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743099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发光装置,包含导线架、紫外光源、第一波长转换层与第二波长转换层。导线架具有凹槽。紫外光源位于凹槽中且电性连接导线架。第一波长转换层位于凹槽中且覆盖紫外光源。第一波长转换层包含第一颜色荧光粉与第二颜色荧光粉,且第一颜色荧光粉与第二颜色荧光粉彼此混合。第二波长转换层位于第一波长转换层上,使第一波长转换层位于第二波长转换层与紫外光源之间。第二波长转换层包含第三颜色荧光粉。本实用新型的发光装置可增加光取出,提升发光效率,并减少黄化的现象。
【专利说明】
发光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发光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一种具有紫外光源的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般而言,在已知的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1de ;LED)封装体中,为了调整LED封装体的光线颜色与色温,可能会在导线架的凹槽中设置不同颜色的荧光粉,且这些荧光粉仅用混合均匀的方式涂布。当LED封装体的光源点亮时,光线会激发不同颜色的荧光粉而产生不同波长的光线。然而,激发后的短波长光线会再次将可转换长波长光线的荧光粉激发,导致混合的荧光粉彼此间的光线会相互吸收,进而使LED封装体的亮度变暗。
[0003]此外,为了提升LED封装体的发光效率,导线架的凹槽底面通常会具有镀银层,以增加光线的反射率。然而,镀银层对于波长接近400nm的紫外光来说,会有吸光的现象,因此具紫外光源的LED封装体其发光效率难以提升,且镀银层容易氧化变黑,进而影响光线的色温与颜色。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一技术方案为一种发光装置。
[0005]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一种发光装置包含导线架、紫外光源、第一波长转换层与第二波长转换层。紫外光源位于导线架上。第一波长转换层覆盖紫外光源。第一波长转换层包含第一颜色荧光粉与第二颜色荧光粉,且第一颜色荧光粉与第二颜色荧光粉彼此混合。第二波长转换层位于第一波长转换层上。第二波长转换层包含第三颜色荧光粉。
[0006]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颜色荧光粉为红色荧光粉,第二颜色荧光粉为绿色荧光粉,第三颜色荧光粉为蓝色荧光粉。
[0007]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上述紫外光激发第一颜色荧光粉的光线的波长大于紫外光激发第三颜色荧光粉的光线的波长。
[0008]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上述紫外光激发第二颜色荧光粉的光线的波长大于紫外光激发第三颜色荧光粉的光线的波长。
[0009]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波长转换层占第一波长转换层与第二波长转换层的重量和的10%至30 %。
[0010]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二波长转换层占第一波长转换层与第二波长转换层的重量和的70%至90 %。
[0011]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波长转换层的厚度小于第二波长转换层的厚度。
[0012]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上述发光装置还包含凹槽与反射层。凹槽具有槽底与围绕槽底的侧壁。反射层位于槽底上与至少部分的侧壁上,且反射层围绕紫外光源。
[0013]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上述反射层为白色。
[0014]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上述反射层为二氧化钛反射层或二氧化硅反射层。
[0015]在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二波长转换层位于第一波长转换层上,因此当紫外光源发光时,紫外光可先激发第一波长转换层形成第一光线,接着才激发第二波长转换层形成第二光线。因第二波长转换层仅包含第三颜色荧光粉,因此第三颜色荧光粉不会相互吸收彼此间激发的第二光线,且第三颜色荧光粉不会吸收第一光线,可增加发光装置的光取出,提升发光效率,并减少黄化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16]图1绘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的示意图;
[0017]图2绘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将以附图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复数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附图起见,一些已知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附图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
[0019]图1绘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100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发光装置100包含导线架110、紫外光源120、第一波长转换层130与第二波长转换层140。其中,导线架110具有凹槽112。紫外光源120位于导线架110上。举例来说,紫外光源120可位于导线架110的凹槽112中且电性连接导线架110。第一波长转换层130位于凹槽112中且覆盖紫外光源120。
[0020]第一波长转换层130包含第一颜色荧光粉132与第二颜色荧光粉134,且第一颜色荧光粉132与第二颜色荧光粉134彼此混合。第二波长转换层140位于第一波长转换层130上,使第一波长转换层130位于第二波长转换层140与紫外光源120之间。此外,第二波长转换层140包含第三颜色荧光粉142。
