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照明装置以及车辆用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42114发布日期:2018-10-12 22:11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车辆用照明装置以及车辆用灯具。



背景技术:

有一种车辆用照明装置具备灯座和发光部,该发光部具有发光二极管 (LED:Light Emitting Diode)。通常,发光部设置于灯座的在一侧端面开口的凹部的内部。

由于具备发光二极管的车辆用照明装置相比具有白炽灯泡的车辆用照明装置价格更高,因此,不常用于小型汽车等大众型车型上。但是,近年来,随着具备发光二极管的车辆用照明装置的价格呈降低趋势,在小型汽车等大众型车型上也开始采用具备发光二极管的车辆用照明装置。

为了能够在小型汽车等大众型车型上使用具有发光二极管的车辆用照明装置,需要减小有凹部开口的灯座的端部的外形尺寸(截面尺寸)。因此,凹部的侧表面和与发光部电连接的供电端子之间的距离会变短,这会使得发光部与供电端子之间的钎焊操作变得困难。

因此,期待开发一种即使缩小灯座端部的外形尺寸也能够容易进行钎焊操作的技术。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4706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即使缩小灯座端部的外形尺寸也能够容易进行钎焊操作的车辆用照明装置以及车辆用灯具。

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照明装置具备:安装部,其设置于凸缘的一侧表面,并且所述安装部具有在与所述凸缘侧相反一侧的端面开口的凹部;基板,其设置于所述凹部的底面侧,并且在所述基板的与所述凸缘侧相反一侧的表面上具有发光元件;多个供电端子,其从所述凹部的底面突出,并且钎焊于设置在所述基板的配线图案上。在所述凹部的侧表面的与所述多个供电端子对峙的部分上设置有切口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能够提供一种即使缩小灯座端部的外形尺寸也能够容易进行钎焊操作的车辆用照明装置以及车辆用灯具。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例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照明装置的示意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车辆用照明装置的A-A线剖视图。

图3是从图1中的向视B的方向观察车辆用照明装置时的示意图。

图4(a)至图4(c)是用于例示切口部的示意剖视图。

图5(a)至图5(d)是用于例示第一接合销及第二接合销的示意平面图。

图6是用于例示车辆用灯具的局部示意剖视图。

图中:1-车辆用照明装置、10-灯座、11-安装部、11a-凹部、11c-切口部、11c1-倾斜面、11c2-角部、12-接合销、12a-第一接合销、12b-第二接合销、13-凸缘、14-散热片、20-发光部、21-基板、21a-配线图案、22-发光元件、30-供电部、31-供电端子、100-车辆用灯具、101-框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例示。另外,在各附图中,对相同的构成要件标注相同的符号,并适当省略详细说明。

(车辆用照明装置)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照明装置1例如可以设置于汽车或轨道车辆等。作为设置于汽车的车辆用照明装置1,例如可以使用于前组合灯(例如,日间行车灯(DRL:Daytime Running Lamp)、示宽灯、转向灯等适当组合在一起的组合灯)、后组合灯(例如,刹车灯、尾灯、转向灯、倒车灯、雾灯等适当组合在一起的组合灯)等。但是,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用途并未限定于此。

图1是用于例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示意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A-A线剖视图。

图3是从图1中的向视B的方向观察车辆用照明装置1时的示意图。

如图1至图3所示,车辆用照明装置1设置有灯座10、发光部20和供电部30。

灯座10具有安装部11、接合销12、凸缘13、散热片14、凸部15、凸部16以及端子罩17。

安装部11设置于凸缘13的一侧表面上。安装部11设置于凸缘13的与设置有散热片14的一侧相反的一侧。安装部11的外形形状可以为柱状。安装部11的外形形状例如可以为圆柱状。安装部11具有在与凸缘13侧相反一侧的端面开口的凹部11a。

并且,在安装部11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切口11b。切口11b贯穿安装部11的外侧表面和安装部11的内侧表面(凹部11a的侧表面)之间。并且,切口11b的一侧端部在安装部11的与凸缘13侧相反一侧的端面开口。在切口11b的内部设置有基板21的角部。切口11b在安装部11的周向上的尺寸(宽度尺寸)比基板21的角部的尺寸稍大。因此,通过将基板21 的角部插入于切口11b的内部,能够对基板21进行定位。

