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11401发布日期:2018-08-31 21:55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模组。



背景技术:

对于车载显示模组来说,由于使用过程中存在大量的震动,所以客户对背光震动可靠性试验、晃动声响问题有较高的要求。传统的光学膜片防响动设计大多数通过卡位过盈配合等来实现,生产中经常会由于公差原因而失效,要不断调整模具来配合生产。在人力成本越来越高的情况下,自动化组装是工厂的第一要求,而卡位过盈设计大多数不适用于自动化,只能手工装配。而如果是普通双面粘固定光学膜片的方案,在导光板上设计台阶则容易导致光线聚集,从而产生亮线;且加工台阶结构存在加工公差问题,可能会出现尺寸偏极限而导致粘贴不到光学膜片的情况;还会因为设计了台阶结构,所以导光网点需要不对称设计,增加了光学设计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由于台阶表面具有粘性,其可使光学膜片固定在台阶表面上;这种双面粘可由模切厂完成,组装只需一次贴付,可以自动化作业,提高生产效率;也避免了在导光板上设置台阶而导致的粘不住光学膜片和产生亮线的问题;导光板模具制造也更简单,发光效果更容易处理;双面粘与显示模组的可视区域的距离可设置的更小,进一步降低产品宽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导光板、双面粘和光学膜组;所述双面粘设于所述导光板上表面一侧,所述双面粘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台阶,所述台阶表面具有粘性;所述光学模组设于所述双面粘上,所述光学模组包括至少一层光学膜片,所述光学膜片设于所述双面粘的台阶上,所述台阶的数量与所述光学膜片的数量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双面粘包括叠加层和粘胶层,所述叠加层形成有所述台阶,所述粘胶层设于所述台阶上。

进一步地,所述叠加层的材料为薄膜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光学模组包括依次叠加设置的扩散膜、下增光膜和上增光膜。

进一步地,所述导光板上表面设有凸台,所述凸台用于定位所述双面粘和/或所述光学膜片。

进一步地,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设于所述导光板另一侧的发光组件,所述发光组件包括线路板和LED灯。

进一步地,所述线路板包括基材层,所述基材层的上表面设置有电路层,所述基材层的下表面设置有金属散热层。

进一步地,所述线路板还包括至少一个贯穿所述基材层、所述电路层以及所述金属散热层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电路层、所述金属散热层接触的导热层。

进一步地,在所述通孔内设置有与外部导热结构连接的导热体,所述导热体与所述导热层相接触。

一种显示模组,其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和LCD模组,所述双面粘距离所述LCD模组的可视区域至少1mm。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台阶表面具有粘性,其可使光学膜片固定在台阶表面上;双面粘可由模切厂完成,组装只需一次贴付,可以自动化作业,提高生产效率;也避免了在导光板上设置台阶而导致的粘不住光学膜片和产生亮线的问题;导光板模具制造也更简单,发光效果更容易处理;双面粘与显示模组的可视区域的距离可设置的更小,进一步降低产品宽度。

双面粘包括叠加层和粘胶层,叠加层形成有台阶,粘胶层设于台阶上。叠加层可由长短不一的多层结构构成,以形成该台阶,该多层结构的每一层的高度可根据光学膜片的高度来设计,从而保证双面粘的高度与光学膜片的高度一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又一种背光模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线路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导光板1、双面粘2和光学膜组3;所述双面粘2设于所述导光板1上表面一侧,所述双面粘2的下表面具有粘性,其粘贴固定于所述导光板1上,所述双面粘2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台阶4,所述台阶4表面具有粘性;所述光学膜组3设于所述双面粘2上,所述光学膜组3包括至少一层光学膜片,所述光学膜片设于所述双面粘2的台阶4上,所述台阶4的数量与所述光学膜片的数量相对应。每个所述台阶4的高度大于每层所述光学膜片的高度,本实施例的光学膜组3优选为依次叠加设置的扩散膜31、下增光膜32和上增光膜33,所述台阶4优选为三个,其与扩散膜31、下增光膜32和上增光膜33相对应。由于台阶4表面具有粘性,其可使光学膜片固定在台阶4表面上;双面粘2可由模切厂完成,组装只需一次贴付,可以自动化作业,提高生产效率;也避免了在导光板1上设置台阶而导致的粘不住光学膜片和产生亮线的问题;导光板1模具制造也更简单,发光效果更容易处理;双面粘2与显示模组的可视区域的距离可设置的更小。

请参阅图2,进一步地,所述双面粘2包括叠加层21和粘胶层22,所述叠加层21形成有所述台阶4,所述粘胶层22设于所述台阶4上。叠加层21可由长短不一的多层结构构成,以形成该台阶4,该多层结构的每一层的高度可根据光学膜片的高度来设计,从而保证双面粘2的高度与光学膜片的高度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叠加层21的材料优选为薄膜材料,更优地,该材料优选为PET。

进一步地,所述导光板1上表面设有凸台11,所述凸台11用于定位所述双面粘2和/或所述光学膜片,可进一步提升装配效率。

请参阅图3,进一步地,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设于所述导光板1另一侧的发光组件,所述发光组件包括线路板5和LED灯6。

请参阅图4,进一步地,该线路板5包括基材层51,基材层51的上表面设置有电路层52,基材层51的下表面设置有金属散热层53,其设置方式可以为电路层52、金属散热层53分别通过黏胶粘贴于基材层51上。由于基材层51的厚度较薄,线路板5上的热量可以通过基材层51扩散到金属散热层53,该金属散热层53能够有效增大线路板5的散热面积,起到均匀散热的作用,从而提高了线路板5的散热效率。其中基材层51可以为聚酰亚胺、聚酯、聚砜或聚四氟乙烯中的任意一种,黏胶为丙烯酸胶层或环氧树脂胶层中的任意一种,该金属散热层53可以为铜箔层。

进一步地,线路板5还包括至少一个贯穿基材层51、电路层52以及金属散热层53的通孔54,该通孔54的内壁设置有与电路层52、金属散热层53接触的导热层,利用通孔54处良好的导热性能,可电性连接基材层51两侧的电路层52以及金属散热层53,发挥良好的导热功能,且导热层可提供导热功能,以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其中,该导热层可以为铜胶导电油墨层。

进一步地,在通孔54内设置有与外部导热结构连接的导热体,该导热体从电路层52的一侧与外部导热结构相连接,还与通孔54内的导热层相接触,以使得电路层52、金属散热层53可以通过通孔54与外部导热结构相连接,从而使得线路板5中的热量通过该通孔54中的导热体扩散至外部导热结构,以进一步提高线路板5的散热效率。优选地,为了使通孔54可以与外部导热结构相连接,该通孔54设置于线路板5的边缘位置。

进一步地,该金属散热层53为均匀散热结构,其结构可以为网状结构、条状结构、波浪状结构或蜂窝状结构中的任意一种,通过该均匀散热结构,能够更好地提高散热效果。

一种显示模组,其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和LCD模组,所述双面粘距离所述LCD模组的可视区域至少1mm。而如果在导光板上设置台阶,其需要与可视区域距离至少2mm,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降低显示模组的宽度。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形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