[0021]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颜色荧光粉132可以为红色荧光粉,第二颜色荧光粉134可以为绿色荧光粉,第三颜色荧光粉142可以为蓝色荧光粉。这样的设计,紫外光激发第一颜色荧光粉132的光线的波长(例如红光600nm)会大于紫外光激发第三颜色荧光粉142的光线的波长(例如蓝光460nm),且紫外光激发第二颜色荧光粉134的光线的波长(例如绿光530nm)也会大于紫外光激发第三颜色荧光粉142的光线的波长。如此一来,能避免重复激发第一波长转换层130的情形产生,可提高发光装置100的发光效率。
[0022]由于第二波长转换层140位于第一波长转换层130上,因此当紫外光源120发光时,紫外光可先激发第一波长转换层130形成第一光线LI,接着激发第二波长转换层140形成第二光线L2。因第二波长转换层140仅包含第三颜色荧光粉142,因此第三颜色荧光粉142不会相互吸收彼此间激发的第二光线L2,且第二波长转换层140的第三颜色荧光粉142不会吸收第一光线LI,可增加发光装置100的光取出,提升发光效率,并减少黄化的现象。
[0023]此外,紫外光源120发出的紫外光并不影响混光后光的颜色,因此即使紫外光源120或其上方的荧光粉因长时间使用而衰退,仍不会造成发光装置100的光线的颜色飘移,只会减低亮度。
[0024]另一方面,为了发光装置100的光线色温与颜色的设计需求,第一波长转换层130只占第一波长转换层130与第二波长转换层140的重量和的10%至30%,也就是重量百分比10%至30%。第二波长转换层140占第一波长转换层130与第二波长转换层140的重量和的70%至90%,且第一波长转换层130的厚度Hl小于第二波长转换层140的厚度H2。
[0025]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颜色荧光粉132与第二颜色荧光粉134—同混合成量较少的第一波长转换层130,而不分为两层,以确保第一波长转换层130中的第一颜色荧光粉132与第二颜色荧光粉134均可覆盖紫外光源120。当紫外光源120发光时,紫外光便可激发第一颜色荧光粉132与第二颜色荧光粉134。
[0026]换句话说,若将具有第一颜色荧光粉132的波长转换层与具有第二颜色荧光粉134的波长转换层采堆迭方式分为两层,因这两层的重量或体积都很小,则位于最下方的波长转换层的荧光粉将不易接收到紫外光源120的光线而难以激发。
[0027]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发光装置100的波长转换区只包含第一波长转换层130与第二波长转换层140,因此不仅较容易量测具第一颜色荧光粉132与第二颜色荧光粉134的第一波长转换层130的重量或体积,且能节省工序。此外,发光装置100的波长转换区只具有第一波长转换层130与第二波长转换层140之间的单一交界面,对于发光装置100的发光效率有所助益。
[0028]应了解到,已叙述过的元件材料与元件连接关系将不再重复赘述,合先叙明。在以下叙述中,将说明其他型式的发光装置。
[0029]图2绘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10a的示意图。发光装置10a包含导线架110、紫外光源120、第一波长转换层130与第二波长转换层140。导线架110具有凹槽112。紫外光源120位于导线架110的凹槽112中。第一波长转换层130包含第一颜色荧光粉132与第二颜色荧光粉134。第二波长转换层140位于第一波长转换层130上,使第一波长转换层130位于第二波长转换层140与紫外光源120之间。第二波长转换层140包含第三颜色荧光粉142。此外,导线架110的凹槽112具有槽底114与围绕槽底114的侧壁116。
[0030]与图1实施方式不同的地方在于:发光装置10a还可包含反射层150。反射层150位于凹槽112的槽底114上与凹槽112的至少部分的侧壁116上,且反射层150围绕紫外光源120。反射层150可反射紫外光源120的光线,以增加光取出。
[0031]此外,为了避免已知的镀银层对波长接近400nm的紫外光有吸光的现象,且为了改善已知的镀银层在长期使用下变黑的现象,在本实施方式中,反射层150的颜色为白色,其包含白色的反光材料。举例来说,反射层150的材质可以包含二氧化钛(T12)或二氧化硅(S12)0
[0032]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主权项】
1.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导线架; 一紫外光源,位于该导线架上; 一第一波长转换层,覆盖该紫外光源,该第一波长转换层包含一第一颜色荧光粉与一第二颜色荧光粉,且该第一颜色荧光粉与该第二颜色荧光粉彼此混合;以及 一第二波长转换层,位于该第一波长转换层上,其中该第二波长转换层包含一第三颜色荧光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颜色荧光粉为红色荧光粉,该第二颜色荧光粉为绿色荧光粉,该第三颜色荧光粉为蓝色荧光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紫外光激发该第一颜色荧光粉的光线的波长大于紫外光激发该第三颜色荧光粉的光线的波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紫外光激发该第二颜色荧光粉的光线的波长大于紫外光激发该第三颜色荧光粉的光线的波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波长转换层占该第一波长转换层与该第二波长转换层的重量和的10%至3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波长转换层占该第一波长转换层与该第二波长转换层的重量和的70%至90%。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波长转换层的厚度小于该第二波长转换层的厚度。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一凹槽,其中该凹槽具有一槽底与围绕该槽底的一侧壁;以及 一反射层,位于该槽底上与至少部分的该侧壁上,且该反射层围绕该紫外光源。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反射层为白色。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反射层为二氧化钛反射层或二氧化硅反射层。
【文档编号】F21K9/60GK205424453SQ201620105715
【公开日】2016年8月3日
【申请日】2016年2月2日
【发明人】陈家进, 萧松益, 蔡茹雅
【申请人】宏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