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04746发布日期:2019-05-31 21:34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照明装置,存在记载于日本特开2015-176817号公报(的第4B图)中的装置。该照明装置具备框体、光源部、反射部件、以及透光部件。框体承担作为壳体的作用,具有大致圆筒形状。另外,反射部件嵌合固定于框体,使光源部射出的光向透光部件侧反射。另外,透光部件使来自光源部的光透过,并使来自光源部的指向性较强的光扩散。透光部件在边缘部具有突出部,该突出部卡止于在反射部件设置的凹部。利用该卡止将透光部件固定于反射部件,从而防止透光部件在照明装置的使用中向下方掉落。

在上述照明装置中,由于透光部件的突起部卡止于在框体上固定的反射部件的凹部,因此能够防止透光部件向下方的掉落。然而,若即使出于某种问题而丧失了将透光部件卡止于反射部件的功能,也能够防止透光部件掉落,则可期待万无一失的安全,故优选。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照明装置在于提供能够更可靠地防止透光部件掉落的照明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实用新型的照明装置具备:光源;透光部件,具有突起部;反射部件,使来自光源的光朝向所述透光部件反射,透光部件固定于该反射部件;以及辅助反射部件,反射从透光部件射出的光,并具有供突起部卡止的卡止部。

此外,也可以是,卡止部包含设置于辅助反射部件的凹部,凹部在辅助反射部件的高度方向上的光源侧开口,且在辅助反射部件的厚度方向上贯通,突起部卡止于凹部的底部。

此外,也可以是,卡止部包含沿辅助反射部件的高度方向延伸且光源侧开口的槽、以及将该槽的与光源侧相反的一侧封闭的封闭部。

此外,也可以是,反射部件具有环状的突出部,该环状的突出部从反射部件的高度方向上的与光源侧相反一侧的端面突出。

此外,也可以是,辅助反射部件具有环状构造,辅助反射部件具有弯曲部,弯曲部向该辅助反射部件的径向的内侧弯曲,并包含于卡止部。

此外,也可以是,辅助反射部件具有环状构造,辅助反射部件具有突出部,突出部从该辅助反射部件的内周面向径向的内方侧突出且包含于卡止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照明装置,能够更可靠地防止透光部件掉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上述照明装置的剖视图。

图3为从上侧观察上述照明装置的反射部件时的立体图。

图4为从上侧观察上述照明装置的辅助反射部件时的立体图。

图5为从上侧观察上述照明装置的透光部件时的立体图。

图6为以包含高度方向与径向的剖切面且与图2不同的剖切面将上述照明装置剖切时的简略剖视图。

图7为上述照明装置中的图2的区域K周边的放大剖视图。

图8为变形例的照明装置中的与图6对应的简略剖视图。

图9为其他变形例的照明装置的一部分的简略剖视图。

图10为另一变形例的照明装置的一部分的简略剖视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101、201、301照明装置,30反射部件,38反射部件的高度方向的与光源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面,39环状的突出部,50透光部件,62、162、262、362辅助反射部件,69凹部,69a凹部的底部,169槽,170封闭部,269弯曲部,369突出部,R方向:反射部件的贯通孔的径向,θ方向:反射部件的贯通孔的周向,Z方向:照明装置的高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详细进行说明。此外,以下,在包括多个实施方式、变形例等的情况下,最初既假定适当组合其特征部分而构建新的实施方式。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以及附图中,R方向为以下说明的反射部件的贯通孔的径向,θ方向为上述贯通孔的周向。R方向与以下说明的辅助反射部件的杯状部的径向一致,θ方向与上述杯状部的周向一致。另外,Z方向表示照明装置1的高度方向。R方向、θ方向、以及Z方向彼此正交。在以下的说明中,对Z方向与从照明装置1的光源20射出的光的光轴方向一致的情况进行说明。然而,Z方向也可以不与从照明装置的光源射出的光轴方向一致。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铅垂方向、水平方向的表述,例如,在使用下侧、上侧、水平方向等时,其表述通过来自照明装置1的射出光被向铅垂方向下侧照射、该射出光的光轴与铅垂方向一致的状态来表现。在本实施例中,Z方向与铅垂方向一致。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1的立体图,图2为照明装置1的剖视图。照明装置1为嵌入型筒灯,埋入大厅等建筑物的天花板而配置,并对下方进行照明。如图1所示,照明装置1具备基台10、框体60、以及安装部70。基台10为照明装置1的外轮廓部件,具有大致有底圆筒形状,作为在内部安装光源20(参照图2)的安装台发挥功能。另外,基台10也作为散热片发挥功能,将来自光源的热向外部空气散热。因此,优选基台10由金属材料等热传导率高的材料构成。

