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况提示路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09599发布日期:2020-05-29 12:57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路况提示路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路况提示路灯。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公共道路的修建已逐渐普遍化,现如今城市中由于其不同的地理位置及发展方向等通常均需构建多种类型道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即随着时代的发展道路规划也日益复杂多样,出现了单行道、结构复杂的高架桥等道路,上述道路很容易使得人们一不小心就拐到了单行道上或对高架的道路入口判断失误上错道路,若在上班高峰期出现这样情况,很可能引起长时间道路堵塞,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同时随着道路日益复杂,人们出行也越发依赖导航系统指路,但若前方突发交通事故或其它原因导致某条导航规划路线不能行使,同时若前方无人提醒或提醒比较不及时,很容易使得大量车辆进入故障道路,而倒出问题道路重新规划路线又比较浪费时间,同时也可能造成道路堵塞等情况的出现。

因此为了解决道路类型复杂以及突发交通状况引起道路堵塞等问题,亟需一种可缓解或解决上述问题的辅助工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道路复杂容易引起车辆上错道路导致交通堵塞,以及若道路出现突发交通状况并不能及时提醒后来车辆进而容易导致车辆堵塞。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路况提示路灯,包括路灯本体和设置于所述路灯本体上的路况提示组件,所述路况提示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路灯本体两侧面上的路况提示器和用于对所述路况提示器进行控制的提示控制器,所述路况提示器所提示方向与其所在道路段上的车辆正确行驶方向相同或相反。

优选地,所述路况提示器为提示灯,所述提示灯发出至少两种颜色的光。

优选地,所述提示灯为包括至少两种灯珠的圆形led灯。

优选地,所述信号控制器和后方交通管理处通过无线或有线连接。

优选地,所述路灯本体包括灯体、固定于所述灯体后端的控制腔体、安装于所述灯体顶端的灯体上盖、安装于所述控制腔体顶端的腔体上盖以及安装于所述灯体底端的led模组;所述控制腔体内设置有路灯控制器。

优选地,所述路况提示器设置于所述控制腔体两侧面上。

优选地,所述提示控制器也设置于所述控制腔体内。

优选地,所述灯体上盖上表面设置有上盖加强筋。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上盖上设置有光感应头,所述光感应头与所述路灯控制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路况提示路灯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控制腔体下的路灯安装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方案中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以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路况提示路灯,通过在路灯两侧设置路况提示器,使得路况提示路灯可对向两个方向行驶的车辆均起到路况提示的作用,减少车辆反向驶进单行车辆或驶进错误的高架桥入口,进而减少由上述问题引起的车辆堵塞;同时设置的路况提示器由提示控制器控制,提示控制器又与后方交通管理处连接,使得后方交通管理处可通过将控制信号发送给提示控制器来对路况提示器进行控制,以在道路突发交通状况时通过路况提示器对来往车辆及时进行路况提示,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车辆驶进突发状况的道路,进而减少由突发状况引起的堵车。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共同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路况提示路灯的爆炸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路况提示路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路况提示路灯的侧面示意图;

其中,1为灯体,2为控制腔体,3为灯体上盖,4为腔体上盖,5为led模组,6为路况提示器,7为路灯安装件,8为光感应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随着城市的发展,道路规划中出现了具有特殊行驶规则的单行道以及车道复杂的高架桥等道路,前述道路由于其特殊性极易容易引起车主拐入错误道路,进而导致道路堵塞。同时由于道路的复杂性,当出现突发道路状况时若提示不及时极易出现大量车辆堵塞在故障道路上,引起道路阻塞且还影响故障道路问题的处理。

实施例一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路况提示路灯。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路况提示路灯的爆炸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路况提示路灯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路况提示路灯的侧面示意图。参考图1-图3所示,路况提示路灯包括路灯本体和路况提示组件,路况提示组件设置于路灯本体上,用于对向两个方向行驶的车辆起到路况提示的目的。

