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车内导光条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31008发布日期:2020-06-17 00:13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车内导光条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车内氛围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车内导光条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进步,汽车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消费者在关注车辆性能的同时,也对汽车内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车内氛围灯即为一种比较常见的汽车内饰,其使用烘托气氛的光源,使车厢在夜晚时更加绚丽,以提升整车档次。其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各品牌的中高档车型上,通常布置于仪表板、中控台以及车门扶手等位置。

目前,汽车车内氛围灯大多采用导光条来实现线条发光效果,即在导光条的一端安装光源,通过导光条的传导和发光来实现整条导光条的发光。为了避免光线刺眼,对驾驶员造成视线上的干扰,车内氛围灯的发光方向大多朝下,利用导光条直接发光投射在附近的其他内饰件上,再通过反射来实现发光。由于该车内氛围灯安装受到发光方向的限制,其结构设计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且由于灯光通过反射后再射出,灯光线型不易控制,车内灯光氛围营造效果有待提高。另外,由于汽车内饰中安装了氛围灯,如果氛围灯固定不牢固,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由于行驶振动易造成车内异响,因此车内氛围灯的安装结构也是氛围灯设计的关键要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车内导光条组件,导光条发出的光线经过透光条向外发散,即透光条发出的光更加柔和不刺眼,通过透光条的形状设计即可获得稳定的装饰灯光线性形状,且发光方向的设计局限性小,灯光氛围营造效果更好;另外,导光条位于透光条和底座形成的容纳腔中,使导光条形成稳固固定,且导光条组件通过卡扣和带有安装槽的连接件固定安装于车身上,减少了因装配不牢而产生行车异响等情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新型车内导光条组件,包括装饰条、透光条、导光条和底座,所述透光条的内侧设有与导光条相匹配的容置槽,所述底座的内侧设有与导光条相匹配的容置腔,所述容置槽与容置腔扣合形成用于容纳导光条的容纳腔体,所述导光条设置于容纳腔体内,导光条一端设有光源,所述底座沿长度方向的一侧间隔设有若干位于水平方向的第一卡扣,底座沿长度方向的另一侧设有带有安装槽的连接件,所述装饰条固定设置于底座沿长度方向的另一侧,且装饰条位于透光条与底座接缝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车内导光条组件中导光条发出的光线经过透光条向外发散,即透光条发出的光更加柔和不刺眼,通过透光条的形状设计即可获得稳定的装饰灯光线性形状,且发光方向的设计局限性小,灯光氛围营造效果更好;另外,导光条位于透光条和底座形成的容纳腔体中,使导光条形成稳固固定,且导光条组件通过卡扣和带有安装槽的连接件固定安装于车身上,减少了因装配不牢而产生行车异响等情况;该导光条组件结构设计合理,安装方便,实用性强。

为了进一步保证该导光条组件的发光效果,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透光条采用半透明材质制作,且透光条上还设有用于向外发散光线的透光壁。使用透光壁进行透光,可根据需要设计出不同的透光线形,氛围灯效果设计空间大,大大提高了车门灯光氛围效果。

为了进一步保证导光条的安装稳固性,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透光条的容置槽内部和/或底座的容置腔内部还设有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若干对与导光条相抵的定位凸起。定位凸起使位于容纳腔内的导光条稳固性更好,防止导光条与容纳腔内壁间留有空隙,避免了行车过程中导光条在容纳腔体内部产生晃动,即减少了由于导光条晃动产生行车异响的情况。

为了便于该车内导光条组件的顺利制备和应用实施,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底座设有第一卡扣的一侧还间隔设有若干竖直向上的第一插销,底座远离第一卡扣的一侧还间隔设有若干朝向底座外部的定位槽,所述透光条靠近第一卡扣的一侧还间隔设有若干与第一插销对应适配的第一插孔,透光条的另一侧间隔设有若干与定位槽对应适配的第二插孔,所述装饰条与第二插孔相接的一侧下端面间隔设有若干与第二插孔对应适配的第二插销,且第二插销的长度大于第二插孔的深度,所述底座上的第一插销与透光条上的第一插孔插接配合后采用超声波焊接热熔工艺固定,所述装饰条上的第二插销贯穿透光条的第二插孔并与底座上的定位槽插接配合后采用超声波焊接热熔工艺固定。透光条、底座和装饰条通过插接方式配合保证了三者之间组装时的定位精准性;透光条、底座和装饰条插接后再使用超声波焊接热熔工艺固定,保证了三者之间的连接牢固性,从而减少了该车内导光条组件因装配不牢而产生行车异响等情况。

