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光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10614发布日期:2019-10-30 00:20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光体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光体,特别是一种用于车辆用灯具的棒状的导光体。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在尾灯、示宽灯等车辆用灯具中,多采用具备导光体的构成。在棒状导光体被配置在灯内部的情况下,为了将棒状导光体固定在灯体的预定的位置,在导光体主体形成安装用肋(例如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19273号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欲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若只在棒状导光体主体的长边方向的一部分形成安装用肋,则在肋的部分容易漏光,从而在导光体的长边方向亮度会出现不均匀。因此,若想跨长边方向的全长形成肋,则此次在注塑成形的冷却时,由于肋的原因,整体的散热变得不均衡,从而容易不均匀地收缩,产生变形(翘曲)。

本发明鉴于这种情况,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亮度的不均匀,且在成形时不容易产生变形的棒状导光体。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构成为:导光体,其为棒状,并形成有板状的安装用肋,所述导光体的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用肋跨所述导光体的长边方向的大致整个长度形成,且跨所述导光体的长边方向的大致整个长度还形成有一个板状的变形防止用肋。

根据该实施方式,由于肋跨导光体的长边方向的大致整个长度形成,所以不会发生长边方向的亮度的不均匀。另外,由于利用变形防止用肋,在注塑成形的冷却时作为整体散热较为均衡,所以不容易发生不希望的变形。

优选为,所述变形防止用肋在所述安装用肋的相反侧形成。按照该方案,两个肋较平衡地配置,从而得到散热的平衡,不容易发生不希望的变形。

另外,优选为,所述变形防止用的肋的厚度与所述安装用肋的厚度大致相同。按照该方案,能够使散热更加平衡,从而更不容易产生变形。

另外,优选为,与所述安装用肋的厚度方向以及长边方向正交的水平方向的所述变形防止用肋的宽度与所述安装用肋的宽度大致相同。按照该方案,能够使散热更加平衡,从而更不容易产生变形。

另外,优选为,包含所述安装用肋以及所述变形防止用肋在内的与长边方向正交的横截面形状是对称形状。按照该方案,截面对称形状散热较为均衡,不容易产生变形。

另外,优选为,对所述安装用肋以及所述变形防止用肋中的至少一个的表面进行铝蒸镀。按照该方案,利用铝蒸镀,能够抑制从肋部分发生的漏光,从而能够较好地维持光学性能。

发明效果

由以上的说明可知,按照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防止亮度的不均匀,且在成形时不容易产生变形的棒状导光体。

附图说明

图1是具备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导光体的车辆用灯具的概要主视图。

图2是沿图1的ii-ii线的剖视图。

图3是沿图1的iii-iii线的剖视图。

图4是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导光体的立体图。

图5是具备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导光体的车辆用灯具的概要主视图。

图6是沿着图5的vi-vi线的剖视图。

图7是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导光体的立体图。

图8是沿图5的viii-viii线的剖视图。

图9是用于说明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导光体的效果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

1、101车辆用灯具

10led光源

20、120导光体

20a、120a(导光体20的)出射面

20b、120b(导光体20的)反射面

20c、120c(导光体20的)阶梯

21、121导光体主体

22、122安装用肋

23、123变形防止用肋

30金属蒸镀膜

h22、h23、h123、h123宽度

w22、w23、w122、w123厚度

z中心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的实施方式。实施方式只是作为示例并不限定发明,且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全部的特征或特征的组合并不一定是本发明的本质性的特征。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具备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导光体的车辆用灯具1的主视图,图2是车辆用灯具1的横向剖视图(沿图1的ii-ii线的剖视图),图3是车辆用灯具1的纵剖面(沿图1的iii-iii线的剖视图)。在本说明书中,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前后方向等方向是指车辆用灯具被安装在车辆时的姿势的方向,且以正面观察车辆的状态为基准进行说明。另外,在各图中,以各方向进行说明(上方:下方:左方:右方:前方:后方=up:lo:le:ri:fr:re)。

