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ED光源的车载氛围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44527发布日期:2021-11-03 19:41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基于LED光源的车载氛围灯的制作方法
基于led光源的车载氛围灯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汽车内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led光源的车载氛围灯。


背景技术:

2.目前,车内氛围灯的主流技术之一是led光源配合侧发光聚合体光纤(pof)。普通的光纤主要将光从光纤的入射端面传输至出射端面,侧发光聚合体光纤(pof)与此不同,pof主要目的是将一部分光从光纤外层透射出来,从而形成侧面发光。用led作为光源,光线进入pof,从pof外层透射的光能,使led点光源变成线光源。聚合体光纤(pof)存在的缺点光源耦合效率低、光源不均匀,不能获得较远的传输距离。
3.为此,我们提出基于led光源的车载氛围灯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led光源的车载氛围灯,目的在于提高光源耦合效率,实现低成本、高效率、长距离的光传导照明。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基于led光源的车载氛围灯,其包括壳体和柔性光纤,所述壳体内安装有led光源发射器、光束准直器,所述光束准直器具有一出光口,所述柔性光纤与所述出光口相连,所述柔性光纤包括包覆层、中间层和芯层,所述包覆层包裹在所述中间层的外部,所述中间层包裹在所述芯层的外部,所述中间层内均匀设有若干散射粒子。
7.所述包覆层的材质均为氟碳树脂,所述芯层的材质为丙烯酸树脂。
8.所述中间层的折射率高于所述芯层的折射率,所述包覆层的折射率高于所述芯层的折射率且低于所述中间层的折射率。
9.所述包覆层采用的氟碳树脂折射率为1.48,所述芯层43采用的丙烯酸树脂折射率为1.34。
10.所述散射粒子采用疏水性的无机氧化物粒子,以所述中间层总质量为基准,无机氧化物粒子的质量百分比为20%

30%。
11.所述散射粒子为球形,球形粒径在1

3μm。
12.所述散射粒子为椭球形,椭球形散射粒子的长轴为2

3μm,短轴为1~1.3μm。
13.所述柔性光纤设有逐渐窄缩的插接端,所述插接端上设有向外突出的半圆形凸起。
14.所述壳体的内壁设有散热层,所述散热层的材质为石磨散热膜或纳米碳散热膜。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6.(1)光源耦合效率更高:柔性灯纤的包覆层采用的氟碳树脂折射率为1.48,芯层采用的丙烯酸树脂折射率为1.34,发光角度比较小,绝大部分光线的集中在20
°
发散角以内,光源耦合效率可以到90

98%。
17.(2)光源均匀传输距离更远:柔性灯纤的中间层掺杂大量散射粒子,大部分光线会
传播一段距离后再射出柔性光纤,保证光线折射的次数更多,光线能在柔性光纤中传播更远的距离。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基于led光源的车载氛围灯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中柔性光纤剖视图;
20.图3为柔性光纤的插接端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壳体、2led光源发射器、3光束准直器、4柔性光纤、41包覆层、42中间层、43芯层、11散热层、31出光口、44插接端、441半圆形凸起、421散射粒子。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3.参照图1至图2,本发明为一种基于led光源的车载氛围灯,其包括壳体1和柔性光纤4,壳体1内安装有led光源发射器2、光束准直器3,光束准直器3具有一出光口31,柔性光纤4与出光口31相连,柔性光纤4包括包覆层41、中间层42和芯层43,包覆层41包裹在中间层42的外部,中间层42包裹在芯层43的外部,中间层42内均匀设有若干散射粒子421。
24.包覆层41的材质均为氟碳树脂,芯层43的材质为丙烯酸树脂。中间层42的折射率高于芯层43的折射率,包覆层41的折射率高于芯层43的折射率且低于中间层42的折射率。包覆层41采用的氟碳树脂折射率为1.48,芯层43采用的丙烯酸树脂折射率为1.34,发光角度比较小,绝大部分光线的集中在20
°
发散角以内,耦合效率可以到90