为了便于该车内导光条组件的顺利制备和应用实施,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底座设有第一卡扣的一侧还间隔设有若干竖直向上的第二卡扣,底座远离第一卡扣的一侧还间隔设有若干第一卡孔,所述透光条靠近第一卡扣的一侧还间隔设有若干与第二卡扣对应适配的第二卡孔,透光条的另一侧间隔设有若干与第一卡孔对应的竖直通孔,所述装饰条的下端面间隔设有若干与底座上第一卡孔和透光条上竖直通孔对应适配的第三卡扣,所述底座上的第二卡扣与透光条上的第二卡孔扣合连接,所述装饰条上的第三卡扣贯穿透光条的竖直通孔并与底座上的第一卡孔扣合连接。透光条、底座和装饰条通过卡扣方式固定卡接,保证了三者之间的连接牢固性,从而减少了该车内导光条组件因装配不牢而产生行车异响等情况,且保证了该车内导光条组件的组装效率。

为了保证该车内导光条组件的外观视觉效果,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装饰条与透光条采用包胶模工艺一体成型,所述透光条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与底座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扣合连接或采用超声波焊接热熔工艺固定。装饰条与透光条采用包胶模工艺一体成型,一方面使装饰条与透光条外观整体性强,进而提高了该车内导光条组件的整体视觉美观效果,另一方面,使透光条和底座二者间的固定连接方式更佳简便,保证了该车内导光条组件的组装效率。

为了使导光条端部得到有效的固定,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底座的一端或两端还设有用于卡接导光条的卡接组件,卡接组件上设有与导光条适配的卡槽。导光条延伸出容纳腔体与光源连接的一端容易产生晃动,卡接组件有效避免了导光条端部发生晃动,从而减少了该车内导光条组件端部因装配不牢而产生行车异响等情况。

为了便于该卡接组件的顺利制备,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卡接组件包括安装座和限位柱,所述安装座上设有开口槽,开口槽的开口朝向限位柱和安装座的上方,所述开口槽和限位柱配合形成用于卡接导光条的卡槽。导光条端部与卡接组件上的卡槽卡接方式简单,保证了该车内导光条组件的组装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车内导光条组件中导光条发出的光线经过透光条向外发散,即透光条发出的光更加柔和不刺眼,通过透光条的形状设计即可获得稳定的装饰灯光线性形状,且发光方向的设计局限性小,灯光氛围营造效果更好;另外,导光条位于透光条和底座形成的容纳腔体中,使导光条形成稳固固定,且导光条组件通过卡扣和带有安装槽的连接件固定安装于车身上,减少了因装配不牢而产生行车异响等情况;该导光条组件结构设计合理,安装方便,实用性强。

2、所述透光条采用半透明材质制作,且透光条上还设有用于向外发散光线的透光壁。使用透光壁进行透光,可根据需要设计出不同的透光线形,氛围灯效果设计空间大,大大提高了车门灯光氛围效果。

3、定位凸起使位于容纳腔体内的导光条稳固性更好,防止导光条与容纳腔内壁间留有空隙,避免了行车过程中导光条在容纳腔内部产生晃动,即减少了由于导光条晃动产生行车异响的情况。

4、透光条、底座和装饰条通过插接方式配合保证了三者之间组装时的定位精准性;透光条、底座和装饰条插接后再使用超声波焊接热熔工艺固定,保证了三者之间的连接牢固性,从而减少了该车内导光条组件因装配不牢而产生行车异响等情况。

5、透光条、底座和装饰条通过卡扣方式固定卡接,保证了三者之间的连接牢固性,从而减少了该车内导光条组件因装配不牢而产生行车异响等情况,且保证了该车内导光条组件的组装效率。

6、装饰条与透光条采用包胶模工艺一体成型,一方面使装饰条与透光条外观整体性强,进而提高了该车内导光条组件的整体视觉美观效果,另一方面,使透光条和底座二者间的固定连接方式更佳简便,保证了该车内导光条组件的组装效率。

7、导光条延伸出容纳腔体与光源连接的一端容易产生晃动,卡接组件有效避免了导光条端部发生晃动,从而减少了该车内导光条组件端部因装配不牢而产生行车异响等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车内导光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f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车内导光条组件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h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3中j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3中k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底座的后视图。

