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233099阅读:来源:国知局
此柱状导光结构130a的剖面形状为外凸矩形,且柱状导光结构130a的侧表面136a与导光板120a的下表面124a实质上呈垂直连接,即曲率半径为零。
[0050]特别是,在本实施例中,柱状导光结构130a的分布密度随着与导光板120a的入光面126a的距离增加而递增。也就是说,柱状导光结构130a越远离入光面126a的分布密度越高,如此一来,可有效提高导光板120a的导光效果。此处,如图1B所示,柱状导光结构130a的顶表面132a是以圆形为例说明,故其侧表面136a的个数仅为一个;但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例中,柱状导光结构的顶表面的形状也可包为椭圆形或多边形,如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或其他正多边形,在此并不加以限制,故其侧表面的个数会因为顶表面与底表面的形状而改变。
[0051]请再参考图1A,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柱状导光结构130a的柱高H,较佳地,大于等于2微米且小于等于15微米。每一柱状导光结构130a的最大宽度W,较佳地,大于等于20微米且小于等于150微米。由于本实施例的柱状导光结构130a具有上述的特殊参数的设计,因此可有效使进入导光板120a的上表面122a的光线L具有较大的入射角。再者,本实施例的导光板120a与柱状导光结构130a之间可为无接缝连接,即一体成形;或者是,为各自独立的元件,在此并不加以限制。
[0052]此外,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a还包括第一光学胶层150以及第二光学胶层160。第一光学胶层150配置于导光板120a的上表面122a上,而第二光学胶层160配置于导光板120a的下表面124a与显不面板110之间。较佳地,第一光学胶层150与第二光学胶层160的折射率介于1.38至1.65之间且小于导光板120a的折射率。再者,本实施例的显不装置10a可还包括保护层170,其中保护层170可配置于导光板120a的上方。如图1A所不,保护层170可通过第一光学胶层150而固定于导光板120a的上表面122a上,而显不面板110可通过第二光学胶层160而固定于导光板120a的下表面124a上。
[0053]另外,为了提高显示装置10a的显示品质,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a也可还包括吸收层180,其配置于导光板120a的第二导光区块123a上且位于下表面124a上。此处,吸收层180例如是为黑色胶带层或白色胶带层,可有效反射及散射光源140进入导光板120a的光线,以使进入于显示面板110内的光线较为均匀。
[0054]请再参考图1A,由于本实施例的导光板120a的下表面124a上配置有柱状导光结构130a,因此当光线L入射至柱状导光结构130a的顶表面132a时,会先反射至侧表面136a并折射至导光板120a的下表面124a,接着,光线L会入射至导光板120a的上表面122a。由于光线L入射至导光板120a的上表面122a的入射角较大,甚至有可能大于临界角,因此光线L会产生反射或全反射而再次进入显示面板110中。如此一来,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a可因为柱状导光结构130a的设计而具有较佳的显示对比表现。
[0055]本实施例沿用前述实施例的元件标号与部分内容,其中采用相同的标号来表示相同或近似的元件,并且省略了相同技术内容的说明。关于省略部分的说明可参照前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不再重复赘述。图2A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2B示出图2A的显示装置的导光板与柱状导光结构的局部立体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1A与图2A,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b与图1A的显示装置10a相似,惟二者主要差异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每一柱状导光结构130b具体化为内凹柱状导光结构,即柱状导光结构130b是内凹于导光板120b的下表面124b。如图2B所本实施例的每一柱状导光结构130b具体化为多角柱状体,即四角柱状体;当然,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例中,每一柱状导光结构也可为圆柱状体、椭圆柱状体或其他多角柱状体,在此并不加以限制。
[0056]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具有配置于导光板上的柱状导光结构,因此当光线经由柱状导光结构的光学作用(如反射、折射)而入射至导光板的上表面时,由于入射光的入射角度较大,故容易将光线再反射至显示面板中。如此一来,相较于现有具有弧形形态的微结构而言,本发明的柱状导光结构的设计,可有效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对比表现。
[005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面板,具有显示表面; 导光板,配置于该显示面板的该显示表面的上方,且具有彼此相对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以及连接该上表面与该下表面的入光面; 多个柱状导光结构,配置于该导光板的该下表面上,且暴露出部分该下表面,其中各该柱状导光结构外凸或凹陷于该下表面;以及 光源,配置于该导光板的该入光面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些柱状导光结构的分布密度随着与该入光面的距离增加而递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柱状导光结构为外凸柱状导光结构,而各该柱状导光结构具有彼此平行且全等的顶表面与底表面以及至少一连接该顶表面与该底表面的侧表面,且各该柱状导光结构的该底表面直接接触该导光板的该下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顶表面的形状包括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柱状导光结构为内凹柱状导光结构,而各该柱状导光结构为圆柱状体、椭圆柱状体或多角柱状体。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柱状导光结构的最大宽度大于等于20微米且小于等于150微米。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柱状导光结构的柱高大于等于2微米且小于等于15微米。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光学胶层,配置于该导光板的该上表面上; 第二光学胶层,配置于该导光板的该下表面与该显示面板之间。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光学胶层与该第二光学胶层的折射率介于1.38至1.65之间。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保护层,配置于该导光板的上方。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吸收层,配置于该导光板上,其中该导光板区分第一导光区块以及第二导光区块,该显示表面对应该第一导光区块设置,而该第二导光区块延伸至该显示表面之外,且该吸收层位于该第二导光区块上。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光板与该些柱状导光结构之间为无接缝连接。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光源为多个发光二极管,且该光源的出光面积等于或小于该入光面的面积。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显示面板为反射式显示面板。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导光板、多个柱状导光结构以及光源。显示面板具有显示表面。导光板配置于显示面板的显示表面的上方,且具有彼此相对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以及连接上表面与下表面的入光面。柱状导光结构配置于导光板的下表面上,且暴露出部分下表面。每一柱状导光结构外凸或凹陷于下表面。光源配置于导光板的入光面旁。
【IPC分类】F21S8/00, G02F1/167, F21V8/00, F21Y101/02
【公开号】CN104948997
【申请号】CN201410282902
【发明人】许沁如, 鲍友南, 胡佳状, 陈怡礽
【申请人】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30日
【申请日】2014年6月23日
【公告号】US2015027702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