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组化的分体式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68123发布日期:2018-06-12 19:28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组化的分体式灯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具,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模组化的分体式灯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灯具,如led日光灯,将光源板、驱动、接线端子均设置在灯壳内,则当发生故障时,一般只能整个更换,费用较高,而且造成的电子垃圾也较多。如果需要维护,则需要进行复杂而专业的拆卸操作,普通用户无法进行,需要寻找专业人士进行维修,过程费时费力,而且维修费用较高。

而且,一体化的灯具,组装生产过程中,按照传统的生产工艺,必然是光源板、驱动、接线端子依次焊接后,再进行后序工序,整个产品的生产工序上较难实现更多线程并线进行,生产效率存在提升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方便维修更换的模组化的分体式灯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模组化的分体式灯具,包括光源模组、堵头模组,光源模组设置有光源板、第一插接端子,第一插接端子与光源板电连接,堵头模组设置有电源模块、第二插接端子,第二插接端子与电源模块电连接,光源模组、堵头模组通过第一插接端子、第二插接端子的插接实现电连接。

作为优选,光源模组设置第一插接端子的一端开设有端面卡孔,堵头模组设置第二插接端子的一端设置有端面卡扣,光源模组、堵头模组通过端面卡孔与端面卡扣的卡装进行连接。

作为优选,光源模组包括灯管、堵头安装座,光源板设置于灯管内,第一插接端子设置于堵头安装座上,端面卡孔开设于堵头安装座的端面上。

作为优选,灯管的侧壁上开设有侧壁卡孔,堵头安装座的内壁上开设有内壁卡扣,灯管、堵头安装座通过侧壁卡孔与内壁卡扣的卡装进行连接。

作为优选,堵头模组包括堵头盖、堵头主体,电源模块设置于堵头主体,第二插接端子设置在堵头盖上,端面卡扣设置于堵头盖的端面上。

作为优选,堵头盖朝向堵头主体的一面设置有内面卡扣,堵头主体的内壁上设有内壁卡块,堵头盖、堵头主体通过内面卡扣与内壁卡块的卡装进行连接。

作为优选,电源模块包括驱动、外接线端子,驱动固定安装于堵头主体内,外接线端子设置于堵头主体的端部,外接线端子与驱动通过穿设于堵头主体的导线进行电连接。

作为优选,堵头主体的端部设置有凹进的安装槽,外接线端子设置于安装槽内,外接线端子朝向安装槽的端面设置有外接卡扣,安装槽的底面开设有对应的槽底卡孔,外接线端子、堵头主体通过外接卡扣与槽底卡孔的卡装进行连接。

作为优选,堵头主体内设置有轨道槽组,驱动滑动定位在轨道槽组内。

作为优选,第一插接端子、第二插接端子包括接线端与插接端,接线端开设有对应正极电源线、负极电源线的正极接线孔、负极接线孔,插接端开设分别与正极接线孔、负极接线孔相通的正极插接孔、负极插接孔;插接端的一侧壁开设有让位槽,第一插接端子、第二插接端子的让位槽开设于相对的侧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模组化的分体式灯具,将灯具设置为两个独立的模组,即光源板所在的光源模组、电源模块所在堵头模组,将驱动与外接线端子设置在堵头模组上,可随堵头模组进行拆装。当发生故障时,能够简单直接地用替换法进行故障排查。维修时,直接将光源模组或堵头模组进行更换即可,不仅方便直接,而且成本更低,产生的电子垃圾更少。生产过程中可将两个独立的模组进行独立生产,整个产品的生产工序上能够轻松实现更多线程并线进行,生产效率大大提升。

本实用新型采用大量的卡扣方式进行连接,组装快速、准确、可靠,节约大量粘合剂的使用,无论是生产成本,或者是环境保护,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组装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爆炸图;

图3是堵头安装座的正面示意图;

图4是堵头安装座的背面示意图;

图5是堵头主体的正面示意图;

图6是堵头主体的背面示意图;

图7是堵头盖的正面示意图;

图8是堵头盖的背面示意图;

图9是第一插接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第二插接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第一插接端子与第二插接端子的连接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横向剖视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剖视示意图;

图14是另一实施例的组装示意图;

图中:10是光源模组,11是灯管,111是侧壁卡孔,12是堵头安装座,121是内壁卡扣,122是安装座插孔,123是端面卡孔,13是光源板,20是堵头模组,21是堵头主体,211是内壁卡块,212是轨道卡槽,213是安装槽,214是槽底卡孔,22是堵头盖,221是端面卡扣,222是内面卡扣,223是堵头插孔,23是驱动,24是外接线端子,241是外接卡扣,31是第一插接端子,32是第二插接端子,33是接线端,34是插接端,341是让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维修复杂、更换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等不足,提供一种模组化的分体式灯具,设置独立的模组,可快速安装或者更换模组:在新灯安装时更方便,或者需要进行故障维修时,只需要用新模组替换旧模组即可,拆装方便,而且不需要整个灯具进行更换。

