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67114发布日期:2019-07-13 09:41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LED:Light Emitting Diode)等的半导体发光元件,由于高效率以及长寿命,因此,作为各种各样的产品的光源而被利用。例如,实现了以LED为光源的LED照明的实用化。

对于LED照明,代替以往周知的灯泡形荧光灯的灯泡形LED灯(LED灯泡)等的带有灯头的灯为人所知。例如,以往的LED灯泡,具备:具有基板以及安装在基板的LED元件的LED模块;覆盖LED模块的球形罩;收纳电源单元的壳体;以及灯头(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76281号公报

然而,在所述以往的LED灯泡中,会有因热应力而发生结构部件的破损等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于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结构部件的破损的照明装置。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之一涉及的照明装置,具备:能够装拆的发光部;外围壳体,具有开口部,并且覆盖所述发光部的与光射出侧相反侧;以及球形罩,具有开口部,并且覆盖所述发光部的光射出侧,所述发光部,由所述外围壳体和所述球形罩夹住而被支撑,所述外围壳体与所述球形罩,通过开口部相互连接,所述外围壳体以及所述球形罩的一方的开口部,插入到所述外围壳体以及所述球形罩的另一方的开口部,在所述另一方的开口部的开口端面与所述一方的开口部的外侧面之间设置有间隙。

根据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照明装置,能够抑制结构部件的破损。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涉及的照明装置的一部分切口斜视图。

图2是实施例涉及的从照明装置的光射出侧看时的分解斜视图。

图3是实施例涉及的从照明装置的光射出侧的相反侧看时的分解斜视图。

图4是实施例涉及的照明装置的发光部的分解斜视图。

图5是实施例涉及的照明装置的截面图。

图6是实施例涉及的在照明装置的与图5不同的截面,放大一部分来示出的主要部放大图。

图7是实施例涉及的在照明装置的截面中放大图5的区域VII来示出的主要部放大图。

图8是图5的VIII-VIII线所示的实施例涉及的照明装置的发光部的截面图。

图9是实施例涉及的照明装置的发光部的壳体具备的盖的平面图。

图10是示出实施例涉及的照明装置的电源线的布线的斜视图。

符号说明

1 照明装置

10 发光部

20 外围壳体

21 开口

22 开口部

23 开口端面

24 内螺纹

25 外侧面

26 突起

27 贯通孔

30 球形罩

31 开口

32 开口部

33 开口端面

34 外螺纹

35 外侧面

40 电源线

41 第一电源线

42 第二电源线

50 连接器

60 间隙

110 光源模块

120 壳体

122c 插入孔

129a、129c、129e 卡爪(第一卡爪)

129b、129d、129f 卡爪(第二卡爪)

130 驱动电路部

131 电路板

132 电路元件

133 电解电容器

140 电路盒

141 第一筒状部

142 第二筒状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涉及的照明装置,利用附图进行详细说明。而且,以下说明的实施例,都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例子。因此,以下的实施例示出的数值、形状、材料、构成要素、构成要素的配置以及连接形态、步骤、步骤的顺序等是一个例子而不是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宗旨。因此,对于以下的实施例的构成要素中的、实施方案中没有记载的构成要素,作为任意的构成要素而被说明。

并且,各个图是示意图,并不一定是严密示出的图。因此,例如,各个图中的缩尺等并不一致。并且,在各个图中,对实质上相同的结构附上相同的符号,省略或简化重复的说明。

并且,在本说明书中,平行或垂直等的示出要素间的关系性的用语、圆形或圆筒等的示出要素的形状的用语、以及数值范围,不是仅表示严格的含义的表现,而是意味着也包括例如数%左右的差异的、实质上同等的范围的表现。

并且,在本说明书以及附图中,x轴、y轴以及z轴示出,三维正交坐标系的三轴。在各个实施例中,将y轴方向设为沿着照明装置的中心轴J的方向。

(实施例)

[结构]

首先,对于本实施例涉及的照明装置的结构,利用图1至图3进行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涉及的照明装置1的一部分切口斜视图。具体而言,在图1中示出,切开球形罩30、以及发光部10的扩散部件150的图。

图2以及图3分别是本实施例涉及的照明装置1的分解斜视图。图2是从照明装置1的光射出侧的斜方向看分解的照明装置1时的图。图3是从照明装置1的光射出侧的相反侧的斜方向看分解的照明装置1时的图。

如图1至图3所示,照明装置1具备,发光部10、外围壳体20、球形罩30、电源线40、以及连接器50。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在照明装置1中,由外围壳体20、以及球形罩30构成外围器。此时,如图1所示,在外围壳体20与球形罩30的连接部分,设置有间隙60(图6以及图7中放大示出)。间隙60被设置为,以照明装置1的中心轴J为中心的圆环状。

发光部10,被配置在由外围壳体20和球形罩30包围的空间内,而不露出到外部。电源线40,经由设置在外围壳体20的贯通孔27(参照图3),拉出到外围壳体20以及球形罩30的外部。如图2以及图3所示,在电源线40的端部设置有连接器50。电源线40,经由连接器50与发光部10物理连接且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发光部10,可装拆,并且,由外围壳体20和球形罩30夹住而被支撑。容易能够分离外围壳体20和球形罩30,能够仅取出发光部10。也就是说,在照明装置1中,能够仅交换发光部10。或者,能够仅交换球形罩30,或者,也能够将发光部10和球形罩30一并交换。发光部10的支撑的具体结构,利用图7在后面进行说明。

