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器具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457453阅读:来源:国知局
射束角为40°的窄中角配光(结构5)。
[0076]前端侧部分34Pb向这些基端侧部分34Pa的固定为了使其拆装容易而使用拧入结构。S卩,在基端侧部分34Pa的前端部设置凸缘37,在该凸缘37的面内设置滑动槽39。另一方面,在前端侧部分34Pb的基端部设有以面与基端侧部分34Pa的凸缘37对合的凸缘41。在该凸缘41设有滑动卡定片43,将该滑动卡定片43向基端侧部分34Pa的滑动槽39插入并使前端侧部分34Pb旋转,由此滑动卡定片43不能脱落地卡定于滑动槽39,从而将两者结入口 ο
[0077]返回前述图7,散热部36是对从COB型LED30向基体板32传递的热量进行散热的散热机构。具体而言,散热部36具备多片散热片48和将传递给基体板32的COB型LED30的热量向散热片48传递的多根热管50。
[0078]散热片48是大致矩形形状的板材,由导热性优异且作为轻量的金属材料的铝板形成。上述热管50分别贯穿多片散热片48,这些散热片48相互隔开规定间隔地层叠而一体捆扎。如图8所示,上述散热片48通过支承配件49以从基体板32的背面32B垂直地延伸出的方式配置。支承配件49在散热片48与基体板32的背面32B之间设置规定的间隙δ地支承,空气通过该间隙δ能够在背面32Β和散热片48中流通,从而抑制背面32Β的积热。此外,关于从框体10延伸的方向的散热片48的长度及片数,根据所需的散热性能来决定。
[0079]热管50是在内部封入有工作液的管体,折弯成形为大致“ J (日语假名)”字状。即,如图7所示,热管50 —体具备沿着基体板32的背面延伸的一端部50Α、贯穿各散热片48的贯穿部(未图示)、将一端部50Α及贯穿部连结的直线部50Β (图8)。在此,散热片48从框体10的背面15延伸出,因此为了将基体板32的热量向框体10的附近及远方这两方传递,几个热管50的直线部50Β的长度不同。
[0080]在基体板32的背面32Β设有多个管槽51,使热管50的一端部50Α穿过各个管槽51,由此热管50进入基体板32,能有效地回收热量。
[0081]上述支承配件49具备的板部49Α覆盖管槽51的打开部分而安装于基体板32的背面32B,由此,各热管50的一端部50A从管槽51不能脱落。
[0082]图10是将框体10的背面侧的结构与背面防护部件7—起表示的立体图。
[0083]上述光源模块12不是整体收纳于框体10之中,而是如图10所示,在框体10的背面15设置卡合孔54,如前述图4所示,使光源模块12的基体板32与卡合孔54卡合,将散热部36从卡合孔54以配置在框体10外的状态安装。
[0084]此时,如前述图8所示,在基体板32的缘部56装配有将其整周覆盖的上述的绝缘衬垫38。该绝缘衬垫38夹设于框体10的背面15与基体板32的表面32A的接触面的整面,除了防止从卡合孔54的浸水之外,在基体板32与框体10之间还能确保充分的电绝缘。
[0085]即,载置有COB型LED30的基体板32与框体10之间由绝缘衬垫38充分地电绝缘,因此,即使在例如耐电压试验时向框体10施加了高电压的情况下,不会发生通过基体板32向COB型LED30施加过电压的情况。由此,如上所述,在由散热性高的金属材料构成的基体板32能够直接安装COB型LED30,能够将COB型LED30的发热高效率地向基体板32传递,从而从散热部36散热。
[0086]而且,由于是使基体板32与卡合孔54卡合的结构,因此该背面32B向框体10外露出,而且散热部36配置在框体10外。由此,能够将散热部36的热量高效率地向外气散热,能得到高冷却性能。
[0087]但是,在屋外设置的体育照明器具I中,散热部36暴露于风雨下,若不实施任何对策则会发生腐蚀等。因此,在该体育照明器具I中,在散热部36的整个表面形成耐蚀性皮膜,其耐蚀性提高。在该耐蚀性皮膜的形成中,可使用电喷涂或耐酸铝处理等各种表面处理,但是在该实施方式中,使用黑色粉体的电喷涂。散热部36的表面处理在向基体板32组装了散热部36的状态下进行。S卩,将组装有散热片48的热管50的一端部50A穿过基体板32的上述管槽51,在利用支承配件49的板部49A关闭了管槽51的打开部的状态下进行上述表面处理。
