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Vled灯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30335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一种UVled灯管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灯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uvled灯管。



背景技术:

光触媒是一种纳米级的金属氧化物材料(二氧化钛比较常用),它涂布于基材表面,干燥后形成薄膜,在光线的作用下,产生强烈催化降解功能:能有效地降解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能有效杀灭多种细菌,抗菌率高达99.99%,并能将细菌或真菌释放出的毒素分解及无害化处理;同时还具备除臭、抗污等功能。

光触媒技术是目前国际上处理室内空气污染和车内污染的一种相对理想的手段,它采用光和触媒(催化剂)组合,在光的照射下,会产生类似光合作用的光催化反应,通过这种反应产生的物质来分解氧化室内的有害物质,以此来达到净化室内空气的目的。由于这种技术的高效性,它也被逐渐应用空气净化器等空气净化产品中。

光触媒技术通过光催化反应的产物,这些产物都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而且还具有很强的光氧化还原功能,可以氧化分解各种有机化合物和部分无机化合物,还可以破坏细菌的细胞膜和一些病毒的蛋白质。它通过氧化作用杀灭这些细菌和分解有机污染物,把这些有机污染物分解成无污染作用的水和二氧化碳,具有非常强的杀菌、除臭、防霉、防污、净化空气的功能。

光触媒最大的优点就是利用空气中的水分子及氧分子将所接触的有机物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自身不起任何变化,却可以促进化学反应,在理论上有很强的的可行性,并且维护费用很低,是杀菌、除臭、防霉、净化空气非常理想的新产品。

散热、防腐(材料老化)、防水、防紫外光污染、低效率是目前使用uv-led进行光触媒(催化剂)进行空气净化的主要难点。

在专利号为201320509657.1的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发光二极管光触媒紫外灯管组”,包含有光源模块、用以扩散光线的导光管与套管,光源模块具有可挠性的基板与设置于基板上的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容置于导光管内,光线透过导光管以增加照射范围,而套管套设于导光管外,且套管是以具光触媒材料的玻璃纤维编织而成,让光触媒材料于套管表面产生较大的散布面积,再配合扩散后的光线,以增加光线与光触媒材料的接触面积,达到有效提升空气净化及杀菌的效果。

现有技术未考虑到现在uv-led光电转换效率较低,75%以上的电功率都转换为了热量,仅仅靠基板和对流无法将热量散出,从而导致led光源的失效,现有技术需要通过对流散热,因而无法密封导致光源暴露在高温高湿中加速了光源材料的老化,单面出光,光催化剂只利用了不超过150°(1/2光触媒的材料)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提高散热性的uvled灯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uvled灯管,包括流体散热管和透明管,透明管套设在流体散热管外圈,流体散热管上设置紫外led光源模组,流体散热管与透明管之间设有两个密封盖,流体散热管与透明管相间隔,流体散热管、透明管和两个密封盖之间设置密封腔室,紫外led光源模组位于密封腔室内,在透明管的外表面上设有光触媒层。

所述紫外led光源模组包括在流体散热管外表面上设置的若干紫外led灯珠。

紫外led灯珠沿流体散热管外周全周分布。

所述流体散热管为多边形管。

所述流体散热管为正多边形管。

所述流体散热管为异型管。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uvled灯管,通过采用流体散热方式提高了uv-led散热效率,密封管式结构克服了uv-led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材料老化的、吸水失效的问题;通过灯管表面喷涂光触媒(催化剂)的方法降低了紫外光污染的问题,全周360°出光方式提高了光触媒的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立体图;

图2是实施例1的立体剖视图;

图3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流体散热管1、密封盖2、密封腔室3、透明管4、紫外led灯珠5、光触媒层6、风机7、蓄冷箱8、循环泵9、液体箱10。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由图1-图3所示的一种uvled灯管,包括流体散热管1和透明管4,透明管4套设在流体散热管1外圈,流体散热管1和透明管4延伸方向一致。

流体散热管1上设置紫外led光源模组,所述紫外led光源模组包括在流体散热管1外表面上设置的若干紫外led灯珠5,更优地,紫外led灯珠5沿流体散热管1外周(周向)全周分布,同时紫外led灯珠5沿流体散热管1的纵向间隔分布,即若干紫外led灯珠5分别沿周向、纵向阵列排布。

