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充电便携式电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0424阅读:4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直流充电便携式电钻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五金工具,特别是一种直流充电便携式电钻。
现有的直流充电便携式电钻,其电池包与旋转尾座之间一般采用沿纵向进行垂直上下安装的结构,其存在的缺点是电钻在工作过程中电池包与电钻大身尾座之间较易松动,甚至脱落,这不仅影响电钻的正常使用,而且还会脱落掉下砸伤操作人员,其安全可靠性较差;另外,电池包与电钻大身尾座之间的松动还会使电池包导电片与电池包接插片之间接触不良,以致其接触电阻增大,接触片部位易发热,从而影响电池包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可确保电池包与电钻大身尾座之间能牢靠安装,不易松动脱落的直流充电便携式电钻。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附图所示,包括有大身(1)、旋转尾座(2)、电池包(3),其中大身(1)与旋转尾座(2)连接,旋转尾座(2)置于电池包(3)上,且旋转尾座(2)与电池包(3)通过水平插卡装置连接。
上述水平插卡装置包括有锁定扣板(4、4′)、弹片(5、5′)、插接块(6、6′、7、7′),其中插接块(6、6′、7、7′)分别装设在电池包(3)的顶端两侧,锁定扣板(4、4′)的上部分别置于插接块(6、6′)及插接块(7、7′)之间,下部装设在电池包(3)的壳体上,弹片(5、5′)分别置于锁定扣板(4、4′)的旁侧,并与之触接,旋转尾座(2)设有与插接块(6、6′、7、7′)相对应的插接槽(8、8′),并设有与锁定扣板(4、4′)相对应的锁定槽(9、9′)。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图2为
图1中电池包(3)的立体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图5为
图1中旋转尾座(2)的立体图;图6为图5的仰视图;图7为图5的剖视图;图8为图7的俯视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转动后的立体图。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
图1所示,包括有大身(1)、旋转尾座(2)、电池包(3),其中大身(1)与旋转尾座(2)连接,旋转尾座(2)置于电池包(3)上,且旋转尾座(2)与电池包(3)通过水平插卡装置连接。上述水平插卡装置包括有锁定扣板(4)、弹片(5、5′)插接块(6、6′、7、7′),插接块(6、6′、7、7′)分别装设在电池包(3)的顶端两侧,锁定扣板(4、4′)的上部分别置于插接块(6、6′)及插接块(7、7′)之间,下部装设在电池包(3)的壳体上,弹片(5、5′)分别置于锁定扣板(4、4′)的旁侧,并与之触接,旋转尾座(2)设有与插接块(6、6′、7、7′)相对应的插接槽(8、8′),并设有与锁定扣板(4、4′)相对应的锁定槽(9、9′)。为加工方便,上述锁定槽(9、9′)可分别做出在固装于旋转尾座(2)的定位板(10、10′)上。上述电池包(3)的顶端设有电池包接插片(11、11′),旋转尾座(2)相应设有电池包导电夹(16、16′)。如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此外,为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需要,使该水平插卡装置更灵活多变,上述锁定扣板(4、4′)、弹片(5、5′)、插接块(6、6′、7、7′)可设置在旋转尾座(2)上,而插接槽(8、8′)、锁定槽(9、9′)、定位板(10、10′)则可相应设置在电池包(3)上。
为增大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上述旋转尾座(2)的上部还设有旋转装置,其包括有定位环(12)、旋转件(13)、定位弹簧(14)、定位球(15),其中旋转件(13)内设有长圆柱形孔,定位弹簧(14)置于长圆柱形孔内,定位球(15)与定位弹簧(14)触接,并置于长圆柱形孔的孔口端,定位环(12)固装在大身(1)上,其两侧分别设有定位凸台(12′、12"),定位环(12)套置在旋转件(13)的外侧,彼此间可作相对转动,且定位环(12)在定位凸台(12′、12″)的位置上设有与定位球(15)相对应的定位球面(12A、12B)。为使电池包的旋转范围控制在不超过180°,以使其既满足工作需要,又不影响导线的连接,上述旋转件(13)的顶端还设有定位凸缘(13′),大身(1)上相应设有定位半圆环(1′),如图7、图8所示。
