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感应照明一体式透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9607发布日期:2019-04-03 00:51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感应照明一体式透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学透镜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感应照明一体式透镜。



背景技术:

目前,日常家居办公所使用的照明系统,大多由按扭式或旋扭式等机械式开关来控制照明灯的工作状态。在夜晚或者周围环境较为昏暗、漆黑的情况下要使用照明灯照明,往往需 要摸黑去寻找开关,使用起来十分不便,而且如果是对周围环境不熟悉的人,更容易发生诸 如找不到开关的情况。此外,机械式开关过于频繁和长久的使用,会给开关内部的机械活动 部分带来磨损,使开关失灵,导致整个照明系统不能正常的工作。

针对以上情况,人们设计了多种由感应控制开关来控制照明灯的照明系统。现有的感应控制方式包括声控感应控制、红外线感应控制和光控感应控制等:声控感应控制是指通过感 应由外界发出的声响,特别是由人发出的声响,然后发出电信号来控制照明灯开或关;红外线感应控制是指通过感应由装置射出的红外线光束是否被触动来发出电信号来控制照明灯开 或关;而光控感应控制是指通过光敏电阻感应外界光线的强弱来发出电信号来控制照明灯开或关。用来控制照明灯的感应控制开关可以采用上述感应控制方式的其中一种,也可以是上述中的任意两种,还可以是将三种感应控制方式集于一体。只需通过感应外界的声响、红外 线光束是否被触动或者光线亮度的强弱就能控制照明灯的开关,从而避免了需触摸到开关才 可实现对照明灯的控制,给使用带来了方便,同时也避免了使用上对开关带来磨损,延长了照明系统的使用寿命。

但是,目前的一体式照亮感应灯都只是简单的导光外壳罩设,配光效果较差,而且在夜晚的时候光晕模糊不够清晰,缺乏配套的透镜加强配光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感应照明一体式透镜,通过蜂窝状导光部配合感应灯,中间的灯罩部配合照明灯,实现高效配光,避免以往照明感应一体灯配光较差的麻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感应照明一体式透镜,由PC制成,其包括面板部,面板部具有中央通孔;连通中央通孔且位于面板部一侧的孔套部;环设于面板部且位于孔套部一侧的多个间隔的封边部;安装于相邻封边部之间的卡扣部,卡扣部与封边部具有间隙;铺设于面板部且位于封边部与孔套部之间的蜂窝状导光部;以及固定于中央通孔的灯罩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灯罩部通过注塑熔接于中央通孔,且具有凸出的导光球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卡扣部高于封边部,且具有沿封边部外圈设置的凸出倒扣。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蜂窝状导光部由正六边形的凸起的导光单元密布而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导光单元边长为2mm。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卡扣部设置为6个,且圆周阵列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孔套部长度设置为3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通过蜂窝状导光部配合感应灯,中间的灯罩部配合照明灯,实现高效配光,避免以往照明感应一体灯配光较差的麻烦。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必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感应照明一体式透镜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感应照明一体式透镜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感应照明一体式透镜侧视图。

附图标记

面板部10,中央通孔11,孔套部20,封边部30,卡扣部40,凸出倒扣41,蜂窝状导光部50,导光单元51,灯罩部60,导光球面6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实用新型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请一并参考图1至图3,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感应照明一体式透镜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感应照明一体式透镜主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感应照明一体式透镜侧视图。如图所示,一种感应照明一体式透镜,由PC制成,其包括面板部10,面板部10具有中央通孔11;连通中央通孔11且位于面板部10一侧的孔套部20;环设于面板部10且位于孔套部20一侧的多个间隔的封边部30;安装于相邻封边部30之间的卡扣部40,卡扣部40与封边部30具有间隙;铺设于面板部10且位于封边部30与孔套部20之间的蜂窝状导光部50;以及固定于中央通孔11的灯罩部60。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感应照明一体式透镜由PC制成,导光性能优越,适合目前大多数的灯照领域,其包括对应感应灯的面板部10与对应照明灯的灯罩部60。灯罩部60通过注塑熔接于中央通孔11,且具有凸出的导光球面61。导光球面61配合孔套部20套设安装照明灯泡,同时孔套部20长度设置为30mm,能够完全包覆灯泡,避免漏光,使用方便。

灯罩部60利用凸出的导光球面61完成光线的出射,同时球面设计,不断向四周折射光线,扩大了照射范围。同时,在面板部10的表面还环设了一圈间隔的封边部30,略小于面板部10的直径尺寸,其与孔套部20形成的内圈设置蜂窝状导光部50,对应感应灯,柔和配光,同时增强折射,扩大照明范围,实用方便。

封边部30相邻之间还间隔设置卡扣部40,卡扣部40高于封边部30,且具有沿封边部30外圈设置的凸出倒扣41,方便扣合到灯座壳体上,而且配合封边部30,起到紧密贴合的效果,提高密封性能。值得一提的是,卡扣部40设置为6个,且圆周阵列设置,对称排列,稳定性更好。

蜂窝状导光部50由正六边形的凸起的导光单元51密布而成,导光单元51表面凸起,相当有放大作用的凸透镜,能够不断折射光线,提高照射范围,而且正六边形的蜂窝设计,配光均匀稳定,效果更强。具体而言,导光单元51边长为2mm,造型美观,适用性强。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