照明装置1,例如,用于从天花板等吊下来利用的吊灯等。或者,照明装置1也可以,像筒灯那样,被配置并埋入在天花板。并且,照明装置1也可以,作为聚光灯或壁灯等而被利用。并且,照明装置1也可以,用于桌灯等。电源线40,也可以向外部露出,或者,也可以埋入在支撑外围壳体20的支撑部(例如,桌灯的臂等)的内部等。

以下,对于本实施例涉及的照明装置1的详细结构,一边参照图1至图3,一边利用图4至图9进行说明。

图4是本实施例涉及的照明装置1的发光部10的分解斜视图。图5是本实施例涉及的照明装置1的截面图。具体而言,图5示出,作为图8的V-V线中的截面的、与包括照明装置1的中心轴J的yz平面平行的截面。在本实施例中,中心轴J,与光源模块110的光轴一致。

图6是本实施例涉及的在照明装置1的与图5不同的截面,放大一部分来示出的主要部放大图。具体而言,图6示出,作为图8的VI-VI线中的截面的、通过中心轴J(y轴)、且相对于x轴(或z轴)倾斜45度的截面。更具体而言,示出通过设置在发光部10的壳体120的小突起128的截面。

图7是本实施例涉及的在照明装置1的截面中放大图5的区域VII来示出的主要部放大图。图8是图5的VIII-VIII线所示的本实施例涉及的照明装置1的发光部10的截面图。图9是实施例涉及的照明装置1的发光部10的壳体120具备的盖122的平面图。

如图4以及图5所示,发光部10具备,光源模块110、壳体120、驱动电路部130、电路盒140、以及扩散部件150。在发光部10中,由壳体120、以及扩散部件150构成外围器。

光源模块110是,放出规定的颜色的光的发光模块的一个例子,放出例如作为照明光的白光。如图1以及图5所示,光源模块110,被配置在球形罩30的内部、且扩散部件150的内部。光源模块110,由从驱动电路部130提供的电力发光。来自光源模块110的光,透射扩散部件150以及球形罩30后向照明装置1的外部放出。

光源模块110,固定在壳体120。具体而言,光源模块110,在壳体120的散热器121的载置面123上,经由绝缘片115载置,由螺钉160固定。

如图1以及图4所示,光源模块110具有,基板111、配置在基板111的发光元件112、以及连接器端子113。

基板111是,用于安装发光元件112的安装基板。图中没有示出,但是,在基板111的安装面,形成金属布线。基板111是,例如在平面视中,以整体大致圆形的板状的基板,但是,不仅限于此。基板111的形状也可以是,例如矩形状等的多边形。

对于基板111,例如,利用对由铝或铜等的金属材料构成的基材实施绝缘被膜而得到的金属基底基板、作为氧化铝等的陶瓷材料的烧结体的陶瓷基板、或由树脂材料构成的树脂基板等。而且,从发光元件112发生的热的散热的观点,利用热导率最高的金属基底基板即可。而且,基板111,是刚性基板,但也可以是可挠性基板。

如图4示出,在基板111,设置有切口状的贯通孔114。基板111,经由绝缘片115载置在散热器121的载置面123上,螺钉160插通贯通孔114,并且,拧入到电路盒140的螺孔143,从而固定在散热器121。而且,在散热器121,设置有用于使电路盒140的螺孔143露出的贯通孔124。

如图1以及图4所示,在基板111安装多个发光元件112。在本实施例中,在对基板111进行平面视的情况下,在中央的连接器端子113附近安装四个发光元件112,进而,以包围该四个发光元件112的方式安装八个发光元件112。而且,发光元件112的安装数量以及配置,不仅限于此,也可以仅安装一个发光元件112。

本实施例涉及的发光元件112是,个别地被封装的表面安装(SMD:Surface Mount Device)型的LED元件,具有容器(封装体)、安装在容器内的LED芯片、以及密封LED芯片的密封部件。

LED芯片是,由规定的直流电发光的半导体发光元件的一个例子,也是发出单色的可见光的裸芯片。LED芯片是,例如通电后发出蓝光的蓝色LED芯片。

密封部件是,硅酮树脂等的透光性的绝缘性树脂材料。本实施例涉及的密封部件,包括作为将来自LED芯片的光的波长转换的波长转换材料的荧光体。也就是说,密封部件是,透光性树脂中含有荧光体的含荧光体树脂,将来自LED芯片的光波长转换(即,颜色转换)为规定的波长。密封部件,填充在容器的凹部。

对于密封部件,在例如LED芯片是蓝色LED芯片的情况下,为了获得白光,而能够利用将YAG(钇铝石榴石)系的黄色荧光体粒子分散在硅酮树脂的含荧光体树脂。据此,黄色荧光体粒子由蓝色LED芯片的蓝光而激励并放出黄色光,因此,从密封部件,放出作为来自黄色荧光体粒子的黄色光与来自蓝色LED芯片的蓝光的合成光的白光。而且,在密封部件中,也可以分散二氧化硅等的光扩散材料或填充材料等。

连接器端子113是,针对基板111的供电部。连接器端子113,贯通设置在基板111、绝缘片115、以及散热器121的载置面123的每一个的中央的贯通孔,与驱动电路部130连接。连接器端子113,经由形成在基板111的金属布线与发光元件112电连接,将从驱动电路部130提供的直流电提供到发光元件112。

