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广角自调节太阳能移动交通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78631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广角自调节太阳能移动交通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系统的辅助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广角自调节太阳能移动交通灯。



背景技术:

移动交通灯是常用的交通系统辅助设备,其移动方便,使用效果好,且方便存放、制作,占地面积小。

现有的移动交通灯主要包括交通灯主体、底座、用于底座和交通灯主体之间连接的立柱,还包括固定于底座或交通灯主体上方的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太阳能电池板给交通灯供电,节能、环保使用方便,但常用的移动交通灯的太阳能电池板都是固定的,不能够有效的利用太阳能。

申请号为200620031347.3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能够跟踪太阳的交通灯,主要通过光电信号传感器采集光通量信号,进而判断太阳所在方位,该方法对传感器要求高,容易受外接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广角自调节太阳能移动交通灯。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广角自调节太阳能移动交通灯,包括交通灯主体、设置于主体上用于供电的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倾斜设置,且靠近两侧位置设置有向上的金属框架,所述金属框架与电池板之间相互垂直,所述金属框架内侧壁开有沟槽,所述沟槽之间设置有单向透光玻璃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和交通灯主体之间通过立柱连接,所述立柱为管状,所述底座上端面靠近中间位置与立柱密封固定连接,下端面靠近中间位置为凹槽,所述凹槽开口的端面上设置有软质塑料层,所述立柱内腔内设置有真空泵,所述真空泵进气端连通至凹槽内,排气端连通至立柱空腔内,所述真空泵的进气端还设置有滤网,所述凹槽底部还设置有台阶孔,所述台阶孔截面为圆形,且孔肩朝向凹槽,所述台阶孔内密封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上端面靠近中间位置设置有顶杆,所述顶杆上端穿过台阶孔并与台阶孔内封连接,所述活塞与台阶孔之间密封有空气,所述立柱靠近下端位置,与台阶孔相对的位置的侧壁上开有延伸至其下端面的开口,常态下,所述顶杆将所述开口遮挡。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框架为铝合金框架,通过螺栓固定在太阳能电池板的基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沟槽与单向透光玻璃之间填充有密封胶。

进一步地,所述真空泵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计时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单向透光玻璃将能将光透射/反射至太阳能电池板上,提高光能的利用率,通过铝合金框架固定单向透光玻璃,避免晃动,提高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示意;

图2为A处右视图示意图;

其中:1-交通灯主体,2-接杆,3-太阳能电池板,4-铝合金框架,5-单向透光玻璃,8-底座,9-立柱,10-软质塑料层,11-真空泵,12-滤网,13-台阶孔,14-活塞,15-顶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的一种广角自调节太阳能移动交通灯,包括交通灯主体1、设置于交通灯主体上用于供电的太阳能电池板3,所述太阳能电池板3通过高度不同的接杆2倾斜设置,能够提高光能利用率,且靠近两侧位置通过螺栓固定有向上的铝合金框架4,所述金属框架4与电池板3之间相互垂直,所述金属框架4内侧壁开有沟槽,所述沟槽之间设置有单向透光玻璃5,沟槽与单向透光玻璃之间填充有密封胶,防止单向玻璃晃动,提高其使用寿命,增加单向透光玻璃5,通过透射/反射,将光线投射至太阳能电池板上,提高光能利用率,还包括底座8,所述底座8和交通灯主体1之间通过立柱9连接,所述立柱9为管状,所述底座上端面靠近中间位置与立柱密封固定连接,下端面靠近中间位置为凹槽,所述凹槽开口的端面上设置有软质塑料层10,通过软质塑料层10使凹槽与地面之间密封,所述立柱9内腔内设置有真空泵11,所述真空泵11进气端连通至凹槽内,排气端连通至立柱空腔内,所述真空泵进气端处还设置有滤网12,真空泵11工作,将底座吸附于地面,所述凹槽底部还设置有台阶孔,所述台阶孔截面为圆形,且孔肩朝向凹槽,所述台阶孔13内密封设置有活塞14,所述活塞14上端面靠近中间位置设置有顶杆15,所述顶杆15上端穿过台阶孔13并与台阶孔13密封连接,所述活塞14与台阶孔之间密封有空气,所述立柱9靠近下端位置,与台阶孔相对的位置的侧壁上开有延伸至其下端面的开口,所述真空泵的进气端还与开口连通,常态下,所述顶杆15将所述开口遮挡。

所述真空泵11还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计时器,控制器通过计时器,测定时间,进而控制真空泵11抽真空,同时正空泵11的排气端通过立柱9的空腔对交通灯主体吹送空气进行降温,提高能源利用率。

在工作时,真空泵抽取凹槽内的空气,进而使活塞下降,顶杆与开口之间产生进气孔,当凹槽内的气压上升时,活塞上升,进而使真空泵抽取凹槽内的空气。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