98%。
25.散射粒子采用疏水性的无机氧化物粒子,以中间层42总质量为基准,无机氧化物粒子的质量百分比为20%

30%。
26.本发明中,散射粒子为球形,球形粒径在1

3μm,多个散射粒子9均匀分布在中间层42,这样能够保证光线折射的次数更多,光线传递的距离更远。在其他实施例中,散射粒子为椭球形,椭球形散射粒子的长轴为2

3μm,短轴为1~1.3μm。
27.柔性光纤4设有逐渐窄缩的插接端44,插接端44上设有向外突出半圆形凸起441,方便插入到缝隙中且不易脱出。
28.本实施例中,壳体1的内壁设有散热层11,散热层11的材质为石磨散热膜或纳米碳散热膜。
29.本发明中,柔性光纤4是通过挤出工艺成型,而非注塑,只需切割加工至所需长度,无需额外的模具费用。柔性光纤4可弯曲,设计自由,能贴合曲面,满足三维立体设计,在配合汽车内饰上有了更多选择。
30.相对于传统技术,本发明所采用柔性光纤优势在于:
31.(1)光源耦合效率更高:柔性灯纤的包覆层采用的氟碳树脂折射率为1.48,芯层采用的丙烯酸树脂折射率为1.34,发光角度比较小,绝大部分光线的集中在20
°
发散角以内,光源耦合效率可以到90

98%。
32.(2)光源均匀传输距离更远:柔性灯纤的中间层掺杂大量散射粒子,大部分光线会传播一段距离后再射出柔性光纤,保证光线折射的次数更多,光线能在柔性光纤中传播更远的距离。
33.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led光源的车载氛围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壳体(1)和柔性光纤(4),所述壳体(1)内安装有led光源发射器(2)、光束准直器(3),所述光束准直器(3)具有一出光口(31),所述柔性光纤(4)与所述出光口(31)相连,所述柔性光纤(4)包括包覆层(41)、中间层(42)和芯层(43),所述包覆层(41)包裹在所述中间层(42)的外部,所述中间层(42)包裹在所述芯层(43)的外部,所述中间层(42)内均匀设有若干散射粒子(4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led光源的车载氛围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层(41)的材质均为氟碳树脂,所述芯层(43)的材质为丙烯酸树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led光源的车载氛围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42)的折射率高于所述芯层(43)的折射率,所述包覆层(41)的折射率高于所述芯层(43)的折射率且低于所述中间层(42)的折射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led光源的车载氛围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层(41)采用的氟碳树脂折射率为1.48,所述芯层(43)采用的丙烯酸树脂折射率为1.3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led光源的车载氛围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射粒子采用疏水性的无机氧化物粒子,以所述中间层(42)总质量为基准,无机氧化物粒子的质量百分比为20%

30%。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led光源的车载氛围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射粒子(421)为球形,球形粒径在1

3μm。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led光源的车载氛围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射粒子(421)为椭球形,椭球形散射粒子的长轴为2

3μm,短轴为1~1.3μm。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led光源的车载氛围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光纤(4)设有逐渐窄缩的插接端(44),所述插接端(44)上设有向外突出的半圆形凸起(44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led光源的车载氛围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壁设有散热层(11),所述散热层(11)的材质为石磨散热膜或纳米碳散热膜。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LED光源的车载氛围灯,其包括壳体和柔性光纤,所述壳体内安装有LED光源发射器、光束准直器,所述光束准直器具有一出光口,所述柔性光纤与所述出光口相连,所述柔性光纤包括包覆层、中间层和芯层,所述包覆层包裹在所述中间层的外部,所述中间层包裹在所述芯层的外部,所述中间层内均匀设有若干散射粒子。本发明采用的柔性光纤光源耦合效率更高,柔性灯纤的中间层掺杂大量散射粒子,保证光线折射的次数更多,光线能在柔性光纤中传播更远的距离。传播更远的距离。传播更远的距离。


技术研发人员:李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宇慕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08
技术公布日:2021/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