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置调光机构及其汽车前组合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91991发布日期:2022-08-27 03:25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前置调光机构及其汽车前组合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灯具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前置调光机构及其汽车前组合灯。


背景技术:

2.在gb4599-2007《汽车用灯丝灯泡前照灯》的标准中明确规定:前照灯应具有光束调整装置。目前市场上的调光机构都是在灯具的后部,轿车调光时需要将发动机舱盖打开方可调节光束,而客车更麻烦,需要人工躺在车底用手进行调节光束,以上调节方式存在操作困难、效率低的问题。
3.申请号201621133676.9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前照灯前置调光结构,包括调节棒、连接杆,连接杆一端设置有涡轮传动装置一,连接杆另一端设置有涡轮传动装置二,连接杆通过涡轮传动装置一连接调节棒,连接杆通过涡轮传动装置二连接调节螺钉,调节螺钉固定在灯壳上,调节棒穿过灯壳通孔,并固定在灯壳安装柱上,调节棒上设置有调节槽;调光机构通过与调节螺钉连接后用螺丝和限位压块固定在灯壳上,通过螺丝刀转动十字的调节槽带动调节棒转动,调节棒带动涡轮传动机构一转动,涡轮传动机构一带动连接杆转动,连接杆带动涡轮传动装置二转动,涡轮传动装置二带动调节螺钉转动,从而实现可以在灯具正面进行光束的调节;但是由上可知这种调光机构包括零件繁多,特别是涡轮传动装置一与涡轮传动装置二安装工序复杂,大大影响生产效率的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前置调光机构及其汽车前组合灯,能有效解决现有前置调光机构存在的零件繁多,安装工序复杂,影响生产效率提高等等问题。
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前置调光机构,包括软轴、主调节柱、副调节柱、固定套和传动机构,所述主调节柱与副调节柱之间通过所述软轴连接,所述主调节柱与副调节柱上分别可旋转的设置有所述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包括桶体和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上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片对称设置在所述桶体的两侧;所述传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副调节柱上,并位于所述固定套的外端;所述固定套用于将所述主调节柱与副调节柱分别固定在灯壳上,所述传动机构用于与所述灯壳上设置有的调节螺杆传动连接。
7.进一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前置调光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伞齿,所述伞齿设置在所述副调节柱的端部,所述调节螺杆的端部设置有齿轮结构,所述伞齿用于与所述齿轮结构啮合。
8.进一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前置调光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伞齿、调节齿轮和齿轮安装配合座,所述齿轮安装配合座内设置有第一活动腔和第二活动腔,所述伞齿可旋转在设置在所述第一活动腔中,所述调节齿轮可旋转在设置在所述第二活动腔中,并使
得所述伞齿与所述调节齿轮啮合;所述副调节柱贯穿所述第一活动腔,与所述伞齿固定连接;所述调节齿轮的底部贯穿所述第二活动腔,所述调节齿轮的底部设置有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凹槽用于与所述调节螺杆端部的螺栓头配合连接。
9.进一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前置调光机构,所述软轴包括保护层和钢丝层,所述保护层包裹于所述钢丝层的外侧,所述主调节柱与副调节柱设置在所述钢丝层的两端。
10.进一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前置调光机构,所述钢丝层由多股钢丝呈交错排列组成。
11.进一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前置调光机构,所述保护层采用塑胶制成。
12.一种汽车前组合灯,包括配光镜、装饰框、灯壳和照明组件,所述灯壳与配光镜密封连接形成腔体,所述灯壳上设置有光束角度调节机构,所述照明组件通过光束角度调节机构连接在所述灯壳上,并位于所述腔体内;所述装饰框上设置有照明灯出光孔,所述装饰框设置在所述腔体内,并使得所述照明灯出光孔位于所述照明组件的前方;所述光束角度调节机构包括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密封设置在所述灯壳上的调节螺杆;所述灯壳上还设置有如上所述的前置调光机构,所述前置调光机构用于与所述调节螺杆传动连接,旋转所述前置调光机构带动所述调节螺杆对所述照明组件进行上下或左右角度调节。
