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洗墙灯端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36774发布日期:2020-03-31 17:33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洗墙灯端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洗墙灯端防水结构,属于灯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户外洗墙灯具结构形式,大多为一铝型材腔体,为了达到防水要求,两头均需要安装端盖和防水圈,针对目前市面上的端盖主要存在的问题有:防水圈外漏,大力安装端盖时,扭紧安装螺钉后,防水圈受到挤压而外漏,影响防水性能和外观质量;外漏的防水圈受到阳光暴晒,容易老化,造成防水失效灯具损坏;传统直接外力压紧防水圈的防水方式,对防水圈的硬度,配合间隙,安装面的平整度要求较好,工艺要求高,不易控制,不便于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洗墙灯端防水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洗墙灯端防水结构,包括灯体、外平片、防水胶圈和端盖;

所述灯体具有灯体内腔,所述外平片的形状大小与灯体内腔匹配,外平片可放入灯体内腔;

所述防水胶圈形状大小与灯体内腔匹配,防水胶圈可放入灯体内腔;

所述端盖设置于灯体内腔外部;所述外平片设置于灯体内腔内部;所述防水胶圈设置于灯体内腔内部,位于端盖和外平片之间;

所述外平片、防水胶圈和端盖设置相对应的螺孔,通过扭紧收紧螺钉,收紧外平片从而压缩防水胶圈,使防水胶圈向外沿扩张,压紧灯体内腔的内壁,密封防水。

进一步的,所述防水胶圈的外侧设置以螺孔为中心向外突出的第一防水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防水圈包括防水内圈和防水外圈,防水内圈的内径与螺孔的直径相当。

进一步的,所述防水胶圈与灯体内腔内壁的接触面设置数组径向凸起的第二防水圈。

进一步的,还包括防水胶圈和外平片之间的内平片,所述内平片的大小比外平片小。

进一步的,所述防水胶圈内侧设置与内平片匹配的凹槽,内平片可放入凹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内设置以螺孔为中心第三防水圈,第三防水圈的内径大于螺孔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防水圈端点到防水胶圈内侧端面的距离等于内平片的厚度。

进一步的,所述端盖通过螺钉与灯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端盖与灯体的两端形状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防水胶圈为防水硅胶圈。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防水结构改变了原来直接压紧防水圈的防水方式,降低了对防水端面的质量要求,提高了生产效率。

2、将防水圈外露的结构方式,变成了完全内嵌的结构方式,既美化了产品外观,又使防水圈的不被阳光直晒,延长了使用寿命。

3、原来的防水圈由于受压面积较小,防水性能不稳定,本实用新型将防水接触面积由端面改为纵向侧面,防水面积不收限制,防水性能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洗墙灯端防水结构分解图;

图2是洗墙灯端防水结构剖面图。

图中标记:1-灯体、2-外平片、3-内平片、4-防水胶圈、5-端盖、6-收紧螺钉、11-灯体内腔、41-第一防水圈、42-第二防水圈、43-第三防水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的一种洗墙灯端防水结构,包括灯体1、外平片2、防水胶圈4和端盖5;

所述灯体1具有灯体内腔11,所述外平片2的形状与灯体内腔11匹配,外平片2的大小比灯体内腔11略小,外平片2可放入灯体内腔11;

所述防水胶圈4形状与灯体内腔11匹配,防水胶圈4的大小比灯体内腔11略小,防水胶圈4可放入灯体内腔11;

所述端盖5设置于灯体内腔11外部;所述外平片2设置于灯体内腔11内部;所述防水胶圈4设置于灯体内腔11内部,位于端盖5和外平片2之间;

所述外平片2、防水胶圈4和端盖5设置相对应的螺孔,通过扭紧收紧螺钉6,收紧外平片2从而压缩防水胶圈4,使防水胶圈4向外沿扩张,压紧灯体内腔11的内壁,密封防水。

进一步的,所述防水胶圈4的外侧设置以螺孔为中心向外突出的第一防水圈41。设计第一防水圈可以防止水从螺孔渗入灯管。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防水圈41包括防水内圈和防水外圈,防水内圈的内径与螺孔的直径相当。

进一步的,所述防水胶圈4与灯体内腔11内壁的接触面设置数组径向凸起的第二防水圈42。在防水胶圈受到挤压向外扩张时,设计第二防水圈使接触面积变小从而接触面受到的力变大,相比周面全部与灯体内腔内壁接触的方案,设计第二防水圈可使防水胶圈与灯体内腔内壁的密封性更好,从而防水性更好。

进一步的,所述端盖5通过螺钉与灯体1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端盖5与灯体1的两端形状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防水胶圈4为防水硅胶圈。

基于本实施例的进一步的优化,在另一实施例中,还包括防水胶圈4和外平片2之间的内平片3,所述内平片3的大小比外平片2小。

进一步的,所述防水胶圈4内侧设置与内平片3匹配的凹槽,内平片3可放入凹槽内。相比实心的防水胶圈,设计凹槽可以使防水胶圈受到挤压时更容易向外扩张压紧灯体内腔的内壁。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内设置以螺孔为中心第三防水圈43,第三防水圈43的内径大于螺孔的直径。同样是为了防止水从螺孔进入灯体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防水圈43端点到防水胶圈4内侧端面的距离等于内平片3的厚度。

设计内平片的目的是为了使防水胶圈受到压力使,使防水胶圈不会向内收缩,内平片起支撑作用,防水胶圈只能向外扩张,与灯体内腔的内壁紧密接触,从而形成更好的密封防水性能。

综上所述,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洗墙灯端防水结构,改变了原来直接压紧防水圈的防水方式,降低了对防水端面的质量要求,提高了生产效率;将防水圈外露的结构方式,变成了完全内嵌的结构方式,既美化了产品外观,又使防水圈的不被阳光直晒,延长了使用寿命;将防水接触面积由端面改为纵向侧面,防水面积不收限制,防水性能更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