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炬的分段式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96638发布日期:2020-11-27 12:57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火炬的分段式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火炬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火炬的分段式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实体经济逐渐的增强、精神文明建设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各类体育运动赛事或大型庆典活动在各地举行。圣火传递作为这些活动的重要环节,圣火传递一般采用手持式燃气火炬,通过人之间接力传递。

现有火炬大多数采用金属材质,为保证火炬长时间燃烧时,人体手持火炬的舒适性,防止火炬壳体温升过高而烫手。因此,火炬在结构设计时,不仅考虑火炬的外观和连接安全可靠性,还需要考虑降温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火炬的分段式安装结构,其结构简单、巧妙,可用于提高火炬的上下壳体之间连接牢固性和可靠性,同时可降低火炬的下壳体的温升,保证火炬的下壳体不烫手。

根据上述提供的一种火炬的分段式安装结构,其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火炬的分段式安装结构,包括:具有贯通孔的下骨架;具有中心通孔的上骨架;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骨架和所述下骨架连接,在所述上骨架和所述下骨架之间留有间隙h。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下骨架设有安装部,所述连接套的下端插设于所述安装部内并连接所述下骨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套的下端通过粘接与所述下骨架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下骨架与所述连接套一体成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下骨架的外侧壁间隔设有若干储胶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储胶槽的侧面为一侧朝向所述下骨架内部倾斜的斜面,或者所述储胶槽的侧面为一侧朝向所述下骨架内部弯曲的弧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下骨架的侧壁设有若干连通所述贯通孔的切槽,所述切槽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储胶槽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上骨架的内侧壁设有配合部,所述连接套的上端外表面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配合部可拆卸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配合部为内螺纹,所述连接部为适于与所述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上骨架的侧壁间隔设有若干开孔,所述开孔连通所述中心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一种火炬的分段式安装结构,其结构简单、巧妙,通过下骨架、上骨架和连接套配合,可用于提高火炬的上下壳体之间连接牢固性和可靠性,同时还可以满足各种异形火炬的装配要求;

2、本发明的一种火炬的分段式安装结构,通过在上骨架和下骨架之间留有间隙h,以阻止温升向下传递,能够有效降低火炬的下壳体的温升,保证火炬的下壳体不烫手,提升人体手持火炬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分段式安装结构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下骨架的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上骨架的剖面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分段式安装结构与火炬壳体连接的剖视图;

图5是图4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分段式安装结构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受这些实施例所限制。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实施例1

在本实施例中,火炬壳体包括彼此独立的下壳体41和上外体42,下壳体41作为火炬的把手。上外体42与下壳体41通过分段式安装结构连接,并且上外体42的下端面抵接下壳体41的上端面,以提高火炬壳体的外观美观性。由此,通过分段式安装结构,提高了火炬的上外体42和下壳体41之间连接强度,保证火炬工作时上外体42和下壳体41不会轻易松脱,并且能够满足各种异形火炬壳体的装配。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火炬的分段式安装结构,包括具有贯通孔11的下骨架1、具有中心通孔21的上骨架2和连接套3,下骨架1与火炬的下壳体41连接。上骨架2与火炬的上外体42连接。连接套3呈中空的环形结构,且连接套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骨架2和下骨架1连接,在上骨架2和下骨架1之间留有间隙h,该间隙h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上外体42的温度向下传递至下壳体41,有效降低了下壳体41的温升,保证火炬工作时其下壳体41不烫手,提升人体手持火炬的舒适性。

可见,本实施例的一种火炬的分段式安装结构,其结构简单、巧妙,通过下骨架1、上骨架2和连接套3配合,提高了火炬的上下壳体之间连接牢固性和可靠性,同时可以满足各种异形火炬的装配要求,并且可通过连接套3来控制装配偏差;另外,通过在上骨架2和下骨架1之间留有间隙h,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上外体42的温度向下传递至下壳体41,有效降低了下壳体41的温升,保证下壳体41不烫手,提升人体手持火炬的舒适性。

如图1-2和图5所示,具体地,下骨架1设有安装部12,连接套3的下端插设于安装部12内并连接下骨架1。在本实施例中,贯通孔11的上端内径与连接套3的下端相适配,贯通孔11的下端内径小于贯通孔11的上端内径以限定出位于贯通孔11内部的限位台阶,该限位台阶与贯通孔11的上端内侧壁共同构成安装部12。安装时,连接套3的下端插设于安装部12内部,并且连接套3的下端通过粘接与下骨架1固定连接,这样,提高了连接套3的下端与下骨架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和可靠性。