绝缘片115是,例如,具有高导热性的绝缘性的热传导片。绝缘片115是,例如,由绝缘性树脂材料构成的具有橡胶弹性的热传导片。

壳体120是,具有载置光源模块110的载置面123的壳体。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5所示,壳体120具备,散热器121以及盖122。

散热器121,除了作为将在光源模块110发生的热发散的散热部件发挥功能以外,还作为支撑光源模块110的支撑部件发挥功能。散热器121,例如,利用铝合金等的金属材料或高导热性的树脂材料等的热导率高的材料而被形成。例如,散热器121的热导率比,基板111的热导率高。

散热器121是,如图4以及图5所示,在与光源模块110相反侧具有开口125的有底筒体。散热器121的底部的背面是载置面123。以包围载置面123的周围的方式设置环状的沟槽123a。如图6所示,扩散部件150的开口端部151插入到沟槽123a,散热器121和扩散部件150,由粘接剂180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以及图5所示,散热器121具有,外径互不相同的三个大致圆筒状的部分连结的形状。具体而言,散热器121具有,第一筒状部121a、第二筒状部121b、以及第三筒状部121c。第一筒状部121a、第二筒状部121b以及第三筒状部121c,被配置为以中心轴J为中心的同轴状。

第一筒状部121a是,散热器121的、光源模块110侧的部分,也是具有作为底面的载置面123的有底大致圆筒状的部分。第一筒状部121a的外径,比第二筒状部121b以及第三筒状部121c的每一个的外径小。

第二筒状部121b是,散热器121的中央部分,也是大致圆筒状的部分。第二筒状部121b,与第一筒状部121a相比外径大、且与第三筒状部121c相比外径小。第二筒状部121b与第一筒状部121a,如图5所示,内径以及外径的差由倾斜部分连接,从而内侧面以及外侧面平滑地连接。

第三筒状部121c是,散热器121的开口125侧的部分,也是大致圆筒状的部分。在第三筒状部121c,盖122以封闭开口125的方式卡止并支撑。具体而言,如图4以及图6所示,在散热器121,设置有盖122的卡爪122d卡止的被卡止部121d。被卡止部121d是,贯通散热器121的第三筒状部121c的贯通孔。或者,被卡止部121d也可以是,设置在第三筒状部121c的内侧面的凹部。

第三筒状部121c,与第一筒状部121a以及第二筒状部121b相比外径大。在第三筒状部121c与第二筒状部121b的连接部分,设置有环状的台阶。如图4示出,台阶的上表面127,沿着第三筒状部121c的外侧面,被设置为大致圆环状。如图6以及图7所示,上表面127、与散热器121的开口125的开口端面126平行。

盖122是,封闭散热器121的开口125的盖。例如,在将驱动电路部130以及电路盒140从散热器121的开口125插入到内部后,将盖122关闭,从而能够保护收纳在散热器121的内部的驱动电路部130等。盖122,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的树脂材料而被形成,但是,也可以利用铝等的金属材料而被形成。

如图4、图6以及图7所示,盖122具有,圆形的板部122a、以及竖立设置在平板部的外周的环状的外壁部122b。板部122a是,封闭散热器121的开口125的部分,大小与开口125的内径大致相同。如图5以及图9所示,在板部122a,设置有用于将连接器50插入的插入孔122c。

在板部122a,设置有台阶。板部122a的设置有插入孔122c的部分,位于与其他的部分相比光射出侧。据此,能够扩大板部122a与外围壳体20的底面之间,能够充分地确保用于收纳连接器50的空间。

在外壁部122b,如图4以及图6所示,设置有卡止在散热器121的被卡止部121d的卡爪122d。在本实施例中,在平面视中以等角度设置有四个卡爪122d,但是,卡爪122d的个数,也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

如图2至图4以及图6所示,在壳体120,设置有小突起128。具体而言,小突起128,从散热器121的第二筒状部121b的外侧面向外部突出。小突起128的突出量,例如,比第二筒状部121b的外径与第三筒状部121c的外径的差小。也就是说,小突起128,不突出到第三筒状部121c的外侧面的外部。换而言之,成为散热器121的最大直径的部分是,第三筒状部121c。

小突起128,在发光部10插入到球形罩30的情况下,卡止在球形罩30的内侧面。也就是说,小突起128,即使在外围壳体20从球形罩30拆下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发光部10从球形罩30脱离。小突起128的个数是,例如两个,但是,也可以是仅一个,也可以设置三个以上。

并且,如图9所示,在壳体120,设置有用于卡止电源线40的多个卡爪129a至129f。对于多个卡爪129a至129f的配置,利用图9以及图10在后面进行说明。

驱动电路部130,被配置在壳体120的内部。具体而言,驱动电路部130,被收纳在电路盒140的内部,由电路盒140内的卡爪等卡止并支撑。电路盒140,利用绝缘性的材料而被形成,确保驱动电路部130的电绝缘性。

驱动电路部130,构成用于使光源模块110(具体而言,发光元件112)发光的电源电路。也就是说,驱动电路部130,生成用于使光源模块110发光的电力。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电路部130,将经由电源线40以及连接器50接受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转换后的直流电,经由连接器端子113提供到发光元件112。

如图4示出,驱动电路部130具有,电路板131、以及安装在电路板131的多个电路元件132。多个电路元件132包括,电解电容器133。进而,驱动电路部130具有,两个引线134。两个引线134,与设置在电路盒140的插入口145内的导电销146(参照图8)电连接。

