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结构与路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04098发布日期:2019-03-02 01:56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固定结构与路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固定结构与路灯,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固定结构与具有此固定结构的路灯。



背景技术:

一般的路灯,可分为固定于地面的灯杆以及可安装或拆卸于灯杆上的灯具两部分,而灯具则是以螺丝锁固于灯杆上。随着时间的增加,道路上存在着越来越多不同时期所制造,并固定于地面的灯杆。

然而,现有的灯具固定方式,用来锁固灯具的螺丝经过长时间使用容易氧化生锈,现场作业人员为了维修或更换灯具,常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拆除旧灯具,使得灯具的组装常须花费较长的时间。另一方面,在不同时期所安装的灯杆,其尺寸不尽相同,现场作业人员常需要花费时间确认施工条件,以调整施工方式,也因此增加了作业的复杂度,从而增加了组装所需花费的时间。除此之外,随着现场作业人员施工作业时间的增加,也会导致施工的危险性增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固定结构与路灯,其可简化灯具的组装过程,从而减少工序以节省人工及减少工时,并可提高施工时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固定结构,用于将灯具固定于灯杆上,包括固定座、至少一滑动件及锁固件。固定座包括座体、第一螺纹部、容置空间及至少一穿槽。第一螺纹部设置于座体的外表面。容置空间位于座体内,且适于容纳灯杆。穿槽设置于第一螺纹部,且连通容置空间及外界。滑动件可滑动地设置于穿槽,且滑动件适于抵接于灯杆,以固定灯杆及固定座间的相对位置。锁固件包括对应第一螺纹部的第二螺纹部。第二螺纹部位于穿槽,且适于抵接于滑动件,以固定滑动件及固定座间的相对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固定座更包括限位部,连接于座体,且适于限制锁固件在第一螺纹部的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限位部的外径大于第一螺纹部的外径,且限位部的内径小于座体的内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滑动件的移动方向垂直于固定座的中心轴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穿槽的数量为三个,三个穿槽等分地配置于固定座的外周缘,且滑动件的数量对应穿槽的数量为三个。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滑动件包括本体、至少一第一抵接部、至少一第二抵接部及至少一第三抵接部。本体具有第一平面。第二螺纹部适于抵接于第一平面。第一抵接部、第二抵接部及第三抵接部突出于本体相对第一平面的一侧。第一抵接部的接触端相对于第一平面的距离大于第二抵接部的接触端及第三抵接部的接触端相对于第一平面的距离,且第二抵接部的接触端相对于第一平面的距离大于第三抵接部的接触端相对于第一平面的距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滑动件包括本体及至少一第四抵接部。本体具有第一平面。第二螺纹部适于抵接于第一平面。第四抵接部突出设置于本体相对第一平面的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滑动件具有第一平面及连接第一平面的第一斜面,且锁固件具有对应第一平面的第二平面及对应第一斜面的第二斜面,其中锁固件适于通过第二斜面推动第一斜面以使滑动件沿垂直于固定座的中心轴线的方向移动靠近容置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固定座具有连通道,用以连通容置空间及灯具内的配线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路灯,包括灯杆、灯具以及固定结构。固定结构连接灯杆及灯具,且包括固定座、至少一滑动件以及锁固件。固定座包括座体、第一螺纹部、容置空间以及至少一穿槽。座体连接灯具。第一螺纹部设置于座体的外表面。容置空间位于座体内,且用于容纳灯杆。至少一穿槽设置于第一螺纹部,且连通容置空间及外界。滑动件可滑动地设置于穿槽,且滑动件适于抵接灯杆,以固定灯杆及固定座间的相对位置。锁固件包括对应第一螺纹部的第二螺纹部,第二螺纹部位于穿槽,且适于抵接滑动件,以固定滑动件及固定座间的相对位置。

基于上述,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的固定结构与路灯中,容置空间适于容纳灯杆,滑动件可固定灯杆及固定座间的相对位置,锁固件的第二螺纹部可固定滑动件及固定座间的相对位置,藉此简化灯具的组装过程,以节省工序、节省人工及减少工时,并可提高施工时的安全性。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一种固定结构组装于灯杆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固定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固定结构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固定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3的固定结构的锁固件的第二斜面推动滑动件的示意图。

图6是图3的固定结构的锁固件的第二螺纹部抵接该滑动件的第一平面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固定结构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50:灯具

