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控制器,特别是一种便于装拆及维护的一体化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LED平板水晶灯等灯具的电源采用电线、接线帽把分段器和驱动器连接来实现。此实现方式存在以下问题:1.多款LED驱动器、分段控制器、内部模组等相互之间连线杂乱,影响美观;2.模组之间连线通过奶嘴进行电气连接,采用绝缘热缩套进行绝缘隔离,操作繁琐,影响生产效率;3.输入线与输出线混扎在一起,有安全隐患;4.用户安装使用后出现故障,需2个人用时1个小时把整灯(含装饰挂件,灯罩,底盘等)取下才能进行维修,售后维修非常麻烦,且可能损坏灯具;同时,还需要配送辅助材料。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装拆及维护的一体化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便于装拆及维护的一体化控制装置,包括支架、电源盒、PCB板,该支架上开设有与电源盒大小适配的滑槽,该电源盒可拆卸地从滑槽入口装配于支架内,且PCB板固定于电源盒内,该PCB板上一体化集成有分段器、驱动电源和/或遥控接收器。
进一步,所述PCB板的前端设置有若干插口且该前端伸出电源盒外,该若干插口用于匹配连接光源的接线端子。
进一步,所述电源盒设置有位于插口前方的若干固定孔,该若干固定孔用于固定接线以防止接线端子脱落。
进一步,所述滑槽入口的两侧壁往外倾斜呈喇叭状开口结构以便于电源盒插入。
进一步,所述滑槽远离入口的一端两内侧壁设置有导向板,所述电源盒底部的两外侧壁设置有条形凸缘,该条形凸缘限制于导向板与滑槽底部之间的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采用一体化电源控制,外观整洁、大方;
2:分段器、驱动电源与遥控接收器的输入和输出都集成在一块电源板上,无强电和弱电混绑的隐患;
3:无需使用接线帽、热缩管等连接光源,直接使用端子对插,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4:售后维修无需把整灯取下,只需把一体化电源盒从侧边抽出即可维护,极大地方便维修,更换维修只需1个人用时10分钟去完成。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体化控制装置的分解图;
图2是支架的立体图;
图3是电源盒的立体图;
图4是一体化控制装置的装配环节①;
图5是一体化控制装置的装配环节②;
图6是一体化控制装置的装配环节③;
图7是一体化控制装置的装配环节④;
图8是一体化控制装置的装配环节⑤;
图9是一体化控制装置的装配环节⑥;
图10是一体化控制装置的装配环节⑦。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于装拆及维护的一体化控制装置,包括支架1、电源盒2、PCB板3,该支架1上开设有与电源盒2大小适配的滑槽11,该电源盒2可拆卸地从滑槽11入口装配于支架1内,且PCB板3固定于电源盒2内,该PCB板3上一体化集成有分段器、驱动电源与遥控接收器,使得输入和输出都集成在一块电源板上,无强电和弱电混绑的隐患。
做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PCB板3的前端设置有若干插口31且该前端伸出电源盒2外,该若干插口31用于匹配连接光源的接线端子,连接光源时,无需使用接线帽、热缩管等连接光源,直接使用端子对插,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做为本技术方案的另一处优化,所述电源盒2设置有位于插口31前方的若干固定孔21,如图3,该若干固定孔21用于固定接线以防止接线端子脱落。
如图2所示,滑槽11入口的两侧壁往外倾斜呈喇叭状开口结构13以便于电源盒2插入,此外,滑槽11远离入口的一端两内侧壁设置有导向板12,所述电源盒2底部的两外侧壁设置有条形凸缘22,该条形凸缘22限制于导向板12与滑槽11底部之间的间隙,在电源盒2装入到滑槽11尾部时起到导向固定的作用。
参照图4-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体化控制装置的安装流程图,具体为:
1)、把PCB板3和电源盒2用固定螺钉4组装在一起;
2)、把支架1用固定螺钉4固定在平板水晶灯底盘5上;
3)、把PCB板3和电源盒2的组件从平板水晶灯底盘5的侧面推入到支架1,推到底部时由导向板12固定;(限制其上下方向的运动);
4)、最好用固定螺钉4把电源盒2和支架1固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