电路板131是,形成有铜箔等的金属布线的印刷电路板(PCB)。电路板131被配置为,例如,与散热器121的轴方向(中心轴J)平行的姿势(纵置)。如图8所示,电路板131,配置在电路盒140的第一筒状部141内。

多个电路元件132是,例如,电解电容器133或陶瓷电容器等的电容元件、扼流圈或扼流变压器等的线圈元件(电感器)、晶体管元件、电阻器等的电阻元件、或二极管。多个电路元件132,大部分配置在第一筒状部141内。例如,发热量大的电路元件优先配置在第一筒状部141内。

电解电容器133,相对于电路板131竖立设置。具体而言,电解电容器133被设置为,圆柱状的主体部133a的轴方向相对于电路板131垂直的姿势。例如,如图8所示,被配置为电解电容器133的引线部133b弯曲,主体部133a位于电路板131的中央。具体而言,电解电容器133被配置为,主体部133a的轴方向,与以照明装置1的中心轴J为中心的径向(图8的z轴方向)平行。

据此,能够将电解电容器133的主体部133a与电路板131之间的距离确保为长。因此,从光源模块110传达到电路板131的热、以及其他的电路元件132中发生的热难以传达到电解电容器133的主体部133a。

在本实施例中,电解电容器133,配置在电路盒140的第二筒状部142内。此时,如图7以及图8所示,电解电容器133的前端部分不与第二筒状部142的内表面接触,设置有例如2mm左右的间隙。据此,确保电解电容器133的防爆阀工作时的电解液或气体移动的空间。

而且,在驱动电路部130中,也可以组合调光电路或调色电路等的光控制电路、或无线通信电路等。

电路盒140是,在内部收纳驱动电路部130的筒状的盒体。电路盒140,配置在壳体120的内部。具体而言,电路盒140,插入到散热器121内,由螺钉170固定在散热器121。具体而言,螺钉170插通电路盒140的螺孔144(参照图4),拧入到设置在散热器121的内部设置的螺孔(不图示),据此,电路盒140,固定在散热器121。

如图4以及图8所示,电路盒140具有,第一筒状部141、以及第二筒状部142。

第一筒状部141,是圆筒状的部分,在内部配置有电路板131以及多个电路元件132。此时,多个电路元件132中的电解电容器133的主体部133a,没有被配置在第一筒状部141内。而且,第一筒状部141的形状,不仅限于圆筒状,也可以是方筒状。

第二筒状部142是,在z轴的负方向上、第一筒状部141的外侧面的一部分延伸的部分。而且,z轴的负方向是,与第一筒状部141的轴方向正交的方向、即与中心轴J正交的方向。

第一筒状部141的空间与第二筒状部142的空间分离,而相连接。也就是说,第二筒状部142具有,将第一筒状部141的z轴的负侧的墙壁的一部分,向z轴的负方向一直延伸的形状。如图8所示,合并第一筒状部141和第二筒状部142的形状是,在从与轴方向正交的方向看的情况下,钥匙孔状。

如图8所示,第二筒状部142的壁面被设置为,在其之间夹住电解电容器133的主体部133a。将电解电容器133与第二筒状部142的壁面接近,从而能够将传达到电解电容器133的热、以及电解电容器133发出的热高效率地移动到第二筒状部142。据此,能够提高电解电容器133的防爆性。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电路盒140还具有,连接器50的插入口145。在插入口145,设置有导电销146。在连接器50插入到插入口145的情况下,导电销146与电源线40电连接。导电销146,经由引线134与收纳在电路盒140内的驱动电路部130电连接。

插入口145的开口形状是,例如,与正交于连接器50的插入方向的截面大致相同的形状。导电销146,利用例如铜等的金属材料而被形成。

电路盒140,例如,由利用导电销146和树脂材料的嵌入成型形成。对于树脂材料,能够利用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等。

扩散部件150,覆盖光源模块110。扩散部件150,是透光罩,被构成为将从光源模块110发出的光向球形罩30放出。

扩散部件150是,具有开口部的中空部件。如图6所示,扩散部件150的开口端部151,插入到散热器121的沟槽123a,并由粘接剂180固定。粘接剂180是,例如,硅酮树脂等。

扩散部件150,例如,利用由相对于可见光透明的二氧化硅玻璃等的玻璃材料、或者丙烯(PMMA)或聚碳酸酯(PC)等的树脂材料等的透光性的材料形成。例如,扩散部件150,利用热导率比树脂材料高的玻璃材料而被形成。

在本实施例中,对扩散部件150,执行用于使光扩散(散射)的扩散处理。具体而言,在扩散部件150的内表面或外表面,形成光扩散膜(光扩散层)。例如,将含有二氧化硅或碳酸钙等的光扩散材料(光散射材料)的树脂或白色颜料等,涂布在扩散部件150的内表面或外表面的全面,从而能够形成乳白色的光扩散膜。

而且,发光部10也可以,代替扩散部件150,而具备不具有光扩散功的透光部件。例如,透光部件,利用透明的玻璃材料或透明树脂材料而被形成,能够从外部看到光源模块110。

在本实施例中,如上构成的发光部10由外围壳体20和球形罩30夹住并支撑。以下,说明外围壳体20以及球形罩30。

外围壳体20,如图1所示,具有开口部22,覆盖与发光部10的光射出侧相反侧。发光部10插入到开口部22的开口21。

外围壳体20的形状是,例如,有底截头圆锥筒状,但是,不仅限于此。外围壳体20的形状,也可以是有底圆筒状,也可以是有底方筒状。并且,外围壳体20也可以,没有底部。外围壳体20,例如,利用PBT或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等的树脂材料、或铝等的金属材料而被形成。

