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的前大灯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32722发布日期:2019-01-25 18:22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摩托车的前大灯总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摩托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摩托车的前大灯总成。



背景技术:

摩托车大灯一般通过电瓶或者其他外置电源进行供电,能耗较高,为了保证摩托车大灯的照明强度,需要通过电瓶或者其他外置电源中稳定向其供电,不但提升了整体连接复杂度,而且导致了摩托车行驶效率的降低以及行驶成本的提升。同时由于电瓶以及外置电源的供电不稳定性,容易导致摩托车大灯照度的降低,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因此,研制出一种结构简单,照明效果优秀并且能耗低的摩托车大灯是本领域人员所急需解决的难题。针对上述这一情况,现在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摩托车大灯,如中国专利专利号为:“201620673882.2”所述的LED单芯片摩托车大灯,其具体结构为:包括光学组件以及光电组件;所述的光学组件包括散热装置、反射装置、透镜以及LED组件;所述散热装置呈筒状,表面均匀设有散热鳍片,并且散热装置的内部水平滑动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表面设有安装槽以及安装孔;所述LED组件包括线路板与LED芯片;所述线路板与LED芯片均安装于安装槽中,并且LED芯片与线路板相连接;所述反射装置为反光杯,通过安装孔与安装板相固定;所述反光杯横向设置,其底部沿水平设有开口;所述透镜转动连接于散热装置的顶部;所述光电组件包括壳体、驱动电源以及引线;所述壳体连接于散热装置的尾端;所述驱动电源固定于壳体内部,通过导线与线路板相连接;所述引线的一端与驱动电源相连接,另一端穿过壳体的尾端并引出。在上述的结构中,其结构复杂,光亮的效果即反射效果还不是很好,能耗较高,存在安全隐患,对发光源的密封效果不好,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反射效果好,能耗较低、对发光源的密封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摩托车的前大灯总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摩托车的前大灯总成,包括龙头座,所述的龙头座的上方设置有仪表座,所述的仪表座和龙头座之间设有能使仪表座在龙头座上旋转调节的调节结构,所述的龙头座的两侧部分别设置有左转向灯、右转向灯,所述的龙头座的前端端面上设置有大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灯结构包括龙头座的的上部具有呈V字型设置的分隔凸起,处于分隔凸起下方的前端端面上还竖直设有矩形块,所述的矩形块与所述的分隔凸起间隔分布,处于所述的矩形块的左边位置的前端端面上设置有左前大灯座,处于所述的矩形块的右边位置的前端端面上设置有右前大灯座,所述的左前大灯座和右前大灯座之间具有卡接在所述矩形块上的连接部,所述的左前大灯座和右前大灯座上分别设置照明结构,所述的前端端面上还设有将所述的左前大灯座、右前大灯座封盖的龙头罩。

设置分隔凸起主要是防止照明结构被雨水侵入,保证照明结构的密封性,还有就是为仪表座的调节结构增加机械强度,保证调节结构的稳定性能,使用寿命长,在支架上还固设有仪表盖,该仪表盖防止仪表座内雨水侵入。

在上述的摩托车的前大灯总成中,所述的照明结构包括反光罩、与反光罩卡接的外罩,所述的反光罩和外罩之间具有呈圆筒状的底座,所述的底座内固设有发光片,所述的底座的开口处固设有半球状透镜,所述的半球状透镜和底座之间设置有橡胶套,所述的橡胶套的前端端面上还设有环形套,所述的半球状透镜穿设在所述的环形套中。

在上述的摩托车的前大灯总成中,所述的橡胶套的一端的内壁上具有缩径台阶,所述的橡胶套设置在所述的底座上且该底座的上端端面抵靠在所述的缩径台阶上,所述的橡胶套的另一端的内壁上具有逐渐缩口的球座,所述的球座的中间位置具有通口,所述的半球状透镜设置在所述的球座中且该半球状透镜部分伸出所述的通口。

在上述的摩托车的前大灯总成中,所述的龙头座的上端具有矩形连接块,所述的矩形连接块处于所述的分隔凸起的中间位置,所述的仪表座通过支架、销轴铰接在所述的矩形连接块上。

在上述的摩托车的前大灯总成中,所述的调节结构包括矩形连接块的两侧端面上分别开设有方形槽,所述的方形槽内设置有橡胶块,所述的仪表座通过支架、销轴铰接在所述的矩形连接块上时且该橡胶块弹性抵靠在所述的支架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摩托车的前大灯总成的优点为:结构简单、对发光源的密封效果好、连接结构强度高且牢固稳定、使用寿命长、反射效果好,能耗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摩托车的前大灯总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摩托车的前大灯总成中龙头座与仪表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摩托车的前大灯总成中龙头座与仪表座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摩托车的前大灯总成中照明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龙头座;2、仪表座;3、左转向灯;4、右转向灯;5、分隔凸起;6、矩形块;7、左前大灯座;8、右前大灯座;9、反光罩;10、外罩;11、底座;12、发光片;13、半球状透镜;14、橡胶套;15、环形套;16、矩形连接块;17、支架;18、销轴;19、橡胶块;20、龙头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摩托车的前大灯总成主要由龙头座1组成,龙头座1的上方设置有仪表座2,仪表座2和龙头座1之间设有能使仪表座2在龙头座1上旋转调节的调节结构,在实际制造时,该调节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为:龙头座1的前端端面上部具有呈V字型设置的分隔凸起5,处于分隔凸起5下方的前端端面上还竖直设有矩形块6,矩形块6与分隔凸起5间隔分布,龙头座1的上端具有矩形连接块16,矩形连接块16处于分隔凸起5的中间位置,仪表座2通过支架17、销轴18铰接在矩形连接块16上,矩形连接块16的两侧端面上分别开设有方形槽,方形槽内设置有橡胶块19,仪表座2通过支架17、销轴18铰接在矩形连接块16上时且该橡胶块19弹性抵靠在所述的支架17上。

在实际设计时,该龙头座1的两侧部分别设置有左转向灯3、右转向灯4,龙头座1的前端端面上设置有大灯结构,该大灯结构的具体结构为:处于矩形块6的左边位置的前端端面上设置有左前大灯座7,处于矩形块6的右边位置的前端端面上设置有右前大灯座8,左前大灯座7和右前大灯座8之间具有卡接在矩形块6上的连接部,该龙头座1的前端端面上还设有将所述的左前大灯座7、右前大灯座8封盖的龙头罩20。

左前大灯座7和右前大灯座8上分别设置照明结构,在实际制造时,该照明结构主要由反光罩9、与反光罩9卡接的外罩10组成,反光罩9和外罩10之间具有呈圆筒状的底座11,底座11内固设有发光片12,底座11的开口处固设有半球状透镜13,半球状透镜13和底座11之间设置有橡胶套14,橡胶套14的前端端面上还设有环形套15,半球状透镜13穿设在所述的环形套15中,橡胶套14的一端的内壁上具有缩径台阶,橡胶套14设置在底座11上且该底座11的上端端面抵靠在所述的缩径台阶上,橡胶套14的另一端的内壁上具有逐渐缩口的球座,球座的中间位置具有通口,半球状透镜13设置在所述的球座中且该半球状透镜13部分伸出的通口。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龙头座1;仪表座2;左转向灯3;右转向灯4;分隔凸起5;矩形块6;左前大灯座7;右前大灯座8;反光罩9;外罩10;底座11;发光片12;半球状透镜13;橡胶套14;环形套15;矩形连接块16;支架17;销轴18;橡胶块19;龙头罩20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