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照明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52113发布日期:2023-03-29 09:03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照明灯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照明灯具。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场上的筒灯或者射灯一般包括外壳、光源组件以及散热器。散热器与外壳连接。光源组件一般包括光源以及用于配光的透镜、反射杯等。光源一般安装在散热器上。这样,当照明灯具工作时,光源发出的热量通过散热器散发出去。外壳一般不起到散热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照明灯具。
4.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照明灯具,包括外壳和光源,其中,所述光源安装于所述外壳上以通过所述外壳散热。
5.优选地,所述外壳包括底壁、内侧壁、台阶壁和外侧壁,所述内侧壁连接所述底壁和所述台阶壁,所述台阶壁连接所述内侧壁和所述外侧壁,所述光源安装于所述底壁的内表面和/或所述台阶壁的内表面。
6.优选地,所述光源包括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所述第一光源安装于所述底壁的内表面,所述第二光源安装于所述台阶壁的内表面。
7.优选地,所述内侧壁呈圆柱状。
8.优选地,所述外侧壁呈圆柱状。
9.优选地,所述内侧壁、所述台阶壁以及所述外侧壁的靠近所述底壁的一端形成凹槽。
10.优选地,所述凹槽内设有若干散热片。
11.优选地,所述散热片与所述内侧壁、所述台阶壁以及所述外侧壁连接。
12.优选地,所述第一光源为cob。
13.优选地,所述外壳由金属材料制成。
14.通过将第一光源安装在所述外壳上,所述第一光源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所述外壳散发出去,而不需另设散热器,简化了照明灯具的结构,降低了照明灯具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照明灯具的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16.图2是图1中照明灯具的爆炸图;
17.图3是图1中照明灯具的剖视图;
18.图4是图1中照明灯具的外壳的第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19.图5是图1中照明灯具的外壳的第二个视角的示意图;
20.图6是图1中照明灯具的外壳的第三个视角的示意图;
21.图7是图1中照明灯具的导热器的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22.图8是图1中照明灯具的导热器的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23.图9是图1中照明灯具的导光部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5.如图1-9所示,本实施例的照明灯具包括外壳1,所述照明灯具还包括用于小角度照明的第一光源组件及用于大角度照明的第二光源组件,所述第一光源组件包括第一光源2,所述第二光源组件包括第二光源3,所述第二光源3环绕所述第一光源2,所述照明灯具还包括用于给所述第一光源2和所述第二光源3导光的导光部件5。即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照明灯具的光源包括第一光源2和第二光源3。所述第一光源2和第二光源3位于不同的平面。所述导光部件5设置于所述第一光源2和第二光源3之间。所述导光部件5包括用于给所述第一光源2导光的内导光面51和用于给所述第二光源3导光的外导光面52。所述外导光面52为竖直面,所述第二光源3环绕所述导光部件5。所述内导光面51为倾斜面,所述第一光源组件还包括透镜23和第一反射杯22,所述内导光面51设置于所述第一反射杯22的出光口。所述导光部件5呈圆环形。所述第二光源组件还包括第二光源保护罩31和防眩部件32,所述第二光源3设置于所述防眩部件32和所述外导光面52之间。通过设置导光部件5,导光部件5的内导光面51可以使第一光源2的照射角度更加精准;导光部件5的外导光面52与所述防眩部件32配合,可以避免所述第二光源3的光线形成环形光带,使光线更加均匀、柔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技术中提及的“小角度照明”与本技术中提及的“大角度照明”是一对相对的概念,本技术中的第一光源组件的照射角度比本技术中的第二光源组件的照射角度更小,本技术中的第二光源组件的照射角度比本技术中的第一光源组件的照射角度更大,因而第一光源组件相对于第二光源组件是“小角度照明”,第二光源组件相对于第一光源组件是“大角度照明”。具体地,第一光源2可以采用cob光源、csp光源或者集成点光源;第二光源3可以采用cob光源、csp光源、smd贴片光源或者集成点光源。