车辆用灯具1是车辆用前照灯,其被安装在车辆前部的右侧。

如图1所示那样,车辆用灯具1具备:灯体2;以及透明的前面罩4,其安装在灯体2的开口部。灯体2和前面罩4划分灯室s。

车辆用灯具1是在灯室s内容纳远光灯a、近光灯b、转向信号灯c以及日间行车灯d的组合灯。

远光灯a、近光灯b以及转向信号灯c在灯室s内沿车宽方向并排配置。这些灯(a、b、c)可以使用现有的公知的构成,例如反射型、投影型等灯具单元,其种类并不限定。

日间行车灯d在灯室s内的上方区域沿车辆用灯具1的上边配置。

如图2所示那样,日间行车灯d具备led光源10和导光体20。

led光源10是被供电而发光的led(light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led光源10是扩散地出射白光并向导光体20供给光的光源,其以将发光面朝向导光体20的光入射面即左侧端面的状态配置。

led光源10被固定于散热器14。散热器14用散热性较好的金属块将来自led光源10的热量散出。散热器14被构成为能够配置在灯室s内想要配置的位置的形状,并被固定于灯体2。

在灯室s内配置有扩展部件16,该扩展部件16配置在led光源10和前面罩4之间。led光源10的构造被扩展部件16覆盖,从而被从外侧遮挡。

导光体20是棒状的光学部件,通过将丙烯酸、聚碳酸酯等透明树脂注塑成形从而形成。沿着导光体20的长边方向的前表面侧构成为出射光的出射面20a。在导光体20的后表面侧形成有反射面20b,该反射面具有将进入导光体20内的光向出射面20a反射的多个阶梯20c。阶梯20c是三角柱状,其沿长边方向的截面是直角三角形形状。阶梯的形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凹槽、点刻。

已从led光源10入射的光在导光体20内一边重复进行全反射一边前进。入射到反射面20b的光被阶梯20c向出射面20a反射,并从出射面20a向车辆前方出射。

如图3所示那样,在灯室s内配置有导光体固定器18,导光体20经由该导光体固定器18被灯体2支承。

导光体20被构成为包括:圆柱形状的导光体主体21;安装用肋22,其从导光体主体21向上方延伸;以及变形防止用肋23,其从导光体主体21向下方延伸。各肋22、23在与出射面20a、反射面20b的周向上的不同位置处形成。

导光体固定器18具有:在上部的壁面形成的裂缝状的夹持部18a以及在下部的台阶部,且导光体固定器18以从背面侧覆盖导光体20的方式配置。安装用肋22被夹持部18a夹持,变形防止用肋23的下部被台阶部18b支承,从而导光体20被固定在导光体固定器18。

导光体固定器18和前面罩4之间配置有扩展部件16,导光体20的固定结构被扩展部件16遮住。

图4是导光体20的立体图。省略了反射面20b的阶梯20c。分别地,跨长边方向的全长而将安装用肋22形成在圆柱状的导光体主体21的上部,跨长边方向的全长而将变形防止用肋23形成在导光体主体21的下部即安装用肋22的圆周方向的相反侧。两肋22、23与导光体主体21一体成形,与长边方向正交的导光体20的横截面形状在长边方向上的所有位置都相同。

安装用肋的厚度w22和宽度h22与变形防止用肋的厚度w23和宽度h23分别相等(w22=w23、h22=h23),导光体20的横截面形状呈对称形状。

为了将棒状的导光体配置在灯室s内,需要在导光体主体形成板状的安装用肋,但是当在长边方向的一部分形成安装用肋时,在肋的部分容易漏光,从而存在导光体的长边方向的亮度不均匀的问题。若为了避免这个问题,而在长边方向的整个长度上形成肋,则此次在注射成形的冷却时,由于热量留存在仅在周向上的一个方向形成的肋,所以整体的散热变得不均衡,并向肋的方向不均匀地收缩,在长边方向翘曲,从而存在发生超出容许范围的变形而不能安装在灯体的情况。