框体60为大致圆筒状的部件,来自光源20的光穿过框体60的内部向照明装置1的外部射出。框体60的外径为与基台10的外径同等程度。框体60通过铝等金属材料、或者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树脂材料适当形成。框体60在Z方向上的光源20侧(上侧)的端部具有向Rθ平面的内侧突出的凸缘部63(参照图2)。螺钉81被从上侧拧入基台10以及凸缘部63,使框体60固定于基台10。

安装部70具有两个安装弹簧71。两个安装弹簧71例如以在框体60的径向(与R方向一致)上隔着框体60的中心轴对置的方式配置于框体60的外侧,各安装弹簧71安装于框体60的外周面。各安装弹簧71在向天花板的埋入孔固定前的状态下,沿与Z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安装弹簧71例如由长条状的金属板构成,具有板簧构造。

照明装置1通过安装弹簧71与埋入孔的周围抵接而固定于天花板。此外,安装弹簧71也可以设置3个以上。另外,安装部的构造不限于图1所示的构造,只要是能够将照明装置中除了安装部以外的部分即照明主体向天花板固定的构造,则可以是任意构造。

如图2所示,照明装置1还具备光源20、反射部件30、以及透光部件50。在后进行说明,通过由螺钉81进行的框体60向基台10的安装使反射部件30相对于照明装置1定位。并且,在该状态下,基台10的底面(主面)11以及反射部件30等划分出收容光源20的光源收容室41(参照图3)。光源20在该状态下在收容于光源收容室41的状态下,不能相对于照明装置1相对移动。

光源20发出成为照明装置1的照明光的光。光源20具有基板21、以及发光部22。光源20具有COB(Chip On Board)构造,发光部22包括安装于基板21的多个LED(light emitting diode)、以及密封多个LED的密封部件。基板21例如由陶瓷基板、树脂基板或者金属基底基板等构成。虽不进行详述,但在基板21形成一对电极端子、以及规定图案的金属布线。一对电极端子是为了从外部接收用于使LED发光的直流电力而设置的。另外,规定图案的金属布线是为了将LED彼此电连接而设置的。

LED例如由发出单色的可见光的裸芯片(Bare chip)构成,由通电则发出蓝色光的蓝色LED芯片构成。多个LED例如在基板21上以矩阵状配置。此外,LED也可以仅在基板上安装一个。密封部件例如由透光性树脂构成,作为对来自LED的光进行波长变换的波长变换材料而包含荧光体。密封部件例如由在硅酮树脂中使荧光体颗粒分散而成的含荧光体树脂构成。在光源20射出白色光、LED为发出蓝色光的蓝色LED芯片的情况下,荧光体颗粒例如由YAG系的黄色荧光体构成。密封部件例如既可以将全部的LED一并密封,也可以按每列呈线状将多个LED密封,还可以逐个单独密封各LED。

如图2所示,反射部件30具有贯通孔31,贯通孔31的内周面包含随着靠向Z方向的下侧而成为末端扩展的多个圆锥内周面32、33、34。反射部件30的下侧端部37与透光部件50的上表面以无缝隙或者与上表面在Z方向上仅稍有缝隙的状态对置。从光源20射出的光穿过贯通孔31。贯通孔31的内周面将来自光源20的光朝向透光部件50反射。反射部件30通过由其内周面反射从光源20射出的光,由此控制来自光源20的光的配光。反射部件30例如由白色树脂材料形成。作为构成反射部件30的树脂材料,能够适当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此外,反射部件30既可以由铝等金属材料形成,也可以是在树脂成型品的内表面形成有铝等金属膜的部件。

图3为从上侧观察反射部件30时的立体图。如图3所示,反射部件30划分出在上侧收容光源20(参照图2)的俯视呈大致正方形的长方体状的光源收容室41的一部分。虽不进行详述,在该实施例中,反射部件30在上侧具有凹部44,在该凹部44中插入固定未图示的部件。该部件、以及反射部件30的一部分划分出光源收容室41。反射部件30的贯通孔31具有圆形的上侧开口43,上侧开口43位于光源收容室41的下侧板部的大致中央,向光源收容室41开口。在俯视下,光源20的基板21具有与光源收容室41大致相同的形状以及大小,无缝隙地收容于光源收容室41。在该收容状态下,光源20的基板21被光源收容室41的侧壁部45保持,不能相对于反射部件30沿水平方向相对移动。