[0088]图11是管槽51与热管50的卡合结构的说明图。
[0089]如图1l(A)所示,热管50的一端部50A呈截面大致圆形形状,在向管槽51插入前,如图1l(B)所示,沿径向被压扁而呈截面大致椭圆形形状。通过这样形成为截面大致椭圆形形状,由此,即使管槽51的截面51A为例如矩形形状,也能够使热管50的一端部50A的外周面50A1与管槽51的接触面积比保持截面圆形形状的状态增加。
[0090]然而,在上述表面处理中,向热管50的一端部50A也施加热量,由此一端部50A如图1l(C)所示以沿径向稍扩展的方式进行热变形,若不采取任何对策,则由于该热变形,在热管50的一端部50A的外周面50A1与管槽51之间产生间隙,产生较大的热阻。
[0091]而且,若一端部50A的截面由于热变形而返回至截面圆形形状,则通过对应于该圆形形状而预先形成管槽51的截面51A,由此在热变形后能够使两者紧贴,但是在热变形后不会返回至截面圆形形状。
[0092]因此,在该体育照明器具I中,如图1l(C)所示,对应于与表面处理相伴的向热管50的一端部50A的加热而产生的热变形后的外周面50A1的形状,预先形成管槽51的截面51A的形状。由此,能够使热管50的一端部50A的外周面50A1在与表面处理相伴的热变形后大部分紧贴于管槽51,能从基体板32向热管50高效率地传递热量。
[0093]另外,在将高输出型的LED使用于光源的照明器具中,例如日本特开2012-9280号公报所示,已知有在多个LED分别设置旋转抛物面或旋转椭圆面的凹面反射镜,从各个凹面反射镜朝向远方照射LED的光的器具。
[0094]通常,在这样的具备多个凹面反射镜的照明器具中,预先一体成形各个凹面反射镜。因此,在将照明器具在屋外等使用时,即使由风吹动或发生某些碰撞等而向器具主体施加了冲击,在各个凹面反射镜之间相互也不会产生位置错动。
[0095]然而,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由于反射镜34相互独立设置,因此在施加了冲击时,存在相互产生位置错动这样的问题。
[0096]详细而言,在将体育照明器具I设置于球场的情况下,有时在球类比赛中使用的球等会发生碰撞。尤其是在该体育照明器具I中,将多个反射镜34分别以其基端部35A单独地与框体10结合的方式进行支承,并将各个反射镜34由树脂材料形成而实现轻量化。因此,与将各个反射镜34由金属材料形成的情况相比,在向器具主体2施加了冲击时,反射镜34分别容易振动。尤其是当各个反射镜34随机振动时,产生相互之间的位置错动,从而器具主体2的取向特性产生错动。
[0097]因此,在该体育照明器具I中,如下来防止与冲击相伴的反射镜34的位置错动。
[0098]S卩,在该体育照明器具I中,使相互分体的(即相互独立的)反射镜34分别形成为同一尺寸形状,由此至少使从基端部35A到前端部35B的高度L(图8)与前端部35B的前端侧的开口(以下,称为前端开口 60)的直径R(图8)分别相等。并且,如图2(A)所示,将这些反射镜34设为以前端开口 60相互抵接的方式沿着圆D的圆周等间隔地排列、并在其位置处将基端部35A(更准确而言是基体板32)与框体10结合而进行支承的结构。
[0099]根据该结构,即使向器具主体2施加冲击而各个反射镜34以基端部35A为支点振动,也难以分别随机地振动,因此能抑制相互之间的位置错动的发生。
[0100]而且,由于将反射镜34在圆D的圆周上等间隔地配置,因此在框体10的背面15,如图4所示,各自的光源模块12的散热部36在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同一直线上未对齐而沿横向相互错动地配置。即,在将体育照明器具I以相对于水平面而将背面15立起设置的情况下,各自的散热部36在沿铅垂方向延伸的同一直线上未对齐。由此,能抑制由散热部36加热而上升的热气给位于该散热部36的上方的其他的散热部36造成的影响,能够防止散热性能的下降。
[0101]在该体育照明器具I中,各个反射镜34在外周面上具备沿径向突出的凸缘37、41,因此如图2(A)所示,各个反射镜34的凸缘37、41由板状的连结体65连结。由此,在由于冲击等而各反射镜34振动时,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