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基站型智慧路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50982发布日期:2019-06-29 01:28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信基站型智慧路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基站型智慧路灯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供电的一种通信基站型智慧路灯。



背景技术:

中国路灯存量在2800万-3000万盏。近几年每年新增路灯数量为15%-20%,约300万-600万盏。按照每年增路灯数量全部为LED灯具,每盏1000-2000元计算,年增量在30亿-60亿元人民币。

我国的路灯建设取得了飞速的发展,道路照明质量不断提高,高强度气体放电灯被广泛使用,对改善我国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方便群众生活,美化城市和作为一个外向型现代化城市的建设起了很大作用。

现有技术中的路灯主要采用电网供电,这种供电形式比较浪费能源,铺设电网也费时费力。此外,现有技术中的路灯聚光能力不强,从而降低了照明的辐射距离及范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一种通信基站型智慧路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通信基站型智慧路灯,包括灯杆,所述灯杆上端连接有光伏板,所述灯杆中部支架上设有与光伏板连通的总控箱,所述总控箱内设有太阳能电池和与所述太阳能电池连接的控制电路,所述灯杆上通过一固定座还固定有延伸杆,所述延伸杆的自由端固定有与所述总控箱连接的灯头。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灯杆固定在一底座上。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灯头包括一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尾部设有一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与所述延伸杆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固定板上固定有发光组件和变压器,所述发光组件和变压器分别与所述总控箱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发光组件包括由固定板上部的上壳和固定板下部的防水灯罩组成的封闭腔体,所述封闭腔体内的固定板上设有通孔。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固定板下部设有灯座,所述灯座四周设有固定螺栓座,固定螺栓贯穿所述固定螺栓座,将所述防水灯罩固定在所述灯座内部。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封闭腔体内固定有电路板和与所述电路板连接的灯珠。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固定板上表面阵列有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覆盖导热的上壳。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防水灯罩内侧面阵列有聚光棱镜。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通信基站型智慧路灯,包括灯杆,所述灯杆上端连接有光伏板,所述灯杆中部支架上设有与光伏板连通的总控箱,所述总控箱内设有太阳能电池和与所述太阳能电池连接的控制电路,所述灯杆上通过一固定座还固定有延伸杆,所述延伸杆的自由端固定有与所述总控箱连接的灯头。本发明体用一种具有太阳能供电模式的通信基站型智慧路灯,通信基站型智慧路灯本身具有聚光结构,可以在同等规格下提高关照亮度,节省能源,绿色环保。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本发明路灯结构示意图。

固定板1,灯座2,防水灯罩3,固定螺栓座4,上壳5,散热翅片6,变压器7,连接座8,灯头9,灯杆10,光伏板20,固定座30,总控箱40,底座50,延伸杆6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所示的通信基站型智慧路灯,包括灯杆10,灯杆10上端连接有光伏板20,灯杆10中部支架上设有与光伏板20连通的总控箱40,总控箱40内设有太阳能电池和与太阳能电池连接的控制电路,灯杆10上通过一固定座30还固定有延伸杆60,延伸杆60的自由端固定有与总控箱40连接的灯头9。

灯杆10固定在一底座50上。

灯头包括一固定板1,固定板1尾部设有一连接座8,连接座8与延伸杆60连接。

固定板1上固定有发光组件和变压器7,发光组件和变压器7分别与总控箱40连接。

发光组件包括由固定板1上部的上壳5和固定板1下部的防水灯罩3组成的封闭腔体,封闭腔体内的固定板1上设有通孔。

固定板1下部设有灯座2,灯座2四周设有固定螺栓座4,固定螺栓贯穿固定螺栓座4,将防水灯罩3固定在灯座2内部。

封闭腔体内固定有电路板和与电路板连接的灯珠。

本产品中电路板,供电电路等为现有技术,具体结构不赘述。

固定板1上表面阵列有散热翅片6,散热翅片6覆盖导热的上壳5。

防水灯罩3内侧面阵列有聚光棱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