本实用新型安装时,大身(1)插接在旋转尾座(2)上,旋转尾座(2)通过插接槽(8、8′)分别插卡在插接块(6、6′、7、7′)上,锁定扣板(4、4′)在弹片(5、5′)的作用下而锁定在锁定槽(9、9′)上,从而实现旋转尾座(2)与电池包(3)之间的锁定。当需拨出电池包(3)时,则按压锁定扣板(4、4′),使之克服弹片(5、5′)的弹簧力而内移,离开锁定槽(9、9′),这时,即可拨出电池包(3)。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如要增大其使用范围,则可旋转电池包(3),则其带动旋转尾座(2)转动,旋转尾座(2)中的旋转件(13)在转动过程中带动定位球(15)一起转动,当旋转至定位球(15)与定位环(12)所设的定位球面(12A)的位置相对应时,则定位球(15)镶嵌入定位球面(12A),同时,旋转件(13)中的定位凸缘(13′)碰到大身(1)上所设的定位半圆环(1′)的A端,使电池包(3)卡定在该位置上,从而实现电池包(3)的定位,如图9所示;当需将电池包(3)转回原位时,则用力转动电池包(3),使定位球(15)克服定位弹簧(14)的作用力而离开定位球面(12A),当定位球(15)与定位环(12)所设的定位球面(12B)的位置相对应时,则定位球(15)镶嵌入定位球面(12B),同时,旋转件(13)上所设的定位凸缘(13′)碰到大身(1)上所设的定位半圆环(1′)的B端,则电池包(3)锁定在该位置上。
本实用新型中的旋转尾座与电池包之间由于采用了通过水平插卡装置连接的结构,因此,其不仅可确保它们之间能牢靠安装,不易松动脱落,而且可减小电池包导电夹与电池包插接片之间的接触电阻,防止接触片部位发热,增加电池包导电夹与电池包接插片之间的过流能力,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旋转尾座与大身之间设有旋转装置,从而增大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设计合理,方便实用,使用安全可靠的新型直流充电便携式电钻。
权利要求1.一种直流充电便携式电钻,包括有大身(1)、旋转尾座(2)、电池包(3),其中大身(1)与旋转尾座(2)连接,旋转尾座(2)置于电池包(3)上,其特征在于旋转尾座(2)与电池包(3)通过水平插卡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充电便携式电钻,其特征在于上述水平插卡装置包括有锁定扣板(4、4′)、弹片(5、5′)、插接块(6、6′、7、7′),其中插接块(6、6′、7、7′)分别装设在电池包(3)的顶端两侧,锁定扣板(4、4′)的上部分别置于插接块(6、6′)及插接块(7、7′)之间,下部装设在电池包(3)的壳体上,弹片(5、5′)分别置于锁定扣板(4、4′)的旁侧,并与之触接,旋转尾座(2)设有与插接块(6、6′、7、7′)相对应的插接槽(8、8′),并设有与锁定扣板(4、4′)相对应的锁定槽(9、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充电便携式电钻,其特征在于上述锁定槽(9、9′)可分别做出在固装于旋转尾座(2)的定位板(10、10′)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充电便携式电钻,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池包(3)的顶端设有电池包接插片(11、11′),旋转尾座(2)相应设有电池包导电夹(16、16′)。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直流充电便携式电钻,其特征在于上述锁定扣板(4、4′)、弹片(5、5′)、插接块(6、6′、7、7′)可设置在旋转尾座(2)上,而插接槽(8、8′)、锁定槽(9、9′)、定位板(10、10′)则可相应设置在电池包(3)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流充电便携式电钻,其特征在于上述旋转尾座(2)的上部还设有旋转装置,其包括有定位环(12)、旋转件(13)、定位弹簧(14)、定位球(15),其中旋转件(13)内设有长圆柱形孔,定位弹簧(14)置于长圆柱形孔内,定位球(15)与定位弹簧(14)触接,并置于长圆柱形孔的孔口端,定位环(12)固装在大身(1)上,其两侧设有定位凸台(12′、12″),定位环(12)套置在旋转件(13)的外侧,彼此间可作相对转动,且定位环(12)在定位凸台(12′、12″)的位置上设有与定位球(15)相对应的定位球面(12A、12B)。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直流充电便携式电钻,其特征在于上述旋转件(13)的顶端还设有定位凸缘(13′),大身(1)上相应设有定位半圆环(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直流充电便携式电钻。包括有大身、旋转尾座、电池包。其中大身与旋转尾座连接,旋转尾座与电池包通过水平插卡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中的旋转尾座与电池包之间由于采用了通过水平插卡装置连接的结构,因此,其不仅可确保它们之间能牢靠安装,不易松动脱落,而且可减小电池包导电夹与电池包插接片之间的接触电阻,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旋转尾座与大身之间设有旋转装置,从而增大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设计合理,方便实用,使用安全可靠的新型直流充电便携式电钻。
文档编号B23B45/02GK2451270SQ00240300
公开日2001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00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00年11月29日
发明者陈颖 申请人:陈颖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