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照明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01714发布日期:2021-06-11 19:19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照明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照明灯。



背景技术:

灯具是一种能起到照明作用的器具,移动照明灯是指可以根据使用需要在多种场合内进行照明的灯具,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现有的移动照明灯照射面积固定不变,适用范围较小,且照射方式单一,无法根据使用需要进行变换,实用性较差,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调节照射面积并具备多种照射方式,进而既扩大了适用范围,又提升了实用性,还可进行折叠以便于收纳和携带的移动照明灯。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移动照明灯,包括底座、设于底座上的灯体和设于灯体内的主灯板,底座包括底壳、驱动模块、电池和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包括座块、壳体、盖体、碗型反光板和透明板,所述座块的底部可转动的连接在底壳的上端开口处,所述壳体的底部可转动的连接在座块的顶部,所述盖体固定在壳体的顶部开口处,所述碗型反光板设于壳体内,所述透明板嵌设在盖体中,所述主灯板嵌设于碗型反光板的底部中心;所述壳体的外侧还设有三个沿圆周方向等角度分布的副灯体,所述副灯体包括副壳体、副透明板、反光板和副灯板;所述副壳体的内端可转动的连接在壳体的边缘,所述副壳体的上侧形成有沉腔,所述副透明板嵌设在沉腔的开口处内部,所述反光板固定在沉腔的底面上,所述副灯板穿过反光板并嵌设在沉腔的底部且通过开关与驱动模块相连;所述座块的顶部向外形成有立柱,所述立柱的根部向外形成有环形块,所述环形块的顶部边缘开设有三个沿圆周方向等角度分布的第一缺口,三个副灯体中的所述副壳体的外端分别与三个第一缺口相互配合,所述壳体的底部边缘开设有三个沿圆周方向等角度分布的第二缺口,三个副灯体中的所述副壳体的内端分别与三个第二缺口相互配合。

优选地,三个所述第二缺口的底面上均开设有一个插槽,对应地,三个副灯体中的所述副壳体的内端均向外形成有一个插块,三个所述插块分别可转动的插入连接在三个插槽中。

优选地,所述立柱的顶部向外形成有第一连接板,对应地,所述壳体的底部向外形成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可转动的连接在第一连接板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底壳的外侧还设有两个互为对角设置的u型架,每个所述u型架的两端均可转动的插入连接在底壳中,所述u型架的中部形成有弧形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具备三个可转动和可发光的副灯体,通过摆动三个副灯体的方位就能方便的调节照射面积,同时借助三个可转动的副灯体具备了多种照射方式以适应多种使用需要,从而既扩大了适用范围,又提升了实用性;此外,还可在不使用时进行折叠以便于收纳和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侧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侧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副灯体的分解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外定义,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为了保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实用新型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移动照明灯,包括底座、设于底座上的灯体和设于灯体内的主灯板5,底座包括底壳1、驱动模块(未示出)、电池(未示出)和开关(未示出),驱动模块和电池均设于底壳1内并相互连接,开关嵌设在底壳1上,主灯板5通过开关与驱动模块相连,打开开关后,驱动模块控制电池将电能输送给主灯板5,进而激发主灯板5发光以起到照明作用,上述原理为现有技术,而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灯体包括座块2、壳体3、盖体4、碗型反光板6和透明板9,座块2的底部可转动的连接在底壳1的上端开口处,壳体3的底部可转动的连接在座块2的顶部,盖体4固定在壳体3的顶部开口处,碗型反光板6设于壳体3内,透明板9嵌设在盖体4中,主灯板5嵌设于碗型反光板6的底部中心;壳体3的外侧还设有三个沿圆周方向等角度分布的副灯体7,副灯体7包括副壳体71、副透明板72、反光板73和副灯板74;副壳体71的内端可转动的连接在壳体3的边缘,副壳体71的上侧形成有沉腔711,副透明板72嵌设在沉腔711的开口处内部,反光板73固定在沉腔711的底面上,副灯板74穿过反光板73并嵌设在沉腔711的底部且通过开关与驱动模块相连;座块2的顶部向外形成有立柱21,立柱21的根部向外形成有环形块23,环形块23的顶部边缘开设有三个沿圆周方向等角度分布的第一缺口24,三个副灯体7中的副壳体71的外端分别与三个第一缺口24相互配合,壳体3的底部边缘开设有三个沿圆周方向等角度分布的第二缺口31,三个副灯体7中的副壳体71的内端分别与三个第二缺口31相互配合。

三个第二缺口31的底面上均开设有一个插槽33,对应地,三个副灯体7中的副壳体71的内端均向外形成有一个插块712,三个插块712分别可转动的插入连接在三个插槽33中。

立柱21的顶部向外形成有第一连接板22,对应地,壳体3的底部向外形成有第二连接板32,第二连接板32可转动的连接在第一连接板22的一侧。

底壳1的外侧还设有两个互为对角设置的u型架8,每个u型架8的两端均可转动的插入连接在底壳1中,u型架8的中部形成有弧形段81。

使用时:打开开关后,驱动模块还会控制电池将电能输送给三个副灯板74,进而激发三个副灯板74均发光以起到照明作用(现有技术);借助副壳体71的内端与壳体3的可转动连接而摆动三个副灯体7,进而调节三个副灯板74的照射方向和照射范围,并且可以将两个u型架8的弧形段81相互靠拢后平放在台面上;而借助座块2与底壳1、壳体3与座块2的可转动连接,可以实现主灯板5的照射方向和照射角度的调节,同时带动三个副灯体7同步转动。

收拢时,先掰直壳体3与座块2以使两者位于同一直线上,再将三个副灯体7均朝着座块2摆动,直到副壳体71的外端和内端分别嵌入到第一缺口24和第二缺口31中,然后向上摆动两个u型架8直到两者相互靠拢,此时的两个弧形段81相互拼合并分别套设在盖体4的外部,两个u型架8能防止外部物体撞击灯体和三个副灯体7。

本实用新型具备三个可转动和可发光的副灯体7,通过摆动三个副灯体7的方位就能方便的调节照射面积,同时借助三个可转动的副灯体7具备了多种照射方式以适应多种使用需要,从而既扩大了适用范围,又提升了实用性;此外,还可在不使用时进行折叠以便于收纳和携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与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