并且,通过设置切口11b,能够加大基板21的平面尺寸。因此,能够增加安装于基板21上的元件的数量。或者,能够缩小安装部11的外形尺寸(截面尺寸)D,因而能够实现安装部11的小型化,进而能够实现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小型化。

在安装部11的外侧表面设置有多个接合销12。多个接合销12向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外侧突出。多个接合销12与凸缘13对峙。多个接合销1 2在将车辆用照明装置1安装于车辆用灯具100的框体101上时使用。多个接合销12用作扭锁。

并且,多个接合销12可以包括第一接合销12a及第二接合销12b。另外,关于第一接合销12a及第二接合销12b的详细结构将在后面叙述。

凸缘13呈板状。凸缘13例如可以呈圆板状。凸缘13的外侧表面位于比接合销12的外侧表面更靠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外侧。

散热片14设置于凸缘13的与设置有安装部11的一侧相反一侧的表面13a上。散热片14可以呈平板状。散热片14的数量并不受特别限定,可以设置一个以上的散热片14。在图1至图3所示的灯座10上设置有一个散热片14。在设置有多个散热片14的情况下,多个散热片14可以设置成彼此平行。另外,凸部15、凸部16以及端子罩17也具有散热片的功能。因此,可以根据需要而设置散热片14。

凸部15及凸部16可以呈块状。例如,凸部15及凸部16的最厚的部分的厚度可以设置为散热片14的厚度的1.5倍以上。因此,凸部15及凸部16的刚性大于散热片14的刚性。并且,在凸部15及凸部16中的至少一个上可以设置凹部,该凹部在与凸缘13侧相反一侧的端面上开口。通过设置凹部,能够抑制刚性的下降并且能够实现轻型化、散热面积的扩大、材料使用量的降低等效果。

凸部15及凸部16从凸缘13的表面13a突出。凸部15设置在凸缘1 3的周缘附近。凸部15可以设置有多个。如图3所示,在灯座10设置有两个凸部15。在多个凸部15之间设置有端子罩17。多个凸部15及端子罩17可以沿与散热片14及凸部16的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排列设置。从凸缘13的表面13a到凸部15的端面为止的距离可以设定为与从凸缘13 的表面13a到端子罩17的端面为止的距离大致相等。

在此,由于连接器105安装于端子罩17,所以难以加大端子罩17的外形尺寸(壁厚尺寸)。因此,端子罩17抵抗外力的耐性有时会降低。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照明装置1中,端子罩17设置在多个凸部1 5之间。并且,多个凸部15设置在凸缘13的周缘附近,端子罩17设置在凸缘13的中心区域。因此,能够抑制外力施加到端子罩17。

凸部16设置在凸缘13的周缘附近。凸部16隔着散热片14而设置在与多个凸部15相反的一侧。因此,散热片14的两个侧表面侧被多个凸部 15及凸部16包围。从凸缘13的表面13a到凸部16的端面为止的距离可以设定为与从凸缘13的表面13a到散热片14的端面为止的距离大致相等。另外,可以将凸部15、凸部16、端子罩17及散热片14各自的端面设置在相同的位置上。

在此,若将散热片14的厚度设为较薄,则在随着灯座10的小型化而变窄的区域也可以设置散热片14。如果可以设置散热片14,则可以增加散热面积。然而,如果散热片14的厚度变薄,则会导致散热片14抵抗外力的耐力减小。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照明装置1中,散热片14 的两个侧表面侧被多个凸部15及凸部16包围。因此,能够抑制外力施加于散热片14。

即,通过设置凸部15及凸部16,在将车辆用照明装置1安装于车辆用灯具100时,可以防止操作者用手抓住散热片14及端子罩17。因此,能够防止散热片14及端子罩17损坏。另外,通过设置凸部15及凸部16,在将车辆用照明装置1安装于车辆用灯具100时,操作者容易抓住灯座1 0。

