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动支座的球形衬套的加工方法

文档序号:3037444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浮动支座的球形衬套的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浮动支座的球形衬套的加工方法。
传统的浮动支座镶件的球形衬套采用棒料切削加工而成,其加工工艺为切棒料→车弧面→钻孔→铰孔。其加工难度大,耗费工时多,又造成材料的浪费。
本发明目的采取一种新的工艺方法,以图简化工艺,提高工效,降低成本。
技术方案一种浮动支座的球形衬套的加工方法选用标准钢球→车两端→钻孔→铰孔。
优点采用本方法加工球形衬套,首先是成本得以降低,避免了材料浪费,同时工艺又大为简化,降低工时,提高了工效。
实施例

图1,本发明浮动支座形衬套总成包括衬套1和套管2。其中衬套1的加工方法为采用标准钢球→车两端→钻孔→铰孔→压装镶件合件。即先将标准钢球车出上、下两个端面,然后该端面定位钻孔并铰孔加工成衬套1,最后将衬套1压装到套管2上。采用该方法加工由于车端面较车弧面的工艺简单、难度小,而且降低了工时,从而提高了工效,并且采用钢球比棒料成本低亦减少了浪费,从而使工效大幅提高。
权利要求
1.一种浮动支座的球形衬套的加工方法采用标准钢球→车两端面→钻孔→铰孔。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浮动支座球形衬套的加工方法,选用标准钢球,车出上下两端面,然后钻孔、铰孔,降低了原有工艺中采用棒料切削加工成球形的加工难度,同时又避免了材料的浪费,简化了工艺,降低了成本。
文档编号B23D81/00GK1357422SQ0013128
公开日2002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00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00年12月15日
发明者秦光钻 申请人:赵晓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