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散热结构的家用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80801发布日期:2019-05-17 19:48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自散热结构的家用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自散热结构的家用灯。



背景技术:

家用灯通常包括灯座以及安装在灯座上的灯泡,为了美观,会在灯泡上设置灯罩,但是,由于灯罩罩在灯泡外,灯泡照明时间一长,其产生的热量无法快速散发出来,导致灯罩温度较高,且灯泡的使用寿命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家用灯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具有自散热结构的家用灯,从而能够将灯泡照明产生的热量快速导出并散发,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防止外罩温度过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自散热结构的家用灯,包括灯杆,安装在灯杆顶部的灯泡,安装在灯杆底部的灯座,位于灯杆上的搭持台,灯罩;所述灯罩包括相连接的内罩和外罩,所述内罩和外罩间形成有间隙,所述内罩内侧壁上涂有第一透明导热层,所述内罩外侧壁上涂有第二透明导热层,所述内罩侧壁上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通孔中填充透明导热柱,所述透明导热柱两端分别连接第一透明导热层和第二透明导热层,所述内罩内顶壁上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底部连接有卡圈,所述卡圈穿过灯泡放置在搭持台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透明导热层、第二透明导热层、透明导热柱均为透明硅胶材质。

优选的,所述第一透明导热层厚度为0.5-1mm。

优选的,所述第二透明导热层厚度为0.5-1mm。

优选的,,所述透明导热柱直径为1-2mm。

优选的,还包括连接内罩外顶壁和外罩内顶壁的连接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自散热结构的家用灯,通过设置外罩和内罩,在内罩内侧壁上涂有第一透明导热层,在内罩外侧壁上涂有第二透明导热层,在内罩侧壁的通孔中填充透明导热柱,从而能够将灯泡照明产生的热量快速导出并散发,延长了灯泡的使用寿命,防止了外罩温度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自散热结构的家用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灯杆,11-灯杆,12-搭持台,13-灯泡,2-内罩,20-通孔,200-间隙,3-外罩,4-连接杆,51-第一透明导热层,52-第二透明导热层,53-透明导热柱,6-卡圈,61-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所示的一种具有自散热结构的家用灯,包括灯杆11,安装在灯杆11顶部的灯泡13,安装在灯杆11底部的灯座1,位于灯杆11上的搭持台12,灯罩。

所述灯罩包括相连接的内罩2和外罩3。还包括连接内罩2外顶壁和外罩3内顶壁的连接杆4。所述内罩2和外罩3间形成有间隙200,用于散热。

所述内罩2内侧壁上涂有第一透明导热层51,所述内罩2外侧壁上涂有第二透明导热层52,所述内罩2侧壁上设有若干个通孔20,所述通孔20中填充透明导热柱53,所述透明导热柱53两端分别连接第一透明导热层51和第二透明导热层52。

灯泡13照明产生的热量聚集在内罩2内,通过第一透明导热层51、透明导热柱53、第二透明导热层52可将内罩2内的热量快速导出并散发,延长了灯泡13的使用寿命,防止了外罩3温度过高。

所述内罩2内顶壁上连接有若干个连杆61,所述连杆61底部连接有卡圈6,所述卡圈6穿过灯泡13放置在搭持台12上。卡圈6重量较大,从而可稳定地放置在搭持台12上,起到固定灯罩位置的作用。

所述第一透明导热层51、第二透明导热层52、透明导热柱53均为透明硅胶材质,从而不影响灯光照射。所述第一透明导热层51厚度为0.5-1mm,并优选为0.7mm。所述第二透明导热层52厚度为0.5-1mm,并优选为0.7mm。所述透明导热柱53直径为1-2mm,并优选为1.5mm。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