并且,在凸部15的外侧表面上可以设置凹部15a。在凸部16的外侧表面上可以设置凹部16a。凹部15a及凹部16a可以具有曲面。凹部15a 及凹部16a的形状可以形成为例如与人的手指相匹配。通过设置凹部15a 及凹部16a,在将车辆用照明装置1安装于车辆用灯具100时,操作者更加容易抓住灯座10。

端子罩17兼具保护供电端子31的端部的功能及保持连接器105的功能。端子罩17设置在凸缘13的表面13a上。端子罩17设置在凸缘13的中央区域。端子罩17例如可以呈方筒状。在端子罩17的内部突出有供电端子31的端部。具有密封部件的连接器105安装于端子罩17。

发光部20中产生的热量主要经由安装部11以及凸缘13而传递到散热片14、凸部15、凸部16以及端子罩17。传递到散热片14等的热量向外部释放。因此,考虑到要向外部传递发光部20中产生的热量,优选由导热系数较高的材料制成灯座10。导热系数较高的材料例如可以使用高导热性树脂等。高导热性树脂例如为在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尼龙(Nylon)等树脂中混合由无机材料构成的填料而成的树脂。填料例如可以包含氧化铝等陶瓷或碳等。如果使用高导热性树脂而制成灯座10,则能够有效地释放发光部20中产生的热量,并且能够实现轻型化。

可以通过注塑成型法等一体地成型出安装部11、接合销12、凸缘13、散热片14、凸部15、凸部16以及端子罩17。如果一体地成型出这些部件,则容易导热,从而可以提高散热性。另外,容易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小型化及轻型化等。

发光部20设置于凹部11a的内部。发光部20具有基板21、发光元件 22、电阻23、控制元件24、框部25以及密封部26。

基板21呈平板状。基板21的平面形状例如可以为四边形。基板21 的材料或结构并不受特别限定。例如,可以由陶瓷(例如,氧化铝或氮化铝等)等无机材料、酚醛纸或玻璃环氧等有机材料等制成基板21。并且,基板21也可以是用绝缘性材料包覆金属板表面而成的基板。另外,在用绝缘性材料包覆金属板表面的情况下,绝缘性材料可以是由有机材料构成的绝缘材料,也可以是由无机材料构成的绝缘材料。在发光元件22的发热量较高的情况下,从散热的角度出发,优选使用导热系数较高的材料制成基板21。作为导热系数较高的材料,可例举出氧化铝或氮化铝等陶瓷、高导热性树脂、用绝缘性材料包覆金属板表面而成的材料等。另外,基板 21可以是单层结构也可以是多层结构。

并且,在基板21的表面设置有配线图案21a。配线图案21a例如可以由以银为主要成分的材料形成。配线图案21a例如可以由银或银合金形成。但是,配线图案21a的材料并未限定于以银为主要成分的材料。配线图案 21a例如也可以由以铜为主要成分的材料等形成。

基板21设置在凹部11a的底面侧,并且在基板21的与凸缘13侧相反一侧的表面上具有发光元件22。例如,基板21可以粘接在凹部11a的底面。粘接剂的种类并不受特别限定,但优选使用导热系数较高的粘接剂。例如,粘接剂可以为混合有由无机材料构成的填料的粘接剂。无机材料优选使用导热系数较高的材料(例如,氧化铝或氮化铝等的陶瓷)。粘接剂的导热系数例如可以为0.5W/(m·K)以上且10W/(m·K)以下。

并且,在基板21与凹部11a的底面之间可以设置散热板。散热板可以呈平板状并且由铝或铝合金等金属制成。在散热板与凹部11a的底面之间可以设置由导热硅脂构成的层或由所述粘接剂构成的层。导热硅脂的种类并不受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在改性硅油中混合由导热系数较高的材料(例如,氧化铝或氮化铝等陶瓷)等构成的填料而成的导热硅脂。导热硅脂的导热系数例如可以为1W/(m·K)以上且5W/(m·K)以下。

