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路灯的智慧城市架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92161发布日期:2020-03-27 19:46阅读:513来源:国知局
基于路灯的智慧城市架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具体为基于路灯的智慧城市架构。



背景技术:

“智慧城市”,能够充分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于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各种需求做出智能的响应,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智慧城市的发展,必须要有载体和工具,路灯作为城市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最理想的载体和工具,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现有的路灯功能单一,往往只能起到照明的效果,不符合智慧城市的发展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路灯的智慧城市架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路灯的智慧城市架构,包括数据承载体和智慧城市系统,所述数据承载体包括监控设备、控制设备和其它设备,所述监控设备包括监控设备i、监控设备ii,所述监控设备i和监控设备ii均安装在路灯下方的路灯灯杆上,所述路灯灯杆上的设备箱中还安装有电子标签,路灯灯杆的内部还设有路灯供电线和设备供电线;

所述智慧城市系统包括监控识别管理平台、智慧路灯管理平台和其它应用平台,所述监控识别管理平台、智慧路灯管理平台和其它应用平台三者之间保持双向电性传输,所述智慧路灯管理平台的输入端和数据仓库的输出端之间保持电性传输,所述智慧路灯管理平台的输出端和数据分析挖掘平台的输入端之间保持电性传输,所述监控识别管理平台、智慧路灯管理平台、其它应用平台、数据仓库和数据分析挖掘平台均包含于云存储中,作为数据标准,所述云存储的输入端和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之间保持电性传输。

优选的,所述路灯供电线和设备供电线埋于地下,路灯供电线和路灯之间电性连接,设备供电线和电子标签、监控设备i、监控设备ii之间保持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和数据承载体的输出端之间保持电性传输,且中央处理器和数据承载体之间通过互联网保持实时数据的传输和更新。

优选的,所述监控识别管理平台中包含监控模块i、识别模块和控制模块i,所述监控模块i和监控设备i之间保持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智慧路灯管理平台中包含监控模块ii、管理模块i和控制模块ii,所述监控模块ii和监控设备ii之间保持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其它应用平台中包含监控模块iii、管理模块ii和控制模块iii,所述监控模块iii和设备箱中的监控设备之间保持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设置合理,功能性强,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中基于路灯的智慧城市架构,包括数据承载体和智慧城市系统,数据承载体和智慧城市系统分为若干个独立的子系统,可以对片区进行区域化特殊管理,在遇到紧急、突发情况下,可以快速针对该区域做出特殊应对,同时又不会影响其他区域的正常运营;

2.基于路灯的智慧城市分布式基站采集的数据可以独立的上传到云平台,作为片区考核考量的依据,又可以同多个子系统的数据融合,作为城市数据挖掘的基础;

3.针对城市不同位置的不同情况,可以精简或增加相应模块到其它应用平台中,从而在保证运营效率的情况下,投资最小化;

4.海绵城市、平安城市、绿色城市等数据承载体的数据可导入数据仓库,使用方便;

5.在电子标签的融入下,可以实现该区域移动工作人员的实时扫码打卡考核,基础设施掌中管理,城市领导决策驾驶舱;

6.以“平台+大数据”为策略,提供城市资源大数据通用服务平台,致力于实现数据共融共享,消除信息孤岛,保障数据安全,提高大数据应用水平;

7.基于路灯的智慧城市架构的核心思想是城市模块化,并在此基础上,降低模块之间的耦合性,提高模块的复用性,因为低耦合的系统更容易扩展,也更容易被复用,而且会让开发过程和维护变得更加容易;

8.涵盖“城市基础设施安全、城市数据中心安全、城市虚拟社会安全”的安全体系,全面透彻感知城市运转,接入社会及网络数据,实现跨部分的协调联动,提升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智慧城市系统图;

图3为本发明数据承载体系统图;

图4为本发明监控识别管理平台系统图;

图5为本发明智慧路灯管理平台系统图;

图6为本发明其它应用平台系统图。

图中:路灯1、路灯灯杆2、电子标签3、监控设备i4、监控设备ii5、路灯供电线6、设备供电线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基于路灯的智慧城市架构,包括数据承载体和智慧城市系统,数据承载体包括监控设备、控制设备和其它设备,监控设备包括监控设备i4、监控设备ii5,监控设备i4和监控设备ii5均安装在路灯1下方的路灯灯杆2上,路灯灯杆2上的设备箱中还安装有电子标签3,路灯灯杆2的内部还设有路灯供电线6和设备供电线7;

智慧城市系统包括监控识别管理平台、智慧路灯管理平台和其它应用平台,监控识别管理平台、智慧路灯管理平台和其它应用平台三者之间保持双向电性传输,智慧路灯管理平台的输入端和数据仓库的输出端之间保持电性传输,智慧路灯管理平台的输出端和数据分析挖掘平台的输入端之间保持电性传输,监控识别管理平台、智慧路灯管理平台、其它应用平台、数据仓库和数据分析挖掘平台均包含于云存储中,作为数据标准,云存储的输入端和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之间保持电性传输。

路灯供电线6和设备供电线7埋于地下,路灯供电线6和路灯1之间电性连接,设备供电线7和电子标签3、监控设备i4、监控设备ii5之间保持电性连接。

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和数据承载体的输出端之间保持电性传输,且中央处理器和数据承载体之间通过互联网保持实时数据的传输和更新。

监控识别管理平台中包含监控模块i、识别模块和控制模块i,监控模块i和监控设备i4之间保持电性连接。

智慧路灯管理平台中包含监控模块ii、管理模块i和控制模块ii,监控模块ii和监控设备ii5之间保持电性连接。

其它应用平台中包含监控模块iii、管理模块ii和控制模块iii,监控模块iii和设备箱中的监控设备之间保持电性连接。

工作原理:本发明中基于路灯的智慧城市架构,包括数据承载体和智慧城市系统,数据承载体和智慧城市系统分为若干个独立的子系统,可以对片区进行区域化特殊管理,在遇到紧急、突发情况下,可以快速针对该区域做出特殊应对,同时又不会影响其他区域的正常运营;

路灯1上的监控设备i4用于监控环境、公共安全等,路灯1上的监控设备ii5用于监控路灯1是否正常运行,设备箱中的监控设备用于监控设备箱中其它设备的正常运行,路灯供电线6保证了路灯1的正常供电,设备供电线7保证了路灯1上的监控设备和其它设备的正常运行。

基于路灯的智慧城市分布式基站采集的数据可以独立的上传到云平台,作为片区考核考量的依据,又可以同多个子系统的数据融合,作为城市数据挖掘的基础;

针对城市不同位置的不同情况,可以精简或增加相应模块到其它应用平台中,从而在保证运营效率的情况下,投资最小化;

海绵城市、平安城市、绿色城市等数据承载体的数据可导入数据仓库,使用方便;

在电子标签3的融入下,可以实现该区域移动工作人员的实时扫码打卡考核,基础设施掌中管理,城市领导决策驾驶舱;

以“平台+大数据”为策略,提供城市资源大数据通用服务平台,致力于实现数据共融共享,消除信息孤岛,保障数据安全,提高大数据应用水平;

基于路灯的智慧城市架构的核心思想是城市模块化,并在此基础上,降低模块之间的耦合性,提高模块的复用性,因为低耦合的系统更容易扩展,也更容易被复用,而且会让开发过程和维护变得更加容易;

涵盖“城市基础设施安全、城市数据中心安全、城市虚拟社会安全”的安全体系,全面透彻感知城市运转,接入社会及网络数据,实现跨部分的协调联动,提升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效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