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路灯灯杆固定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74288阅读:1296来源:国知局
一种LED路灯灯杆固定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LED路灯灯杆固定架。



背景技术:

路灯在道路交通照明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所用的路灯多采用高低压钠灯或卤素灯作为光源,其能耗大、寿命短、低温不易启动。随着创造节约型社会提出,需要一种能耗小、寿命长、易启动、无污染的新光源来替代现有的道路交通照明。高亮度 LED 作为一种新型光源,已在辅助照明、交通灯等照明灯饰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专利公布号为CN103574532A的发明公开了一种LED灯灯杆固定架,包括灯体外壳、散热组件、灯杆固定架,所述的散热组件固定设置在灯体外壳弧形表面,所述的灯杆固定架设置在灯体外壳漏斗形部分上,所述的灯杆固定架与灯体外壳是一体成型,所述的灯杆固定架包括灯杆固定架本体,所述的灯杆固定架本体内部是洞孔结构,所述的洞孔外部上面设置有固定孔,固定孔与洞孔内部相通。

通过灯杆固定架的洞孔结构供灯杆插入从而固定,但是该灯杆固定架一般只能适应灯杆外径相差较为微小的一系列管道,适用范围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LED路灯灯杆固定架,能够对灯杆外径相差较大的一系列灯杆进行夹持,增加通用性和适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LED路灯灯杆固定架,包括设于路灯壳体尾部的固定架本体,所述固定架本体包括上底座和下底座,所述上底座和下底座的中间分别设有上夹持部和下夹持部以形成用于夹持路灯灯杆的洞孔,所述上夹持部和下夹持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所述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均开设有多个供螺栓穿设的螺纹孔以固定上底座和下底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固定架本体分为上底座和下底座,上底座和下底座的上夹持部和下夹持部用于夹紧路灯灯杆,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上穿设螺栓用于连接上底座和下底座,且上夹持部和下夹持部之间的间距根据螺栓拧紧程度以及路灯灯杆的外径大小调节,从而实现夹持固定灯杆外径相差较大的一系列灯杆,增加固定架本体的通用性和适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上夹持部呈弧形,所述下夹持部呈矩形,且所述下夹持部的两端间距大于上夹持部的两端间距,所述下夹持部的深度大于上夹持部的深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夹持部两侧壁的间距大于上夹持部的两端间距,且下夹持部的深度远大于上夹持部的深度,则路灯灯杆大部分置于下夹持部内,下夹持部的大小取决可适用的路灯灯杆外径范围,从而扩大使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下夹持部的底面内侧设有平行于洞孔轴线的两个条形凸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两个条形凸棱,则条形凸棱与路灯灯杆的外壁接触,从而增加下夹持部与路灯灯杆的接触面积,增加固定架本体与路灯灯杆之间的摩擦力。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在于,两个所述条形凸棱反向倾斜朝内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条形凸棱倾斜设置,路灯灯杆作用在条形凸棱上的力经分解为垂直条形凸棱和平行于条形凸棱的两个分作用力,其中垂直条形凸棱的分作用力影响条形凸棱的结构,从而提高条形凸棱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在于,两个所述条形凸棱之间的间距与上夹持部两端的间距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条形凸棱之间的间距与上夹持部两端的距离相同,则条形凸棱与上夹持部配合将路灯灯杆定位在洞孔的中央。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下连接部的边缘具有垂直于下连接部向上设置的挡边以形成供上连接部安置的台阶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台阶槽,上连接部置于台阶槽51内,防止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的螺纹孔错位,从而便于螺栓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上夹持部设有多个由内侧至外侧经压凸形成向外凹陷的环形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环形凹槽,当上夹持部受到径向力时,环形凹槽具有一个防止上夹持部变形的抵抗力,从热增强结构强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将固定架本体分为上底座和下底座,通过上底座和下底座的上夹持部和下夹持部夹紧路灯灯杆,通过上底座和下底座的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穿设螺栓根据路灯灯杆的外径调整上底座和下底座之间的夹紧间距,从而调高固定架本体的适用范围,且在上夹持部上设有环形凹槽,在下夹持部上设有条形凸棱,在增加上夹持部结构强度的同时,通过条形凸棱将路灯灯杆定位在上夹持部之间,且上夹持部为弧面,则增加固定架本体与路灯灯杆的接触面积,从而在锁紧力相同的情况下,提高摩擦,防止LED路灯与路灯灯杆发生滑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上底座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下底座的示意图。