发光元件22设置于基板21的与凸缘13侧相反一侧的表面上。发光元件22设置于基板21上。发光元件22与设置于基板21的表面的配线图案21a电连接。发光元件22例如可以是发光二极管、有机发光二极管、激光二极管等。发光元件22可以设置有多个。多个发光元件22可以彼此串联连接。并且,发光元件22与电阻23串联连接。

发光元件22可以是芯片状的发光元件。芯片状的发光元件22可以利用COB(Chip On Board/板上芯片)技术进行封装。如果利用COB技术封装芯片状的发光元件22,则可以在狭窄的区域设置多个发光元件22。因此,能够实现发光部20的小型化,进而能够实现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小型化。发光元件22经由配线与配线图案21a电连接。例如,可以利用引线接合法将发光元件22和配线图案21a电连接。

另外,发光元件22可以是表面安装型的发光元件或带有引线的炮弹型的发光元件。

电阻23设置于基板21的与凸缘13侧相反一侧的表面上。电阻23设置于基板21上。电阻23与设置于基板21的表面的配线图案21a电连接。电阻23例如可以是表面安装型的电阻器、带有引线的电阻器(金属氧化膜电阻器)、通过丝网印刷法等而形成的膜状的电阻器等。另外,图1中例示的电阻23为膜状的电阻器。

膜状的电阻器的材料例如可以使用氧化钌(RuO2)。例如,可以利用丝网印刷法以及烧成法来形成膜状的电阻器。若电阻23为膜状电阻器,则能够加大电阻23与基板21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提高散热性。并且,通过一次工序即可形成多个电阻23。因此,能够提高生产率,并且能够抑制多个电阻23的电阻值出现偏差。

在此,发光元件22的正向电压特性存在波动,因此,若将阳极端子和接地端子之间的施加电压设为恒定,则从发光元件22照射出的光的亮度(光通量、光亮度、发光强度、照度)会产生波动。因此,通过电阻2 3将流过发光元件22的电流的值调整为预定的范围内,从而使从发光元件 22照射出的光的亮度落入预定的范围内。此时,通过改变电阻23的电阻值,能够将流过发光元件22的电流的值控制在预定的范围内。

在电阻23为表面安装型电阻器或带有引线的电阻器等的情况下,根据发光元件22的正向电压特性来选择具有适当电阻值的电阻23。在电阻 23为膜状电阻器的情况下,若去除电阻23的一部分而形成去除部23a,则电阻值会增大。例如,通过对电阻23照射激光,能够容易去除电阻23 的一部分。电阻23的数量、大小、配置等并不限定于例示,可以根据发光元件22的数量或规格等适当改变电阻23的数量、大小、配置等。

控制元件24设置于基板21的与凸缘13侧相反一侧的表面上。控制元件24设置于基板21上。控制元件24与设置于基板21的表面的配线图案21a电连接。设置控制元件24的目的在于,不让反向电压施加于发光元件22以及不让反向的脉冲噪声施加于发光元件22。控制元件24例如可以为二极管。控制元件24例如可以是表面安装型的二极管或带有引线的二极管等。图1中例示的控制元件24为表面安装型的二极管。

另外,为了检测发光元件22的断线或为了防止错误点亮等,还可以设置下拉电阻。并且,还可以设置覆盖配线图案21a或膜状电阻器等的包覆部。包覆部例如可以包含玻璃材料。

在发光元件22为芯片状的发光元件的情况下,可以设置框部25及密封部26。

框部25设置在基板21的与凸缘13侧相反一侧的表面上。框部25设置在基板21上。框部25粘接于基板21。框部25包围多个发光元件22。框部25例如具有环形形状,在框部25的内侧配置有多个发光元件22。框部25可以由树脂制成。树脂例如可以使用PBT(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C(polycarbonate/聚碳酸酯)、PET、尼龙、PP (polypropylene/聚丙烯)、PE(polyethylene/聚乙烯)、PS(polystyrene/聚苯乙烯)等热塑性树脂。

并且,可以在树脂中混合氧化钛等的粒子从而提高对发光元件22所射出的光的反射率。另外,混合物不只限于氧化钛的粒子,只要混合对发光元件22所射出的光具有较高的反射率的材料的粒子即可。并且,框部 25例如也可以由白色树脂制成。