如图3示出,在外围壳体20,设置有贯通孔27。贯通孔27是,用于使电源线40插入的孔。贯通孔27,贯通外围壳体20的底面的中央。设置贯通孔27的位置,没有特别的限定。

球形罩30,如图1所示,具有开口部32,覆盖发光部10的光射出侧。发光部10插入到开口部32的开口31(参照图3)。球形罩30被构成为,将从发光部10发出的光放出到外部。

球形罩30,例如,利用由相对于可见光透明的二氧化硅玻璃等的玻璃材料、或者丙烯(PMMA)或聚碳酸酯(PC)等的树脂材料等的透光性的材料形成。例如,球形罩30,利用热导率比树脂材料高的玻璃材料而被形成。

在本实施例中,对球形罩30,执行用于使光扩散(散射)的扩散处理。具体而言,在球形罩30的内表面或外表面,形成光扩散膜(光扩散层)。例如,将含有二氧化硅或碳酸钙等的光扩散材料(光散射材料)的树脂或白色颜料等,涂布在扩散部件150的内表面或外表面的全面,从而能够形成乳白色的光扩散膜。

而且,球形罩30也可以,不具有光扩散功能。球形罩30也可以,利用透明的玻璃材料或透明树脂材料而被形成,能够从外部看到发光部10。

球形罩30的外形是,例如,灯泡形灯那样的、大致球体状,但是,不仅限于此。例如,球形罩30的外形,也可以是大致立方体状,也可以是大致圆盘状、大致椭圆盘状等。在本实施例涉及的照明装置1中,能够容易装拆球形罩30,因此,能够交换为外形不同的球形罩30。据此,能够容易变更照明装置1的外观、以及经由球形罩30射出的光的照明区域。

外围壳体20与球形罩30,通过开口部相互连接。具体而言,如图7示出,球形罩30的开口部32插入到开口部22的开口21。在开口部22,设置有内螺纹24,与设置在球形罩30的开口部32的外螺纹34拧合。也就是说,外围壳体20与球形罩30,由外螺纹34与内螺纹24的拧合而连接。外螺纹34以及内螺纹24各自的中心轴,与照明装置1的中心轴J一致。例如,以中心轴J为中心使外围壳体20的全体旋转,从而拧紧到球形罩30。

在本实施例中,在由外围壳体20和球形罩30形成的内部空间,收纳发光部10。如上所述,发光部10,由外围壳体20和球形罩30夹住并支撑。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以及图7所示,发光部10,由球形罩30的开口端面33、和设置在外围壳体20的内侧面的突起26夹住并支撑。具体而言,散热器121的第三筒状部121c由外围壳体20和球形罩30夹住。更具体而言,发光部10的散热器121的开口端面126、与设置在外围壳体20的内侧面的突起26抵接,并且,散热器121的台阶的上表面127与球形罩30的开口端面33抵接。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示出,在外围壳体20的开口端面23、与球形罩30的外侧面35之间,设置有间隙60。具体而言,在沿着中心轴的方向上,突起26与外围壳体20的开口端面23的距离L1,比从散热器121的开口端面126到球形罩30的相对面35a的距离L2短。而且,距离L2是,将散热器121的上表面127与球形罩30的开口端面33抵接时的、从开口端面126到相对面35a的距离。距离L2与距离L1的差相当于间隙60的宽度D。

而且,相对面35a是,球形罩30的外侧面35的一部分,也是在外围壳体20与球形罩30连接时,与外围壳体20的开口端面23相对的部分。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示出,相对面35a,与球形罩30的开口端面33平行。

设置有间隙60,因此,能够由外围壳体20和球形罩30确实夹住发光部10。例如,将外围壳体20相对于球形罩30旋转,据此,外围壳体20,以间隙60缩小的方式移动,因此,外围壳体20的突起26与球形罩30的开口端面33的距离缩小。距离缩小,直到突起26以及开口端面33的双方与散热器121抵接为止,因此,能够确实进行发光部10的支撑。

并且,如图6以及图7所示,散热器121的第二筒状部121b、与球形罩30的开口部32的内侧面接近。同样,散热器121的第三筒状部121c、与外围壳体20的内侧面接近。例如,第二筒状部121b与球形罩30的开口部32的内侧面接触。而且,也可以在第二筒状部121b与球形罩30的开口部32的内侧面设置间隙,该间隙的宽度,比例如间隙60的宽度短。第三筒状部121c与外围壳体20的内侧面也同样。

因此,能够将来自光源模块110的热经由散热器121,高效率地传达到外围壳体20以及球形罩30,移动到照明装置1的外部。据此,能够提高照明装置1的散热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外围壳体20的外侧面25与球形罩30的外侧面35,夹着间隙60平滑地连续。也就是说,外围壳体20与球形罩30,无缝地连接。据此,间隙60不明显,能够提高照明装置1的美观。

平滑地连续是指,例如,在图7示出的截面,间隙60附近的部分的外侧面25以及外侧面35分别是直线的情况下,各个延长线一致。或者,平滑地连续是指,例如,在图7示出的截面,间隙60附近的部分的外侧面25以及外侧面35分别是规定的曲率的曲线的情况下,各个曲率一致。间隙60附近的部分是,例如,与间隙60的宽度大致相同的长度的部分。