如图1、图2、图12、图13所示,模组化的分体式灯具包括光源模组10、堵头模组20,光源模组10设置有光源板13、第一插接端子31,第一插接端子31与光源板13电连接,堵头模组20设置有电源模块、第二插接端子32,第二插接端子32与电源模块电连接,光源模组10、堵头模组20通过第一插接端子31、第二插接端子32的插接实现电连接。光源模组10与堵头模组20通过第一插接端子31、第二插接端子32的对接进行组装,方便快速。

为了使光源模组10与堵头模组20之间的连接更稳固,光源模组10设置第一插接端子31的一端开设有端面卡孔123,堵头模组20设置第二插接端子32的一端设置有端面卡扣221,光源模组10、堵头模组20通过端面卡孔123与端面卡扣221的卡装进行连接。

为了方便光源板13的安装,光源模组10包括灯管11、堵头安装座12,灯管11一端封闭、一端开口,堵头安装座12设置在开口的一端,光源板13从开口的一端设置于灯管11内,再通过堵头安装座12进行封口;灯管11的侧壁上开设有侧壁卡孔111,如图3、图4所示,堵头安装座12的内壁上开设有内壁卡扣121,灯管11、堵头安装座12通过侧壁卡孔111与内壁卡扣121的卡装进行连接。其中,第一插接端子31通过安装座插孔122设置于堵头安装座12上,端面卡孔123开设于堵头安装座12的端面上。

为了方便电源模块的安装,堵头模组20包括堵头盖22、堵头主体21,如图5、图6、图7、图8所示,堵头主体21的一端开口,堵头盖22设置在开口的一端,电源模块设置于堵头主体21。本实施例中,电源模块包括驱动23、外接线端33子24,驱动23从堵头主体21开口的一端置入,固定安装于堵头主体21内,再将堵头盖22安装在开口的一端;堵头盖22朝向堵头主体21的一面设置有内面卡扣222,堵头主体21的内壁上设有内壁卡块211,堵头盖22、堵头主体21通过内面卡扣222与内壁卡块211的卡装进行连接。外接线端33子24设置于堵头主体21的端部,外接线端33子24与驱动23通过穿设于堵头主体21的导线进行电连接。其中,第二插接端子32通过堵头插孔223设置在堵头盖22上,端面卡扣221设置于堵头盖22的端面上。

为了使结构更紧凑,堵头主体21的端部设置有凹进的安装槽213,外接线端33子24设置于安装槽213内,外接线端33子24朝向安装槽213的端面设置有外接卡扣241,安装槽213的底面开设有对应的槽底卡孔214,外接线端33子24、堵头主体21通过外接卡扣241与槽底卡孔214的卡装进行连接。

由于对驱动23的固定要求不高,但又不能完全不固定,则为了驱动23的方便安装并且不进行晃动,本实施例中,堵头主体21内设置有轨道槽组,驱动23滑动定位在轨道槽组内。轨道槽组包括一对轨道卡槽212,轨道卡槽212的开口相向,驱动23通过自身的基板推入轨道卡槽212内,实现定位,防止晃动。

本实施例中,如图9、图10、图11所示,第一插接端子31、第二插接端子32为镜像的结构,包括接线端33与插接端34,接线端33开设有对应正极电源线、负极电源线的正极接线孔、负极接线孔,插接端34开设分别与正极接线孔、负极接线孔相通的正极插接孔、负极插接孔。插接端34的一侧壁开设有让位槽341,第一插接端子31、第二插接端子32的让位槽341开设于相对的侧壁。由于第一插接端子31、第二插接端子32为镜像的结构,则第一插接端子31、第二插接端子32的让位槽341呈对角设置,插接时,将第一插接端子31、第二插接端子32的插接端34相向,让位槽341错开,即可进行插接。

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工艺流程为:

步骤一

1.1)将光源板13装入灯管11,到相应位置;

1.2)将第一插接端子31安装在堵头安装座12上,第二插接端子32安装在堵头盖22上;

1.3)将电源线分别焊接在光源板13的V+、V-上面;

1.4)将两根电源线的另外一端分别插入已经安装在堵头安装座12上的第一插接端子31接线端33的正极接线孔、负极接线孔;

1.5)将堵头安装座12装在灯管11上,光源模组10组装完成。

步骤二

2.1)将电源上的L、N两条线穿过堵头主体21的过线孔,并分别插在外接线端33子24的L、N卡线孔;

2.2)将外接线端33子24扣装在安装槽213内;

2.3)将驱动23装入堵头主体21(基板沿着堵头主体21内的轨道卡槽212推入);

2.4)将电源上的电源线V+、V-分别插入第二插接端子32接线端33的正极接线孔、负极接线孔;

2.5)将堵头盖22盖于堵头主体21的开口一端,堵头模组20组装完成。

步骤三

将步骤二的堵头模组20和步骤一的光源模组10组装在一起,整灯组装完毕。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源板13与电源模块分离独立的结构,除了如图1所示的端对端插接的结构,也可以是其他连接结构,如图14所示,光源模组10与堵头模块20采用侧向插接结构,堵头安装座12开设有缺口,堵头盖开22设有匹配的缺口,第一插接端子31与第二插接端子32分别设置在堵头安装座12的缺口与堵头盖22的缺口的相对面上,然后进行插接。其他部分可以实施为与端对端插接的实施例相同。

上述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变型等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