图中,1、路灯壳体;2、固定架本体;21、上底座;211、上夹持部;2111、环形凹槽;212、上连接部;22、下底座;221、下夹持部;2211、条形凸棱;222、下连接部;3、洞孔;31、通孔;4、螺纹孔;41、螺栓;5、挡板;51、台阶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LED路灯灯杆固定架,包括设于路灯壳体1尾部的固定架本体2,且固定架本体2包括上底座21和下底座22,下底座22与路灯壳体1一体设置,下底座22的中间为下夹持部221。上底座21为安装在下底座22上的一块钢板,上底座21的中间为上夹持部211。上底座21的上夹持部211和下底座22的下夹持部221相互配合形成一个洞孔3,洞孔3用于安置路灯灯杆(图中未示意出),洞孔3的底部开设有与路灯壳体1内部相通的通孔31,从通孔31中穿设线缆与路灯灯杆中的电路连接(图中未示意出)。

结合图2所示,上底座21的上夹持部211由洞孔3侧向外侧方向弯曲成弧形,增加路灯灯杆与上夹持部211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路灯灯杆与上底座21的摩擦,避免上底座21与路灯灯杆线接触,减小路灯灯杆在洞孔3中周向转动的可能性。上夹持部211设有多个相互平行的环形凹槽2111,环形凹槽2111垂直洞孔3的轴线设置,本实施例中,环形凹槽2111具有三个,环形凹槽2111由上夹持部211的内侧向外侧经压凸形成,当上夹持部211受到径向力时,环形凹槽2111具有一个防止上夹持部211变形的抵抗力,从热增强结构强度。

结合图3所示,下底座22的下夹持部221呈矩形,且下夹持部221的弯折处均经圆弧过渡,减小弯折处的应力集中,增加结构强度。下夹持部221两侧壁的间距大于上夹持部211的两端间距,且下夹持部221的深度远大于上夹持部211的深度,则路灯灯杆大部分置于下夹持部221内,下夹持部221的大小取决可适用的路灯灯杆外径范围,从而扩大使用范围。

下夹持部221的底面内侧设有相互平行的两个条形凸棱2211,且条形凸棱2211平行于洞孔3的轴线设置,条形凸棱2211的长度与洞孔3的深度相同,增加下夹持部221与路灯灯杆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固定架本体2与路灯灯杆之间的摩擦力。两个条形凸棱2211之间的间距与上夹持部211两端的距离相同,则条形凸棱2211与上夹持部211配合将路灯灯杆定位在洞孔3的中央。两个条形凸棱2211反向倾斜朝内侧设置,则路灯灯杆作用在条形凸棱2211上的力经分解为垂直条形凸棱2211和平行于条形凸棱2211的两个分作用力,其中垂直条形凸棱2211的分作用力影响条形凸棱2211的结构,则倾斜设置提高条形凸棱2211的结构强度,且两个条形凸棱2211的相对面均与下夹持部221的底面经圆弧过渡,减小衔接处的应力集中,提高条形凸棱2211的结构强度,从而进一步提高对路灯灯杆的锁紧力。

参照图1至图3所示,上底座21的上夹持部211两端设置有上连接部212,下底座22的下夹持部221两端设置有下连接部222,且上连接部212和下连接部222均开设有一一对应的四个螺纹孔4,在螺纹孔4中穿设螺栓41以固定上底座21和下底座22。下连接部222及路灯壳体1的边缘处设有垂直向上的挡边,且下连接部222的挡边与下连接部222的表面形成一个台阶槽51,上连接部212置于台阶槽51内,防止上连接部212和下连接部222的螺纹孔4错位,从而便于螺栓41安装。

使用该LED路灯灯杆固定架时,将上底座21和下底座22之间的螺栓41拧松,将路灯灯杆的线路与洞孔3内的线缆连接,且路灯灯杆沿下底座22的两个条形凸棱2211滑入洞孔3内,当路灯灯杆的端面抵触洞孔3的底面时,拧紧上连接部212和下连接部222上的螺栓41,则路灯灯杆夹紧在上夹持部211和下夹持部221之间。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