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发射二极管及具有其的PCB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52506发布日期:2019-01-18 19:32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红外发射二极管及具有其的PCB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红外发射二极管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红外发射二极管及具有其的PCB板。



背景技术:

红外发射二极管是一种能发出红外线的二极管,通常应用于遥控器等场合。常用的红外发射二极管其外形和发光二极管LED相似,发出红外光,现有遥控器采用的红外发射二极管采用的是插装结构设计,该结构红外发射二极管在使用之前需要进行引脚成型,需投入引脚成型设备并存在机械加工本体内部金线受应力损伤隐患,同时存在加工一致性差导致在PCB 插孔处难以一次性插装到位问题,红外发射二极管生产时需要先剪脚,存在低效及损伤焊点质量隐患,此结构红外发射二极管只能采用手工焊接生产,十分低效,同时存在焊接质量一致性差一次通过率低,造成二次补焊问题影响质量可靠性,现有技术中的一些电器元件采用了直插结构,如专利号为ZL201620977297.1的专利中的直插LED,其主体插于PCB板中,方便安装,但是这种直插LED的主体部的上部平台很短,且下端设置了垂直部,安装时需要与PCB板上的与垂直部相对应的孔对准后才能安装,导致装配繁琐,且上部平台与PCB板的接触面积过小,易发生主体下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外发射二极管及具有其的PCB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红外发射二极管加工及安装困难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红外发射二极管,包括:主体部,主体部的前端设置有发射部,主体部的上端设置有吸片平台,吸片平台的底部设置有配合平面,配合平面沿主体部的前后方向贯穿吸片平台的底部,主体部穿设在PCB板体的安装孔中,配合平面用于与安装孔的上端配合以将主体部支撑在安装孔上。

进一步地,主体部包括安装块,吸片平台设置在安装块的上端,吸片平台沿垂直于主体部前后方向的方向延伸,吸片平台包括:平台主体,安装块设置在平台主体的正下方;加长段,加长段设置在平台主体的延伸方向的端部;平台主体的底面与加长段的底面共同形成配合平面。

进一步地,主体部还包括引脚部,引脚部的第一端设置在主体部的后端;引脚部的第二端搭接在安装孔上,并通过焊锡焊接在PCB板体上。

进一步地,引脚部包括两个引脚,引脚包括:连接段,连接段的第一端与主体部的后端连接,连接段沿水平方向延伸;第一折弯段,第一折弯段的第一端与连接段的第二端连接,第一折弯段垂直于连接段;第二折弯段,第二折弯段的第一端与第一折弯段的第二端连接,第二折弯段垂直于第一折弯段,第二折弯段与连接段平行,第二折弯段搭接在安装孔上,并通过焊锡焊接在PCB板体上。

进一步地,安装块的底端设置有两个引导面,两个引导面之间的距离自上至下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引导面为引导曲面。

进一步地,发射部包括透镜,透镜为曲面透镜,曲面透镜的远离主体部的一端设置有发射尖端。

进一步地,配合平面底部设置有焊盘,焊盘与PCB板体之间通过焊锡焊接。

进一步地,焊盘沿主体部的前后方向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PCB板,PCB板包括PCB板体和红外发射二极管,该红外发射二极管为上述红外发射二极管。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红外发射二极管包括吸片平台,吸片平台的底部设置有配合平面,且配合平面沿主体部的前后方向贯穿吸片平台的底部,没有设置额外的定位结构,在加工时节省了定位结构的加工步骤,并且在安装时,工作人员可以直接将主体部穿设在PCB板体的安装孔中,而无需对准操作,安装过程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红外发射二极管安装在PCB板体上的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红外发射二极管的结构图;

图3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红外发射二极管的仰视图;

图4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红外发射二极管的左视图;

图5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红外发射二极管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主体部;11、吸片平台;111、平台主体;112、加长段;12、安装块;20、发射部;30、配合平面;40、PCB板体;41、安装孔;50、引脚部;51、连接段;52、第一折弯段; 53、第二折弯段;60、引导曲面;70、透镜。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正如背景技术中所记载的,红外发射二极管生产时需要先剪脚,存在低效及损伤焊点质量隐患,此结构红外发射二极管只能采用手工焊接生产,十分低效,同时存在焊接质量一致性差一次通过率低,造成二次补焊问题影响质量可靠性,现有技术中的一些电器元件采用了直插结构,如专利号为ZL201620977297.1的专利中的直插LED,其主体插于PCB板中,方便安装,但是这种直插LED的主体部的上部平台很短,且下端设置了垂直部,安装时需要与 PCB板上的与垂直部相对应的孔对准后才能安装,导致装配繁琐,且上部平台与PCB板的接触面积过小,易发生主体下沉。

