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灯用光路传导组件及车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16345发布日期:2020-05-20 02:33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灯用光路传导组件及车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灯用光路传导组件及车灯。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车灯技术的迅速发展,如今汽车市场消费大众对新技术以及对美的向往促使汽车车灯的研发速度进一步加快。这就对车灯技术提出了更高层次的挑战,设计者必须在设计产品能够满足相关法规的同时,要用美学的角度去创造具有极高审美价值的点亮效果。

为了使得车灯外观富有美感,采用非连续发光面造型的灯具设计成为现流行的造型趋势,灯具的发光面设置有黑白双色饰圈,其中,黑色材料将发光面造型分割成若干小的出光面,针对该种车灯,现有的光学方案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采用单一光源,不考虑黑色区域对光路的遮挡,该方案由于黑色区域对光路的遮挡,在进行法规模拟时光通量依据遮挡面积的大小,通常会损失10~50%不等,对于光源的利用率较低;另一种是针对每个非遮挡区域单独布置光源,规避黑色区域对光路的遮挡,该方案可以很好地规避掉黑色区域对光路的遮挡,但是光源的增加也增加了灯具的成本,另外,对灯泡的配光往往采用单光源,该方案使得配光难度更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灯用光路传导组件及车灯,以提高光源出射光线的利用率。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灯用光路传导组件,包括光源、反射镜、透镜和饰圈;

所述反射镜位于所述光源产生的出射光线的传播路径上,用于反射所述出射光线形成反射光线;

所述透镜位于所述反射光线的传播路径上,且所述透镜包括入光面,所述入光面包括多个依次相邻设置的子入光面;每个所述子入光面用于对所述反射光线进行折射后形成偏折光线;

所述饰圈包括多个透光区和多个非透光区,所述透光区与所述非透光区依次间隔设置,且所述透光区与所述子入光面一一对应,所述透光区位于所述偏折光线的传播路径上。

可选的,所述反射镜的反射面为椭球面。

可选的,所述反射镜的焦点位于所述反射镜与所述透镜之间。

可选的,所述透镜为月牙形透镜。

可选的,每个所述子入光面为平面。

可选的,任意两个所述子入光面的法线相交。

可选的,所述饰圈的透光区形成有鱼眼花纹。

可选的,所述光源为单一光源,且所述光源包括灯泡或发光二极管。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灯,该车灯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任一车灯用光路传导组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利用反射镜和透镜,对光源发出的出射光线进行反射和折射,使得光源发出的出射光线全部出射至饰圈的透光区,在光路传导过程中,光源发出的所有出射光线不会被饰圈的非透光区所遮挡,从而在满足车灯造型创意的同时,提高了光源的出射光线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一种车灯用光路传导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另一种车灯用光路传导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灯用光路传导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透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灯用光路传导组件的光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图1为现有的一种车灯用光路传导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该光路传导组件包括光源s1和饰圈s2,其中,光源s1发出的光线会被饰圈s2上的黑色区域所遮挡,从而造成大量的光线损失,该光路传导组件对于光源s1发出的光线的利用率较低。图2为现有的另一种车灯用光路传导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2,针对饰圈s2上每个非遮挡区域单独布置光源s3,从而规避饰圈s2上的黑色区域对光路的遮挡,该光路传导组件可以很好地规避掉饰圈s2上的黑色区域对光路的遮挡,但是光源s3的增加也增加了光路传导组件的成本,另外,对灯泡的配光往往采用单光源,该光路传导组件成本较高,设计难度大且耐热性能较差。

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灯用光路传导组件及车灯,包括光源、反射镜、透镜和饰圈。反射镜位于光源产生的出射光线的传播路径上,用于反射出射光线形成反射光线,透镜位于反射光线的传播路径上,且透镜包括入光面,入光面包括多个依次相邻设置的子入光面,每个子入光面用于对反射光线进行折射后形成偏折光线,饰圈包括多个透光区和多个非透光区,透光区与非透光区依次间隔设置,且透光区与子入光面一一对应,透光区位于偏折光线的传播路径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反射镜和透镜,对光源发出的出射光线进行反射和折射,使得光源发出的出射光线全部出射至饰圈的透光区,在光路传导过程中,光源发出的所有出射光线不会被饰圈的非透光区所遮挡,从而在满足车灯造型创意的同时,提高了光源的出射光线的利用率。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灯用光路传导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灯用光路传导组件包括光源11、反射镜12、透镜13和饰圈14。反射镜12位于光源11产生的出射光线的传播路径上,用于反射出射光线形成反射光线。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透镜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透镜13位于反射光线的传播路径上,且透镜13包括入光面131,入光面131包括多个依次相邻设置的子入光面21,每个子入光面21用于对反射光线进行折射后形成偏折光线。继续参考图3,饰圈14包括多个透光区141和多个非透光区142,透光区141与非透光区142依次间隔设置,且透光区141与子入光面21一一对应,透光区141位于偏折光线的传播路径上。