框部25的内壁面设为倾斜面,该倾斜面向随着从基板21远离而远离框部25的中心轴的方向倾斜。因此,从发光元件22射出的光的一部分会被框部25的内壁面反射而朝向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前方射出。即,框部 25可以兼具确定密封部26的形成范围的功能和反射镜的功能。

密封部26设置在框部25的内侧。密封部26以覆盖框部25的内侧的方式设置。即,密封部26设置在框部25的内侧,并且覆盖发光元件22 及配线等。密封部26由具有透光性的材料形成。密封部26例如可以通过在框部25的内侧填充树脂而形成。树脂的填充例如可以使用点胶机等液体定量吐出装置。填充的树脂例如可以使用硅酮树脂等。

并且,密封部26可以包含荧光体。荧光体例如可以是YAG系荧光体 (钇铝石榴石系荧光体)等。但是,也可以适当改变荧光体的种类,以便根据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用途等得到所期望的发光色。

并且,也可以不设置框部25而仅设置密封部26。在仅设置密封部26 的情况下,在基板21上设置有圆顶状的密封部26。

供电部30具有供电端子31及绝缘部32。

供电端子31可以为棒状体。供电端子31从凹部11a的底面突出。供电端子31设置有多个。多个供电端子31可以沿规定方向排列设置。多个供电端子31设置在绝缘部32的内部。多个供电端子31在绝缘部32的内部延伸,并从绝缘部32的发光部20侧的端面以及绝缘部32的散热片14 侧的端面突出。多个供电端子31的发光部20侧的端部与设置于基板21 的配线图案21a电连接及机械连接。即,供电端子31的一侧端部钎焊于配线图案21a。多个供电端子31的散热片14侧的端部暴露于端子罩17的内部。连接器105嵌合在暴露于端子罩17的内部的多个供电端子31。供电端子31具有导电性。供电端子31例如可以由铜合金等金属制成。另外,供电端子31的数量、形状、配置、材料等不只限于例示,可以进行适当改变。

如上所述,优选由导热系数较高的材料制成灯座10。然而,导热系数较高的材料有时具有导电性。例如,包含由碳构成的填料的高导热性树脂等具有导电性。因此,为了在供电端子31与具有导电性的灯座10之间保持绝缘而设置绝缘部32。并且,绝缘部32还具有保持多个供电端子31 的功能。另外,在灯座10由具有绝缘性的高导热性树脂(例如,包含由陶瓷构成的填料的高导热性树脂等)制成的情况下,可以省略绝缘部32。此时,由灯座10保持多个供电端子31。

绝缘部32设置在供电端子31与灯座10之间。绝缘部32具有绝缘性。绝缘部32可以由具有绝缘性的树脂形成。绝缘部32例如可以由PET或尼龙等形成。绝缘部32设置在形成于在灯座10上的孔10a的内部。绝缘部 32例如可以压入于孔10a中,或可以粘接于孔10a。

在车辆用照明装置1为设置于汽车上的车辆用照明装置时,其使用环境温度为-40℃~85℃。因此,优选绝缘部32的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尽量与灯座10的材料的热膨胀系数相近。由此,能够减小在绝缘部32与灯座1 0之间产生的热应力。例如,绝缘部32的材料可以使用灯座10中含有的高导热性树脂或者该高导热性树脂中含有的树脂。

在此,具备发光元件22的车辆用照明装置1相比具有白炽灯泡的车辆用照明装置价格更高,因此,不常用于小型汽车等大众型车型上。但是,近年来,随着具备发光元件22的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价格呈降低趋势,在小型汽车等大众型车型上也开始采用具备发光元件22的车辆用照明装置1。

通常,设置在小型汽车等大众型车型上的车辆用灯具比设置在豪华汽车上的车辆用灯具小。因此,为了能够在小型汽车等大众型车型上使用具备发光元件22的车辆用照明装置1,需要减小插入于车辆用灯具的安装部 11的外形尺寸D。

