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扇形传统文化灯笼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20514阅读:27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扇形传统文化灯笼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扇形传统文化灯笼。



背景技术:

中国传统灯笼造型优美,其美观繁复的外形在移动或运输过程中很容易损坏,因此就出现了可拆卸的灯笼,然而拆装过程中仍需要胶水、螺丝等其他工具和手段辅助,装配过程相对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扇形传统文化灯笼,各部件均使用木材制作,利用插接或榫卯结构装配,具有安装简单方便、结构牢固、便于运输的优点。

一种扇形传统文化灯笼,包括一对扇形面板、一对上侧壁、一对下侧壁和可弯折的顶壁和底板,其边缘均设置了形状相同的齿形边缘,并通过齿形边缘咬合的方式连接,所述扇形面板近似中国传统折扇打开的形状,是由两个圆心角相同,半径不同的共圆心的扇形相交组成的轴对称图形,半径较长的圆弧边在上,半径较短的圆弧边在下,两个扇形的圆心均在对称轴上,交点的连线与两圆心的连线垂直相交,所述顶壁和底板的长边分别与扇形面板半径较长和半径较短的圆弧边连接,所述扇形面板较长的半径边和较短的半径边分别与上侧壁和下侧壁的宽边连接,所述上侧壁和下侧壁的长边分别与顶壁和底板的宽边连接,两快扇形面板平行,上侧壁、下侧壁、顶壁和底板均垂直与扇形面板,在所述扇形面板、顶壁与上侧壁围成的空间内,还装置电池盒和灯泡,所述电池盒安装在电池盒支撑板上,两侧分别设置一片电池盒挡板,所述电池盒支撑板和电池盒挡板上开槽,相互配合通过榫卯方式连接,所述电池盒挡板末端对称设置安装孔,插入灯泡支撑杆,所述灯泡支撑杆中心设置通孔,通孔下方安装灯泡,电线通过通孔并缠绕在所述灯泡支撑杆上,再通过一侧电池盒挡板上的电线通孔与电池盒相连,所述顶壁在灯笼最高位置平行于扇形面板开设和电池盒开关位置对应的开关通孔和两条插槽,所述电池盒挡板插入插槽并在连接位置上方设置对称的狭槽,狭槽内插入榫头,所述电池盒挡板末端还设置L形槽口,槽口内插入提手,并通过榫头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 ,所述顶壁、底板和下侧壁沿其宽边的方向分行交叉切割使之镂空,切口截止至其长边边缘内,切割后的顶壁、底板和下侧壁可弯折。

进一步的,所述扇形面板、上侧壁是镂空的,镂空部分是图案或者花纹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灯笼底座,与所述扇形传统文化灯笼相配合,包括一对支撑板和一对横杠,所述支撑板上端为圆弧形,与所述灯笼底部的圆弧相契合,所述支撑板左右两侧还设置对称的槽口,所述横杠分别插入对称的槽口,使之成为一体结构,能够稳固的站立在平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仅通过各部件的拼接即可完成装配,不需要辅助工具,或者胶水、钉子等材料,装配过程简单,节能环保;(2)通过部件间的插接和榫卯连接完成装配,结构牢固,在使用过程中不易损坏;(3)容易拆卸,拆卸后方便运输或携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池盒等部件的装配图;

图3是本使用新型电池盒和顶壁安装的局部图。

其中,1-扇形面板,2-顶壁,3-上侧壁,4-下侧壁,5-底板,6-支撑板,7-横杠,8-提手,9-榫头,10-开关通孔,11-电池盒挡板,12-电池盒支撑板,13-电池盒,14-电池盒开关,15-电线通孔, 16-安装孔,17-灯泡支撑杆,18-通孔,19灯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一种扇形传统灯笼,如图1所示,包括内部发光装置部分和外壳部分。内部发光装置部分主要包括电池盒13和灯泡19,如图2所示,电池盒13安装在电池盒支撑板12上,电池盒支撑板12的长边两端各开一道凹槽,电池盒挡板11开设凹槽,两块电池盒挡板11和电池盒支撑板12配合接插在一起,其中一块电池盒挡板11上还开一个电线通孔15,在电池盒挡板11位于电池盒支撑板12下部的位置上对称开设一对安装孔16,灯泡支撑杆17两端插入安装孔16,和电池盒挡板11相连接,灯泡支撑杆12中间设置一个通孔18,通孔18正下方安装灯泡19,连接灯泡19的电线穿过通孔18缠绕在灯泡支撑杆17上,然后穿过电线通孔15接入电池盒13。

外壳部分包括一对扇形面板1、一对上侧壁3、一对下侧壁4和可弯折的顶壁2和底板5,上述各部件均设置了形状相同的齿形边缘,并通过齿形边缘咬合的方式连接。扇形面板1的形状近似中国传统折扇打开的形状,是由两个圆心角相同,半径不同的扇形相交形成的轴对称图形,半径较长的圆弧边在上,半径较短的圆弧边在下,两个扇形的圆心均在对称轴上,交点的连线与两圆心的连线垂直相交。通过齿形边缘的咬合,顶壁2和底壁5的长边分别与扇形面板1半径较长和半径较短的圆弧边连接,扇形面板1较长的半径边和较短的半径边分别与上侧壁3和下侧壁4的宽边连接,上侧壁3和下侧壁4的长边分别与顶壁2和底板5的宽边连接。其中,顶壁2、底板5和下侧壁4是镂空的,因其分行交叉切割的设计使得他们可以弯折。扇形面板1和上侧壁3也是镂空的,镂空部分采用中国江南传统建筑中的窗格图样。

顶壁2在灯笼的顶端位置开设两条插槽和一个开关通孔10,电池盒挡板11插入插槽,灯笼的发光装置部分和外壳部分由此相连,如图3所示。电池盒挡板11插入插槽后,在其连接位置上方设置一对对称的狭槽,狭槽大小刚好插入一个榫头9,榫头9凹槽部分插入电池盒挡板11,进一步固定电池盒挡板11和扇形面板1的连接。电池盒挡板11的末端还设置了L型槽口,提手8的末端先水平推入L型槽口,再沿竖直向上方向插入,和L型槽口契合,在提手8和L型槽口的空隙处,再插入榫头9进一步固定,使得提手8和电池盒挡板11连接的更牢固。顶壁2上的开关通孔10和电池盒开关14位置对应,即通过开关通孔10就可以控制电池盒开关14。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灯笼底座,与扇形传统文化灯笼相配合,底座包括一对支撑板6和一对横杠7,所述支撑板6上端为圆弧形,与所述灯笼底部的圆弧相契合,支撑板6左右两侧设置对称的槽口,横杠7分别插入对称的槽口,使之成为一体结构,能够稳固的站立在平面上,灯笼可以稳固的放置在底座上。

本实用新型方法的具体应用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