应用分别具有1:1对应的光反射口131的反射模块130时,使多个LED各自的光在光反射口131的侧面反射,能够整体上形成所需的配光,因而与所述反射部R的高度h1相比,反射模块130的高度h2可以大幅降低。这种构成能够使高功率LED照明装置的体积和重量减小,节省制造费用。

另外,使得通过一个光反射口131反射而释放的光线束为10lm以上。这种光线束的限制适合于当替代原有的照明装置时,在既定的照明装置的大小范围内发出800瓦以上的功率。

反射模块130的具体构成为,在板状的主体134上具有预定高度的光反射口131向一侧凸出,这与在六面体的结构中以孔形成光反射口的情形相比,能够使反射模块130自身的重量减小。这种重量的减小提供了把反射模块130结合于基板120的作业的容易性,而且,减小照明部的重量,使得照明部自身的移动与安装容易。

使反射模块130按行与列配置相同数量的光反射口131的原因,是为了可以与整体的照明部100的基板120的面积变化或按等间隔配置的LED的行与列方向的数量变化无关地进行应用,即使其它结构变更,也可以直接应用反射模块130,预先防止需重新开发模具等的不便。

如上所述,把多个反射模块130分别结合于基板120的前面后,把罩140结合于所述外壳部110的前面,从而可以使照明部100完全地结合。所述罩140为透明的板,能够使光的损失最小化,防止异物流入。

另一方面,在外壳部110的下面,形成有形状相异的2种散热针,即,第1散热针410和第2散热针420。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高功率LED照明装置的照明部的立体图。如果参照图6,第1散热针410为多个板状的结构,沿垂直于外壳部下表面的方向凸出,形成垂直方向的沟。另一方面,第2散热针420作为结合于外壳部下面,并配置于第1散热针410的下方的散热体,为多个板状的结构物。第2散热针420与第1散热针410相异地沿平行于外壳部下表面的方向排列,形成水平方向的沟。第1散热针410在因LED发生的热而形成垂直方向的对流时,沿对流的流动方向形成沟,能够更顺利地实现散热。另外,在照明部,还包括沿与第1散热针410直交的方向排列的第2散热针420,因而具有的优点是,即使照明部相对于支撑框架部210沿特定方向转动,从而使对流方向与第1散热针410的沟方向相异,借助于第1散热针410,也顺利实现散热。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在多个照明部100分别安装有散热针(第1及第2散热针),每个照明部100个别地实现散热,因而即使应用于高功率的照明装置,也能够防止因热的发生而导致LED寿命缩短。

另一方面,照明部100被支撑框架部210及主框架部220支撑。支撑框架部210及主框架部220作为支撑照明部的结构体,支撑框架部210的一端结合于各个照明部的两侧面,另一端固定于主框架部220。支撑框架部210例如如图2所示,可以具有Y字形状,支撑框架部210的一端连结于照明部的两侧面,使得照明部可以相对于支撑框架向相同的方向转动。支撑框架部210利用螺栓221而与照明部100的外壳部110连结,能够在该螺栓221松驰的松开状态下调节照明部100的角度。在当前状态下,决定向上或向下的角度调整方向与角度,借助于这种结构,作业者不仅可以容易地把照明部100的角度调节为所需的角度,而且,各个照明部个别地支撑于支撑框架部210,能够把照明部各个角度调整为所需的角度。然后,重新坚固地结合螺栓221,把照明部100固定于支撑框架部210。

另一方面,主框架部220是供分别支撑多个照明部的多个支撑框架的另一端固定的结构体。在主框架部220的一侧,安装有电源供应部300。电源供应部300作为接受外部交流电源输入并变换成直流电源、供应给所述照明部100的构成,优选在与照明部100隔开的位置固定,使得即使在电源供应部300中发生热,该热也不传递到照明部100。本实用新型如图2所示,主框架部220通过支撑框架而与照明部以隔开的方式进行配置,在主框架部220的一侧安装电源供应部300,从而能够使电源供应部与照明部隔开。即,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离安装照明部100与电源供应部300,使得照明部100和电源部300分别发生的热不相互传递,从而能够防止热导致的损伤或寿命缩短。

另外,虽然照明部100与电源供应部300相互连接,但其之间保障充分的间隔,因而能够防止在照明部100与电源供应部300之间实现相互热传导,以导热率较低的材质构成连接照明部100与电源供应部300之间的支撑框架部210及主框架部220,从而能够使照明部100与电源供应部300之间的热传导实现最小化。

另外,分离构成照明部100与电源供应部300,从而获得的另一效果是,考虑到照明部100的寿命,即,考虑到LED的寿命比电源供应部300寿命更长时,当电源供应部300的更换时间到来时,由于该电源供应部300独立地安装在外部,因而更换非常容易。当电源供应部300安装于与照明部100相同的外壳内时,存在需要分离外壳后更换电源供应部300的不便,但本实用新型是把电源供应部300从主框架部220分离,安装新的电源部300,因而具有能够容易地进行维护的优点。

追加地,在电源供应部300中可以还包括信号接收部,以便能够接收外部的调光控制信号,根据该调光控制信号,控制向照明部100供应的电源,如此一来,可以在外部容易地控制照明部100的调光。

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所述实施例,在不超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要旨的范围内,可以多样地修改、变形从而实施,这是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不言而喻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