另一方面,不管是小型汽车等大众型车型还是豪华汽车,车辆用照明装置所需的光量及配光特性并没有太大区别。因此,难以减少发光元件2 2的数量或者大幅改变多个发光元件22的配置,并且难以缩小设置多个发光元件22的区域的大小。

如果不能缩小设置多个发光元件22的区域的大小,则难以缩小基板2 1的大小。并且,如图1及图2所示,多个供电端子31钎焊于基板21的周缘附近。因此,如果将安装部11的外形尺寸D设为较小,则凹部11a 的侧表面与基板21的周缘之间的距离会变短,甚至凹部11a的侧表面与多个供电端子31之间的距离会变短。若凹部11a的侧表面与多个供电端子31之间的距离变短,则钎焊烙铁会与凹部11a的侧表面发生干扰而导致钎焊操作变得困难。

在此,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灯座10在凹部11a的侧表面设置有切口部11c。

图4(a)至图4(c)是用于例示切口部11c的示意剖视图。

如图4(a)至图4(c)所示,切口部11c可以设置在凹部11a的侧表面上的与多个供电端子31对峙的部分上。切口部11c可以在凹部11a的侧表面开口。切口部11c的上端可以在安装部11的与凸缘13侧相反一侧的端面开口。切口部11c的下端可以设置在比基板21的设置有发光元件22 的表面更靠凹部11a的底面侧。例如,切口部11c的下端可以设置在凹部 11a的底面的位置。在安装部11的周向上的设置有切口部11c的位置设置有接合销12的的情况下,如图4(a)及图4(b)所示,切口部11c的侧表面设置于接合销12的内部。在切口部11c的设置位置并未设置有接合销12的情况下,如图4(c)所示,切口部11c可以贯穿安装部11的外侧表面与安装部11的内侧表面(凹部11a的侧表面)之间。即,切口部11c 可以在安装部11的外侧表面上开口。

如图4(a)及图4(b)所示,在切口部11c的一部分设置在接合销1 2的内部的情况下,切口部11c的侧表面与多个供电端子31之间的距离 L优选为2mm以上。如果距离L为2mm以上,则在利用自动钎焊装置(钎焊机器人)进行钎焊时,能够抑制烙铁与安装部11的内侧表面发生干扰。因此,钎焊操作变得容易。并且,如果切口部11c的侧表面设置在接合销12的内部,则能够防止灯座10前端的刚性降低。

此外,可以在切口部11c的角部11c2设置曲面或倾斜面。如果在角部 11c2设置曲面或倾斜面,则能够防止灯座10前端的刚性降低。

如图4(b)所示,切口部11c的侧面可以是倾斜表面11c1,该倾斜表面11c1随着靠近灯座10的端面而朝向远离凹部11a的中心的方向倾斜。凹部11a的底面与倾斜面11c1之间所呈的角度θ可以设定为100°以上且 165°以下。如此一来,能够进一步抑制灯座10前端的刚性降低。

另外,在倾斜面11c1的设置于周缘的角部也可以设置所述曲面或倾斜面。

在切口部11c的侧面为倾斜面11c1的情况下,如图4(b)所示,倾斜面11c1的与基板21的表面相同高度的位置和多个供电端子31之间的距离就是所述距离L。

如图4(c)所示,如果采用贯通安装部11的外侧表面与安装部11的内侧表面之间的切口部11c,则不存在与烙铁发生干扰的部分,从而使钎焊操作变得更加容易。

接下来,对第一接合销12a及第二接合销12b进行进一步说明。

图5(a)至图5(d)是用于例示第一接合销12a及第二接合销12b 的示意平面图。

第一接合销12a及第二接合销12b的总数可以是两个以上。此时,如图5(a)至图5(d)所示,如果将所述第一接合销12a及所述第二接合销12b的总数设为三个以上,则在将车辆用照明装置1安装于车辆用灯具 100的情况下,能够使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姿势保持稳定。