图中:1、装饰条;2、透光条;3、导光条;4、底座;5、容纳腔体;6、定位凸起;7、卡接组件;1-1、第二插销;2-1、容置槽;2-2、透光壁;2-3、第一插孔;2-4、第二插孔;4-1、容置腔;4-2、第一卡扣;4-3、第一插销;4-4、定位槽;4-5、连接件;7-1、卡槽;7-2、安装座;7-3、限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车内导光条组件,包括装饰条1、透光条2、导光条3和底座4,所述透光条2的内侧设有与导光条3相匹配的容置槽2-1,所述底座4的内侧设有与导光条3相匹配的容置腔4-1,所述容置槽2-1与容置腔4-1扣合形成用于容纳导光条3的容纳腔体5,所述导光条3设置于容纳腔体3内,导光条3一端设有光源,所述底座4沿长度方向的一侧间隔设有若干位于水平方向的第一卡扣4-2,底座4沿长度方向的另一侧设有带有安装槽的连接件4-5,所述装饰条1固定设置于底座4沿长度方向的另一侧,且装饰条1位于透光条2与底座4接缝的上方。所述透光条2采用半透明材质制作,且透光条2上还设有用于向外发散光线的透光壁2-2。所述透光条2的容置槽2-1内部和/或底座4的容置腔4-1内部还设有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若干对与导光条3相抵的定位凸起6。所述底座4设有第一卡扣4-2的一侧还间隔设有若干竖直向上的第一插销4-3,底座4远离第一卡扣4-2的一侧还间隔设有若干朝向底座4外部的定位槽4-4,所述透光条2靠近第一卡扣4-2的一侧还间隔设有若干与第一插销4-3对应适配的第一插孔2-3,透光条2的另一侧间隔设有若干与定位槽4-4对应适配的第二插孔2-4,所述装饰条1与第二插孔2-4相接的一侧下端面间隔设有若干与第二插孔2-4对应适配的第二插销1-1,且第二插销1-1的长度大于第二插孔2-4的深度,所述底座上4上的第一插销4-3与透光条2上的第一插孔2-3插接配合后采用超声波焊接热熔工艺固定,所述装饰条1上的第二插销1-1贯穿透光条2的第二插孔2-4并与底座4上的定位槽4-4插接配合后采用超声波焊接热熔工艺固定。所述底座4的一端或两端还设有用于卡接导光条3的卡接组件7,卡接组件7上设有与导光条3适配的卡槽7-1。所述卡接组件包括安装座7-2和限位柱7-3,所述安装座7-2上设有开口槽,开口槽的开口朝向限位柱7-3和安装座7-2的上方,所述开口槽和限位柱7-3配合形成用于卡接导光条3的卡槽7-1。

本实用新型车内导光条组件的组装原理:

首先,将装饰条1、透光条2和底座4插接配合;其次,将三者采用超声波焊接热熔工艺固定连接;第三,将导光条3插入容纳腔体5中,并将导光条3设有光源的一端卡接于卡接组件7的卡槽7-1内。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车内导光条组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底座4设有第一卡扣4-2的一侧还间隔设有若干竖直向上的第二卡扣,底座4远离第一卡扣4-2的一侧还间隔设有若干第一卡孔,所述透光条2靠近第一卡扣4-2的一侧还间隔设有若干与第二卡扣对应适配的第二卡孔,透光条2的另一侧间隔设有若干与第一卡孔对应的竖直通孔,所述装饰条1的下端面间隔设有若干与底座4上第一卡孔和透光条2上竖直通孔对应适配的第三卡扣,所述底座上4上的第二卡扣与透光条2上的第二卡孔扣合连接,所述装饰条1上的第三卡扣贯穿透光条2的竖直通孔并与底座4上的第一卡孔扣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车内导光条组件的组装原理:

首先,将装饰条1、透光条2和底座4通过第二卡扣和第三卡扣卡接配合;其次,将导光条3插入容纳腔体5中,并将导光条3设有光源的一端卡接于卡接组件7的卡槽7-1内。

实施例3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车内导光条组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装饰条1与透光条2采用包胶模工艺一体成型,所述透光条2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与底座4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扣合连接或采用超声波焊接热熔工艺固定。

本实用新型车内导光条组件的组装原理:

组装原理与实施例1或实施例2相同。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