参见图1至图5所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红外发射二极管,该红外发射二极管包括主体部10,主体部10的前端设置有发射部20,主体部10的上端设置有吸片平台11,吸片平台11的底部设置有配合平面30,配合平面30沿主体部10的前后方向贯穿吸片平台11的底部,主体部10穿设在PCB板体40的安装孔41中,配合平面30用于与安装孔41的上端配合以将主体部10支撑在安装孔41上。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红外发射二极管包括吸片平台,吸片平台的底部设置有配合平面,且配合平面沿主体部的前后方向贯穿吸片平台的底部,没有设置额外的定位结构,在加工时节省了定位结构的加工步骤,并且在安装时,工作人员可以直接将主体部穿设在PCB板体的安装孔中,而无需对准操作,安装过程更加便捷。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红外发射二极管能够实现机械化批量安装,其中在运输环节主要采用贴片机进行自动吸料,为了给贴片机提供更大的吸料面积,使吸料过程更加稳定,本实施例中的主体部10包括安装块12,吸片平台11设置在安装块的上端,吸片平台11沿垂直于主体部10的前后方向的方向延伸,吸片平台11包括平台主体111和加长段112,安装块12设置在平台主体111的正下方;加长段112设置在平台主体111的延伸方向的端部;平台主体111的底面与加长段112的底面共同形成配合平面30。通过设置加长段112,有效延长了吸片平台的整体长度,使贴片机能够更加稳定的吸料贴装,同时,也有效地防止了主体部从安装孔中掉落。其中,这里提到的安装孔的上方是指,安装孔的周围区域的上方。

参见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主体部10还包括引脚部50,引脚部50的第一端设置在主体部10的后端;引脚部50的第二端搭接在安装孔41上,并通过焊锡焊接在PCB板体40上。通过引脚部50进行支撑,防止主体部掉落,同时通过焊锡焊接引脚部第二端,使引脚部连接在PCB板体上。

参见图2至图5所示,具体来说,本实施例中的引脚部50包括两个引脚,引脚包括连接段51、第一折弯段52和第二折弯段53,连接段51的第一端与主体部10的后端连接,连接段51沿水平方向延伸;第一折弯段52的第一端与连接段51的第二端连接,第一折弯段52 垂直于连接段51;第二折弯段53的第一端与第一折弯段52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弯折段垂直于第一折弯段52,第二折弯段53与连接段51平行,第二折弯段53搭接在安装孔41上,并通过焊锡焊接在PCB板体40上,以合理利用空间,实现主体部穿设在安装孔中,并固定。

为了方便工作人员操作,使安装块12能够顺利地进入安装孔,本实施例中的安装块12 的底端设置有两个引导面,两个引导面之间的距离自上至下逐渐减小。

为了保证导向效果,本实施例中的引导面为引导曲面60。

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发射部20包括透镜70,透镜70为曲面透镜,曲面透镜的远离主体部10的一端设置有发射尖端,以提高结构指向性,方便工作人员判断安装方向。

为了提高红外发射二极管与PCB板体间的连接强度,本实施例中的配合平面30底部设置有焊盘,焊盘与PCB板体40之间通过焊锡焊接。

本实施例中的焊盘沿主体部10的前后方向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PCB板,该PCB板包括PCB板体和红外发射二极管,该红外发射二极管为上述红外发射二极管。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红外发射二极管包括吸片平台,吸片平台的底部设置有配合平面,且配合平面沿主体部的前后方向贯穿吸片平台的底部,没有设置额外的定位结构,在加工时节省了定位结构的加工步骤,并且在安装时,工作人员可以直接将主体部穿设在PCB板体的安装孔中,而无需对准操作,安装过程更加便捷。

应该指出,上述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

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在上面详细的说明中,参考了附图,附图形成本文的一部分。在附图中,类似的符号典型地确定类似的部件,除非上下文以其他方式指明。图示说明的实施方案不意味是限制性的。在不脱离本文所呈现的主题的精神或范围下,其他实施方案可以被使用,并且可以作其他改变。将容易理解的是,如本文一般所描述的及附图所图示说明的,本公开的方面可以在广泛种类的不同的配置中被编排、代替、组合、分开以及设计,所有这些在本文被明确地考虑。

根据本申请所描述的特定实施方案的本公开将不受限制,其被意图作为各种方面的图示说明。如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是清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作许多修改和变更。在本公开范围内,功能上等同的方法和设备,除了本文所列举的那些之外,从前述来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是清晰的。。。将理解的是,本公开不限于特定的方法、试剂、化合物、组成或生物系统,其当然可以变化。也将理解的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仅是出于描述特定的实施方案的目的,而并非意图是限制性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