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筒灯的可控硅调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81849发布日期:2019-03-09 00:21阅读:5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筒灯的可控硅调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智能调光领域,涉及北美led替换式筒灯室内照明,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筒灯的可控硅调光装置。



背景技术:

北美家具内部设有隔热层,原先的混凝土内部都会做木头隔层,木头与混凝土之间是防火隔热棉,因此电器连接要做好严格的防护处理。目前北美标准的嵌入式小型灯具的安装,都会有一个电器连接盒与之匹配安装。近年来,随着全球led商业照明市场的兴起,相应地led灯具也越来越多样化,人们对led产品的功能要求也不再仅仅是照明和节能,因此实现相应功能的电源的占用空间也随之变大,而电器连接盒内部空间有限,从而增加了led灯具安装的空间压力。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筒灯的可控硅调光装置,包括一控制模块和一电源壳体,所述控制模块安装于所述电源壳体内;

所述控制模块为一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集成有多个电器元件;

所述控制模块分别连接一交流电源以及所述筒灯,用于为所述筒灯供电,同时对所述筒灯进行调光。

优选的,所述电器元件包括:

变压元件,设置在所述电路板的中间位置:

第一电解电容和第二电解电容,分别设置在所述变压元件的右上方;

第一电容,设置在所述第一电解电容的上方;

整流管,设置在所述第一电解电容的下方;

nmos晶体管,设置在所述变压元件的左上方;

第一电阻,设置在所述nmos晶体管的上方;

第一薄膜电容和第二薄膜电容,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电阻的左下方;

差模电感,设置在所述第一薄膜电容和所述第二薄膜电容的下方;

第三电解电容,设置在所述差模电感的右方;

第三薄膜电容,设置在所述差模电感的下方;

第一共模电感和第二共模电感,分别设置在所述变压元件的左下方;

压敏电阻,设置在所述第二共模电感的右方;

保险丝电阻,设置在所述压敏电阻的右下方;

各个所述电器元件之间通过预设的电路连接关系,采用pcb走线实现连接。

优选的,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两个输入端子和两个输出端子,两个所述输入端子分别连接交流电源的零线和相线,两个所述输出端子分别连接筒灯的正极和负极。

优选的,所述控制模块采用单相电驱动,所述单相电的工作电压为108-132v,所述单相电的工作频率为60hz。

优选的,所述控制模块采用三相电驱动,所述三相电的工作电压为277v,所述三相电的工作频率为60hz。

优选的,所述电路板设置有一电源初次级电气隔离挡墙,所述电源初次级电气隔离挡墙设置于所述变压元件的右方。

优选的,所述电源壳体由六面构成,其中上下两面平行设置,剩余四面为两组对称斜面,所述斜面的临边呈圆弧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减少了led电源电路的设计排布,增加了电器连接盒内部的显现安装空间,同时优化了安装过程中的干涉问题;

2)宽电压设计使产品适用场合广泛,节约库存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电路板的pcb布局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电源壳体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只要符合本发明的主旨,则其他实施方式也可以属于本发明的范畴。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筒灯的可控硅调光装置,包括一控制模块和一电源壳体,控制模块安装于电源壳体内;

控制模块为一电路板,电路板上集成有多个电器元件;

控制模块分别连接一交流电源以及筒灯,用于为筒灯供电,同时对筒灯进行调光。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控制模块通过印刷电路板技术,使得所有电器元件集成于一块电路板上,实现高度集成化,使得可控硅调光装置的体积尽量小型化,从而减少了可控硅调光装置占用的整体空间。

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电器元件包括:

变压元件1,设置在电路板17的中间位置:

第一电解电容2和第二电解电容3,分别设置在变压元件1的右上方;

第一电容4,设置在第一电解电容2的上方;

整流管5,设置在第一电解电容2的下方;

nmos晶体管6,设置在变压元件1的左上方;

第一电阻7,设置在nmos晶体管6的上方;

第一薄膜电容8和第二薄膜电容9,分别设置在第一电阻7的左下方;

差模电感10,设置在第一薄膜电容8和第二薄膜电容9的下方;

第三电解电容11,设置在差模电感10的右方;

第三薄膜电容12,设置在差模电感10的下方;

第一共模电感13和第二共模电感14,分别设置在变压元件1的左下方;

压敏电阻15,设置在第二共模电感14的右方;

保险丝电阻16,设置在压敏电阻15的右下方;

各个电器元件之间通过预设的电路连接关系,采用pcb走线实现连接。

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控制模块包括两个输入端子和两个输出端子,两个输入端子分别连接交流电源的零线和相线,两个输出端子分别连接筒灯的正极和负极。

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控制模块采用单相电驱动,单相电的工作电压为108-132v,单相电的工作频率为60hz。

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控制模块采用三相电驱动,三相电的工作电压为277v,三相电的工作频率为60hz。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通过宽压功能设计使得灯具,可以安装于额定电压为120v的居家用电场合,也可以安装于额定电压为277v的工业用电场合,从而使一款产品实现多用途化,工厂及销售平台无需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库存不同的产品类型,节约库存成本。

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电路板设置有一电源初次级电气隔离挡墙18,电源初次级电气隔离挡墙18设置于变压元件1的右方。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电路板设置有一电源初次级电气隔离挡墙,防串扰的同时也保证了安全。

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电源壳体由六面构成,其中上下两面平行设置,剩余四面为两组对称斜面,斜面的临边呈圆弧状。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电源壳体的底面对应于电路板的电源初次级电气隔离挡墙的位置留有相应大小的间隙。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电源壳体的底面19与顶面20平行,且顶面20的面积小于底面19的面积,底面19的两条对称边为直线,另外两条对称边为向外凸出的圆弧状;

顶面20的两条对称边为向内凹陷的圆弧,且与底面19的两条直线对称边平行,另外两条对称边为向外突出的圆弧,且与底面19的两条向外突出的圆弧平行;

连接底面19与顶面20的四个面分别为第一侧面21、第二侧面22、第三侧面23和第四侧面24,其中第一侧面21与第二侧面22关于电源壳体呈轴对称,第三侧面23与第四侧面24关于电源壳体呈轴对称,且相邻两个侧面的临边均为圆弧状。

进一步地,电源壳体采用圆弧面的设计使得本发明的可控硅调光装置安装更加方便,且灯具装配时,电线安装帽和电线可沿着电源壳体斜面导入到两边,防止安装过程中的干涉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