如图5(a)至图5(d)所示,第一接合销12a的宽度尺寸Wa比第二接合销12b的宽度尺寸Wb更长。

第一接合销12a的配置虽然并不受特别限定,但是如图5(a)至图5 (c)所示,优选使第一接合销12a与多个供电端子31对峙。如此一来,容易在第一接合销12a的内部形成切口部11c的侧面。因此,能够防止灯座10前端的刚性降低。

第二接合销12b的配置并不受特别限定。在此,不管车辆用照明装置 1的种类如何,安装部11的外部尺寸D均基本相同。因此,在将车辆用照明装置1安装于车辆用灯具100时,可能会出现组装不良。此时,如果根据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种类而改变第二接合销12b的数量及配置,则能够防止出现组装不良。例如,在车辆用照明装置1为刹车灯的情况下,可以配置图5(a)所示的第二接合销12b。例如,在车辆用照明装置1为转向灯的情况下,可以配置图5(b)所示的第二接合销12b。例如,在车辆用照明装置1为倒车灯的情况下,可以配置图5(c)所示的第二接合销1 2b。

(车辆用灯具)

接着,对车辆用灯具100进行例示。

另外,以下将车辆用灯具100为设置于汽车的前组合灯的情况作为一例进行说明。但是,车辆用灯具100并不限定为设置于汽车的前组合灯。车辆用灯具100可以是设置于汽车或轨道车辆等的车辆用灯具。

图6是用于例示车辆用灯具100的局部示意剖视图。

如图6所示,车辆用灯具100设置有车辆用照明装置1、框体101、罩102、光学元件部103、密封部件104以及连接器105。

框体101保持安装部11。框体101呈一个端部侧开口的箱状。框体1 01例如可以由不透光的树脂等制成。在框体101的底面设置有供安装部1 1的设置有接合销12的部分插入的安装孔101a。在安装孔101a的周缘设置有供设置于安装部11的接合销12插入的凹部。另外,在此虽然例示了在框体101上直接设置安装孔101a的情况,但是也可以在框体101上设置具有安装孔101a的安装部件。

在将车辆用照明装置1安装于车辆用灯具100时,将安装部11的设置有接合销12的部分插入安装孔101a中,并且旋转车辆用照明装置1。如此一来,接合销12保持在设置于安装孔101a的周缘的嵌合部中。这种安装方法被称作扭锁。

罩102设置成盖住框体101的开口。罩102可以由具有透光性的树脂等制成。罩102可以具有透镜等的功能。

从车辆用照明装置1射出的光入射于光学元件部103。光学元件部10 3对车辆用照明装置1所射出的光进行反射、扩散、导光、集光,并且形成预定的配光图案等。例如,图6中例示的光学元件部103为反射镜。此时,光学元件部103对车辆用照明装置1所射出的光进行反射,从而形成预定的配光图案。

密封部件104设置于凸缘13与框体101之间。密封部件104可以呈环状。密封部件104可以由橡胶或硅酮树脂等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

在车辆用照明装置1安装于车辆用灯具100的情况下,密封部件104 夹在凸缘13与框体101之间。因此,通过密封部件104密闭框体101的内部空间。另外,通过密封部件104的弹力,将接合销12按压于框体10 1。因此,能够抑制车辆用照明装置1从框体101脱落。

连接器105与暴露在端子罩17的内部的多个供电端子31的端部嵌合。在连接器105电连接有未图示的电源等。因此,通过将连接器105嵌合于供电端子31的端部,将未图示的电源等与发光元件22电连接。另外,连接器105具有台阶部分。并且,密封部件105a安装于台阶部分。密封部件105a是为了防止水侵入端子罩17的内部而设置的。在具有密封部件1 05a的连接器105插入于端子罩17的内部的情况下,端子罩17的内部被密闭成水密。密封部件105a可以呈环状。密封部件105a可以由橡胶或硅酮树脂等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连接器105例如也可以通过粘接剂等而接合于端子罩17等上。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方式进行了例示,但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举例说明,并没有限定实用新型范围的意图。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它各种方式实施,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等。这些实施方式或其变形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或宗旨内,并且也包含在技术方案中记载的实用新型及其等同的范围内。另外,上述的各个实施方式也可以相互组合实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