所述流体散热管1为多边形管或者异型管,当流体散热管1为多边形管时,可选用横截面为正多边形的正多边形管,例如可选用横截面为正三角形的正三角管、横截面为正方形的方形管、横截面为正五边形的五边形管或者横截面为正五边形的五边形管等;当流体散热管1为异型管时,可选用椭圆形异型钢管、菱形异型钢管、八角形异型钢管、半圆形异型钢圆,不等边六角形异型钢管、五瓣梅花形异型钢管、双凸形异型钢管、双凹形异型钢管、瓜子形异型钢管、圆锥形异型钢管、波纹形异型钢管、横截面为“d”字形的d型管、螺旋管等。

本实施例中,所述流体散热管1为三角管,三角管的横截面呈三角形,三角管的外表面包含三个棱面,每个棱面外侧均沿流体散热管1纵向依次间隔设置数个紫外led灯珠5。

流体散热管1与透明管4之间固设有两个密封盖2,两个密封盖2纵向间隔设置,两个密封盖2分别设于透明管4的两端,密封盖2为环形,密封盖2的环孔与流体散热管1相适配,流体散热管1穿插密封盖2的环孔,本实施例中,密封盖2的环孔与流体散热管1的横截面相适配并为三角形,当流体散热管1为其他种类的多边形管或者异型管时,密封盖2的环孔也相应为与流体散热管的横截面相适配的形状;两密封盖2分别设于透明管4的两端口内,即一个密封盖2封闭在透明管4其中一端与流体散热管1之间区域,另一个密封盖2封闭在透明管4另一端与流体散热管1之间区域,密封盖2上设置出线孔,紫外led灯珠5的导线可从出线孔伸出密封盖2或透明管4外,当然,出线孔边沿与导线之间可通过套设在导线外圈的橡胶圈进行密封处理,出线孔以及导线图中均未示出。

流体散热管1与透明管4相间隔,透明管4间隔地套设在流体散热管1外圈,流体散热管1的两端分别伸出透明管4的两端外或者流体散热管1一端伸出透明管4一端外,本实施例中,流体散热管1贯穿透明管4,流体散热管1的两端分别伸出透明管4的两端外,当然,流体散热管1的两端也分别穿插过两密封盖2的环孔并分别伸出两密封盖2外。

流体散热管1、透明管4和两个密封盖2之间设置密封腔室3,密封腔室3是由流体散热管1、透明管4和两个密封盖2围成的环形腔室。

紫外led光源模组位于密封腔室3内,紫外led光源模组位于透明管4内并同时位于两密封盖2之间。

在透明管4的外表面上设有光触媒层6,将光触媒材料催化剂以涂覆或者包裹的方式设置在透明管4的外圈表面上形成所述光触媒层6。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uvled灯管,采用了流体散热管1提高散热,流体从流体散热管1的其中一个端口进入、并从流体散热管1的另一个端口流出,流体散热管1内设用于吸收紫外led灯珠5所放热量的流体;密封腔室3防水、防材料老化;涂覆或者包裹光触媒材料的透明管4防止紫外光泄漏污染;流体散热管1全周分布紫外光源提升光催发光触媒效率。

实施例2:

由图4所示的一种uvled灯管,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流体散热管1为风管,流体散热管1内的流体为空气,流体散热管1的一个端口内设置风机7,风机7为吸风机7或者鼓风机7,使空气从流体散热管1的一个端口内进入并从另一个端口排出,空气吸收并排放紫外led灯珠5散发的热量。

实施例3:

由图5所示的一种uvled灯管,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流体散热管1为风管,流体散热管1内的流体为空气,流体散热管1的一个端口内设所述风机7、另一端口连接蓄冷箱8的出气口,蓄冷箱8的进气口内也设有风机7,蓄冷箱8内设冰块等低温物质,流体散热管1内的风机7用于吸引蓄冷箱8内的冷气并将换热后的气体排出流体散热管1外,蓄冷箱8的进气口内的风机7将空气吸入蓄冷箱8内成为冷气再吹出蓄冷箱8并进入流体散热管1,经蓄冷箱8冷却的空气吸收并排放紫外led灯珠5散发的热量。

实施例4:

由图6所示的一种uvled灯管,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流体散热管1为液体冷却管,流体散热管1内的流体为冷却液,流体散热管1的一个端口通过循环泵9连接液体箱10的出液口,流体散热管1的另一个端口连接液体箱10的进液口,液体箱10内置冷却液,冷却液可为水。

本实施例中,循环泵9将液体箱10内的冷却液抽取并流经流体散热管1吸热,再送回液体箱10,循环往复,达到冷却的目的。

实施例5:

由图7所示的一种uvled灯管,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流体散热管1为一端插入透明管4内的热管,当然,热管也穿插过一个相应的密封盖2的环孔,流体散热管1另一端伸出透明管4外。热管吸收紫外led灯珠5排出的热量,起到降温、散热的作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