在光源收容室41的下侧设置有与Rθ方向平行、且以包围上侧开口43的方式配置的平面部46。另外,发光部22(参照图2)具有圆板形状,俯视下配设于大致正方形的基板21的下表面24(参照图2)的大致中央。如图2所示,基板21的下表面24的一部分与平面部46的大致整个面抵接,圆板状的发光部22收容于贯通孔31的上侧区域部分内。

如图3所示,反射部件30具有与螺钉81(参照图1)轴部的大致一半对应的形状的两个凹部48。两个凹部48隔着上侧开口43在R方向上对置。各凹部48的R方向的外侧开口,并沿Z方向贯通反射部件30。在通过两个螺钉81将基台10向框体60固定时,螺钉81以其轴部穿过凹部48的状态被拧入框体60的凸缘部63,且凹部48的内表面与螺钉81的轴部接触。其结果,若基台10通过两个螺钉81被固定于框体60,则反射部件30被一体固定于基台10以及框体60。如图2所示,在该状态下,光源20的基板21的上侧面与构成基台10底面的主面11接触。因此,光源20的Z方向位置被定位。

参照图2,透光部件50是具有透光性的透光部件,使来自反射部件40的光透过。透光部件50覆盖反射部件30的下侧开口,其结果,以覆盖光源20的下侧的方式配设,来保护光源20。透光部件50也可以具有控制来自反射部件30的光的配光的配光控制功能。在本实施方式中,透光部件50为菲涅尔透镜,具有透镜功能。另外,在透光部件50的光射出侧的表面形成多个凹凸,透光部件50还具有光扩散功能。透光部件50由具有透光性的透光性材料构成。透光部件50优选由丙烯酸、聚碳酸酯等透明树脂材料、或者玻璃材料形成。透光部件50固定于反射部件30以及框体60。在后详细说明透光部件50的安装构造。

如图2所示,框体60包括框主体61、以及辅助反射部件62,框主体61安装于基台10。框主体61为大致圆筒状的框体。框主体61的外径与基台10的外径为同等程度。框主体61例如由铝等金属材料或者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树脂材料形成。辅助反射部件62配置于框主体61的内侧。辅助反射部件62是例如由铝等薄的金属板构成的环状的框体,具有内径随着靠向下侧而增大的杯状部64。如图2所示,杯状部64的大致全部配置于透光部件50的下侧。杯状部64将从透光部件50射出的光反射,并向照射区域导光。

图4为从上侧观察辅助反射部件62时的立体图。如图4所示,辅助反射部件62具有包含杯状部64的主体部67、以及多个剖面呈大致L状的突起68,突起68包含高度方向延伸部68a、以及径向延伸部68b。多个突起68在杯状部的周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高度方向延伸部68a从主体部67的上侧端部沿Z方向延伸,径向延伸部68b从高度方向延伸部68a的上侧端部沿R方向外方侧延伸。

虽未图示,但框主体61的凸缘部63在从Z方向观察时,在与高度方向延伸部68a重叠的位置具有Z方向两侧开口且R方向内侧也开口的凹部。并且,该凹部在俯视下,具有与高度方向延伸部68ab在Rθ平面下的剖面对应的形状。高度方向延伸部68a穿过该凹部,径向延伸部68b的前端侧在从Z方向观察时与凸缘部63重叠。通过使径向延伸部68b的前端侧与凸缘部63抵接,从而将辅助反射部件62卡止于框主体61。通过螺钉81(参照图1)将基台10、框主体61、以及反射部件30一体固定时,反射部件30的下侧与框主体61的凸缘部63的上表面划分出与垂直于径向延伸部68b的延伸方向的剖面对应的剖面的贯通孔,该贯通孔沿径向延伸。通过将径向延伸部68b收容于该贯通孔,辅助反射部件62相对于反射部件30以及框主体61以不能相对移动的状态固定。此外,设置在辅助反射部件62的突起的数量可以等于或少于由反射部件30以及框主体61划分的贯通孔的数量。