电源线40是,用于将来自外部的交流电提供到驱动电路部130的电源线。电源线40,插通设置在外围壳体20的贯通孔27。

如图2以及图3所示,电源线40具备,第一电源线41以及第二电源线42。第一电源线41是,例如,高电位侧的电力线。第二电源线42是,例如,低电位侧的电力线。第一电源线41以及第二电源线42的每一个分别具备,例如,铜或铝等的金属芯线、以及覆盖该金属芯线的绝缘部件。

图10是示出本实施例涉及的照明装置1的电源线40的布线的斜视图。在图10中,对第一电源线41以及第二电源线42添加点的阴影来示出。

电源线40,如图10所示,以在外围壳体20的内部被分为第一电源线41的第二电源线42的方式而被配置。具体而言,电源线40,在外围壳体20的内侧插入到支撑部件43的贯通孔44,比支撑部件43前端侧的部分,被分为第一电源线41与第二电源线42。支撑部件43的贯通孔44被配置为,与照明装置1的中心轴J一致。因此,电源线40的分离点为,平面视中的中心轴J,即照明装置1的中心。

在本实施例中,在外围壳体20的外侧,第一电源线41以及第二电源线42汇聚,由绝缘性的部件覆盖。第一电源线41以及第二电源线42汇聚,因此,能够容易进行电源线40的向贯通孔27的插入。而且,第一电源线41和第二电源线42也可以是,还在外围壳体20的外侧分开的状态。

第一电源线41以及第二电源线42被配置为,在外围壳体20的内侧成为线对称。线对称的对称轴是,例如,与通过平面视中的中心轴J的z轴平行的线。第一电源线41以及第二电源线42分别,卡止于设置在壳体120的卡爪129a至129d。

卡爪129a以及卡爪129c是,用于卡止第一电源线41的多个第一卡爪的一个例子。卡爪129b以及卡爪129d是,用于卡止第二电源线42的多个第二卡爪的一个例子。卡爪129a及129c、与卡爪129b及129d被配置为,在平面视中,以电源线40分开的位置为基准而对称。在本实施例中,卡爪129a至129d,被设置在盖122的背面(y轴的负侧的面)。

具体而言,卡爪129a和卡爪129b被配置为,以与通过中心轴J的z轴平行的线(图9表示的虚线P)为对称轴而线对称。同样,卡爪129c和卡爪129d被配置为,以虚线P为对称轴而线对称。

图9以及图10表示,卡爪129a,以从两侧夹住第一电源线41的侧面的方式成对。卡爪129b,具有与卡爪129a相同的形状以及相同的大小。卡爪129a以及卡爪129b,被设置在通过中心轴J、且与虚线P正交的虚线Q上。

卡爪129c被构成为,从单侧钩住第一电源线41的侧面。卡爪129c被设置为,沿着盖122的圆形的板部122a的外周。具体而言,卡爪129c,被配置在到圆环状的外壁部122b为止的距离与第一电源线41的线径大致相等的位置。卡爪129d,具有与卡爪129c相同的形状以及相同的大小。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还设置卡爪129e以及卡爪129f。卡爪129e和卡爪129f被配置为,以虚线P为对称轴而线对称。并且,卡爪129e和卡爪129c被配置为,以虚线Q为对称轴而线对称。卡爪129f和卡爪129d被配置为,以虚线Q为对称轴而线对称。第一电源线41也可以,除了卡爪129a以及129c以外,还卡止于卡爪129e。第二电源线42也可以,除了卡爪129b以及129d以外,还卡止于卡爪129f。

据此,如图10所示,第一电源线41以及第二电源线42,从分离点(即,中心轴J)朝向彼此分离的方向之后,沿着外壁部122b被引导到连接器50。第一电源线41以及第二电源线42被配置为对称,据此,即使照明装置1以中心轴J为中心旋转,施加到第一电源线41以及第二电源线42的力量均等地被分配,因此,能够抑制第一电源线41以及第二电源线42的断线。

连接器50,被设置在电源线40的一端。具体而言,分开布线的第一电源线41以及第二电源线421与一个连接器50连接。换而言之,电源线40,在外围壳体20的内部被分为两条之后,再次合并来与连接器50连接。

在如上构成的照明装置1中,由外围壳体20和球形罩30夹住发光部10而被支撑。外围壳体20和球形罩30,除了作为收容发光部10的外围器发挥功能以外,还发挥发光部10的支撑功能,以及实现照明装置1的美观性。

在本实施例中,针对发光部10的支撑,不利用螺钉等的紧固部件。因此,在照明装置1的组装以及安装工作中,不需要工具等,能够提高工作的效率。并且,能够实现基于部件数量的削减的照明装置1的轻量化等。

而且,如下进行照明装置1的组装、以及发光部10的交换。

首先,在不与连接器50连接的状态下,将电源线40,插入到外围壳体20的贯通孔27之后,将连接器50与电源线40的一端连接。而且,电源线40的另一端,例如,与外部的电源等连接。连接器50与电源线40连接,因此,外围壳体20,不会从电源线40脱落。

接着,将连接器50插入到发光部10的插入口145,将电源线40钩挂在盖122的卡爪129a至129d。据此,电源线40的运动被限制,能够抑制电源线40的卡住等。

此时,也可以将设置在电源线40的前端的连接器50直接插入到发光部10的插入口145,不使电源线40卡止于卡爪129a至129d。在此情况下,也可以没有设置多个卡爪129a至129f的至少一个或它们的全部。

