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03743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终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终端。
【背景技术】
[0002]背光模组包括反射片、导光板、膜片组(包括上下棱镜片、扩散片等)以及胶框等,反射片、导光板、膜片组放置在胶框内,同时为胶框配置金属框(如SUS系列钢框等),反射片、导光板、膜片组放置在金属框的容纳空间内,这样就增强了背光模组的固定效果。
[0003]终端功能日益丰富,如导航、指南针等功能的出现大大提高的用户的使用体验;但是由于金属框一般采用SUS系列不锈钢的钢框结构,因不锈钢是带有弱磁性或者或多或少带有一定的磁性,磁性会干扰终端的指南针,导航,导致灵敏度,精准度较差,甚至会影响终端正常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用户的使用。
[000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新型背光模组以降低金属框弱磁性的影响,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终端,可以降低背光模组内金属框弱磁性对终端功能的影响。
[000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在一个实施例中,背光模组包括光源组件,依次放置的反射片、导光板及膜片组,光源组件的出光面与导光板的入光面相对,其特征在于,背光模组还包括金属框及磁隔离件,金属框包括容纳面及与容纳面相对的安装面,光源组件、反射片、导光板及膜片组放置于容纳面围成的容纳空间内;磁隔离件设置于安装面与终端内其他构件之间。
[0007]进一步的,上述实施例中的磁隔离件为设置在安装面上的电镀层。
[0008]进一步的,上述实施例中的电镀层为采用电磁干扰沉淀形成的电镀层。
[0009]进一步的,上述实施例中的电镀层的材料为镍。
[0010]进一步的,上述实施例中的磁隔离件为设置于安装面的隔离片或者隔离膜。
[0011]进一步的,上述实施例中的磁隔离件的厚度为l-3um。
[0012]进一步的,上述实施例在容纳面与光源组件、反射片、导光板及膜片组之间设置有磁隔离件。
[0013]进一步的,上述实施例中的磁隔离件包裹容纳面和/或安装面。
[0014]本实用新型也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
[0015]本实用新型也提供了一种终端,其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装置。
[00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通过在金属框的安装面(安装后,背光模组内金属框与终端内其他构件的接触法)与终端内其他构件之间磁隔离件,利用磁隔离件对金属框的弱磁性进行隔离屏蔽,降低了金属框的弱磁性对终端内非背光模组构件的干扰;进一步的,通过在容纳面也设置磁隔离件,可以降低终端内非背光模组构件对背光模组的磁干扰;进一步的,磁隔离件覆盖安装面/容纳面,隔离屏蔽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遮光件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的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的诠释说明。
[0022]第一实施例:
[00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由图1可知,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包括光源组件(图1未示出)、依次放置的反射片1、导光板2及膜片组3,光源组件的出光面与导光板的入光面相对,还包括金属框4及磁隔离件5,金属框4包括容纳面41及与容纳面相对的安装面42,光源组件、反射片1、导光板2及膜片组3放置于容纳面41围成的容纳空间内,磁隔离件5设置于安装面42与终端内其他构件之间。本实施例通过在金属框的安装面42 (安装后,背光模组内金属框与终端内其他构件的接触法)设置磁隔离件,利用磁隔离件对金属框的弱磁性进行隔离屏蔽,降低了金属框的弱磁性对终端内其他构件(非背光模组构件)的干扰。
[0024]第二实施例:
[0025]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由图2可知,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中,在容纳面41与光源组件、反射片1、导光板2及膜片组3之间设置有磁隔离件5,本实施例通过在容纳空间内也设置磁隔离件5,可以降低终端内非背光模组构件对背光模组的磁干扰。
[0026]第三实施例:
[0027]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由图3可知,在本实施例中,磁隔离件5包裹容纳面41和/或安装面42。本实施例将磁隔离件覆盖安装面/容纳面,隔离屏蔽效果更好。
[0028]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中的磁隔离件5为设置在安装面42上的电镀层。
[0029]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中的电镀层为采用电磁干扰EMI技术沉淀形成的电锻层。
[0030]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中的电镀层的材料为镍。
[0031]在一些实施例中,磁隔离件为设置于安装面的隔离片或者隔离膜,隔离片或者隔离膜的材料可以是镍等,还可以是聚乙烯等薄膜。
[0032]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中的磁隔离件的厚度为l-3um,厚度很小,对背光模组的影响小。
[0033]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中的金属框4的材料为SUS系列不锈钢。
[0034]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在钢框(SUS系列)表面(2个表面)进行EMI电镀处理来设置磁隔离件,镀层厚度超薄,只有2u左右,基本可以忽略,不会导致产品厚度增加,镀层均匀,附着力比较好,不易脱落,可以有效屏蔽不锈钢SUS磁性干扰,且在使用过程中屏蔽能力基本上不会降低。
[003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
[0036]本实用新型也提供了一种终端,其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装置。
[0037]综上可知,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至少存在以下有益效果:
[0038]通过在金属框的安装面(安装后,背光模组内金属框与终端内其他构件的接触法)外部设置磁隔离件,利用磁隔离件对金属框的弱磁性进行隔离屏蔽,降低了金属框的弱磁性对终端内非背光模组构件的干扰;
[0039]进一步的,通过在容纳面内也设置磁隔离件,可以降低终端内非背光模组构件对背光模组的磁干扰;
[0040]进一步的,磁隔离件覆盖安装面/容纳面,隔离屏蔽效果更好;
[0041]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通过EMI电镀即可完成,实现简单,稳定性好。
[0042]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方式所做的任意简单修改、等同变化、结合或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光源组件,依次放置的反射片、导光板及膜片组,所述光源组件的出光面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相对,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金属框及磁隔离件,所述金属框包括容纳面及与所述容纳面相对的安装面,所述光源组件、反射片、导光板及膜片组放置于所述容纳面围成的容纳空间内;所述磁隔离件设置于所述安装面与终端内其他构件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隔离件为设置在所述安装面上的电镀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镀层为采用电磁干扰沉淀形成的电镀层。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镀层的材料为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隔离件为设置于所述安装面的隔离片或者隔离膜。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隔离件的厚度为l-3um。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容纳面与所述光源组件、反射片、导光板及膜片组之间设置有所述磁隔离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隔离件包裹所述容纳面和/或所述安装面。
9.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10.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终端,该背光模组包括光源组件,依次放置的反射片、导光板及膜片组,光源组件的出光面与导光板的入光面相对,还包括金属框及磁隔离件,金属框包括容纳面及与容纳面相对的安装面,光源组件、反射片、导光板及膜片组放置于容纳面围成的容纳空间内;磁隔离件设置于安装面与终端内其他构件之间。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在金属框与终端内其他构件之间设置磁隔离件,利用磁隔离件对金属框的弱磁性进行隔离屏蔽,降低了金属框的弱磁性对终端内非背光模组构件的干扰。
【IPC分类】F21S8-00, F21V17-00
【公开号】CN204513109
【申请号】CN201520106687
【发明人】刘柱军, 徐小康, 钟俊勇
【申请人】深圳市德仓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2月1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