接下来,对透光部件50的固定构造进行说明。图5为从上侧观察透光部件50时的立体图。如图5所示,透光部件50具有大致圆形的边缘,并包含多个第1突起部57、以及多个第2突起部58。多个第1突起部57与多个第2突起部58分别在θ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第1突起部57与第2突起部58设置于θ方向的不同位置。第1突起部57在包含R方向及Z方向的剖面上具有弯曲的L形状,并从透光部件50的边缘部56突出。第1突起部57包含高度方向延伸部57a、以及径向延伸部57b。高度方向延伸部57a从边缘部56向Z方向上侧延伸,径向延伸部57b从高度方向延伸部57a的上侧端部在Rθ平面内向R方向外方侧延伸。另一方面,第2突起部58从透光部件50的边缘部56向R方向外方侧延伸。

再次参照图3,反射部件30具有多个卡止部47,多个卡止部47在θ方向上以等间隔配置。各卡止部47包含在θ方向上对置的一对卡止爪42、42,这些爪部42a相互在θ方向上对置。参照图3以及图5,反射部件30所具有的多个卡止部47的θ方向位置与透光部件50所具有的多个第1突起部57的θ方向位置一致。

再次参照图2,第1突起部57穿过反射部件30的下侧端部37的下侧后,前端侧进入一对卡止爪42、42之间,前端侧的下侧由于爪部42a而受到上侧的力。另外,第1突起部57的前端侧的θ方向宽度与一对卡止爪42、42的θ方向宽度大致一致。其结果,透光部件50被固定于反射部件30,并通过卡扣配合构造固定于反射部件30。因此,透光部件50经由反射部件30被固定于基台10以及框主体61。

透光部件50进一步还卡止于辅助反射部件62。详细而言,如图4所示,辅助反射部件620具有多个凹部69,多个凹部69在θ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凹部69是卡止部的一个例子。凹部69在Z方向的光源20侧(上侧)开口,且沿辅助反射部件62的厚度方向贯通。参照图4以及图5,辅助反射部件62所具有的多个凹部69的θ方向位置与透光部件50所具有的多个第2突起部58的θ方向位置一致。第2突起部58从上侧插入凹部69,配置于一对凹部侧面69b之间。图6为以包含Z方向与R方向的剖切面且与图2不同的剖切面将照明装置1剖切时的简略剖视图。如图6所示,第2突起部58卡止于凹部69的Z方向下侧的底69a。其结果,透光部件50卡止于被固定在框主体61以及反射部件30的辅助反射部件62。

图7为图2的区域K周边的放大剖视图。如图7所示,透光部件50在R方向外方侧具有仅上侧开口的环状槽54。另外,反射部件30具有从Z方向的与光源20侧相反的一侧(下侧)的端面38向下侧突出的环状的突出部39。环状的突出部39收容于环状槽54内。关于设置该构造的理由,于以下进行说明。另外,虽不进行详述,但照明装置1在光源20的周边具有导电性的连接器部。连接器部是与电力线电连接的导电性的连接端子(接触端子),例如由金属制的端子板构成。连接器部包含基板侧端子、以及与该端子电连接的外部侧端部。通过基板侧端子与电极端子电连接,对光源20供电。

以上,照明装置1具备光源20、具有第2突起部58的透光部件50、以及使来自光源20的光向透光部件50反射并固定透光部件50的反射部件30。另外,照明装置1具备辅助反射部件62,该辅助反射部件62向反射部件30发射从透光部件50射出的光,并具有供第2突起部58卡止的凹部(卡止部)69。

因此,透光部件50被双重固定于反射部件30以及辅助反射部件62,能够由相互不同的两个掉落防止机构双重防止透光部件50向下方的掉落。因此,即使出于某种问题而丧失将透光部件50固定于反射部件30的功能,也能够通过辅助反射部件62的卡止,防止透光部件50的掉落。另外,反之即使出于某种问题而丧失将透光部件50卡止于辅助反射部件62的功能,也能够通过反射部件30的固定防止透光部件50的掉落。其结果,能够可靠地防止透光部件50的掉落,能够期待万无一失的安全。

另外,卡止部还可以包含设置于辅助反射部件62的凹部69。另外,凹部69还可以在辅助反射部件62的高度方向的光源20侧开口且沿辅助反射部件62的厚度方向贯通。另外,透光部件50的第2突起部58还可以卡止于凹部69的底部。

根据上述构成,能够通过辅助反射部件62简单廉价地实现防止透光部件50的掉落的构造。

另外,如图7所示,反射部件30还可以具有从反射部件30的高度方向的与光源20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面38突出的环状的突出部39。