13.进一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前组合灯,所述灯壳上设置有安装台,所述安装台上设置有前置调节通孔,所述灯壳在所述安装台的后部设置有两个第一安装柱;所述灯壳在所述调节螺杆的附近设置有两个第二安装柱;当所述前置调光机构设置在所述灯壳上时,所述主调节柱的端部由所述前置调节通孔穿出朝向前方,使用螺钉穿过所述主调节柱上所述固定套上的所述固定孔与第一安装柱螺纹连接,将所述主调节柱固定在所述灯壳上,使用螺钉穿过所述副调节柱上所述固定套上的所述固定孔与第二安装柱螺纹连接,将所述副调节柱固定在所述灯壳上,并通过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调节螺杆传动连接,通过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调节螺杆旋转,对所述照明组件进行上下或左右角度调节。
14.进一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前组合灯,还包括第一昼间灯组件、位置灯组件和转向灯组件,所述装饰框在所述照明灯出光孔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昼间灯出光孔,所述第一昼间灯组件设置在所述装饰框上,使得所述第一昼间灯出光孔位于所述第一昼间灯组件的前方;所述装饰框在所述第一昼间灯出光孔的上方设置有位置灯出光孔,所述位置灯组件设置在所述装饰框上,使得所述位置灯出光孔位于所述位置灯组件的前方;所述装饰框在所述位置灯出光孔的上方设置有转向灯出光孔,所述转向灯组件设置在所述装饰框上,使得所述转向灯出光孔位于所述转向灯组件的前方。
15.进一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前组合灯,还包括第二昼间灯组件,所述装饰框在所述转向灯出光孔与所述位置灯出光孔之间还设置有c型结构的第二昼间灯出光孔,所述第二昼间灯出光孔对所述位置灯出光孔、第一昼间灯出光孔和照明灯出光孔进行半包围,所述第二昼间灯组件设置在所述装饰框上,使得所述第二昼间灯出光孔位于所述第二昼间灯组件的前方。
16.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快捷,能有效解决现有前置调光机构存在的零件繁多,安装工序复杂,影响生产效率提高等问题,提供的汽车前组合灯通过提供的第二昼间灯组件对第一昼间灯组件进行光线补充,对昼间灯功能进行光线补充,同时外观更加美观。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一前置调光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一安装在汽车前组合灯上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汽车前组合灯的正视图。
20.图4是图3中的纵向截面图。
21.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二前置调光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二前置调光机构的的横向截面图。
23.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二安装在汽车前组合灯上的结构示意图。
24.图中:
25.1是配光镜,2是装饰框,21是照明灯出光孔,22是第一昼间灯出光孔,23是位置灯出光孔,24是转向灯出光孔,25是第二昼间灯出光孔,3是灯壳,31是光束角度调节机构,311是调节组件,3111是调节螺杆,31111是齿轮结构,31112是螺栓头,32是前置调光机构,321是软轴,3211是保护层,3212是钢丝层,322是主调节柱,3221是调节槽,323是副调节柱,324是固定套,3241是桶体,3242是固定片,32421是固定孔,325是传动机构,3251是伞齿,3252是调节齿轮,32521是限位凹槽,3253是齿轮安装配合座,32531是固定脚,33是安装台,331是前置调节通孔,34是第一安装柱,35是第二安装柱,36是限位连接柱,37是线夹, 4是照明组件,5是腔体,6是支架,7是第一昼间灯组件,8是位置灯组件,9是转向灯组件,10是第二昼间灯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实施例一
28.根据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汽车前组合灯,包括配光镜1、装饰框2、灯壳3和照明组件4,灯壳3与配光镜1密封连接形成腔体5,灯壳3上设置有光束角度调节机构31,照明组件4通过光束角度调节机构31连接在灯壳3上,并位于腔体5内;装饰框2上设置有照明灯出光孔21,装饰框2设置在腔体5内,并使得照明灯出光孔21位于照明组件4的前方;灯壳3上还设置有前置调光机构32,前置调光机构32用于与光束角度调节机构31传动连接,旋转前置调光机构32带动光束角度调节机构31对照明组件4进行上下或左右角度调节;具体地,光束角度调节机构31包括调节组件311,调节组件311包括密封设置在灯壳3上的调节螺杆3111,前置调光机构32用于与调节螺杆3111传动连接,通过前置调光机构32带动调节螺杆3111旋转,对照明组件4进行上下角度或左右角度的调节;前置调光机构32即为本实用新型所指的一种前置调光机构。
