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带组件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32394发布日期:2018-09-14 21:46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灯带组件和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车辆的使用越来普遍,人们对车辆的乘坐要求也越来越高,追求更好的乘车体验。

目前,许多车辆的外表面设有宣传海报或其它图案设计,以此来吸引更多乘客的注意,提高车辆的美观度及辨识度。但是,这些图案在晚上或光线很暗时,提高车辆辨识度的作用不能很好的发挥出来。

有鉴于此,设计制造出一种灯带组件,安装在车体上,能够适应于各种不同的车型,提高车辆辨识度、提升乘客乘坐舒适度是目前车辆制造技术领域中急需改善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带组件,应用在车体上,包括支架和发光体,能够用于营造车辆氛围,提高车辆辨识度,特别适用于铛铛车,既能增加车辆外形美观度,又能够吸引更多乘客,提高用户体验,营造更舒适的乘车氛围。该灯带组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维修更换容易,成本低,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灯带组件,灯带组件安装在车体上,既起到装饰作用,吸引更多乘客,提高乘客体验舒适度。而且,在夜间或光线较暗的环境中行驶时,也会展示出车辆轮廓,起到警示作用,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改善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灯带组件,应用于车辆。所述灯带组件包括支架和发光体。

所述支架包括固定件和安装件。所述固定件与所述车辆的外表面连接,所述安装件与所述固定件连接、并且所述安装件位于所述固定件远离所述车辆的一侧,所述安装件与所述固定件之间形成安装空间,所述发光体设于所述安装空间内。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件与所述固定件之间设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固定件连接,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件连接,所述发光体安装在所述支撑件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上开设有灯槽,所述发光体安装在所述灯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相对所述安装件倾斜设置,所述灯槽相对所述安装件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安装件之间的夹角为30度至60度。

进一步地,所述发光体包括多个发光元件和连接带,多个所述发光元件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带上,所述连接带安装在所述固定件或所述安装件上。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带粘接于所述固定件上,每个所述灯槽内安装一个所述发光元件。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件上设有卡槽,所述固定件上设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的形状、大小与所述卡槽的形状、大小相适应,所述卡接部卡入所述卡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发光元件采用LED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车体和至少一组上述的灯带组件,所述灯带组件安装在所述车体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带组件和车辆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带组件,包括支架和发光体。支架包括固定件和安装件。固定件与车辆的外表面连接,安装件与固定件连接、并且安装件位于固定件远离车辆的一侧,安装件与固定件之间形成安装空间,发光体设于安装空间内。该灯带组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生产成本低,维修更换方便,既能用于营造车辆氛围,提高车辆辨识度,也能起到警示和装饰作用,提高车辆在夜间行驶的安全性,提高乘客体验舒适度,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辆,包括车体和上述的灯带组件,灯带组件安装在车体的外表面,既起到装饰作用,吸引更多乘客,提高乘客体验舒适度。而且,在夜间或光线较暗的环境中行驶时,也会展示出车辆轮廓,起到警示作用,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实用性强,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灯带组件的一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灯带组件的发光元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灯带组件的发光元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灯带组件的应用场景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灯带组件;110-支架;111-固定件;113-安装件;115-支撑件;117-灯槽;130-连接件;131-发光体;133-定位柱;151-卡槽;153-卡接部;170-车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第二”等,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第一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灯带组件100的一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灯带组件100,应用于车辆。灯带组件100包括支架110和发光体131。

支架110包括固定件111和安装件113。固定件111与车辆的外表面连接,安装件113与固定件111连接、并且安装件113位于固定件111远离车辆的一侧,安装件113与固定件111之间形成安装空间,发光体131设于安装空间内。由于安装件113与固定件111之间存在安装间隙,发光体131发光后,光线从安装间隙透出,使车辆外表面闪闪发光。该灯带组件100既起到装饰作用,提高车辆的美观度及辨识度,为乘客营造更好的乘车环境和乘车氛围。同时,在夜间行车或光线较暗的环境中行驶时,该灯带组件100还能展示出车辆的大致轮廓线,起到警示与提醒作用,车辆安全性能更高。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灯带组件100的发光元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2。

安装件113与固定件111之间设有支撑件115,支撑件115的一端与固定件111连接,支撑件115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130与安装件113连接,发光体131安装在支撑件115上。支撑件115与安装件113的连接、支撑件115与固定件111的连接均可以采用螺钉或螺栓连接,也可以采用铆接、卡接或粘接等方式。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115与安装件113采用铆接,即连接件130采用铆钉。

具体的,支撑件115相对安装件113倾斜设置,支撑件115与安装件113之间的夹角为30度至60度。支撑件115上开设有灯槽117,灯槽117相对安装件113也倾斜设置。在灯槽117的槽口方向,安装件113与固定件111之间设有安装缺口,便于安装发光体131。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支撑件115与安装件113之间的夹角为45度,灯槽117也相应倾斜设置,灯槽117与安装件113之间的夹角设置为45度。发光体131安装在灯槽117内。这样的倾斜设置,便于发光体131发出的光更多的透射出来,光线更明亮,装饰效果更明显。