接着,将发光部10插入到球形罩30,拧紧球形罩30和外围壳体20。通过充分地进行拧紧,发光部10的散热器121,由球形罩30的开口端面33、和外围壳体20的突起26夹住,因此,发光部10被支撑。在拆下发光部10的情况下,松弛外围壳体20的内螺纹24与球形罩30的外螺纹34的拧合,从而能够容易拆下发光部10。

而且,也可以将发光部10,预先插入在球形罩30。在本实施例中,在发光部10的散热器121的外侧面设置小突起128,卡止于球形罩30的内侧面。因此,发光部10难以从球形罩30脱落。

[效果等]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涉及的照明装置1,具备:能够装拆的发光部10;外围壳体20,具有开口部22,并且覆盖发光部10的与光射出侧相反侧;以及球形罩30,具有开口部32,并且覆盖发光部10的光射出侧。发光部10,由外围壳体20和球形罩30夹住而被支撑。外围壳体20与球形罩30,通过开口部相互连接。球形罩30的开口部32,插入到外围壳体20的开口部22的开口21。在外围壳体20的开口部22的开口端面23与球形罩30的开口部32的外侧面35之间设置有间隙60。

据此,在外围壳体20的开口端面23与球形罩30的外侧面35之间设置间隙60,因此,即使因来自发光部10的热等而外围壳体20或球形罩30膨胀,也能够缓和其应力,能够抑制外围壳体20或球形罩30的破损。

并且,也实现吸收间隙60的制造时的误差吸收的功能。也就是说,即使外围壳体20、球形罩30以及发光部10的至少一个相对于设计尺寸发生误差,也能够由间隙60吸收误差。因此,发光部10能够由外围壳体20和球形罩30确实夹住,因此,能够提高发光部10的支撑的可靠性。

如此,本实施例涉及的照明装置1,能够抑制结构部件的破损,并且,能够提高发光部10的支撑的可靠性。

并且,发光部10由外围壳体20和球形罩30夹住而被支撑,因此,能够使发光部10和外围壳体20确实接触,并且,能够使发光部10和球形罩30确实接触。因此,能够将来自发光部10的热放出到外围壳体20以及球形罩30,因此,能够提高散热性。

并且,例如,在球形罩30的开口部32的外侧面,设置有外螺纹34。在外围壳体20的开口部22的内侧面,设置有内螺纹24。外螺纹34拧合于内螺纹24,从而外围壳体20与球形罩30连接。

据此,外围壳体20和球形罩30夹住发光部10而被拧紧,因此,能够调整紧固程度。具体而言,在使设置在外围壳体20的开口端面23与球形罩30的外侧面35之间的间隙60变窄的方向进行拧紧,从而能够确实支撑发光部10。并且,放松外围壳体20和球形罩30的紧固程度,从而能够容易分离外围壳体20和球形罩30,能够取出收纳在内部的发光部10。因此,能够容易进行发光部10的交换、球形罩30的交换、或这些双方的交换。

并且,例如,发光部,由球形罩30的开口部32的开口端面33、和外围壳体20的内侧面夹住而被支撑。

据此,由球形罩30的开口端面33按压发光部10,因此,也可以在球形罩30的内侧不设置卡爪等的突起物,能够简化球形罩30的开口部32的结构。并且,开口端面33被设置为包围开口31的环状,因此,与由卡爪等按压发光部10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大球形罩30和发光部10的接触面积。接触面积增大,从而能够提高支撑的可靠性、以及基于热传导的散热效果。

并且,例如,在外围壳体20的内侧面,设置有突起26。发光部10,由球形罩30的开口部32的开口端面33和突起26夹住而被支撑。

据此,在外围壳体20的内侧面设置突起26,因此,突起26与开口端面33相对,能够坚固支撑发光部10。例如,设置沿着外围壳体20的开口21的形状设置在内侧面的环状的突起26,从而能够增大突起26和发光部10的接触面积。接触面积增大,从而能够提高支撑的可靠性、以及基于热传导的散热效果。

并且,例如,发光部10,具备:光源模块110;壳体120,具有用于载置光源模块110的载置面123;以及驱动电路部130,被收纳在壳体120的内部,并且使光源模块110点灯。壳体120的一部分由外围壳体20和球形罩30夹住,从而发光部10被支撑。

据此,发光部10具备驱动电路部130,因此,例如,也能够进行输出不同的两个发光部10之间的交换。

并且,例如,驱动电路部130,具备:电路板131;以及安装在电路板131的多个电路元件132。多个电路元件132包括,相对于电路板131竖立设置的电解电容器133。

据此,能够将电解电容器133从电路板131以及其他的电路元件132分离,因此,能够抑制来自光源模块110的热以及来自其他的电路元件132的热经由电路板131等传达到电解电容器133。因此,能够抑制电解电容器133的温度上升。例如,与将电解电容器133相对于电路板131横向配置的以往的结构相比,能够抑制大致10℃的温度上升。

并且,例如,发光部10还具备,被配置在壳体120内,并且在内部收纳驱动电路部130的筒状的电路盒140。电路盒140,具有:第一筒状部141;以及第一筒状部141的外侧面的一部分在与第一筒状部141的轴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延伸而成的第二筒状部142。电路板131,以与第一筒状部141的轴方向平行的姿势被配置在第一筒状部141内。电解电容器133,被配置在第二筒状部142内。

