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电源的散热结构及LED驱动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73388发布日期:2019-01-13 17:18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驱动电源的散热结构及LED驱动电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散热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驱动电源的散热结构及LED驱动电源。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高压灯带驱动电源采用单侧板散热,由于驱动电源工作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驱动电源工作时,驱动电源产生的热量通过单侧板散出,由于驱动为高压工作,局部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容易造成热积累,影响驱动电源的正常工作,在极端异常情况下,有导致火灾的可能。通常的方式是增加单侧板的面积,如此,导致驱动电源的散热结构较大,占用较大的安装空间,不利于产生小型化设计。另一种是采用风扇,结构复杂,不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并且增加的器件会并且驱动电源的封装。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出对目前驱动电源的散热结构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至少一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驱动电源的散热结构及LED驱动电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驱动电源的散热结构,包括:散热本体,所述散热本体具有围合呈U型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及第三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三侧板相对设置;

所述第一侧板的内侧靠近第二侧板的位置设有供隔离电源驱动板的第一支撑凸点;所述第三侧板的内侧靠近第二侧板的位置设有供隔离电源驱动板的第二支撑凸点;

所述第一侧板或第三侧板的内侧设有至少一供与电源驱动板上的三极管热接触的热接触部。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凸点及第二支撑凸点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多个第一支撑凸点处于同一直线上,多个第二支撑凸点处于同一直线上。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凸点及第二支撑凸点的远离第二侧板的表面均设有台面,多个台面处于同一平面。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凸点及第二支撑凸点均呈倒角设置。

其中,所述热接触部包括第一热接触部及第二热接触部,所述第一热接触部及第二热接触部分别自第一侧板的一侧朝靠近第二侧板的另一侧延伸。

其中,所述第一热接触部及第二热接触部的表面分别形成有热接触面。

其中,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及第三侧板的外侧面分别呈锯齿状设置,以形成多个并列的散热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LED驱动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盒,设置于电源盒内的散热结构,以及设于与散热结构热接触的电源驱动板,散热结构包括如上述的驱动电源的散热结构;所述电源盒对应散热本体的敞口的一侧形成有开口,所述电源盒的开口扣合在安装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区别现有技术采用单侧散热容易引起热积累,并且体积大的问题,采用三面呈U形的散热结构进行散热,无需增加额外的散热结构,即可快速均衡散热,提高了散热效率;安装时,U形开口直接扣在安装面,相比于单侧散热增加了散热面积,有利于小型化的设计。另外,设置有第一支撑凸点及第二支撑凸点,可以避免电源驱动板与散热本体直接接触;而热接触部能够保证可靠的热接触,提高整体的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驱动电源的散热结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驱动电源的散热结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驱动电源的散热结构的俯视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照图1至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驱动电源的散热结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驱动电源的散热结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驱动电源的散热结构的俯视图。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驱动电源的散热结构,包括:散热本体,所述散热本体具有围合呈U型的第一侧板11、第三侧板13及第三侧板12,所述第一侧板11与第三侧板12相对设置;

所述第一侧板11的内侧靠近第三侧板13的位置设有供隔离电源驱动板的第一支撑凸点31;所述第三侧板12的内侧靠近第三侧板13的位置设有供隔离电源驱动板的第二支撑凸点32;

所述第一侧板11或第三侧板12的内侧设有至少一供与电源驱动板上的三极管热接触的热接触部(21,22)。

现有技术中采用单面散热结构的体积较大,导致电源盒体积较大的问题,本方案考虑到电源盒的安装方式,采用三面散热,具体为采用呈U型的散热本体(21,22,23),具体包括第一侧板11、第三侧板13及第三侧板12,第一侧板11、第三侧板13及第三侧板12的面积较大,相比传统方案有了更大的散热面积,并且散热结构整个的体积小,有利于安装。为了提高散热结构的可靠性,还设置有热接触部(21,22),热接触部(21,22)可以抵接三极管。为避免电源驱动板与第三侧板13的直接接触,还有有第一支撑凸点31及第二支撑凸点32,第一支撑凸点31及第二支撑凸点32分别离第三侧板13之间留有隔离间距。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区别现有技术采用单侧散热容易引起热积累,并且体积大的问题,采用三面呈U形的散热结构进行散热,无需增加额外的散热结构,即可快速均衡散热,提高了散热效率;安装时,U形开口直接扣在安装面,相比于单侧散热增加了散热面积,有利于小型化的设计。另外,设置有第一支撑凸点31及第二支撑凸点32,可以避免电源驱动板与散热本体(21,22,23)直接接触;而热接触部(21,22)能够保证可靠的热接触,提高整体的性能。

请继续参照图1至图3,在一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凸点31及第二支撑凸点32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多个第一支撑凸点31处于同一直线上,多个第二支撑凸点32处于同一直线上。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凸点31的数量优选为2-4个,2-4个第一支撑凸点31处于同一直线上;第二支撑凸点32的数量优选为2-4个,2-4个第二支撑凸点32处于同一直线上。作为本实施例一变形的方案,该第一支撑凸点31还可以替换成挡位边缘。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凸点31及第二支撑凸点32的远离第三侧板13的表面均设有台面,多个台面处于同一平面。为适应呈平面状的电源驱动板,第一支撑凸点31及第二支撑凸点32的远离第三侧板13的表面设有台面,以均匀支撑电源驱动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凸点31及第二支撑凸点32均呈倒角设置。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支撑凸点31及第二支撑凸点32均呈倒角或圆角设置,以避免刚性碰撞。

请继续参照图1至图3,在一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热接触部(21,22)包括第一热接触部21及第二热接触部22,所述第一热接触部21及第二热接触部22分别自第一侧板11的一侧朝靠近第三侧板13的另一侧延伸。本实施例中,第一热接触部21及第二热接触部22用于充分与三极管热接触,可以理解的,为了提高热交换效率,第一热接触部21及第二热接触部22上还可以涂覆有导热硅胶,以提高导热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热接触部21及第二热接触部22的表面分别形成有热接触面。热接触面与三极管的表面形状相适应,以保证两者充分的热接触,进一步提高导热效率。可以理解的,该三极管还可以是其他发热器件。

请继续参照图1至图3,在一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板11、第三侧板13及第三侧板12的外侧面分别呈锯齿状设置,以形成多个并列的散热片。对于大功率的LED驱动电源,还可以在第一侧板11、第三侧板13及第三侧板12的外侧面设置散热片,以增加散热面积。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该LED驱动电源,包括电源盒,设置于电源盒内的散热结构,以及设于与散热结构热接触的电源驱动板,散热结构包括如上述的驱动电源的散热结构;所述电源盒对应散热本体的敞口的一侧形成有开口,所述电源盒的开口扣合在安装面上。驱动电源的散热结构请参照上述的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由于LED驱动电源应用了驱动电源的散热结构,故具有驱动电源的散热结构的所有优点及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