29.前置调光机构32包括软轴321、主调节柱322、副调节柱323、固定套324和传动机构325,主调节柱322与副调节柱323之间通过软轴321连接,主调节柱322与副调节柱323上分别可旋转的设置有固定套324,传动机构325设置在副调节柱323上,并位于固定套324的外端;前置调光机构32通过传动机构325与调节螺杆3111传动连接,通过传动机构325带动调
节螺杆3111旋转,对照明组件4进行上下或左右角度调节;具体地,固定套324包括桶体3241和固定片3242,固定片3242上设置有固定孔32421,固定片3242对称设置在桶体3241的两侧;本实施例中,灯壳3上设置有两个调节组件311;灯壳3在底部设置有两个安装台33,安装台33上设置有前置调节通孔331,灯壳3在安装台33的后部设置有两个第一安装柱34,另外灯壳3在调节螺杆3111的附近设置有两个第二安装柱35;当前置调光机构32设置在灯壳3上时,主调节柱322的端部由前置调节通孔331穿出朝向前方,使用螺钉穿过固定套324上的固定孔32421与第一安装柱34螺纹连接,将主调节柱322固定在灯壳3上,后使用螺钉穿过副调节柱323上固定套324上的固定孔32421与第二安装柱35螺纹连接,将副调节柱323固定在灯壳3上,并通过传动机构325与调节螺杆3111传动连接,通过传动机构325带动调节螺杆3111旋转,对照明组件4进行上下或左右角度调节。当然,这里的调节组件311可以是手动的,也可以替换为电动的;当然如果灯壳3后部面积小,在安装上电动的调节组件311后附近就没有设置第二安装柱35的空间的情况,可以在灯壳3上加安装一个支架6,支架6安装后,位于电动的调节组件311的部分设置有通孔,并在通孔附近设置有第二安装柱35,通孔用于方便调节螺杆3111的端部穿出,用于与安装在支架6上的副调节柱323上的传动机构325传动连接。
30.进一步地,调节螺杆3111的端部设置有齿轮结构31111,传动机构325包括伞齿3251,伞齿3251设置在副调节柱323上位于固定套324外侧,前置调光机构32通过伞齿3251与调节螺杆3111端部的齿轮结构31111啮合,旋转主调节柱322使得伞齿3251旋转,从而带动调节螺杆3111旋转对照明组件4进行角度调整。
31.进一步地,主调节柱322的端部设置有调节槽3221,调节槽3221用于与调节工具连接,使用调节工具使得调节工作更加方便,省力省时。
32.进一步地,软轴321包括保护层3211和钢丝层3212,保护层3211包裹于钢丝层3212的外侧,主调节柱322设置在钢丝层3212的一端,副调节柱323设置在钢丝层3212的另一端;具体地,钢丝层3212由多股钢丝呈交错排列组成;保护层3211采用塑胶制成,通过保护层3211对钢丝层3212进行保护,提高钢丝层3212的使用寿命。
33.另外,当前置调光机构32上软轴321较长时,可以在灯壳3上设置有限位连接柱36,限位连接柱36上通过螺钉连接有线夹37,线夹37用于对此处的软轴321进行夹持,避免软轴321在灯壳3后部垂挂,防止被零件钩挂,提高使用寿命。
34.一种汽车前组合灯,还包括第一昼间灯组件7,装饰框2在照明灯出光孔21的上方还设置有第一昼间灯出光孔22,所第一昼间灯组件7设置在装饰框2上,使得第一昼间灯出光孔22位于第一昼间灯组件7的前方;第一昼间灯组件7用于提供昼间灯功能。
35.进一步地,还包括位置灯组件8,装饰框2在第一昼间灯出光孔22的上方还设置有位置灯出光孔23,位置灯组件8设置在装饰框2上,使得位置灯出光孔23位于位置灯组件8的前方;位置灯组件8用于提供位置灯功能。
36.进一步地,还包括转向灯组件9,装饰框2在位置灯出光孔23的上方还设置有转向灯出光孔24,转向灯组件9设置在装饰框2上,使得转向灯出光孔24位于转向灯组件9的前方;转向灯组件9用于提供转向灯功能。
37.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昼间灯组件10,装饰框2在转向灯出光孔24与位置灯出光孔23之间还设置有c型结构的第二昼间灯出光孔25,第二昼间灯出光孔25对位置灯出光孔23、
第一昼间灯出光孔22和照明灯出光孔21进行半包围,第二昼间灯组件10设置在装饰框2上,使得第二昼间灯出光孔25位于第二昼间灯组件10的前方,第二昼间灯组件10用于提供昼间灯辅助功能,对第一昼间灯组件7提供的昼间灯功能进行补充。
38.实施例二
39.如图5、图6、图7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传动机构325包括伞齿3251、调节齿轮3252和齿轮安装配合座3253,齿轮安装配合座3253内设置有第一活动腔和第二活动腔,伞齿3251可旋转在设置在第一活动腔中,调节齿轮3252可旋转在设置在第二活动腔中,并使得伞齿3251与调节齿轮3252啮合;副调节柱323贯穿第一活动腔,与伞齿3251固定连接,调节齿轮3252的底部贯穿第二活动腔,调节齿轮3252的底部设置有限位凹槽32521,限位凹槽32521用于与调节螺杆3111端部的螺栓头31112配合连接;旋转主调节柱322使得伞齿3251旋转,从而带动调节螺杆3111旋转对照明组件4进行上下或左右角度调整;具体地,齿轮安装配合座3253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脚32531,固定脚32531上设置有孔位,灯壳3上设置有对应的连接柱,使用螺钉穿过孔位与连接柱螺纹连接,从而将齿轮安装配合座3253固定在灯壳3上;本实施例中,副调节柱323上的固定套324可以免去,直接通过齿轮安装配合座3253固定在灯壳3上,通过齿轮安装配合座3253替代固定套324将副调节柱323固定在灯壳3上,从而缩小所占用的空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