51:配线空间

100:固定结构

110:固定座

111:座体

112:第一螺纹部

113:容置空间

114:穿槽

115:限位部

116:连通道

120:滑动件

121:本体

122:第一抵接部

122a:接触端

123:第二抵接部

123a:接触端

124:第三抵接部

124a:接触端

130:锁固件

131:第二螺纹部

A:中心轴线

B1、B2:外径

C1、C2:内径

D1、D2、D3:距离

E1:第一平面

E2:第二平面

F1:第一斜面

F2:第二斜面

200A、200B、200C、200D:灯杆

300:固定结构

320:滑动件

321:本体

325:第四抵接部

325a:接触端

D4: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一种固定结构组装于灯杆的立体示意图。为了简洁图面,在图1中示意性地示出灯杆200A的局部。图2是图1的固定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图1的固定结构的局部剖面示意图。为了简洁图面,在图3中分别以单点划线与双点划线示出与灯杆200A不同尺寸的灯杆200B与灯杆200C。图6是图3的固定结构的锁固件的第二螺纹部抵接该滑动件的第一平面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固定结构100可用以将灯具50安装在灯杆200A,灯杆200A例如是路灯的灯杆,但不在此限。

请参考图2、图3及图6,固定结构100包括固定座110、至少一滑动件120及锁固件130。固定座110包括座体111、第一螺纹部112、容置空间113及至少一穿槽114。第一螺纹部112设置于座体111的外表面。容置空间113位于座体111内,且容置空间113适于容纳灯杆200A。穿槽114设置于第一螺纹部112,且穿槽114连通容置空间113及外界。滑动件120可滑动地设置于穿槽114,且滑动件120适于抵接于灯杆200A,以固定灯杆200A及固定座110间的相对位置。锁固件130包括对应第一螺纹部112的第二螺纹部131。第二螺纹部131位于穿槽114,且锁固件130的第二螺纹部131适于抵接于滑动件120,以固定滑动件120及固定座110间的相对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座110具有连通道116,灯具50连接于固定座110的座体111,其中连通道116连通容置空间113及灯具50内的配线空间51,作为提供灯具50电力来源的电力走线(未示出)可依序从灯杆200A内穿过固定座110内的容置空间113、连通道116与灯具50内的配线空间51,连接到发光模块(未示出)。在本实施例中,灯具50可为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灯具,但不在此限。

请参考图1至图3,在本实施例中,至少一穿槽114的数量可为三个,三个穿槽114等分地配置于固定座110的外周缘,且至少一滑动件120的数量对应穿槽114的数量可为三个,但不在此限。藉此,三个滑动件120可均匀地接触到灯杆200A,使得固定座110可较稳固地固定于灯杆200A,如此可避免强风吹动固定座110在灯杆200A上产生移动。为了简洁说明,以下仅以其中之一的穿槽114及滑动件120进行描述。

具体而言,固定座110可更包括连接于座体111的限位部115,其中限位部115的外径B1大于座体111在第一螺纹部112的外径B2,以使限位部115可限制锁固件130在第一螺纹部112的移动,且限位部115的内径C1小于座体111的内径C2,以使灯杆200A移入容置空间113时不会与座体111产生干涉,可确保灯杆200A移入座体111内部的容置空间113,且可使灯杆200A移入容置空间113时更为顺畅。

图4是图3的固定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请参考图2至图4,固定座110具有中心轴线A,滑动件120的滑动方向垂直于固定座110的中心轴线A。滑动件120包括本体121、至少一第一抵接部122、至少一第二抵接部123及至少一第三抵接部124。滑动件120的本体121具有第一平面E1及连接第一平面E1的第一斜面F1。锁固件130具有对应第一平面E1的第二平面E2及对应第一斜面F1的第二斜面F2。锁固件130可通过第二斜面F2推动第一斜面F1以使滑动件120沿垂直于固定座110的中心轴线A的方向移动靠近位于固定座110内的容置空间113。锁固件130的第二螺纹部131适于抵接于滑动件120在本体121的第一平面E1。第一抵接部122、第二抵接部123及第三抵接部124突出于本体121相对远离第一平面E1的一侧。