26.所述外壳1包括底壁11、台阶壁12、连接底壁11和台阶壁12的内侧壁15、外侧壁13。所述台阶壁12连接内侧壁15和外侧壁13。所述内侧壁15以及外侧壁13靠近底壁11的一端形成凹槽16,所述凹槽16内设有散热片17。所述外壳1的底壁11上还设有过线孔19,所述内侧壁15的外表面还设有定位凸部18。所述外壳1上安装有弹簧夹1000。所述内侧壁15呈圆柱状。所述外侧壁13呈圆柱状。所述外壳1由金属材料制成,例如由铝制成,采用金属材料的外壳散热效果更好。
27.所述第一光源2和第二光源3都安装于所述外壳1上以通过所述外壳散热。具体地,所述第一光源2安装于所述底壁11的内表面,所述第一光源组件还设有第一光源保护罩21,并且设有用于给第一光源2配光的透镜23和第一反射杯22。第一反射杯22和透镜23支撑在所述第一光源保护罩21上。所述第二光源3安装于所述台阶壁12的内表面,所述第二光源组件还设有防眩部件32。所述防眩部件32成环形薄壁状。通过将所述第一光源2安装于所述底壁11的内表面,将所述第二光源3安装于所述台阶壁12的内表面,第一光源2和第二光源3工作过程中发出的热量可以直接传递给所述外壳1,然后通过外壳1散发出去,从而可以不用另设散热器。由于外壳1设有凹槽16,凹槽16内又设有散热片17,所述散热片17与所述内侧
壁15、所述台阶壁12以及所述外侧壁13连接,从而大大增加了外壳1的散热面积,便于第一光源2和第二光源3产生的热量通过所述外壳1散发出去。
28.所述照明灯具还包括电源驱动器6,所述电源驱动器6控制所述第一光源2和第二光源3交替导通。即当需要进行较小区域的照明时,可以通过电源驱动器6控制第一光源2导通,使第一光源2发光用于照明;当需要进行较大区域的照明时,可以通过电源驱动器6控制第二光源3导通,使第二光源3发光用于照明。所述电源驱动器6包括相互盖合电源壳62和底盖63,所述电源驱动器6的电源驱动板61安装在电源壳62和底盖63形成的腔体内。底盖63通过螺钉安装在所述外壳1的底壁11上。所述电源壳62上还设有拓展接口69,以便电源驱动器6应用到不同的产品上。
29.为了避免或者降低从所述凹槽16及散热片17散发出的热量对电源驱动器6产生的不良影响,所述凹槽16的开口处还设有导热器7。所述导热器7包括环形壁78、环绕所述环形壁78分布的若干上肋条73和若干下肋条71。相邻的上肋条73之间形成上槽口75,相邻的下肋条71之间形成下槽口72。相邻的所述上槽口75和所述下槽口72相互连通,以便凹槽16内外空气的流通。所述上肋条73和下肋条71在水平方向相互错开,所述上肋条73与所述环形壁78连接的一端和所述下肋条71与所述环形壁78连接的一端在竖直方向相互错开。这样,所述下槽口72在竖直方向上正对着上肋条73,并且下槽口72和上槽口75相互连通。这样,当照明灯具工作时,照明灯具通过凹槽16及散热片17散发出热量后形成的热空气不会竖直上升直接作用于电源驱动器6,热空气穿过下槽口72后由于上肋条73的阻挡,再经上槽口75流出,从而打乱了热空气的流向,降低或者避免了热空气对电源驱动器6的影响。所述导热器7上还设有定位缺口79,用于与外壳1上的定位凸部18配合,从而实现两者的定位。所述导热器7夹持在所述外壳1与所述电源驱动器6之间,从而实现安装。需要说明的是,如图3中所示的竖直方向即为本技术中所称的“竖直方向”,如图3中所示的横向即为本技术所称的“水平方向”。如图3中所示的照明灯具的出光口的一端为所述外壳1的前端,安装着电源驱动器6的一端为所述外壳1的后端。通过设置导热器7,尤其通过上肋条73和下肋条71的交错设计,可以对凹槽16内生成的高温气流进行阻隔和扰乱,使其改变流向,使竖直向上的高温气流经过导热器7的扰流后,朝外侧方流动,从而降低高温气流对电源驱动器6的不良影响。
30.通过设置两组光源,其中第一光源组件用于小角度照明,第二光源组件用于大角度照明,从而可以满足更加多样化的照明需求。通过设置导光部件,可以使第一光源组件的光的照射角度更加精准;使第二光源组件的光更加均匀、柔和,防止出现不均匀的环形光带。
3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照明灯具为筒射一体灯,第一光源组件起到射灯光源的作用,第二光源组件起到筒灯光源的作用。当然,本实用新型的照明灯具也可以是具有做成吸顶灯、落地灯、台灯、壁灯等各种形式。
32.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涵盖,这里不再一一举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