在本实施方式中,跨长边方向的大致整个长度形成安装用肋22,同时跨长边方向的大致整个长度形成变形防止用肋23。由于肋跨长边方向的全长形成,所以能够防止长边方向的光的亮度的不均匀。

而且,安装用肋22和变形防止用肋23是相同形状(相同宽度、相同厚度、相同长度),且在周向的相反侧形成,两个肋22、23平衡地配置在导光体主体21,所以在注射成形的冷却时散热较为均衡,不容易发生不希望的变形。

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两肋22、23是相同形状,但是即使仅宽度相同或仅厚度相同,也有防止变形的效果。另外,各肋的横截面的形状可以是l字形或t型等与安装构造匹配的形状。

(第2实施方式)

图5是具备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导光体的车辆用灯具101的概要主视图,图6是车辆用灯具101的横向剖视图(沿图5的vi-vi线的剖视图)。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或等同的构成要素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车辆用灯具101是示宽灯,并被安装在车辆前部的右侧。

车辆用灯具101在被灯体2和前面罩4划分成的灯室s内具备导光体120和led光源10。灯体2和前面罩4的右侧随着向后方去而呈弧状。

棒状的导光体120与灯体2的形状匹配地弯曲,导光体120的从入射面即左端部至中间附近的部分为直线形状,从中间至右端部的部分越朝向后方越呈缓和的弧状。如此,导光体不限定于直线的形状,也可以是沿着灯体2以及前面罩4的形状的弯曲的曲线形状。

沿着导光体120的中线轴z的前表面侧是出射光的出射面120a。在出射面120a的周向相反侧的后表面侧形成有反射面120b,该反射面120b具有将进入导光体120内的光向出射面120a反射的阶梯120c。从led光源10入射的光在导光体120内传导,入射到反射面120b的光从出射面120a出射。

图7是导光体120的立体图,图8是导光体120的横截面(沿图5的viii-viii线的截面图)。需要说明的是,图8中的各厚度的比例不反映实际的比例,而只是示意性地表示结构。

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沿着已弯曲的导光体主体121的中心轴z,在上部跨整个长度形成有安装用肋122,在下部跨整个长度形成有变形防止肋123。安装用肋的厚度w122和宽度h122分别与变形防止用肋的厚度w123和宽度h123相等(w122=w123、h122=h123)。与中心轴z正交的导光体120的横截面形状在所有位置都相等,且其截面形状为对称形状。

如图8所示那样,安装用肋122以及变形防止用肋123在其表面进行金属蒸镀,从而将整个表面用金属蒸镀膜30覆盖。

金属蒸镀膜30例如从铝、sus、铬中选择,其膜厚100nm左右。金属蒸镀膜30例如利用真空蒸镀等方法来形成,在各肋的表面以大致均匀的厚度来沉积。金属蒸镀膜30具有使光反射的特性,使被传导到各肋的光向导光体主体121反射。

图9是说明金属蒸镀膜的效果的说明图。(a)示出不具有金属蒸镀膜的情况(对比例),(b)示出具有金属蒸镀膜(本实施方式)的情况。图9是导光体的横向剖视图,箭头示出光的光路。

已从led光源10入射到导光体120的光在导光体主体121内不断地反射。在不存在金属蒸镀膜30的情况下,入射到安装用肋122的光就这样从平面部出射。在有金属蒸镀膜的情况下,入射到安装用肋122的光被金属蒸镀膜30反射,并回到导光体主体121。通过形成金属蒸镀膜30,从而能够防止从各肋的平面部分的漏光,并能够防止光学性能下降。

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两肋形成了金属蒸镀膜30,但是即使在仅在任意一个肋形成金属蒸镀膜30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导光体120的光学性能下降,从而导光体120能够维持较高的光学性能。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日间行车灯、示宽灯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能够广泛地应用于转向信号灯、刹车灯、前照灯、转向灯、雾灯等各种车辆用灯具。光源不限于led,也可以是激光二极管、有机el(电致发光)等其他的半导体发光元件,或白炽灯泡、卤素灯等。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上述实施方式是本发明的一个例子,能够基于该实施方式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进行组合,这种方案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