路况提示组件包括提示控制器和至少两个路况提示器6,路况提示器6用于对车辆所在道路路况的进行提示,以使得车辆减少错误路线的行驶。路况提示器6设置于路灯本体两侧面上,路况提示器6所提示方向与其所在道路段上的车辆正确行驶方向相同或相反,以对向路灯两侧方向行驶的车辆进行路况提示。需要说明的是,路况提示器6所提示方向还可设置为其它便于对其所在道路上行驶的车辆进行提示的提示方向。优选地,路况提示器6为提示灯,提示灯可以发出至少两种颜色的光,以对路况进行不同情况的提示。进一步地,设定提示灯可发出绿色、光色和红色三种颜色的光,提示灯发出绿色的光表示路灯所在道路畅通,提示灯发出黄色表示前方有事故发生,若道路为事故发生地附近可以显示为闪烁的黄色,提示灯发出红色表示道路封闭。进一步优选地,提示灯为包括绿色、黄色和红色灯珠的圆形led灯。

提示控制器和路况提示器6连接,用于对路况提示器6进行控制。提示控制器与后方交通管理处通过无线或有线连接,具体通过与提示控制器连接的有线通信模块或无线通信模块与后方交通管理处连接,后方交通管理处可根据当前路况情况向提示控制器发送控制信息,以使得路况提示器6可及时对当前所在道路上行驶的车辆进行提示。

在本实施例中路灯本体包括灯体1、灯体上盖3、控制腔体2、腔体上盖4以及led模组5。其中控制腔体2安装于灯体1一端的侧面上,灯体上盖3安装于灯体1顶部,led模组5安装于灯体1底部,腔体上盖4安装于控制腔体2顶端。灯体1、灯体上盖3、控制腔体2和腔体上盖4在路灯组装过程中密封安装,控制腔体2内设置有路灯控制器,路灯控制器用于对路灯进行控制。优选地,灯体上盖3上表面设置有上盖加强筋,以对灯体上盖3强度进行加强,提高路灯使用寿命。优选地,控制器上盖上设置有光感应头8,光感应头8与路灯控制器连接,以控制路灯可根据光亮程度进行开启和关闭,对道路进行智能照明;光感应头8与路灯控制器连接。路灯本体还包括设置于控制腔体2下的路灯安装件7,路灯安装件7用于对将路况提示路灯安装在路灯灯柱上。进一步优选地,本实施例路况提示器6设置于控制腔体2两侧面上,提示控制器也设置于控制腔体2内。

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路况提示路灯,通过在路灯两侧设置路况提示器,使得路况提示路灯可对向两个方向行驶的车辆均起到路况提示的作用,减少车辆反向驶进单行车辆或驶进错误的高架桥入口,减少由上述问题引起的车辆堵塞的情况;同时设置路况提示器由提示控制器控制,提示控制器又与后方交通管理处连接,使得后方交通管理处可通过将控制信号发送给提示控制器,来对路况提示器进行控制,以在道路突发交通状况时通过路况提示器对来往车辆及时进行路况提示,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车辆驶进突发状况的道路,进而减少由突发状况引起的堵车。

实施例二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路况提示路灯。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对路灯本体进行其他的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路灯本体可为其他形状,此时可在路灯本体上专门设置一个安装盒,以用于安装路况提示组件,仅需满足将路况提示器6设置于路灯本体两侧,提示控制器与路况提示器6连接用于控制路况提示器6,且提示控制器通过有线通信模块或无线通信模块与后方交通管理处连接即可。

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路况提示路灯,通过在路灯两侧设置路况提示器,使得路况提示路灯可对向两个方向行驶的车辆均起到路况提示的作用,减少车辆反向驶进单行车辆或驶进错误的高架桥入口,减少由上述问题引起的车辆堵塞的情况;同时设置路况提示器由提示控制器控制,提示控制器又与后方交通管理处连接,使得后方交通管理处可通过将控制信号发送给提示控制器,来对路况提示器进行控制,以在道路突发交通状况时通过路况提示器对来往车辆及时进行路况提示,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车辆驶进突发状况的道路,进而减少由突发状况引起的堵车。

虽然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上及细节上作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