具体的,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灯用光路传导组件的光路示意图,如图5所示,光源11发出的出射光线经过反射镜12反射后发射到透镜13上,透镜13的入光面131上的子入光面21对来自反射镜12的反射光线进行分配,透镜13将反射光线偏折到指定角度发射出去,偏折光线传输到饰圈14的每个透光区141上,并经由透光区141出射。其中,饰圈14可以为黑白双色饰圈,也可以为任意其他造型的饰圈,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利用反射镜12和透镜13,对光源11发出的出射光线进行反射和折射,使得光源11发出的出射光线全部出射至饰圈14的透光区141,在光路传导过程中,光源11发出的所有出射光线不会被饰圈14的非透光区142所遮挡,从而在满足车灯造型创意的同时,提高了光源11的出射光线的利用率。

继续参考图3,可选的,反射镜12的反射面121为椭球面。

其中,参考图5,将光源11放置在反射镜12内部,从而有助于反射镜12将光源11发出的各个方向的出射光线都反射到透镜13的入光面131的方向,进一步提高了光源11的出射光线的利用率。反射镜12采用椭球面反射镜,与普通抛物线型反射镜相比,椭球面反射镜能够将光源11发出的所有出射光线汇聚到焦点31上,并且,对光源11的位置要求不高,使得将光源11的出射光线传导到透镜13的入光面131上更加容易实现。

继续参考图5,可选的,反射镜12的焦点31位于反射镜12与透镜13之间。

其中,令反射镜12的焦点31在反射镜12与透镜13之间,通过简单调节反射镜12与透镜13之间的距离即可实现将光源11的出射光线刚好传导到透镜13的多个子入光面21上。

继续参考图3-图5,可选的,透镜13为月牙形透镜。

其中,透镜13采用月牙形透镜,能够收集更多的来自反射镜12的反射光线,且月牙形透镜球差较小,有助于将反射光线进行分配。

继续参考图4,可选的,每个子入光面21为平面。

其中,子入光面21采用平面,使得对透镜13入光面131的设计以及制造更加简单。

可选的,任意两个子入光面21的法线相交。

其中,子入光面21为与饰圈14的垂线呈特定角度的光学面,每个子入光面21的法线方向不同,从而将光源11的出射光线分配到饰圈14的透光区141上,子入光面21的数量以及每个子入光面21的法线方向可根据饰圈14的透光区141的数量和透镜13与饰圈14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比如,子入光面21的数量等于饰圈14上透光区141的数量。需要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仅为特定的实施例,部分子入光面21的法线也可以不相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求对子入光面21进行设计。

继续参考图3和图5,可选的,透镜13还包括出光面132,出光面132与入光面131相对设置,且出光面位于偏折光线的传播路径上,出光面为球面。

其中,出光面132为球面,出光面132与入光面131相配合,使得透镜13对来自反射镜12的反射光线进行偏折,使得偏折光线刚好出射至饰圈14上透光区141上。

继续参考图3,可选的,饰圈14的透光区141形成有鱼眼花纹。

其中,饰圈14的透光区141包括具有鱼眼花纹的的光学面,具有鱼眼花纹的的光学面能够将来自透镜13的偏折光线翻转准直以及扩散的方式,对偏折光线进行再分配,使透光区141的出射光线传输到所需的具体角度上。值得注意的是,饰圈14的透光区141上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形成任意形状的花纹,并不局限于鱼眼花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继续参考图3,可选的,光源11为单一光源,且光源11包括灯泡或发光二极管。

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灯用光路传导组件采用单一光源,使得车灯用光路传导组件的成本较低,且对车灯的配光也更加容易。光源11可采用车灯中常用的灯泡,也可采用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led),led更加节能和环保。

需要注意的是,图3-图5中的透镜13仅为一种示例,透镜13的形状不限于图3-图5中包括切面的月牙形透镜,还可以为其他任意形状的透镜,只要能实现将光源11的出射光线分配到饰圈14的透光区141即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针对具有非连续出光面造型的车灯,提供了一种车灯用光路传导组件,采用椭球面反射镜和月牙形透镜的发光形式,对光源11发出的出射光线进行反射和折射,使得光源11发出的出射光线全部出射至饰圈14的透光区141,在光路传导过程中,光源11发出的所有出射光线不会被饰圈14的非透光区142所遮挡,从而在满足车灯造型创意的同时,极大的提高了光源11的出射光线的利用率。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灯,该车灯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车灯用光路传导组件,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或相应的结构以及术语的解释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灯,利用反射镜12和透镜13,对光源11发出的出射光线进行反射和折射,使得光源11发出的出射光线全部出射至饰圈14的透光区141,在光路传导过程中,光源11发出的所有出射光线不会被饰圈14的非透光区142所遮挡,从而在满足车灯造型创意的同时,提高了光源11的出射光线的利用率。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