反射部件30由反射光的特性教高的白色树脂等构成。因此,能够由突出部39反射图7中箭头A所示的光,即从下方向斜上方行进的、与突出部39碰撞的光。与此相对,假设不存在突出部39时,存在该光到达反射部件30的R方向外侧的部位(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对辅助反射部件62的反射无贡献的上侧部分),并被该部位吸收而看起来发黑的情况。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由突出部39反射图7中箭头A所示的光。因此,从下侧观察时,不存在该部位看起来发黑的隐患,能够改善照明装置1的美观。

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其变形例,能够在本申请的实用新型登记的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事项以及其均等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的改进、变更。以下对几种上述的改进、变更进行说明。此外,虽省略说明,但以下的图8、图9、图10所示的变形例的照明装置101、201、301也与图1所示的照明装置1同样,为嵌入型筒灯,埋入配置于大厅等建筑物的天花板,并对下方进行照明。另外,在图8、图9、图10所示的变形例的照明装置101、201、301中,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卡止部是设置于辅助反射部件62的凹部69,且凹部69沿厚度方向贯通辅助反射部件62的情况。然而,如图8即变形例的照明装置101中的与图6对应的简略剖视图所示,设置于辅助反射部件162的卡止部还可以具有槽169、以及封闭部170。并且,槽169还可以沿辅助反射部件162的高度方向延伸且高度方向的光源20侧(上侧)开口,封闭部170还可以将槽169的高度方向的与光源20侧相反的一侧(下侧)封闭。并且,还可以是透光部件50的第2突起部58的θ方向两侧被槽169的侧壁限制,第2突起部58的下端部卡止于封闭部170。

另外,如图9即其他变形例的照明装置201的一部分简略剖视图所示,具有环状构造的辅助反射部件262还可以具有向辅助反射部件262的径向(R方向)的内侧弯曲的弯曲部269。并且,既可以是第2突起部58的下端部卡止于弯曲部269的上侧部分的构成,也可以是卡止部为弯曲部269。此外,在该情况下,若弯曲部269为环状,则外观改善而优选,但也可以是辅助反射部件262具有非环状的多个弯曲部269的构成。

另外,如图10即另一变形例的照明装置301的一部分简略剖视图所示,具有环状构造的辅助反射部件362还可以具有从辅助反射部件362的内周面向径向(R方向)的内方侧突出的1个以上的突出部369。并且,既可以是第2突起部58的下端部卡止于1个以上的突出部369的上表面的构成,也可以是卡止部为1个以上的突出部369。此外,在辅助反射部件362具有多个突出部369的情况下,成为多个突出部369在辅助反射部件362的周向(θ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

在图8-图10所示的变形例的照明装置101、201、301中,也能够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通过辅助反射部件162、262、362简单廉价地实现防止透光部件50的掉落的构造。

另外,说明了辅助反射部件62具有多个卡止部(凹部69)的情况,但也可以是辅助反射部件仅具有1个非环状构造的卡止部的构成。

另外,说明了透光部件50的第1突起部57通过卡扣配合构造固定于反射部件30的一对卡止爪42、42的情况。然而,透光部件的第1突起部还可以通过螺钉连接等除了卡扣配合构造以外的固定方式固定于反射部件。

另外,在照明装置中,反射部件、辅助反射部件、以及光源中的至少一个相对于照明装置的固定构造不限于上述的方法,也可以使用周知的任意的构造。例如,反射部件还可以通过螺钉固定于基台。另外,辅助反射部件还可以具有与框体一体的构造。另外,也可以是设置向基台安装光源的保持部件,向保持部件固定反射部件且通过螺钉等的安装方式向基台安装保持部件。

另外,辅助反射部件既可以具有以上说明的相互不同的两个以上的卡止部,也可以具有使透光部件卡止于该两个以上的卡止部的两个以上的突起部。例如,辅助反射部件还可以同时具有以上说明的凹部69、以及使用图10说明的突出部369。

另外,说明了照明装置1为嵌入型灯的情况,但照明装置也可以是悬吊于导轨的形式或悬吊于天花板的形式。只要照明装置具备具有突起部的透光部件、向透光部件侧反射来自光源的光并被固定透光部件的反射部件、以及反射从透光部件射出的光并具有供突起部卡止的卡止部的辅助反射部件,则可以是任意的形式的照明装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