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灯珠排列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30177发布日期:2019-03-30 07:52阅读:1643来源:国知局
一种LED灯珠排列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LED灯珠排列结构。



背景技术:

在用带有CCD或CMOS阵列的摄像机拍摄LED显示屏时,会出现令人困扰的摩尔纹现象。这是由于CCD或CMOS阵列的周期性结构与LED显示屏的周期性像素结构的空间频率相互作用,形成了摄像机拍摄后显示在显示器上的摩尔纹。传统的解决LED显示屏摩尔纹的方法是在LED显示屏前加装散光膜,将LED显示屏的点发光变为面发光,该方法可以有效的消除摩尔纹,但其是以牺牲对比度的方式解决问题,因为相邻像素间串光严重,LED显示屏的显示画面锐度和对比度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LED灯珠排列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

一种LED灯珠排列结构,包括有多个显示模块、箱体、以及设置在箱体内并与所述多个显示模块相连的显示控制电路,所述多个显示模块上均设有若干倾斜排列的LED灯条,相邻的LED灯条之间设有间隔空间,所述LED灯条上均匀分布有若干灯珠单元,且相邻的灯珠单元之间为镂空结构,所述LED灯条的出光侧设有光扩散结构,所述光扩散结构包括阵列式的框架,所述框架将其所在空间隔成多个子空间,所述子空间与所述灯珠单元一一对应,在每个所述子空间内设有光扩散介质。

优选的,所述光扩散介质为混有玻璃微珠的硅胶或树脂介质。

优选的,所述箱体为背面开门式结构。

优选的,所述光扩散结构在所述LED灯条上的投影全部覆盖所述LED灯条。

优选的,所述子空间内的光扩散介质于所述框架的顶部相连接形成覆盖于所述显示模块上的出光面,多个所述显示模块的出光面为一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出光面与所述箱体边缘密封连接。

优选的,所述子空间的形状呈锥形。

优选的,所述子空间与所述箱体内部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多个显示模块上均设有若干倾斜排列的LED灯条,相邻的LED灯条之间设有间隔空间,所述LED灯条上均匀分布有若干灯珠单元,采用倾斜排列的方式配合光扩散结构,灯珠单元发出的光经过光扩散介质后在出光面形成均匀的面光源,削弱了像素结构的周期性,有效消除了摩尔纹的产生条件,不同灯珠单元之间不会串光,保证了画面的对比度,保证优质的拍摄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相邻的灯珠单元之间设置镂空结构,并在相邻的LED灯条之间设置间隔空间,从而大大提高了透光性,降低了对背面采光的影响,而且能快速散发灯珠单元周围产生的热量,避免热量聚集对光扩散介质的影响,提高了显示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一种LED灯珠排列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LED灯珠排列结构的显示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LED灯珠排列结构的显示模块侧视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LED灯珠排列结构,包括有多个显示模块2、箱体1、以及设置在箱体1内并与所述多个显示模块2相连的显示控制电路,所述多个显示模块2上均设有若干倾斜排列的LED灯条5,相邻的LED灯条5之间设有间隔空间,所述LED灯条5上均匀分布有若干灯珠单元4,且相邻的灯珠单元4之间为镂空结构,所述LED灯条的出光侧设有光扩散结构3,所述光扩散结构3包括阵列式的框架,所述框架将其所在空间隔成多个子空间6,所述子空间6与所述灯珠单元一一对应,在每个所述子空间6内设有光扩散介质。

所述光扩散介质为混有玻璃微珠的硅胶或树脂介质。

所述箱体1为背面开门式结构。

所述光扩散结构在所述LED灯条上的投影全部覆盖所述LED灯条。

所述子空间6内的光扩散介质于所述框架的顶部相连接形成覆盖于所述显示模块上的出光面8,多个所述显示模块的出光面8为一体结构。可以使光扩散介质在框架的顶部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光扩散层,进一步改善出射光的均匀性,并且该光扩散层的厚度保证在消除摩尔纹的基础上不会使灯珠单元的出射光发生串扰。

所述出光面与所述箱体1边缘密封连接,增强了显示模块的防水防尘性能。

所述子空间6的形状呈锥形,利于光束的散发。所述子空间6与所述箱体1内部相连通,加快了空气流通,提高了散热效果。

本实施例中,光扩散结构3的出光面为一均匀的面光源,因此消除了摩尔纹的产生条件,并且由于每个灯珠单元对应一个子空间6,不同灯珠单元4之间不会串光,保证了画面的对比度,消除摩尔纹的干扰。相邻的灯珠单元4之间为镂空结构,使子空间内产生的热量经镂空结构传递至显示模块外,避免了热量聚集对灯珠单元4发光性能的影响,且避免了对背面采光的影响,当某个灯珠单元4发生故障时,检修人员可快速定位故障灯珠,维护更方便。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