据此,第二筒状部142位于电解电容器133附近,因此,能够将传达到电解电容器133的热放出到第二筒状部142。因此,能够更抑制电解电容器133的温度上升。

并且,例如,在外围壳体20,设置有贯通孔27。照明装置1,还具备:电源线40,用于将来自外部的交流电提供到驱动电路部130,并且插通贯通孔27;以及连接器50,被设置在电源线40的一端。在壳体120,设置有连接器50插入的插入孔122c。

据此,不需要灯头,因此,也不需要在器具侧配置的灯头插座。也就是说,本实施例涉及的照明装置1,也可以说是灯单元(发光部10以及球形罩30)和器具(外围壳体20)形成为一体,能够实现比以往的灯泡形灯以及器具小型化。

并且,例如,在壳体120的设置有插入孔122c的面,设置有用于卡止电源线40的多个卡爪129a至129d。

据此,多个卡爪129a至129d发挥停止电源线40的张力的功能。电源线40卡止于多个卡爪129a至129d,从而能够抑制在将外围壳体20和球形罩30拧紧的情况下等,电源线40在外围壳体20和壳体120之间卡住。并且,能够抑制电源线40的歪扭,因此,也能够抑制电源线40的破损等。

并且,例如,电源线40,以在外围壳体20的内部被分为第一电源线41和第二电源线42的方式而被配置。多个卡爪129a以及129c,卡止第一电源线41,多个卡爪129b以及129d,卡止第二电源线42。多个卡爪129a以及129c和多个卡爪129b以及129d被配置为,在进行平面视的情况下,相对于电源线40分开的位置而对称。

据此,第一电源线41以及第二电源线42被配置为对称,因此,即使照明装置1以电源线40为中心旋转,也施加到第一电源线41以及第二电源线42的力量被分配为均等,因此,能够抑制第一电源线41以及第二电源线42的断线。

并且,例如,外围壳体20的外侧面25与球形罩30的外侧面35,夹着间隙60平滑地连续。

据此,能够缩小间隙60,尘埃等难以附着在间隙60。并且,不使螺钉等露出在外观,能够提高照明装置1的美观。

(其他)

以上,对于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照明装置,根据所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所述实施例。

例如,在所述实施例中,示出了由设置在外围壳体20的突起26和球形罩30的开口端面33夹住发光部10的例子,但是,不仅限于此。也可以由外围壳体20的内侧面的一部分和球形罩30的开口端面33夹住发光部10。具体而言,也可以在外围壳体20的内侧面形成台阶,由该台阶的面和开口端面33夹住发光部10。

并且,例如,也可以在散热器121设置狭缝,在外围壳体20的内侧面,设置向该狭缝插入的突起。狭缝被设置为,例如,以中心轴J为中心的周向成为短边方向。据此,狭缝与外围壳体20的突起卡止,从而能够抑制散热器121(发光部10)相对于外围壳体20旋转。

并且,例如,在所述实施例中,示出了球形罩30的开口部32插入到外围壳体20的开口部22的开口21的例子,但是,也可以相反。也就是说,也可以外围壳体20的开口部22插入到球形罩30的开口部32的开口31。在此情况下,发光部10也可以,由外围壳体20的开口部22的开口端面23和球形罩30的内侧面夹住而被支撑。并且,也可以球形罩30的内侧面没有设置突起,发光部10也可以,由外围壳体20的开口部22的开口端面23和该突起夹住而被支撑。

并且,例如,球形罩30和外围壳体20的连接,不仅限于拧紧。例如,也可以在球形罩30的内侧面设置凹部,在外围壳体20的外侧面设置卡爪,卡爪和凹部卡止,从而连接球形罩30与外围壳体20。

并且,例如,发光部10也可以,不具备驱动电路部130以及电路盒140。也可以向发光部10的光源模块110,从外部提供直流电。

并且,例如,在适当地进行光源模块110以及驱动电路部130的散热的情况下,或者,在电解电容器133的耐热性高的情况下等,也可以将电解电容器133设置为,相对于电路板131横向放置。将电解电容器133横向放置,例如,从而能够使散热器121的内径以及外径变小,能够实现发光部10的小型化。

并且,例如,在所述实施例中,示出了发光部10具备扩散部件150的例子,但是,不仅限于此。发光部10也可以,不具备扩散部件150。并且,发光部10也可以,具备具有透镜功能的光学部件等。

并且,例如,在壳体120利用绝缘性的材料而被形成的情况下,发光部10也可以,不具备电路盒140。同样,发光部10也可以,不具备绝缘片115。

并且,例如,对于驱动电路部130和光源模块110的连接,利用了连接器端子113,但是,驱动电路部130和光源模块110也可以,例如经由引线连接。引线的端部,也可以由焊料固定。

并且,例如,在所述实施例中,发光元件112是,SMD型的LED元件,但是,不仅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利用在基板上直接安装有裸芯片的COB(Chip On Board)型的LED模块。也就是说,对于发光元件112,也可以利用LED芯片本身。在此情况下,也可以由密封部件,一并或个别地密封多个LED芯片。如上所述,密封部件也可以包含黄色荧光体等的波长转换材料。

并且,例如,在所述实施例中,示出了发光元件112为LED元件的例子,但是,不仅限于此。对于发光元件112,也可以利用半导体激光器等的半导体发光元件、有机EL(Electroluminescence)元件或无机EL元件等的其他的固体发光元件。

另外,对各个实施例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想到的各种变形而得到的形态,以及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宗旨的范围内任意组合各个实施例的构成要素以及功能来实现的形态,也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