具体地,在下骨架1的外侧壁间隔设有若干储胶槽13,这样,增大了储胶面积,满足使用时粘胶面积大,保证下骨架1与下壳体41之间的粘接强度,使得下骨架1与下壳体41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可靠。

优选地,储胶槽13由侧面131、底面132和顶面组成,并且储胶槽13大体上将下骨架1的外侧壁分为上中下三分部,下部分侧壁的顶面构成储胶槽13的底面132,中部分侧壁构成储胶槽13的侧面131,上部分侧壁的底面构成储胶槽13的顶面,这样,保证粘胶面积大的同时,充分提高了下骨架1外侧壁的利用率。

优选地,储胶槽13的侧面131为一侧朝向下骨架1内部倾斜的斜面,或者储胶槽13的侧面131为一侧朝向下骨架1内部弯曲的弧面,这样,可形成不同厚度的粘胶层,保证下骨架1与下壳体41之间的粘接强度的同时,减少胶粘剂用量,利于降低装配成本。在实施例中,侧面131为弧面,该弧面在下骨架1的周向方向上的一侧朝向下骨架1内部弯曲。

更优选地,下骨架1的侧壁设有若干连通贯通孔11的切槽14,切槽14位于相邻两个储胶槽13之间,这样,通过设置若干连通贯通孔11的切槽14,不仅实现了降低温升,还可以减轻下骨架1的重量,进而利于减轻火炬的重量。

如图1、图3和图5所示,具体地,上骨架2的内侧壁设有配合部22,连接套3的上端外表面设有连接部31,连接部31与配合部22可拆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配合部22为内螺纹,连接部31为适于与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由此,通过螺纹配合,实现了上骨架2与连接套3的上端的可拆卸连接,并且保;证连接套3与上骨架2的连接牢固可靠;此外,通过调节连接部31的外螺纹和配合部22的内螺纹的纵向螺纹配合深度,不仅可实现调节间隙h,还可以上壳体42的顶面与火炬燃烧器的顶部之间的间距,保证火炬的燃烧性能,提高产品的自适应性。

优选地,上骨架2的侧壁间隔设有若干开孔23,开孔23连通中心通孔21,这样,通过设置若干开孔23,不仅利于减少向下传递的温升,还可以减轻上骨架2的重量,进而利于减轻火炬的重量。

在本实施例中,上骨架2的侧壁设有沿周向方向间隔布置的两排开孔23,靠上的开孔23位于靠下的开孔23的正上方,这样,通过设置上下并排布置的两排开孔23,利于进一步减轻上骨架2的重量,同时方便快速加工成型。在其他实施例中,靠上的开孔23可以与靠下的开孔23的相交错布置。

下面结合图4-5来说明本实施例分段式安装结构与火炬外壳的装配原理:

装配时,下骨架1采用粘接方式先与连接套3的下端固定连接,再通过粘接方式分别与火炬的下壳体41固定连接;上骨架2与火炬的上壳体42先通过粘接方式固定连接,然后上骨架2与连接套3的上端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并且调节上骨架2与连接套3的纵向螺纹配合深度,这样,可减少下壳体41与上壳体42对接时产生的错位,尤其适用于异形火炬的上下壳体对接,提高装配效率,保证火炬的外观美观。

另外,当下壳体41与上壳体42对接完成时,下骨架1的上端面与上骨架2的下端面之间留有间隙h,以减少从上外体42向下传递至下壳体41的热量,有效降低了下壳体41的温升,保证火炬工作时其下壳体41不烫手,提升人体手持火炬的舒适性。

实施例2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点在于,分段式安装结构的具体结构有所不同。具体地,下骨架1与连接套3一体成型,并且下骨架1省去了如实施例1所述的切槽14,其它部位均与实施例1相同

可见,通过设置下骨架1与连接套3一体成型,可省去下骨架1与连接套3之间的装配工序,提升装配效率,降低装配成本,并且下骨架1省去了安装部12和切槽14,使得下骨架1的结构更加简单,更加便于下骨架1快速加工成型,降低下骨架1的制造成本。此外,本实施例的分段式安装结构,可适用于规则形状的火炬壳体。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