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办公室智能照明装置及其照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10346发布日期:2019-03-15 19:40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办公室智能照明装置及其照明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照明领域,尤其是一种办公室智能照明装置及其照明系统。



背景技术:

世界上的照明用电(照明光源的耗电量)约占总发电量的10%-20%。在中国,照明用电约占总发电量的10%。随着中国现代化发展速度的加快,照明用电量逐年上升,而电力增长率又不相适应,因此,研制、开发和推广应用节能型电光源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办公室是处理一种特定事务的地方或提供服务的地方。是提供工作办公的场所,不同类型的企业,办公场所有所不同,由办公设备,办公人员及其它辅助设备组成。在一些大型的办公时内部,需要安装大量的周明用具,长时间打开将浪费大量的电能,而使用时在依次打开,又非常的麻烦。对于会议室有时候会出现没有及时切断电源等情况,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办公室智能照明装置及其照明系统,以实现合理控制办公室各个区域的照明设备的使用。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办公室智能照明装置,包括:光源模块、环境感应模块和控制模块;

所述光源模块通过底座安装于办公室需求位置,光源模块输入端与控制模块输出端电连接;

环境感应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相连,所述环境感应模块包括红外线感应器与光传感器。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办公室智能照明系统,包括电源模块、两个以上的智能照明装置和无线控制终端;

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智能照明装置和无线控制终端相连接;

所述智能照明装置与无线控制终端相连。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立不同办公室区域的智能照明系统,实现有针对性的开关智能照明装置,达到既能满足办公区域需求,又能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智能照明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智能照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智能照明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办公室智能照明装置100,包括:光源模块110、环境感应模块120和控制模块130。

光源模块110通过底座安装于办公室需求位置,光源模块110输入端与控制模块120输出端电连接。

其中,所述光源模块110包括管制照明工具和筒制照明工具。管制照明工具是指长方形或圆柱形的照明工具,筒制照明工具是指圆形或环形的照明工具。管制照明工具和筒制照明工具之间以并联的方式相互连接。以并联的方式相互连接,在单个照明工具损坏时不会影响整个装置的使用,也给维修留出缓冲期间,管制照明工具和筒制照明工具为节能灯、日光灯和LED灯(Light-Emitting Diode Light,发光二极管)中的一种。节能灯,又称为省电灯泡、电子灯泡、紧凑型荧光灯及一体式荧光灯,是指将荧光灯与镇流器(安定器)组合成一个整体的照明设备。日光灯即低压汞灯,是利用低气压的汞蒸气在通电后释放紫外线,从而使荧光粉发出可见光的原理发光,因此它属于低气压弧光放电光源。LED灯是一块电致发光的半导体材料芯片,用银胶或白胶固化到支架上,然后用银线或金线连接芯片和电路板,四周用环氧树脂密封,起到保护内部芯线的作用,最后安装外壳,所以LED灯的抗震性能好。光源模块可以在三种灯之间随意做出选择,也可以根据实际使用场景进行不同选择。如在办公区域安装LED灯,在走廊安装节能灯,在会议室安装日光灯等。控制模块用于接收信号,控制光源模块开启或关闭。

具体的,光源模块通过底座安装于办公室需求位置,如安装于办公区域的天花板、会议室的天花板、走廊区域的天花板或走廊区域的侧边墙面。光源模块输入端与控制单元控制模块输出端电连接,控制模块高输出信号,控制光源模块的开启或关闭。

环境感应模块130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120相连,所述环境感应模块130包括红外线感应器131与光传感器132。

其中,红外线感应器131是基于红外线技术的自动控制产品,当有人进入感应范围时,专用传感器探测到人体红外光谱的变化,自动接通负载,人不离开感应范围,将持续接通;人离开后,延时自动关闭负载。光传感器132是一种传感装置,主要由光敏元件组成,主要分为环境光传感器、红外光传感器、太阳光传感器、紫外光传感器四类,主要应用在改变车身电子应用和智能照明系统等领域。现代电测技术日趋成熟,由于具有精度高、便于微机相连实现自动实时处理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在电气量和非电气量的测量中。

具体的,环境感应模块中红外线感应器和光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相连。红外线感应器将自己采集到的人体信息传递给控制模块,光传感器将自己采集到的环境光信息传递给控制模块。

具体的,若是在办公室走廊区域,可以设置红外线感应器检测到10米范围内有人时灯亮起,亮起情况下测到10m范围内没有人,则延时3分钟熄灭。若是在办公区域,可以设置工作时间灯常亮,超过工作时间,红外线感应器检测10米范围内是否有人,若有人则保持光源模块常亮,若无人则关闭光源模块。若是在会议室区域,则设置光源模块在预设会议时间保持常亮(会议时间需要预先设置),当预设会议时间结束后,红外线感应器检测10米范围内是否有人,若无人则关闭光源模块。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立不同办公室区域的智能照明系统,实现有针对性的开关智能照明装置,达到既能满足办公区域需求,又能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的效果。

实施例二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智能照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办公室智能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模块200、两个以上的智能照明装置100和无线控制终端300;

所述电源模块200分别与智能照明装置100和无线控制终端300相连接;

其中,智能照明装置100,包括:光源模块110、环境感应模块120和控制模块130。光源模块110通过底座安装于办公室需求位置,光源模块110输入端与控制模块120输出端电连接。环境感应模块130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120相连,所述环境感应模块130包括红外线感应器131与光传感器132。

其中,所述电源模块200包括顺次连接的电源开关、保护电路、整流降压电路、储能电容和电压检测电路。

所述两个以上智能照明装置100之间以并联的方式相互连接。

其中,并联是元件之间的一种连接方式,其特点是将2个同类或不同类的元件、器件等首首相接,同时尾尾亦相连的一种连接方式。通常是用来指电路中电子元件的连接方式,即并联电路。

具体的,两个以上智能照明装置100之间以并联的方式相互连接保证了智能照明装置之间的独立性,使得一个损坏或故障的智能照明装置不影响其他的智能照明装置的使用。

具体的,电源电路包括顺次连接的电源开关、保护电路、整流降压电路、储能电容和电压检测电路,光源模块与储能电容连接,所述的电压检测电路和电源开关分别与控制模块连接。电压检测电路通过检测储能电容的电压值来控制电源开关。当检测到储能电容的电压值达到额定输出电压的100%时,关闭电源开关,完全依靠储能电容的放电来维持整个智能光源的正常工作;当检测到储能电容的电压值降到额定输出电压的50%时,打开电源开关,对储能电容开始充电。循环检测电压来控制电源开关的开闭,合理节能省电。

智能照明装置100与无线控制终端300相连。

其中,控制终端(Control Termination)是指能够控制一个、套设备或者几套设备的终端控制器。一个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站由基站台和控制终端两大部分组成。其中控制终端是连接基站台和市话的纽带,是整个系统的监测和指挥中心。控制终端一般由控制电路、无线接口电路、有线接入电路及交换电路四大部分组成。无线控制终端控制光源模块、环境感应模块和控制模块的开启和关闭。

具体的,智能照明与无线控制终端连接,可以更好的管理多个智能照明设备。比如可以通过无线终端设定会议室的使用时间,进而控制会议室照明设备的常规开启和关闭时间。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立不同办公室区域的智能照明系统,实现有针对性的开关智能照明装置,达到既能满足办公区域需求,又能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的效果。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