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平板灯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34253发布日期:2021-01-15 11:35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平板灯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平板灯散热器。



背景技术:

平板灯是卧室灯的一种,美观大方,简单实用,采用高档压克力材质,具有节能、环保、防尘、防静电,透光度及稳光性强等优点,在与传统照明光源瓦数相同的情况下,平板灯具有节能、流明相等、色温相似和高cri特点。

而现有的平板灯其散热机构所针对的散热面较小,且散热效果较差,影响了其性能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散热面大的高效平板灯散热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效平板灯散热器,包括有散热座,及安装于散热座上的第一散热鳍片,及插入于第一散热鳍片内的第二散热鳍片,及设置于第二散热鳍片上的平板灯,所述散热座与第一散热鳍片之间隔有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分别与散热座顶部和第一散热鳍片底部连通,所述散热座内开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设有散热风机,所述第一散热鳍片包括有一个以上的、呈h形设置的鳍片组,所述第二散热鳍片包括有一个以上的、插入于第一散热鳍片顶部凹陷内的凸块,及设置于凸块上方、并与凸块一体成型的基板。

作为优选,所述散热通道的进口端设有前支臂,所述散热通道的出口端设有后支臂。

进一步的,所述前支臂和后支臂上皆开有与散热通道连通的通风孔。

更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座的底部开有与容纳槽连通的进风孔,所述散热座的顶部开有与散热通道连通的出风孔。

优选的,所述进风孔和出风孔皆设于一个以上、且所述进风孔的数量大于出风孔的数量。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散热鳍片与第二散热鳍片皆为铝质鳍片。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散热鳍片中的凸块插入于第一散热鳍片中、并与第二散热鳍片之间形成活动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散热鳍片中的凸块的底部与第一散热鳍片中形成抵触。

优选的,所述第二散热鳍片中的基板与第一散热鳍片的顶部形成抵触。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散热鳍片的顶部安装有平板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散热座中的散热风机实现对内吹风,并搭配散热通道的设计,经由条形的散热通道与内凹的第一散热鳍片处连通,实现内部热空气的搅动,从而使外部空气与内部空间加强交互流动,以提高对第一散热鳍片处的散热性,同时经由第一散热鳍片与第二散热鳍片之间的活动配合结构,通过热传递实现散热,从而对面板灯底部进行大面积的散热,以达到高散热面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高效平板灯散热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

参阅图1所示,一种高效平板灯散热器,包括有散热座1,及安装于散热座1上的第一散热鳍片2,及插入于第一散热鳍片2内的第二散热鳍片3,及设置于第二散热鳍片3上的平板灯4,所述散热座1与第一散热鳍片2之间隔有散热通道5,所述散热通道5分别与散热座1顶部和第一散热鳍片2底部连通,所述散热座1内开有容纳槽11,所述容纳槽11内设有散热风机12,所述第一散热鳍片2包括有一个以上的、呈h形设置的鳍片组,所述第二散热鳍片3包括有一个以上的、插入于第一散热鳍片2顶部凹陷内的凸块31,及设置于凸块31上方、并与凸块31一体成型的基板32。

所述散热通道5的进口端设有前支臂51,所述散热通道5的出口端设有后支臂52,所述前支臂51和后支臂52上皆开有与散热通道5连通的通风孔,所述散热座1的底部开有与容纳槽11连通的进风孔13,所述散热座1的顶部开有与散热通道5连通的出风孔14,所述进风孔13和出风孔14皆设于一个以上、且所述进风孔13的数量大于出风孔14的数量,通过前支臂51与后支臂52支起第一散热鳍片2与散热座1之间的散热通道5,通过进风孔13与出风孔14的数量差来加速散热风机12对内吹风的风量。

所述第一散热鳍片2与第二散热鳍片3皆为铝质鳍片,所述第二散热鳍片3中的凸块31插入于第一散热鳍片2中、并与第二散热鳍片3之间形成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散热鳍片3中的凸块31的底部与第一散热鳍片2中形成抵触,所述第二散热鳍片3中的基板32与第一散热鳍片2的顶部形成抵触,所述第二散热鳍片3的顶部安装有平板灯4,采用常规的铝制鳍片实现散热,第一散热鳍片2中的凸块31的侧部与第二散热鳍片3对应的槽内具有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散热座中的散热风机实现对内吹风,并搭配散热通道的设计,经由条形的散热通道与内凹的第一散热鳍片处连通,实现内部热空气的搅动,从而使外部空气与内部空间加强交互流动,以提高对第一散热鳍片处的散热性,同时经由第一散热鳍片与第二散热鳍片之间的活动配合结构,通过热传递实现散热,从而对面板灯底部进行大面积的散热,以达到高散热面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凡此种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对本实用新型上述结构做出的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效平板灯散热器,包括有散热座,及安装于散热座上的第一散热鳍片,及插入于第一散热鳍片内的第二散热鳍片,及设置于第二散热鳍片上的平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座与第一散热鳍片之间隔有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分别与散热座顶部和第一散热鳍片底部连通,所述散热座内开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设有散热风机,所述第一散热鳍片包括有一个以上的、呈h形设置的鳍片组,所述第二散热鳍片包括有一个以上的、插入于第一散热鳍片顶部凹陷内的凸块,及设置于凸块上方、并与凸块一体成型的基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平板灯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通道的进口端设有前支臂,所述散热通道的出口端设有后支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平板灯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臂和后支臂上皆开有与散热通道连通的通风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平板灯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座的底部开有与容纳槽连通的进风孔,所述散热座的顶部开有与散热通道连通的出风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效平板灯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孔和出风孔皆设于一个以上、且所述进风孔的数量大于出风孔的数量。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高效平板灯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鳍片与第二散热鳍片皆为铝质鳍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效平板灯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鳍片中的凸块插入于第一散热鳍片中、并与第二散热鳍片之间形成活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效平板灯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鳍片中的凸块的底部与第一散热鳍片中形成抵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高效平板灯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鳍片中的基板与第一散热鳍片的顶部形成抵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平板灯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鳍片的顶部安装有平板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平板灯散热器,包括有散热座,及安装于散热座上的第一散热鳍片,及插入于第一散热鳍片内的第二散热鳍片,及设置于第二散热鳍片上的平板灯,所述散热座与第一散热鳍片之间隔有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分别与散热座顶部和第一散热鳍片底部连通,所述散热座内开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设有散热风机,所述第一散热鳍片包括有一个以上的、呈H形设置的鳍片组,所述第二散热鳍片包括有一个以上的、插入于第一散热鳍片顶部凹陷内的凸块,及设置于凸块上方、并与凸块一体成型的基板;该高效平板灯散热器散热效果好,散热面大。

技术研发人员:杨承忠;张波;张雄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泛基亚影视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08
技术公布日:2021.0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