容易理解的是,发光体131安装在灯槽117内的安装方式有许多种,比如,卡接、粘接或螺纹连接等方式,这里不作具体限定。

发光体131包括多个发光元件和连接带,多个发光元件固定连接在连接带上,连接带安装在固定件111或安装件113上。

连接带粘接于固定件111上,当然,也可以粘接在安装件113或支撑件115上,每个灯槽117内安装一个发光元件。容易理解的是,连接带与固定件111的连接方式也多种多样,比如可以是粘接、卡接、缠绕等方式。

灯槽117的槽底可以呈圆弧形结构,也可以是圆锥形结构或矩形结构,灯槽117的形状与每个发光元件的形状相适应,灯槽117的尺寸略大于发光元件的尺寸,以便于发光元件发出的光能够透出。

可选地,固定件111与安装件113采用卡接。具体地,安装件113上设有卡槽151,固定件111上设有卡接部153,卡接部153的形状、大小与卡槽151的形状、大小相适应,卡接部153卡入卡槽151中。

作为优选,卡接部153为球状结构,球状结构卡入卡槽151中。采用球状结构作为卡接部153,便于安装和拆卸。当长时间使用该灯带组件100后,如果其中有某个或某几个发光元件损坏的情况,可以将固定件111和安装件113拆分开,维修或更换发光元件。

发光元件可以采用LED灯。当然,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采用其他发光元件,发光元件的形状不限,可以是圆形、椭圆、矩形、螺旋形等。只需要发光元件的尺寸小于灯槽117的尺寸,能够使发光元件设置于安装空间内,并且灯槽117对发光元件起到保护作用。

第二实施例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灯带组件100的发光元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3。

本实施例提供的灯带组件100,多个发光元件粘接在连接带上,连接带由多条导线相互缠绕而成。固定件111与车辆连接,安装件113靠近固定件111的一侧设有定位柱133,安支撑件115上设有灯槽117,定位柱133与灯槽117的位置相对应,连接带缠绕在定位柱133上,或者连接带捆绑在定位柱133上。

需要说明的是,定位柱133与灯槽117可以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即一个定位柱133与一个灯槽117相对应。但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是一个定位柱133与多个灯槽117相对应,定位柱133对连接带起到定位及固定作用。

可选地,在发光元件的外面可以设置一个罩体,罩体用于保护发光元件,发光元件比如小灯泡,都有一层玻璃外壳,为了避免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颠簸时,将发光元件碰撞至损坏,在玻璃外壳的外面再设置一个罩体,对发光元件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罩体可以是镂空的框架结构,也可以采用玻璃或其它透明材质制成。

此外,支撑件115也可以采用玻璃等透明材质制成,有利于发光体131发出的光更明亮。

为了减轻发光元件与灯槽117之间的碰撞,支撑件115可以采用橡胶或木材等材质,或者采用金属材质,比如铝材、不锈钢等,并且在金属材质的表面设置防撞垫,减少碰撞和磨损,最大限度延长灯带组件100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未提及的其它内容,与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内容相似,这里不再赘述。

第三实施例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灯带组件100的应用场景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4。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车辆包括车体170和至少一组上述的灯带组件100,灯带组件100安装在车体170上。

具体地,灯带组件100沿车体170的大致轮廓线布置,车体170的顶部设有一圈环形的灯带组件100,车体170的中部设有一圈环形的灯带组件100,两圈灯带组件100之间还设有竖直分布的灯带组件100,竖直分布的多个灯带组件100均匀间隔设置,既能起到装饰作用,营造侧和量氛围,提高车辆辨识度。同时,也能起到警示作用,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容易理解的是,灯带组件100在车体170表面可以按照直线设置,也可以设置为波浪线、折线或曲线等,灯带组件100的排列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灵活设置和更改,并不仅限于文中或图中列举的情形,这里不作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中未提及的其它内容,与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内容相似,这里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带组件100和车辆,其安装过程和工作原理如下:

灯带组件100安装在车辆的外表面,将固定件111与车辆连接,固定件111上设置有支撑件115,发光元件固定在连接带上,连接带再固定连接于支撑件115上,最后将安装件113与固定件111卡接,安装件113与支撑件115铆接,支撑件115相对安装件113呈45度角倾斜设置,且开设有灯槽117,将发光元件安装在支撑件115上的灯槽117内,一个灯槽117安装一个发光元件,安装过程完毕。

灯带组件100安装在车体170的外表面,沿着车辆的大致轮廓线分布,车体170的顶部设有一圈环形的灯带组件100,车体170的中部设有一圈环形的灯带组件100,两圈灯带组件100之间还设有竖直分布的灯带组件100,竖直分布的多个灯带组件100均匀间隔设置,既能起到装饰作用,营造侧和量氛围,提高车辆辨识度。同时,也能起到警示作用,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带组件100和车辆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带组件100,应用在车体170上,包括支架110和发光体131,能够用于营造车辆氛围,提高车辆辨识度,特别适用于铛铛车,既能增加车辆外形美观度,又能够吸引更多乘客,提高用户体验,营造更舒适的乘车氛围。该灯带组件100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维修更换容易,成本低,适用范围广,功能丰富多样,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辆,包括车体170和上述的灯带组件100,灯带组件100安装在车体170上,既起到装饰作用,吸引更多乘客,提高乘客体验舒适度。而且,在夜间或光线较暗的环境中行驶时,也会展示出车辆轮廓,起到警示作用,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组合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