请参考图2、图3及图6,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抵接部122的接触端122a相对于第一平面E1的距离D1大于第二抵接部123的接触端123a相对于第一平面E1的距离D2及第三抵接部124的接触端124a相对于第一平面E1的距离D3,即D1>D2,且D1>D3,且第二抵接部123的接触端123a相对于第一平面E1的距离D2大于第三抵接部124的接触端124a相对于第一平面E1的距离D3,即D2>D3,但不在此限。在本实施例中,接触端122a、接触端123a及接触端124a可为略呈尖顶状或圆顶状的构造,如此可降低制造时的材料消耗,藉此降低成本。此外,至少一第一抵接部122、至少一第二抵接部123及至少一第三抵接部124的数量可为两个,藉此可提升滑动件130固定灯杆(例如是灯杆200A、200B或200C)的稳定度,使得固定座110可较稳固地固定于灯杆200A,如此可避免强风吹动固定座110在灯杆200A上产生移动。

换言之,第一抵接部122、第二抵接部123及第三抵接部124可用于固定不同外径的灯杆,例如第一抵接部122可用于固定灯杆200C,第二抵接部可用于固定灯杆200B,第三抵接部可用于抵接灯杆200A,且灯杆200A、灯杆200B及灯杆200C的外径皆不相同。举例而言,灯杆的外径可介于25毫米至76毫米间,但不在此限。因此,在本实施例的固定结构100中,单一的滑动件120即可利用不同尺寸设计的第一抵接部122、第二抵接部123及第三抵接部124,固定多种不同尺寸的灯杆(例如灯杆200A、灯杆200B或灯杆200C),如此可减少现场作业人员的安装工序,藉此提升组装的便利性并节省工时。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滑动件也可仅具有单一尺寸的抵接部,但不在此限。

实际将本实施例的固定结构100组装至灯杆200A时(此处以固定结构100组装至灯杆200A为例,将固定结构100组装至灯杆200B、灯杆200C的方法亦同,在此不一一赘述),如图2及图3所示,可先将滑动件120放置于固定座110的穿槽114内,且灯杆200A放置于固定座110的容置空间113内,接着旋转锁固件130使之移动到遮蔽穿槽114的位置,并且使锁固件130接触于滑动件120,如图3及图4所示。此时,锁固件130的第二平面E2接触于滑动件120的第一平面E1,且锁固件130的第二斜面F2接触于滑动件120的第一斜面F1,而第三抵接部124的接触端124a尚未接触到灯杆200A。

图5是图3的固定结构的锁固件的第二斜面推动滑动件的示意图。请参考图2、图4及图5,持续旋转锁固件130,锁固件130的第二斜面F2将会推动滑动件120的第一斜面F1,使滑动件120的整体朝垂直于固定座110的中心轴线A的方向移动靠近固定座110的容置空间113,并且滑动件120的第一平面E1将会移动远离锁固件130的第二平面E2,而第三抵接部124的接触端124a尚未接触到灯杆200A。

请参考图2、图5及图6,继续旋转锁固件130,锁固件130的第二斜面F2将会移离滑动件120的第一斜面F1。接着,锁固件130的第二螺纹部131将会抵接于滑动件120的第一平面E1。此时,第三抵接部124的接触端124a将会抵接于灯杆200A,从而固定住灯杆200A及固定座110间的相对位置,如图6所示,藉此可简化灯具50组装过程,以节省工序、节省人工及减少工时,并可提高施工时的安全性。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固定结构的示意图。请参考图7,本实施例的固定结构300及前述实施例的固定结构100的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滑动件320包括本体321及至少一第四抵接部325。本体321具有第一平面E1。锁固件130的第二螺纹部131适于抵接于第一平面E1。第四抵接部325突出设置于本体321相对远离第一平面E1的一侧。

在本实施例中,至少一第四抵接部325的数量例如是两个,但不在此限。第四抵接部325的接触端325a可用于抵接灯杆200D。第四抵接部325的接触端325a相对于第一平面E1具有距离D4。简言之,本实施例的滑动件320仅具有单一尺寸的第四抵接部325,现场的工作人员可根据灯杆200D的尺寸选择对应的滑动件320。

综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的固定结构中,容置空间适于容纳灯杆,滑动件可固定灯杆及固定座间的相对位置,锁固件的第二螺纹部可固定滑动件及固定座间的相对位置,藉此简化灯具的组装过程,以节省工序、节省人工及减少工时,并可提高施工时的安全性。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